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石家莊9月21日電(記者馮維健、王民)記者從河北衡水中國書畫博物館獲悉,由多位畫家歷時一年聯合創作的百米長卷美術作品《畫說京杭大運河》近日在衡水市繪製完成。
「這是江浙一帶的姑蘇繁華景象,這是山東臨清明清時期的官窯,這是吳橋的雜技表演,這是滄州的鐵獅子……」參與創作的衡水中國書畫博物館館長劉新崗詳細介紹著巨幅畫作,「長卷對京杭大運河沿岸的風土人情、地域特色、歷史文化等進行了高度凝練。」
據介紹,《畫說京杭大運河》共分5卷,全卷通高1.12米,總長106米。按照冬、秋、春、夏的季節特點,由北向南勾勒出大運河沿岸的歷史文化、地理標誌、人文風情。將穿越京、津、冀、魯、蘇、浙六省市的大運河沿岸風光落於紙上。
「我詳細研究了清光緒年間的《清代京杭運河全圖》,又進行了實地採風,歷經半年時間完成了前期策劃和構思工作。」劉新崗說,這之後他邀請衡水畫家劉棟、李震、曹彥輝執筆繪製,共同完成畫卷的創作。還邀請書法篆刻家鍾林元題寫引首並篆刻印鑑。
「取名為『畫說』,就是希望以繪畫的形式展現整個京杭大運河的千年文化沉澱。」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衡水學院美術學院副院長劉棟說,「大運河全長1794公裡,一米的畫卷就要濃縮近17公裡的風景,難度可想而知。我們3次修改樣稿,從創作到整理裝裱,用時7個多月。加上前期策劃和實地採風,作品創作時長超過一年。」
據悉,百米長卷《畫說京杭大運河》將於近期在衡水故城大運河博物館開館時作為重頭戲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