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後面兩句更經典,沒點文化還不...

2020-12-14 閃電新聞

與人溝通交流,如何說話是一門學問,也是為人處世的藝術。我們和人打交道,往往因為一句話就可能打動對方,也會因為言語不得當會損失一段友誼。

《西遊記》裡說「口開神氣散,舌動是非生」,又有老話講「是非只為多開口,煩惱皆因強出頭」。

我國民間文化中就有這樣一段俗語「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短短10個字卻蘊含了深刻的道理。

俗語是民間老百姓自行創造和感悟的人生哲理,表面意思雖然看起來簡陋,但是細細品讀,能讓我們獲得很多感悟,從而在人生之路上避開很多陷阱。

那麼「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說得到底是什麼意思,我們該如何理解?其實俗語的後半句也同樣的精彩,說透了人性的現實——力微休負重,遭難莫尋親。

一、人窮別說話

我們首先來看「人窮別說話」,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人處於困境、貧窮的時候,不要隨便說話。

易經的困卦曾說「有言不信」,一個人處在逆境當中,自身的溫飽都解決不了,那麼這個人所說的話,即便是大道理、大學問,也不會有人相信。

人窮的時候,其實更多的是要傾聽,多去感悟,而不要山吹海哨,侃侃而談。

《增廣賢文》說「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窮人不但無人問津,就連話語權都會被無形的「剝奪」。

不論是參加朋友聚會還是與人商談合作,那些高談闊論、談笑風生的,往往是非富即貴之人,即便他們說的話有諸多不足之處,還是會得到別人的諒解。

所以當一個人貧困潦倒的時候,儘量管好自己的嘴巴,這樣還會給人留下好感,如果口若懸河一番,很可能會引發別人的反感。

二、位卑莫勸人

有句話說「人微言輕」。

春秋戰國時期的蘇秦沒有成名之前,不但貧窮而且社會地位低微,家中的妻子都不願意正眼看他,當然也不會給他生活補貼。蘇秦在這樣的困境下發奮圖強,最後拜六國相印,回到家中妻子和父母老遠就出來相迎。

一個人如果沒有什麼社會地位,身份卑微渺小,那麼就不要規勸別人,因為別人也未必會相信你所說的話。

就好比很多父母,總是勸自己的孩子要成龍成鳳,可是自己既不是龍,也不是鳳,孩子自然也就不會聽了。

做什麼事,先要自己有能力,做出成績後也就有了底氣,說出的話才能得到別人的認可。如果自身平淡無奇,所說的話也會被認為是吹牛,是很難打動別人的。

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這句俗語其實還有後半句,更是精彩耐人尋味,那就是「力微休負重,遭難莫尋親」,說出了人性的現實。

三、力微休負重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如果自己力量薄弱,就不要去做超出我們承受範圍之外的事情。

有句成語說「螳螂擋車」,其實好多人自身能力不足,卻總想佔據高位,結果把事情做得一團亂麻,讓自己身處險境。

自不量力會讓別人嘲笑,也會讓自己十分尷尬難堪,在競爭的時代,每個人都應該積攢能量,做好一隻潛龍,最後才有可能遇到生命中的貴人,成就一番事業。

四、遭難莫尋親

遭難莫尋親就比較現實了,反映了人間的冷暖。親戚日常走動是為了聯絡感情,互相幫助也沒什麼的,但是經常的尋求親人的幫助,會讓對方覺得「你是個窮親戚」,從而越來越疏遠。

遇到困難要想辦法自己解決,儘可能不要去求人,比如範進當年遇到了困難,他的妻子去尋求親人的幫助,結果沒幾個人願意伸出援助之手,後來範進中舉,親人們紛紛前來祝賀,主動噓寒問暖,範進從人人嫌棄的窮書生一下子變成了人人巴結的香餑餑,這中間的道理,反映的正是人性的現實。

俗語「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以及它的後半句「力微休負重,遭難莫尋親」,都是古人的切身經驗,雖然看上去不近人情,但卻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不知的學問,充分理解感悟之後,就會發現做什麼事都要靠自己,自己長志氣了,自然做什麼事都會順風順水了。

相關焦點

  • 「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後面兩句更經典,沒點文化還不知道!
    與人相處溝通,如何說話是一門學問,也是為人處世的藝術。我們和人相處,常常因為一句話就有可能打動他人,也會由於言語不得當會損失某段友誼。《西遊記》裡說「口開神氣散,舌動是非生」,又有老話講「是非只為多開口,煩惱皆因強出頭」。我國民間文化中便有這種一段俗語「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短短10個字卻飽含了深刻的大道理。
  • 「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後面兩句更經典,你知道是什麼嗎?
    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力微休負重,遇難莫尋親,這些詩句非常貼近我們的實際生活。人窮別說話,人在窮途就儘量不要在大庭廣眾之下說話了,因為別人從心裡就根本就看不起我們了,即使我們現在擁有才華橫溢,只要我們沒有成功沒有錢,沒做出一番事業有成的樣子。說白了就是我們還是窮逼一個,那麼即使說得再對的話,也沒有人去願意聽我們的。
  • 老話說「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到底有沒有道理?入木三分
    俗語是大智慧的結晶,人們常常會將「俗話說」三個字掛在嘴邊,別看這三個字給人一種很玄幻的感覺,但實際上每句俗語都有其深深的含義。比如俗語中的這句:「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在人窮的時候是極易感受到自己說話人微言輕的時候,雖然會覺得心裡不舒服,但反過來想一想,「禍從口出」這不正好體現少說話、別說話的好處了嗎。
  • 俗語「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下半句更為經典,說透人性現實
    說話是為人處世的藝術,事實上中國古代關於說話的俗語也有很多,像《西遊記》中開篇就說「口開神氣散,舌動是非生」,另外還有像「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等等都是廣為流傳,對人們的日常行事準則起到了很大的指點作用,所以歷經歲月依然流傳到了今天。
  • 古人講:「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下半句更精妙,說透人性
    許多民俗文化都是古代文人聖賢的經典傳世。其中,許多民間俗語是在這些經典的基礎上加以擴展,最終以民間特有的口語化實現了民間特有的文化形態。雖然聽起來有些直白和簡潔,但字裡行間卻充滿了智慧。據《增廣賢文》記載:「人情似紙張張薄,世事如棋局局新。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不信但看宴中酒,杯杯先敬富貴人。」
  • 俗語「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下半句更為經典,說透社會現實
    中國古代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在漫長的歲月中,古人為了讓我們少走彎路,儘量過上順遂的生活,可謂是煞費苦心,用自己的人生經歷,給我們留下了不少的經驗雜談,比如「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便是其中之一。那麼問題來了,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有沒有意義呢?
  • 老話說「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什麼意思?有何道理?
    引語我國有著燦爛悠久的歷史,在這長達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歷代百姓們用自己充滿智慧的大腦和勤勞的雙手創作出博大精深、精彩紛呈的歷史文化。這些文化是我們中華兒女的寶貴財富。不僅如此,這些文化還深深地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人民群眾。
  • 老祖宗:「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下半句更經典,說透人性
    古人曾說:「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這句話的大致的意思是講人在窮的時候,在人群中要少說話;沒有社會地位,處於社會的下層時不要來勸別人。因為在成年人的世界裡,沒有錢在人群裡可以說沒有發言權。位卑沒有權的人,也真的是很難讓人信服。
  • 古人告誡:「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下句更厲害,字字說盡人心
    酒逢知己飲,詩向會人吟。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讀書須用意,一字值千金。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有意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錢財如糞土,仁義值千金。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人情冷暖,往往只有經歷過大起大落的人才能夠深刻的體會到。古人用俗語告誡後人:「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下句更厲害,字字說盡人心!古人留下「人窮別說話」的告誡到底意欲為何?
  • 古語:「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下半句更是說透人性
    自從是書傳開後,就出現了「讀了《增廣》會說話,讀了《幼學》會讀書」的說法。足可見該書在教人「學聰明」方面的作用。然而有時候「不說話」也是「會說話」的體現。比如「天旱誤甲子,人窮誤口齒」就是說人如果窮的話,那麼你講的話也是沒有分量的。 甚至會越說越窮,因為沒人愛聽你說的話,說多了只能讓人遠離你,有什麼好事也不會找你了,久而久之就可能失去了晉升的機會。《增廣賢文》裡「貴人語少,貧子話多」這句,更是赤裸裸的說富貴的人一般話不多,而貧窮的人則會遇人就滔滔不絕。
  • 前人勸告:「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下句才是精彩,說盡人心
    所以,老祖宗們經過自己的生活經驗,為我們留下了「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這樣一句勸告。前人留下「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的勸告到底意欲為何?首先就來說一下這「人窮別說話」。很多人乍一聽到這句話,可能會感到非常不舒服。
  • 古人告誡「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下一句更為經典
    古人警告「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讓我們看一下「人窮別說話」這個句子的前半部分。從字面上理解,我們可能會想到這句話就是告訴我們,當一個人窮的時候,不要說話這句話真正想告訴我們的是,當我們比較窮的時候,我們應該少說多做,直接做比多說要好。
  • 「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真諦實際都藏後一句,道盡人性現實
    成語「人微言輕」出自我國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一代文豪蘇東坡先生的《上執政乞度牒賑濟及因修廨宇書》,其中有言:「某已三奏其事,至今未報,蓋人微言輕,理當自爾。」意思是地位低的人所說的話根本得不到重視。而民間也有一句俗語講到:「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與蘇東坡先生的言論相互呼應。
  • 俗語「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說的是什麼意思呢
    俗語「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字面意思是說當處於貧窮的時候,最好不要輕易開口發表自己的意見,地位低下的時候,就不要去勸解別人。這是前人用自身實踐的經驗積累,自有其道理在其中。一:人窮別說話就是說一個人處於貧窮的時候,說話要分場合。要是沒有錢,在參加聚會或者人很多的場合裡面,開口說話會有一種底氣不足的感覺,始終感覺低人一等,連自己都不夠自信,那麼說出的話怎麼讓別人信服呢。
  • 俗話說「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啥意思?老祖宗說透人性現實
    五根手指又長又短,有的人能長成楊玉環、西施、陳圓圓那般模樣,而有的人可能生下來時五官便有些不端正。人生便是樣,從古以來就難免有的人窮到飯都吃不上,而有的人天天山珍海味,大魚大肉。窮並不可怕,可以通過努力改變命運。但窮的時候不把自己當窮人那就可怕了,不但會引來嘲笑,有時候還會讓自己更窮。
  • 「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增廣賢文》經典的20句,值得收藏
    古人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尤其是幾千年來形成的思想文化更是讓人受益無窮。這些文化不僅影響對文人、士大夫影響深遠,對黎民百姓同樣意義重大。民間很多民俗文化都是來自於古代諸子百家、聖人先賢的傳世經典。但是中國曾經有一部古訓集很少有人知道,名叫《增廣賢文》。
  • 「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後面兩句更經典,卻少有人知
    它不遈莈詴呶ヵ過,衶囯倷飛、衶囯廸士ηΙ、纎よ廸士ηΙ、衶囯ㄚóυㄒυъé,烸壹佽cんéηɡó乎甾攺換,橷遈āΙ奇γΙ甾盈利嫫索,砢溈ィ╇么遲遲不能成ɡóηɡ?āΙ奇γΙホ€崾成溈甾這些ポ凢構,溈ィ╇么壆不成?這些盈利詁倳恠衶囯溈ィ╇么這么ヌ隹講通?āΙ奇γΙ萇期ㄎ損時,短視頻岼颱卻異軍突起,恠營ㄐㄡ萂估值汸麵鱂āΙ奇γΙ甩恠裑鮜。究傹āΙ奇γΙ輸恠ロ那裡?
  • 俗語「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後半句才是精華,道破生活真諦
    正所謂"窮不聊,賤不勸",後半部分才是精華,揭示了人生的真諦。這句話非常簡單直白,讓人在聽到的第一時刻就能清楚地知道它的意思,也符合一般的社會規律,所以即使流傳了幾千年,仍然可以運用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這句話的意思不是說人窮的時候不能說話,而是說話相對少,其實無論"窮"還是"賤",這都是相對而言的。
  • 駁「人微言輕」與「位卑莫勸人」之觀點
    在某個人類發展中的歷史階段,有個觀點大行其道,那就是不少自認為「閱歷非常」的老人常常說的兩句話:「人微言輕」與「位卑莫勸人」!其實呢,這類人只能算是對自己、家人、朋友、國家、民族的嚴重缺乏責任心的表現!
  • 俗語:「人窮休入眾,位卑別勸人」
    序俗語,是我們的傳統文化,是一種國粹,是先輩生活經驗的結晶,我們不能忘了!中國有句古話叫「人窮休入眾,位卑別勸人」。人窮休入眾這句話就是說:「人在沒有錢的時候,儘量別往人堆裡扎」。這個時候有很多人看不起你,也不想聽你講什麼大道理。因為現在是有錢人的天下,如果你有錢,說話辦事一般都認為是有道理的。也就是說他們放屁,很多人都覺得是香的。(例如:馬爸爸,他現在說什麼話,大家都覺得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