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提琴大師演奏巴赫《G大調第一無伴奏大提琴》

2020-12-15 騰訊網

巴赫《G大調第一無伴奏大提琴》(Bach Cello Suite No.1 in G),編號BWV1007-1012,大約創作於1717年至1723年巴赫時任克滕宮廷樂長期間。

巴赫的這一套組曲採取標準的古典組曲形式,即集數種古典舞曲組成。當時克滕宮廷中有兩位古大提琴演奏家阿貝爾與李尼希克,巴赫以這兩位演奏家作為對象作成這套組曲,這套組曲譜系巴赫的第二位妻子安娜·瑪格達琳娜抄下來,原譜沒有速度標記。現在這套組曲的速度標記有多種歷代著名大提琴演奏家所標標誌,公認的版本是19世紀著名大提琴家H.貝爾卡所標,卡薩爾斯所標版本也極為重要。

G大調第一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及欣賞:

前奏曲 (Prelude)曲,中板,自由的即興性。

阿列曼德(Allemande)舞由,中板,二段體。

庫朗特(Courante)舞曲,莊嚴的快板,二段體,兩段都反覆。

薩拉班德(Sarabande)德舞曲,極慢二段體。

華麗曲(Galanteries):小步舞曲(Minuet)

吉格(Gigue)舞曲,快板,二段體。

分享版本演奏者為Mischa Maisky(米沙·麥斯基),世界上惟一一位有幸隨當代兩位大提琴巨匠姆斯蒂斯拉夫·羅斯特羅波維奇和格雷戈爾·皮亞蒂戈爾斯基研習琴藝的大提琴家。他的演奏將詩意、精緻的優雅感與強烈個性和輝煌技巧融為一體。

相關焦點

  • 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音樂會4日演奏金城
    2日報導,記者獲悉,黎明揚曼巴赫大提琴組曲音樂會將於4日晚在甘肅大劇院上演。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一直被視為大提琴家的試金石,中國大提琴家和教育家孟洋將在80分鐘的中場表演中向觀眾獻上這首經典歌曲。 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是幾乎所有大提琴演奏者都必須演奏的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被稱為大提琴領域的「聖經」。
  • 【特別推薦】畢斯馬獨奏《巴赫第五號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1976年他成為第一位灌錄巴洛克大提琴的演奏家,而且曾經灌錄過維瓦第全部的大提琴作品。他所演奏的巴赫無伴奏評價相當高,雖然名氣不大但是卻是一位「巷內人」都知道的實力派大師,他兩次灌錄巴哈無伴奏大提琴曲加上他在巴洛克音樂上的努力,讓大家以為他只在巴洛克音樂上鑽研,其實巴洛克只是他擅長的類型之一。
  • 他在雪山之巔拉奏巴赫:經典是給這個分裂世界最好的禮物
    「2CELLOS(提琴雙傑)成員、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青年大提琴家Luka Sulic,在義大利東北部的Monte Canin雪山之巔,開了一場沒有任何觀眾的音樂會——」NO BORDERS(無國界)「。
  • 「音緣際會」馬友友用250萬美元名琴,演奏世界最著名的大提琴曲
    本期,我們欣賞馬友友演奏的《巴赫G大調第一大提琴組曲》,作品BWV1007號,這是世界最著名的大提琴獨奏曲目。馬友友,祖籍浙江,1955年出生於法國。這首曲子是馬友友四歲時,父親教他的第一首大提琴曲。大提琴的音色低緩而深沉,像暗夜裡向你傾述的老友,慢慢舒展,娓娓道來,所有的哀愁與悲傷都隨低沉顫動的琴弦順流而下,觸動人心。歲月清淺,情意連綿。馬友友使用的是1733年義大利產的斯特拉迪瓦裡大提琴,價值250萬美元,琴聲深邃,回音悠長,適合靜下心來好好欣賞。
  • 「超級大提琴」音樂會重磅回歸!快來給耳朵帶來一場浪漫洗禮吧
    「超級大提琴2019」邀請到來自世界各地共計15位國際大提琴演奏家、教育家、交響樂團首席,5位鋼琴演奏家,美國茱莉亞大提琴組合以及由34位茱莉亞音樂學院學生組成的管弦樂團。全天候14場音樂會從早到晚不停歇,包括大家最期待的早晨六首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以及大提琴奏鳴曲、大提琴重奏、演奏家原創大提琴曲目、經典大提琴協奏曲等。16場一對一大師公開課輪番上陣,琴童公開表演貫穿全天。
  • 怎麼分辨出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
    1.從外形視覺上看:小提琴(Violin)和中提琴(Viola)都是橫把位(夾在脖子上演奏),同規格的中提琴比小提琴略微大一點(近看容易比較出);演奏姿勢都差不多,只是對於演奏員來說,把位(簡單的說就是兩手指在同一音高差之間的距離)小提琴小一點,中提琴大一點。帕薩卡利亞 中提琴小提琴二重奏大提琴(Cello):最直觀的,是只能坐著演奏的。
  • 鄭京和攜全套巴赫「小無」登臺「五月音樂節」
    如果說勃拉姆斯《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展示的是鄭京和大師的演奏「內力」,那麼巴赫小提琴無伴奏作品全集的演繹,則可以看作是對鄭京和大師演奏功底、音樂思維和體力的三重考驗。5月8日,鄭京和大師將在國家大劇院2016五月音樂節登臺,為觀眾完整演繹巴赫六首小提琴無伴奏奏鳴曲和組曲。
  • 巴赫《g小調賦格曲》無伴奏合唱,令人驚嘆!
    賦格曲從16~17世紀的經文歌演變而成,作為一種獨立的曲式,直到18世紀上半葉巴赫時代才得以充分發展。 視頻為俄羅斯「Mlada」青年合唱團演繹巴赫的《Fugue in g minor(g小調賦格曲)》。 這支不太知名的合唱團無伴奏合唱水準之高令人驚嘆。
  • 曹氏提琴|小提琴 紀念小提琴魔鬼大師——帕格尼尼
    尼科洛·帕格尼尼 Niccolo Paganini義大利小提琴/吉他演奏家、作曲家、早期浪漫樂派音樂家,是歷史上最著名的小提琴大師之一,屬於歐洲晚期古典樂派,對小提琴演奏技術進行了很多創新。帕格尼尼是一位傑出的小提琴演奏家和作曲家,但為了隱藏自己獨創的演奏技巧,他不肯將自己的作品出版。
  • 15首絕美大提琴曲,體驗15種大師風情
    15首絕美大提琴曲,體驗15種大師風情 2020-10-09 10: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王健:交響樂像「小說」,巴赫大提琴無伴奏就像「三字經」
    巴赫為大提琴寫的六首無伴奏組曲歷來是大提琴家的「試金石」,因為難度太高,有人甚至將之與巴赫小無並列,並稱大提琴家和小提琴家的「噩夢」。這些年來,大提琴家王健在國內外舞臺演奏全套巴赫大無十幾次,其獨具一格的演繹,成了不少人心裡的白月光。
  • 動人的旋律,聆聽優雅大提琴演繹的別樣情話
    茫茫人海,滾滾紅塵,繁華的世界,五彩繽紛,曾經在這個世界走失了自己,噩夢醒來,靈魂回歸。琴聲是靈河岸邊那神瑛侍者對絳珠仙草的呼天愴地,是伏爾加河上船夫低沉的喘息,是人生舞蹈裡那寂寞而蒼涼的韻律……01這首《The Cello Song》是新古典主義風格音樂樂團代表之一The Piano Guys中的大提琴手史蒂芬·夏普·尼爾森根據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改編的,這也是他改編最成功最知名的一首。
  • 德國的巴赫?世界的巴赫?
    巴赫和另一位音樂家亨德爾(George Frideric Handel)都受過這位的蹩腳醫術的毒害,兩人都曾出現術後感染。第二次手術幾乎使巴赫完全失明1750年7月28日,在白內障手術四個月後,巴赫不幸去世。雖然死因並不確鑿,但是根據當時的報紙報導:「非常不成功的眼科手術造成的不愉快的後果」,他極有可能是死於手術併發症。今天,走遍世界各地,到處都能聽到巴赫的音樂。
  • 音色雍容華貴的大提琴,它是怎樣成為名副其實的「音樂皇后」
    其雖不像小提琴演奏時那樣外向張揚,但只要有需要,大提琴也能表現出熱烈奔放的感覺,在演奏某些特定樂章之時,足以令交響樂隊中的其他樂器相形見絀。無論獨奏還是在交響樂隊之中擔綱中流砥柱,大提琴都遊刃有餘,那到底是哪些因素造就了大提琴今天的地位呢,就讓瑪蒂尼提琴伴你解開這奧秘。
  • 11:00開搶∣1月18日珠海弦樂大師班惠民教學音樂會觀摩名額
    Bach: Cello Suite No.1 in G major, BWV 1007巴赫:G大調第一無伴奏大提琴組曲,作品10071. Prélude第一樂章:序曲2. Allemande第二樂章:阿勒曼德舞曲3. Courante第三樂章:庫蘭特舞曲4.
  • 【音樂·賽事】2018上海第二屆艾薩克·斯特恩國際小提琴比賽止步於1/4賽選手的演奏(1)
    王佳稚1/4賽演奏實況《G大調第18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K301     作曲:莫扎特   鋼琴演奏:黃秋寧《g小調第一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近年來,接受多位世界級著名演奏家的邀請,參與藝術指導工作,如Joseph Lin, Donald Weilerstein,Kim Kashkashian, Laurence Lesser等等,並攜自己的鋼琴四重奏(組員為小提琴家Mason Yu,中提琴家Dana Kelly,大提琴家Jamie Clark)多次在美國各地區演出。
  • 大提琴家麥斯基說:「音樂的樂趣就在於體會微妙的差異! 」
    那天在臺下聽見一頭銀色捲髮的他,如痴如醉演奏蕭士塔高維奇的《第一大提琴協奏曲》,忽然覺得他那樣的演奏過程,是他在重溫自己的傳奇人生――壓抑、苦楚、瀕臨崩潰的嘶叫,鋃鐺入獄、逃離前蘇聯、轉投以色列的一幕幕躍然眼前。
  • 大提琴視頻 | 大提琴傳奇大師麥斯基演奏久石讓《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
    大提琴精彩視頻分享米沙·麥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