心肝脾肺腎,相生相剋,保養方法要得當!

2021-02-12 臨沂羅莊沂蒙中西醫結合醫院

        |君主之官:心|

         ▼

        我們下棋的時候,不管是丟了車,還是丟了馬,只要老帥還在,這棋就沒輸;但老帥被對方吃掉了,你的車馬炮再多,也是輸了。心在人體五臟中的地位就是棋盤中的老帥,因此《黃帝內經》稱心為「君主之官」,掌管一身的氣血運行。

        ▌1、心藏神

       中醫說,心藏神,心的氣血充盈,神得以涵養,那麼人就頭腦清楚、神思敏捷、睡眠香甜。反之,如果人記憶力下降,睡眠淺而多夢,那就表明心氣、心血不夠用了,要趕快補充。

         ▌2、大喜傷心

        中醫認為,大喜傷心。這就是說,過度驚喜會使心功能受損,比如範進中舉就是大喜傷心的典型例子。

         ▌3、心開竅於舌

        中醫通過觀察舌的形態與色澤變化,還有語言表達的流利程度來判斷心的功能狀況。比如舍尖經常潰瘍的人,就是心火旺;講話時頻繁出現斷點,就是太疲勞了,心氣虛弱不夠用了;舌根下的靜脈色澤紫黯而曲張,說明心血管多有動脈硬化。

         ▌4、心火旺症狀

      心火系統功能異常,常出現以下症狀:心慌心悸、心前區疼、嘴唇指甲發青、口舌生瘡、失眠多夢、神經衰弱、冠心病等。那麼出現這些症狀,道醫有哪些好的辦法呢?

        ▌5、經絡調理

        在身體內部我們可以通過敲心包經、摩內關、撞大陵、拍極泉的簡易方法來推動心氣、心血的運行。

        ▌6、養心食療

        根據天人合一的五行養生文化,紅棗、紅椒、赤豆、櫻桃、雞鴨血、桂圓等紅色的食品和呵(he)這個發音都與心相關,歸屬於心火系統,故能補心。清心火最佳的食物是蓮子和苦瓜,他們都是苦味的,苦味入心經也歸屬於心火系統,能夠清瀉心火。日常生活中多發「呵(he)」這個音對心功能也有幫助。

        |將軍之官:肝|

       ▼

        《黃帝內經》把肝比喻為「將軍之官」,用將軍剛強急噪的性格來形容肝的生理特性。

          ▌1、怒傷肝

        事實上,脾氣急噪的人往往都是肝火旺。因此一個人發脾氣時,你不要和他計較。為什麼呢?因為他的肝氣過旺而化為火氣,他是克制不住的。易怒的人,常會拍著桌子叫,他一定要把這股氣發出來,心裡才會好受,否則憋在心裡會害病的。等到這個氣散了,自然而然也就心平氣和了。但是如果一個人老是發怒,輕則血壓偏高,重則促使肝纖維化。三國時的周瑜大怒之下劍傷迸裂、倒地而亡,就是「大怒傷肝」的典型案例。用寬容的態度對待別人和自己,生活中保持心態平和對於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2、肝藏血

         肝藏血,我們可以從指甲與眼睛的狀況來判斷肝血的盛衰。人手上的指甲是肝血盛衰的晴雨表,如果指甲比一般人要薄、脆、白,那就是肝血不足。肝開竅於目,如果眼睛經常乾澀,易迎風流淚,就表明肝陰血不夠。

         ▌3、肝病症狀

         肝木系統功能異常,常會出現口苦、頭暈目眩、眼乾澀、目赤腫痛、兩肋脹痛、煩躁易怒、肝病、血壓高、血脂高、指甲乾枯等症狀。

         ▌4、經絡調理

        很多人發怒時,會感覺兩肋位置脹痛。這是由於肝經從兩肋經過。在中醫養生文化中,拍打兩肋有助於肝經氣血運行,是養肝簡便易行的好方法。對於肝火旺的人,常拍打兩肋或者膽經,有助於清洩肝火。

        ▌5、養肝食療

        酸味、青色、噓(xu)這個發音都與肝相關,歸屬肝木系統。因此烏梅、醋、山查等酸味的食品,薄荷、芹菜等青色的食品,都是養肝佳品。此外菊花、洋蔥、荔枝、木瓜、桃、鯉魚等食物也是養肝食物的代表。生活中多發「噓(xu)」這個音對肝功能也有幫助。

         |後天之本:脾胃|

         ▼

           中醫所講的脾,並不是西醫解剖學中的脾臟,而是概括了胃、小腸、大腸等器官的綜合功能(其餘的心、肝、肺、腎四髒,也都不是西醫解剖學所說的心臟、肝臟、肺臟、腎臟,而是指中醫學中的心火系統、肝木系統、肺金系統、腎水系統)。

          ▌1、脾「主運化」

         脾在五行中屬脾土系統,是人體氣血的「生產工廠」,生理功能為「主運化」,就是將食物消化成為營養物質(也就是氣血),並將其運送到全身各處。

        ▌2、過思傷脾

       歷代醫家均非常重視脾胃的養生作用。《黃帝內經》指出:「脾為後天之本,主運化,生氣血。」

         這就是說脾胃是人體健康的「後天之本」,是五臟氣血生化的源頭。脾胃功能好壞與人的情志也有密切關係,過思則傷脾。比如,三國時期的諸葛亮之所以只活 54 歲就死了,就是因為他過於操勞、思慮過度造成不思飲食、脾胃衰弱,最終導致氣血生成不足,撒手人寰。

        ▌3、脾開竅於口

      中醫有一個了解人體氣血盛衰狀況的小竅門,就是觀察口唇的色澤。因為脾開竅於口,口唇的色澤代表了氣血的盛衰。如果口唇色澤蒼白或者暗淡無色,就表明脾氣不足,製造出的氣血不足,這個人多半是氣血虧虛。

        ▌4、脾胃病症狀

       脾胃系統的異常,常表現為消化不良、食欲不振、食後腹脹、噁心、嘔吐、打嗝、燒心、腹瀉便秘、胃炎、胃腸潰瘍等症狀。我們可以通過這些症狀的有無,來判斷脾胃功能是否良好。如果出現了這些症狀,說明脾胃系統出了問題,那麼我們該怎麼辦呢?

        ▌5、經絡調理

         在我們身體裡面也蘊藏著調養脾胃的力量。如民間就有「每天按摩足三裡,等於吃只老母雞」的說法,也就是說常拍足三裡穴可以增強脾胃運化功能。除此之外,也可做腹式呼吸、摩腹部或者靜蹲來強健脾胃系。

       ▌6、養脾食療

        根據天人合一的五行養生文化,中醫認為黃顏色、甘甜味、呼(hu)這個發音都與脾胃相關,歸屬於脾土系統,能夠調養、補益脾胃之氣。所以脾胃不好的人,適宜穿黃顏色的衣服,居室的顏色可多用黃色。飲食上應多吃黃色和有甘甜味的食品,如小米、番薯、玉米、南瓜、黃豆等都是滋養脾胃的佳品。日常生活中多發「呼(hu)」這個音對脾胃功能也有幫助。

         聲音能治病,是不是太玄了呢?其實一點都不玄,道醫的音韻養生與西醫的音樂療法有相似之處。《史記·樂書》中說: 「音樂者,動蕩血脈、流通精神。」可見聲音的確能反映一個人的身體狀況,也能夠促進疾病康復。

           |人體的宰相:肺|

          ▼

        《黃帝內經》說:「肺系一身之氣,司呼吸、主皮毛,開竅於鼻。」因此,肺被稱為人體的宰相,掌管生命的氣機運行。

          ▌1、過悲則傷肺

         悲傷會阻滯人體氣機的運行,故過悲則傷肺。多愁善感的林黛玉,整日鬱鬱寡歡、悲悲切切,最終因肺病而死,是大悲傷肺的典型例子。因此,我們應該保持樂觀的心態,避免不必要的悲傷情緒,否則有害於肺。

          ▌2、肺病症狀

           如果病邪犯肺,導致肺氣宣降出入失調而不得解,常見以下症狀出現:咳嗽、氣短、咳血、易感冒、慢支、哮喘、鼻炎、慢性咽炎等。時間長了,氣鬱化火就會造成皮膚粗糙、痤瘡等。

          ▌3、經絡調理

         在人體經絡穴位中,迎香穴是治療鼻炎的,常按摩這個位置,有效防止鼻炎;羶中穴是調理肺之氣機的要穴,常敲打此處,對於多種肺部疾病均有良效。

         ▌4、養肺食療

      按五行學說,白色、辛味、呬(xi 聲同「細」)這個發音都一與肺相關,歸屬於肺金系統。因此白色的銀耳、百合、梨均是養肺陰之佳品;辛味的薑汁、洋蔥、香菜等可開肺氣,風寒感冒時服用最佳。生活中多發「呬(xi 聲同「細」)」這個音對肺功能也有幫助。

        |先天之本:腎|

         ▼

         ▌1、腎藏精主髓

        《黃帝內經》認為腎為「藏精之所,主骨生髓」,意即為生命的發動機,故古代醫家又稱腎為「先天之本」。

         腎藏精主生殖系統,如果生殖系統出現問題,比如說出現前列腺肥大,就說明腎的精氣不足了,要趕快補充精氣。

          ▌2、腎開竅於耳

         老百姓常說「耳大有福」,背後的原理就是腎開竅於耳,腎氣充足則耳大飽滿、精力充沛,做事業自然拼勁十足、無往不利。曾國藩說「功名看氣宇,事業看精神」即是此意。經常耳鳴或者聽力下降的人,就是表明是腎氣不夠用了。

         ▌3、腎主骨

         什麼是腎主骨呢?中醫認為,人的骨骼強健與否,由腎精氣盈虧所決定。骨質疏鬆的人要補養腎的精氣,腎的精氣足了,骨骼就強健有力了。

        ▌4、唾屬腎水

人散步的時候會有很多生理反應,其中一個反應就是滿口生津。這代表你的腎氣、腎精得到補充了,因為在五行學說裡面唾液歸屬於腎水。所以腎陰虛的人口裡會經常幹,缺少唾液,這就是腎精不足了。

        ▌5、腎病症狀

那麼腎精氣不足會出現哪些症狀呢?常見的有腰膝酸軟、手腳冷、體虛乏力、耳鳴、脫髮、牙齒鬆動、骨質疏鬆、夜尿多、前列腺肥大、性功能減退、不孕不育、腎虧、更年期綜合症。

        ▌6、經絡調理

腰為腎之府。道醫認為腰膝酸軟就是腎虛。經常轉動腰,對腎就有好處,傳統養生裡面叫「晃龍」。太極拳或者氣功站樁,都有一個要點叫松腰,就是通過松腰來調養腎氣。在腰上有個要穴叫腎俞穴,經常拍打腎俞穴,對腎的精氣有很好的調養作用。

         ▌7、養腎食療

按照五行養生學說,黑色、鹹味、吹(chui)這個發音均與腎相關,歸屬於腎水系統。鹹味的海產品多補腎,以海參、海蝦為代表;黑色的黑芝麻、黑小豆、烏雞都是補腎佳品;另外豬腰子、核桃、韭菜也是補腎佳品。日常生活中多發「吹(chui)」這個音對腎功能也有幫助。

相關焦點

  • 心肝脾肺腎,保養各有竅門 | 徐文兵
    在中醫養生文化中,拍打兩肋有助於肝經氣血運行,是養肝簡便易行的好方法。對於肝火旺的人,常拍打兩肋或者膽經,有助於清洩肝火。因此,肺被稱為人體的宰相,掌管生命的氣機運行。過悲則傷肺悲傷會阻滯人體氣機的運行,故過悲則傷肺。多愁善感的林黛玉,整日鬱鬱寡歡、悲悲切切,最終因肺病而死,是大悲傷肺的典型例子。因此,我們應該保持樂觀的心態,避免不必要的悲傷情緒,否則有害於肺。
  • 心肝脾肺腎,挨個簡單說
    在中醫養生文化中,拍打兩肋有助於肝經氣血運行,是養肝簡便易行的好方法。對於肝火旺的人,常拍打兩肋或者膽經,有助於清洩肝火。  在眾多的養肝仙草中,枸杞益肝明目第一,靈芝保肝解毒最佳,天麻平肝陽功效最顯。
  • 2名小學生研究喝茶抗癌獲獎,網友質疑:這麼小就敢取小鼠心肝脾肺腎?
    網友質疑:這麼小就敢取小鼠心肝脾肺腎?前述獲獎項目簡介附有兩張圖片,一張為整齊排列的20多隻小鼠實驗體,另一張為不同狀態下的不同體積的小鼠腫瘤。有網友質疑「這麼小就敢取小鼠的心肝脾肺腎」。大賽官網展示的該研究相關圖片。
  • 心肝脾肺腎「偏愛」的音樂,一起點開聽一聽!
    《呂氏春秋》中也記載了古人編制樂舞來強身健體方法。《左傳》中更說,音樂像藥物一樣有味道,可以使人百病不生、健康長壽。 《黃帝內經》早在兩千年前就提出了「五音療疾」的概念,根據宮、商、角、徵、羽5種調式音樂的特性與五臟五行的關係來選擇曲目,對患者進行辨證施治。
  • 金木水火土,心肝脾肺腎,五臟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
    水生聖原 1.心與肺心主血,肺主氣。人體臟器組織機能活動的維持,是有賴於氣血循環來輸送養料。血的正常運行雖然是心所主,但必須藉助於肺氣的推動,而積存於肺內的宗氣,要灌注到心脈,才能暢達全身。心腎兩髒,互相作用,互相制約,以維持生理功能的相對平衡。在生理狀態下,心陽不斷下降,腎陰不斷上升,上下相交,陰陽相濟,稱為「心腎相交」。在病理情況下,若腎陰不足,不能上濟於心,會引起心陽偏亢,兩者失調,稱「心腎不交」。5.肝與脾肝藏血,脾主運化水谷精微而生血。如脾虛影響血的生成,可導致肝血不足,出現頭暈、目眩、視物不清等。
  • 心、肝、脾、肺、腎,保養有竅門!
    在身體內部我們可以通過敲心包經、摩內關、撞大陵、拍極泉的簡易方法來推動心氣、心血的運行。《黃帝內經》把肝比喻為「將軍之官」,用將軍剛強急噪的性格來形容肝的生理特性。在中醫養生文化中,拍打兩肋有助於肝經氣血運行,是養肝簡便易行的好方法。對於肝火旺的人,常拍打兩肋或者膽經,有助於清洩肝火。中醫所講的脾,並不是西醫解剖學中的脾臟,而是概括了胃、小腸、大腸等器官的綜合功能(其餘的心、肝、肺、腎四髒,也都不是西醫解剖學所說的心臟、肝臟、肺臟、腎臟,而是指中醫學中的心火系統、肝木系統、肺金系統、腎水系統)。
  • 養生須知:這四個地方通了,心肝脾肺腎就都好了
    嶺謨糴驕彞鄧戠駟僯縋琨鎴狌襆魿勒遘嵣棄綏評仴字癮碇敾颻瓐勦瑙忕昂畑悶盂栩島蔲漱鱲鵫鉤踎坢垜寫苠裚縟摿如何保護心肝脾肺腎?這裡向大家分享一個特別大道至簡的方法,把人體的「四個窩」拍通了,幫助改善心肝脾肺腎問題。
  • 提醒大家:這四個地方通了,心肝脾肺腎就都好了
    枺稿堀裵聝唜溬哫鼥犮鏎縠綆枳噻鋗剄歹騞偔瘃甥飩暮遄驚縓楙鮥恎孵津輬獺鰒耣盫懇屽紗盼惠蹶礑焤斃堫埬貖曙如何保護心肝脾肺腎?這裡向大家分享一個特別大道至簡的方法,把人體的「四個窩」拍通了,幫助改善心肝脾肺腎問題。
  • 心、肝、脾、肺、腎,保養有竅門
    腎藏精主生殖系統,如果生殖系統出現問題,比如說出現前列腺肥大,就說明腎的精氣不足了,要趕快補充精氣。腎開竅於耳老百姓常說「耳大有福」,背後的原理就是腎開竅於耳,腎氣充足則耳大飽滿、精力充沛,做事業自然拼勁十足、無往不利。
  • 甲狀腺是心肝脾肺腎五臟經絡交匯處,中醫角度,如何分析甲狀腺?
    作者:甲狀腺醫師李繼華中醫對甲狀腺的解剖中醫認為甲狀腺在頸部,喉下,如《外臺秘要》引《小品方》說:「其病當頸下,當中央不偏兩側也,乃不急然,則是癭也。」頸前正中甲狀腺部位是群經交會的部位之一。如手太陰肺經,屬肺,至喉部;足陽明胃經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入缺盆;足太陰脾經上膈,夾咽,連舌本,散舌下;手少陰心經從心系上夾咽,系目系;手太陽小腸之脈絡心,循咽,下膈;腎足少陰之脈,入肺中,循喉嚨,夾舌本;肝足厥陰之脈,布脅肋,循喉嚨之後,上入頏顙;任脈起於中極穴,沿腹和胸部正中線直上達咽喉至頸部;衝脈夾臍上行,經喉,環繞口唇;督脈,其少腹直上者,貫臍中央,上貫心,入喉,上頤,環唇等。
  • 有空自己捏捏這些地方,心肝脾肺腎都暢通了!
    二、穴位:肺經(肺金)位置:無名指掌面。三、穴位:腎經(腎水)位置:小指掌面。操作:補腎經:在小指面上旋推,約補200~400次。清腎經:自小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清100~200次。
  • 憂悲傷肺的「傷腎」之處
    、胸悶、氣短、呼吸不利、喘促、咳嗽等;悲到極點就會「撕心裂肺」;從西醫角度看,道理很簡單,即憂悲過之,體內產生應激效應_引起交感神經興奮,使是呼吸氣道收縮_「換氣」減少,自然「氣」就不夠用了,一系列的氣道狹窄之症_自是應「運」而生;那麼,從護腎、養生角度看,憂悲傷肺又是怎樣傷腎的呢?
  • 秋季為什麼要養肺?養肺能讓你肌膚光滑,瑩潤水嫩,還能健脾益腎
    秋養肺,冬養腎,秋季是一個適合養肺的季節,肺喜潤而惡燥,秋季氣候乾燥,最容易損傷肺,因此,這一季節尤其要注意對肺的保養,預防肺病,秋天要預防呼吸道系統疾病的發作,肺就像溫室裡的花朵,寒也寒不得,熱也熱不得,燥也燥不得;秋季氣候逐漸轉為乾燥,容易耗傷津液,所以,在秋季常常會有口鼻乾燥
  • 心、肝、脾、肺、腎、中醫精華都在這裡!
    在人體經絡穴位中,迎香穴是治療鼻炎的,常按摩這個位置,有效防止鼻炎;羶中穴是調理肺之氣機的要穴,常敲打此處,對於多種肺部疾病均有良效。  調養肺臟的仙草中,養肺陰楓鬥第一;補肺氣冬蟲夏草最佳;靈芝功效最全,既能養肺氣又能調理肺氣。先天之本:腎
  • 心肝脾肺腎……最愛的「食譜」全在這!適合貼到廚房裡!
    肺:銀耳 銀耳的功效堪比燕窩,很多人吃它是為了滋陰潤肺、美容養顏。一年四季都比較適合食用,尤其是乾燥的秋冬。 4.腎:山藥 山藥不熱不燥,性味平和,食用後,不用擔心腹脹、便秘等困擾,適合各種體質的人。腎虛和脾胃虛弱的人可以把山藥作為調補身體的常用食物。
  • 中醫解說心、肝、脾、肺、腎!中醫精華都在這兒!
    生活中多發「呬(xi 聲同"細")」這個音對肺功能也有幫助。 在人體經絡穴位中,迎香穴是治療鼻炎的,常按摩這個位置,有效防止鼻炎;羶中穴是調理肺之氣機的要穴,常敲打此處,對於多種肺部疾病均有良效。《黃帝內經》認為腎為「藏精之所,主骨生髓」,意即為生命的發動機,故古代醫家又稱腎為「先天之本」。 腎藏精主生殖系統,如果生殖系統出現問題,比如說出現前列腺肥大,就說明腎的精氣不足了,要趕快補充精氣。
  • 五臟之肺與皮毛之潤燥
    好,西方白色,入通於肺,開竅於鼻,藏精於肺。五臟都藏精,心肝脾肺腎全都藏精。故病在背,這個肺有問題,常病在背,背上什麼地方?通常是這個身柱穴。學了這麼長時間內經,如果還沒開始去看穴位,去看奇經八脈、手六經足六經,就有些說不過去了。所以我們講身柱穴,最起碼不管你會不會,至少你有一個查找資料的平臺,能夠找到身柱穴在什麼地方。身柱穴就是在我們俗話當中的「後背、後心」這個位置上。
  • 心要窮養,肺要富養;臉要窮養,腳要富養,這樣做才能養好身體!
    一、心要窮養,肺要富養 1. 心要窮養:少吃加工食品 心臟的一大殺手是反式脂肪酸,尤其是人造的煎炸食物、各種「酥」,都要少吃。 ●保養要點:少吃人造食品多吃天然食品。
  • 補益肺腎蟲草花
    中醫認為,蟲草花性味甘溫,入肺腎經,有補肺腎、止喘嗽、益虛損、扶精氣之功,適用於肺腎兩虛,精氣不足,陽萎遺精,咳嗽短氣,自汗盜汗,腰膝酸軟,勞嗽痰血等。《全國中草藥彙編》載:「北蟲草的子實體及蟲體可作為冬蟲夏草入藥。」
  • 人參胡桃飲,腎肺兩虛、久咳痰多的人有福了!
    2.適應證:肺腎兩虛,氣促痰喘肺為氣之主:因為肺主管呼吸,飯可以三天不吃,喘氣五分鐘都不能斷。所以氣的功能失常,最先就影響到肺,以咳嗽、咳痰為主要表現。脾為氣之源:畢竟也不能三天不吃飯呀,餓的沒力氣,那也不能呼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