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合臺汗國

2021-03-05 絲路西域


 察合臺汗國最盛時其疆域東至吐魯番、羅卜泊,西及阿母河,北到塔爾巴哈臺山,南越興都庫什山,包括阿爾泰至河中地區(河中地區特指阿姆河與錫爾河之間的大片地區)。斡爾朵(宮帳)設在阿力麻裡境內的忽牙思。巴魯剌思、札剌亦兒和克烈亦惕三部,是該汗國中蒙古族的主體,其統治者是察合臺後裔。


    窩闊臺大汗統治時期,察合臺(窩闊臺兄)在蒙古帝國的政治生活中居有崇高地位,在重大問題上起著一定的決策作用。他不僅統治了成吉思汗給予的兀魯思和軍隊,而且在別失八裡(今新疆維吉爾薩爾護堡子)自己的王國中也享有至高的權力。

 察合臺汗離世後,其孫子哈剌斡忽勒繼承汗位。由於察合臺和窩闊臺兩家族反對蒙哥繼承大汗位,所以蒙哥大汗把河中地區交拔都統轄。哈剌斡忽勒的統轄區只限於東部地區,而且本人尚未抵達府邸,就在途中夭折了。按照蒙哥大汗的旨令,乃哈敦(皇后)統治了察合臺汗國,長達10年之久。蒙哥大汗死後,成吉思汗家族內部爆發了長期的爭奪汗位的鬥爭。


 1314年,原本讓位與自己哥哥也先不花的察合臺汗怯伯復位,把國都從阿力麻裡遷至撒馬爾罕,在河中地區提倡農業,實行改革,而也先不花汗則堅持遊牧傳統,察合臺汗國開始分裂為東、西兩部。東部以阿力麻裡為中心,包括喀什、吐魯番一帶;西部以撒馬爾罕為中心,統治河中地區。今新疆絕大部分地區在東察合臺汗國統治之下。也先不花為東部汗,怯伯為西部汗。也先不花、怯伯死後,西域蒙古各部各自為政,互相攻殺。1348年,統治天山南路的杜格拉特部權臣布拉吉找到一個18歲的貴族禿黑魯帖木兒,宣布他是也先不花的兒子,並在阿克蘇擁立為汗。歷史上把禿黑魯帖木兒統治的地區稱為東察合臺汗國。禿黑魯帖術兒是第一個信奉伊斯蘭教的蒙古汗,他用強制手段迫使天山以北16萬蒙古人改信伊斯蘭教。

東察合臺汗國也稱「別失八裡國」和「亦力把裡國」 。東察合臺汗國從1348年建立,歷經8代、15位汗主政,到1514年被葉爾羌汗國取代,計立國166年。而西察合臺汗國在禿黑魯帖木兒死後不久,便被自己的將軍鐵木爾奪取了政權。



相關焦點

  • 察合臺汗國的始祖——察合臺
    其受封地是河中地區、花拉子模的一部分、畏兀兒地區、喀什噶爾、巴達哈傷、巴裡黑、哥疾寧以及直到忻都(印度)邊境的所有地區。後來在此封地的基礎上,察合臺及後裔們建立了蒙古四大汗國之一的察合臺汗國,他因此也成了察合臺汗國的始祖。察合臺經歷了兩代蒙古大汗——成吉思汗與窩闊臺汗的統治時期。
  • 窩闊臺汗國與察合臺汗國簡略
    元朝海山的軍隊也同時逾阿爾泰山,大破察八兒軍,察八兒投奔都哇。窩闊臺汗國所屬諸部,一部分歸附元朝,大部分降於都哇。1309年(至大二年),察八兒因參與察合臺汗國的一次內爭失敗,逃歸元朝,元封他為汝寧王。他的領地大半為新即位的察合臺汗國也先布花汗所有,窩闊臺汗國亡。
  • 讀書筆記: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與元朝的淵源
    蒙古「四大汗國」(窩闊臺汗國被察合臺汗國和元朝瓜分)忽必烈建立元朝後,「四大汗國」儘管名義上仍歸屬於「本部」中央政府,但基本實現了「事實獨立」。不過,他們都與「老大哥」元朝保持著比較密切的聯繫。其中,距離「本部」最近的察合臺汗國和窩闊臺汗國,長期與元朝保持著錯綜複雜的聯繫。
  • 佛教的終焉——察合臺汗國的建立
    蒙古國的本質是成吉思汗家族的私有財產,在成功西徵後,如何統治廣大的西域領土,就成了成吉思汗最急迫要解決的事情。蒙古祖制,只有正妻的後代才能享有父親的遺產。成吉思汗的二子察合臺被封在了西遼以前的直轄地,即高昌西陲到河中之間的草原,三子窩闊臺的封國則是察合臺封地以北的阿爾泰山一帶,包括西遼的龍興之地葉密立。
  • 【蒙古帝國君王譜】察合臺汗國(一):歷史變遷1
    忽必烈、阿里不哥、海都等都企圖佔據察合臺汗國,該地區成為角逐之地。忽必烈曾派供職於他的阿必夫合(察合臺曾孫)的兒子兀魯克去察合臺汗國當君主,不幸的是,兀魯克在途中被阿里布哥的軍隊殺害。阿里布哥則派拜答兒(察合臺的第六子)的兒子阿魯忽為察合臺汗國的君主,並保證軍需的供應,讓其注意防備忽必烈軍隊的侵襲。後來阿魯忽又從拔都手中奪回了河中地區,使察合臺汗國真正成為獨立汗國。
  • 【草原往事】成吉思汗二子——察合臺
    其受封地是河中地區、花拉子模的一部分、畏兀兒地區、喀什噶爾、巴達哈傷、巴裡黑、哥疾寧以及直到忻都(印度)邊境的所有地區。後來在此封地的基礎上,察合臺及後裔們建立了蒙古四大汗國之一的察合臺汗國,他因此也成了察合臺汗國的始祖。察合臺經歷了兩代蒙古大汗——成吉思汗與窩闊臺汗的統治時期。
  • 明明兵強馬壯地盤大,為何察合臺汗國要給海都當小弟? 海都:你抬頭看!
    在蒙古人的四大汗國中,窩闊臺國的地盤最小,兵力也最少。這倒不是窩闊臺大公無私,而是他是所有蒙古人的大汗,不光華北漢地歸他管,還能從四大汗國收取城市和農業賦稅(四大汗國原本只能管理遊牧地區)。他憑藉的可不僅僅是窩闊臺汗國的力量,察合臺汗國的眾多王爺們也像腦殘粉支持偶像一樣,為他提供兵力財力支持,他一度成了忽必烈的勁敵。
  • 蒙古四大汗國是怎麼滅亡的?
    至此,龐大的蒙古帝國正式分裂成了欽察汗國、伊爾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以及中央汗國五個部分。雖然蒙古人馬上打天下的功夫一流,但下馬治天下的能力卻不行,很快這幾個汗國就陷入了內亂。其中最先滅亡的,便是西察合臺汗國和伊爾汗國,而終結這兩大汗國統治的人,便是著名的帖木兒。帖木兒出生的時候,察合臺汗國已經分裂成了東西兩部分。
  • 中亞蒙古人的決裂:察合臺人與蒙兀兒人的百年戰爭
    ,統治中亞地區數百年的察合臺汗國就這樣誕生了。察合臺汗國的歷史非常坎坷,在開國君主察合臺去世後,汗國幾乎沒有出現過一位特別強勢的君主,沒有一位大汗可以長時間統治汗國。在察合臺汗國建立初期,其汗國一直飽受海都之亂帶來的困擾,窩闊臺汗國的創建者海都企圖挑戰元帝國的權威,並且拉攏察合臺汗國一起反對忽必烈。
  • 四大汗國中,為何金帳汗國實力最強?只因這塊土地適合蒙古人生存
    從十四世紀初期開始,成吉思汗後裔在亞歐大陸建立的國家大部分都開始走下坡路,此時距離成吉思汗帶領蒙古人衝出草原僅僅過了一個世紀。公元1309年,根基不穩的窩闊臺汗國率先滅亡,其領土被併入了元朝和察合臺汗國。
  • 為什么元朝滅亡時四大汗國無人出手相助?
    這時不被其它家族認可的忽必烈當上了蒙古大汗正好成為了絕佳的理由,當時的窩闊臺汗國大汗海都聯合察合臺汗國大汗巴刺,在公元1267年兵分兩路,察合臺汗國向西攻打伊兒汗國,而海都所領導的窩闊臺汗國則向東攻打忽必烈。
  • 蒙古四大汗國是什麼?它們與元朝的關係又是怎樣的?
    但是由於忽必烈獲得了漢族地主階級的支持,再加上察合臺汗國又臨陣倒戈,最終忽必烈取得了勝利,之後蒙古帝國也開始了分裂。 在中原地區發生混戰的同時,忽必烈的兄弟旭烈兀也在高加索地區進行著徵戰。由於旭烈兀是忽必烈的堅定支持者,於是便和支持阿里布哥的蒙古宗王產生了衝突,最後由旭烈兀取得獲勝。
  • 成吉思汗打下橫跨歐亞的龐大汗國是如何退出歷史舞臺的?
    導讀:成吉思汗以及後裔建立的國家大致包含以下幾個:長子朮赤一系建立的金帳汗國;次子察合臺建立的察合臺汗國;三子窩闊臺後裔海都在自己封地上建立起來的窩闊臺汗國;以及老四拖雷一系的建立的王朝,分別是旭烈兀在西亞建立的伊利汗國和忽必烈建立的大元帝國。
  • 察合臺王室的末代後裔
    察合臺汗國銀幣二枚、金幣一枚1.蒙兀兒斯坦的復興:歪思汗與也先不花察合臺汗國,或者像突厥語和波斯語史學家們稱呼的那樣:蒙兀兒斯坦,它在 帖木兒時代暫時失勢之後該汗國一 方面包括蒙兀兒斯坦本土,即託克瑪克和克拉科爾附近的伊塞克湖地區、伊犁河流 域及其支流特克斯河、空格斯河、哈拉塔爾流域、艾比湖盆地和瑪納斯河,另一方 面它還包括畏兀兒斯坦,或者稱原回鶻國,即庫車、喀拉沙爾、吐魯番(或稱哈刺 火州)之地。可能還包括連同喀什、葉兒羌和于闐城在內的喀什噶爾(或名阿爾蒂 沙爾)。在察合臺可汗們的宗主權下,喀什噶爾構成了杜格拉特異密們的祖傳的領 地。
  • 金帳汗國的蒙古人為何會被迅速同
    金帳汗國是十三世紀初期蒙古人在欽察草原上建立的一個汗國,在其鼎盛時期,其領土南起巴爾喀什湖,北部更是深入到了斯拉夫人的聚集地,金帳汗國是蒙古四大汗國中領土最遼闊的一個,也是壽命最長的一個汗國,莫斯科公國曾向金帳汗國效忠兩個多世紀。
  • 【世界歷史】蒙古四大汗國之變遷
    成吉思汗締造帝國之後,他及他的繼承者進行50餘年的一系列徵服戰爭,建立了人類歷史上最強大、版圖橫跨歐亞大陸的中央集權國家。     蒙古帝國有《五色四屬》之說。五色:是指帝國擁有多種色、多民族的臣民;四屬:是指成吉思汗後裔,即他兒子術(zhǘ)赤、察合臺、窩闊臺及孫子旭烈兀在中亞和東歐的佔領地上建立的四大汗國。      四大汗國是蒙古統治者逐次在西徵勝利中擴張領土的結果。
  • 察合臺後裔的葉爾羌汗國及其歷史簡要
    葉爾羌汗國(1514-1680),以遜尼派為國教的伊斯蘭教地方政權,由成吉思汗第二子察合臺所建察合臺汗國的禿黑魯帖木兒汗後裔賽義德蘇丹於1514年在原察合臺汗國基礎上創立,歷經11代汗,統治南疆和東疆達166年,於1680年被北疆的準噶爾蒙古汗國所滅。
  • 準噶爾汗國
    清朝的史書中準噶爾只是一個小部落,可準噶爾汗國的巔峰疆域大約在450萬平方公裡,是一個可以和沙皇俄國在中亞掰腕子的大汗國。1646年,順治三年,衛拉特各部首領二十二人聯名表貢,清廷賜甲冑弓矢,命其統轄諸部,清廷開始羈縻西域,因此,準噶爾汗國和清朝的交戰在法理上講,是屬於叛亂。熟悉明朝歷史的人應該知道和明朝對峙的蒙古瓦剌部。
  • 【蒙古帝國君王譜】窩闊臺汗國(二):歷史變遷2
    世祖試圖控制中亞的另一項措施就是派遣效力於大汗廷的察合臺後王八剌回察合臺汗國取代由兀魯忽乃妃子在阿魯忽汗死後擅立的木八剌沙汗。八剌看到木八剌沙汗位已經穩固,先隱藏聖旨,假意事奉,隨後與統兵的異密勾結,於至元四年(1266年)奪取了察合臺汗位。然而,當時中亞各汗國已經走上獨立發展的道路,八剌要想坐穩汗位,就必須維護汗國的利益,而這和世祖欲控制中亞的目的有衝突。
  • 歷史上的蒙古汗國十一位末代可汗命運
    ,北元23位可汗;窩闊臺汗國4位可汗,察合臺汗國(公元1227-1346)23位可汗,西察合臺(公元1346-1402)7位可汗,東察合臺汗國(公元1338-1682)28可汗,伊爾汗國(公元1253--1355年)17位可汗,金帳汗國(欽察汗國) (公元1219--1502年)48位可汗,準噶爾汗國(公元1634-1757)10可汗,和碩特汗國(公元1642-1757)5位可汗,土爾扈特汗國(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