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擔皮籮:九旬侗族老人憶紅軍「小阿哥」

2021-01-19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長沙6月30日電 題:一擔皮籮:九旬侗族老人憶紅軍「小阿哥」

  新華社記者黃可欣、張瑞傑、柳王敏

  侗族人楊昌彬今年98歲了。他身材瘦小,穿整潔的藏藍色衣服,除了有些駝背,口齒和思路清晰,跟人握手很有力氣。

  他是湖南通道侗族自治縣流源村村民。他仍然完整記得85年前一擔皮籮與紅軍「小阿哥」的往事。

  這是湖南通道侗族自治縣通道轉兵紀念館外景(6月18日攝)。新華社發(陳澤國 攝)

  皮籮並不是皮做的,而是一種用又薄又細的竹篾打的籮筐,比一般的粗篾籮要精緻皮實,以前是湘南百姓的日常用具。一對好皮籮可以用上一輩子,甚至幾代人。

  1934年冬天的一個黃昏,十幾歲的楊昌彬和父親正在家中做飯,突然看見門外有一個受傷的年輕人。

  「老鄉,給我一口吃的吧!」這位年輕人的衣服破得到處是布條,頭上卻仍戴著一頂有五角星的軍帽。楊昌彬和父親明白過來,這是一位紅軍戰士。

  這是湖南通道侗族自治縣通道轉兵紀念館內部一角(6月18日攝)。新華社發(陳澤國 攝)

  「你進來吃點吧,我家有飯。」父子倆讓戰士進了門,發現他傷勢嚴重,左小腿被子彈打穿,傷口流膿生蛆。原來,他是在湘江戰役中受傷的紅軍戰士,叫邱顯達,22歲,江西人。

  此前也有紅軍經過流源村。在接觸中,村民們發現這些戰士紀律嚴明,不拿老百姓的東西,不進老百姓家門,只是在路邊、涼亭休息。不假思索地,父子倆決定收留照顧邱顯達。

  找不到醫生,楊昌彬父子就上山給邱顯達採草藥,並且每天給他清洗三次傷口。一次他們採藥時,不小心滾下山坡。兩人受了輕傷。但是第二天,父子倆又忍著疼痛上山採藥。

  人們在湖南通道侗族自治縣通道轉兵紀念館內參觀、拍攝湘江戰役場景(6月18日攝)。新華社發(陳澤國 攝)

  楊昌彬管邱顯達叫「阿哥」。養傷的幾個月裡,紅軍阿哥給他講共產黨帶領窮人打土豪分田地的故事。

  過了幾個月,邱顯達的傷痊癒了。楊昌彬說:「阿哥你別走,留下來吧!」邱顯達用傷腿蹬地,跳著說:「你看,我的傷全好了,我得去追上隊伍!感謝你們的救命之恩,我沒什麼可報答你們的,給你們織一擔皮籮,留個念想吧。」

  紅軍阿哥的手藝好,打的皮籮又密又牢,像指甲殼一樣光滑。皮籮打好了,阿哥也要走了。楊昌彬依依不捨,邱顯達對楊昌彬父子說:「等革命勝利了,我回來看你們。」

  這是在湖南通道侗族自治縣通道轉兵紀念館內拍攝的皮籮(6月18日攝)。新華社發(陳澤國 攝)

  85年過去,邱顯達一走再無消息,流源村卻已發生許多變化:道路拓寬、學校提質、危房改造、文化扶貧、網絡進村……楊昌彬住的吊腳樓也翻新了。

  人們把皮籮故事編成歌:「門前青山坡連坡,我送紅軍出山窩。我的侗家老阿哥,你的恩情記在我的心窩。我的紅軍小阿哥,你負重傷痛在我心窩……收下這擔小皮籮,看見皮籮就想起我的哥。」

  這擔皮籮隨著時間推移,呈現出好看的深紅色,像上了漆一樣。如今,它靜靜躺在通道轉兵紀念館的展廳裡,成為紅軍與百姓深情的見證。

相關焦點

  • 山西九旬老人給花找「婆家」
    34年前,他獨自一個人居住在村後的中條山裡,在荒山上種樹育林。 「希望找到一個愛花的人,好好善待它們。」9日,看著自家庭院裡的300餘株牡丹,山西長治長子縣西南呈村的九旬老人陳長珍萬般不舍,他告訴記者,過去21年裡,這300餘株牡丹被他視若珍寶,如今自己年事已高,無力照顧花草,想為這些牡丹尋找可靠「婆家」。
  • 凌晨三時,九旬老人騎著三輪車還在找家
    原標題:凌晨三時,九旬老人騎著三輪車還在找家本報訊7月28日上午,邢東新區祝村鎮一位九旬老人騎著三輪車出門買東西。老人騎著騎著,望著陌生的大街,一時間不知自己身在何處,往哪裡走才能找到家。他就這樣邊騎邊找,竟騎到了次日凌晨。
  • 蘇氏老兵檔案|老紅軍蘇育生憶紅軍生涯
    在經歷了與部隊失散、兄長戰亡等事件後,1934年,憑著對革命的堅定信念,蘇育生再次加入了紅軍,並參加了「虹橋大捷」戰役。2016年1月11日,距離蘇育生加入紅軍86年後,國務委員王勇代表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特意登門慰問了他,為他送去黨和人民的關愛。近日,筆者來到三墩鄉中午村,走近這位頗具傳奇色彩的失散老紅軍,聽他講述紅軍生涯的故事。
  • 九旬老人患阿爾茨海默症迷路,幸好遇到了他們
    一些老人伴隨年紀增長會感到記性大不如前,甚至患上健忘症。9月17日,在貴陽花溪,一名九旬老人乘計程車外出買東西時迷路,幸好司機報警,民警及時幫助,成功將老人安全送回家。民警耐心和老人溝通當日11時許,貴陽鐵路公安處貴陽西火車站派出所指揮室接到110轉警:一老人在貴陽西站工務小區內迷路,請求幫助。收到警令後,派出所教導員周欣立即帶領民警趕往現場,老人看到身著制服的民警前來,激動地抓住民警的手,卻半天說不出話來。
  • 廣西毛南族九旬貧困老人坐轎子搬家記
    譚召關 攝(中國減貧故事)廣西毛南族九旬貧困老人坐轎子搬家記中新社河池7月8日電 題:廣西毛南族九旬貧困老人坐轎子搬家記中新社記者 蔣雪林「我們這裡有個習俗,老人老了一般不挪床,更別說搬家了。為了讓時年已經90多歲的毛南族貧困老人譚運日搬家,我們花了很多心思和精力,才做通他的工作,同意搬遷到交通便利、通水通電的新家。」廣西河池市環江毛南族自治縣下南鄉下塘村包村工作組成員譚茂汕近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由於山路崎嶇,眾人抬著「轎子」途中休息多次。譚召關 攝譚運日生於1928年,原居住在下南鄉下塘村上眉屯。
  • 九旬老人腰椎摔成三節,椎體術後當天下地行走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孫淑玉 通訊員 宋蓉 陳展鵬 九旬老人腰椎摔成三節,歷經一個多小時的手術後轉為為安,術後六個小時就在家人的攙扶下重新站了起來,這樣的場景真實發生在煙臺市中醫 醫院頸肩腰腿痛科。為此,老人的家人激動不已,連連稱是醫生的妙手給了老人「二次生命」。
  • 青山樹碑憶紅軍
    青山樹碑憶紅軍吳昌勇   陝南旬陽縣城東北部有座九龍山,從空中俯瞰,群山披翠
  • 遵義九旬老人腦梗癱瘓 養老成難題起訴6子女
    遵義市一位九旬老太,因腦梗癱瘓在床後,6 名子女為老人的養老問題產生分歧。日前,當地法院經審理後判決,老人由幼子照顧,其餘子女合計向老人每月支付 900 元費用。現年 95 歲的劉老太家住遵義市紅花崗區。
  • 九旬老人拒絕上戶口,臨死前坦白真實身份,網友評價:藏得真深!
    不僅如此,進行人口普查還有利於老人領取國家福利,對於百姓來說是非常好的事情。但是,在我國人口普查時,有一位九旬老人堅決不上戶。工作人員對於老人的態度感到很疑惑,在老人去世前才說出了真相。但是,在陝西有一位九旬老人卻拒絕上戶。工作人員告訴她可以享受國家的福利,老人依舊堅持自己的態度不願意上戶。老人的態度十分的堅決,這也讓工作人員百思不得其解。一般,老人們為了享受國家福利都積極地配合上戶。但是這位九旬老人的態度卻很反常。那麼老人一直堅持態度不上戶,究竟是什麼原因?
  • 鎮江七旬志願者推著九旬老人逛西津渡燈會
    鎮江七旬志願者推著九旬老人逛西津渡燈會 2015-03-04 09:57:00 導讀:昨天上午,金山街道楊家門社區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帶領社區裡行動不便的幾位老人,坐著輪椅逛西津渡、看花燈。家住寶塔路橫街的李傳讀老人的輪椅壞了。一提起朱國瑾,社區居民豎起大拇指,家裡有什麼東西壞了,只要找到他,就能幫忙解決。
  • 香港九旬老人講述日本侵佔香港黑暗歲月 稱「漢奸試題」令人心寒
    來源:海外網視頻截圖海外網6月16日電6月14日,香港《文匯報》披露了一段九旬老人講述日本侵佔香港時期的經歷。該名老人表示前段時間香港歷史科考卷中出現的公然美化日本侵華暴行的題目令人心寒,並呼籲香港年輕人珍惜當下。據香港《文匯報》報導,近日,香港九龍婦女聯會主席蘇麗珍以及香港藝人李霖恩和曹永廉對九旬老人潘婆婆進行了家訪,在訪問過程中,老人為他們講述了日軍侵佔香港時自己的親身經歷。
  • 九旬孤老捐房產關心「下一代」以愛還愛讓老人晚年不孤單
    日前《九旬老人唯一房產捐給「下一代」》的報導引起社會關注,昨天,揚州市邗江區雙橋街道雙橋社區「十姐妹民兵班」主動聯繫記者,表示將志願幫助孤老鄭志超,讓老人晚年感受到親情。同時,揚州曜陽國際老年公寓的志願者也成立了「鄭志超關愛小組」,在生活中給予老人照料。
  • 仙遊九旬老人 是食鶴拳高手,
    度尾鎮度峰社區的九旬老人餘玉林是食鶴拳的代表性人物。1994年,他曾代表莆田武術隊參加「中國國際南少林武術邀請賽」,獲優秀獎;1995年4月,作為福建武術代表團成員之一,應邀赴日本衝繩那霸市,參加第四屆中日武術交流大會。他在場上表演的食鶴拳法,深受國內外武術界同行讚賞,並被授予「武德兼修」獎旗。
  • 忻州原平:九旬老人老淚縱橫、聲音嘶啞,在電話裡喊叫三兒子你回來...
    忻州原平:九旬老人老淚縱橫、聲音嘶啞,在電話裡喊叫三兒子你回來我給你錢家住忻州原平的張大爺今年90歲了身子骨特別硬朗是一家人的老寶貝可是最近張大爺情緒有些低落因為這次他來大女兒家住了一個多月了想見見三兒子卻怎麼都見不著
  • 口渴難耐,九旬老人500毫升水下肚,心包被堵得「水洩不通」
    楚天都市報11月16日訊(記者鄭晶晶 通訊員薄雲娜)總感覺口渴,家住漢陽的九旬老人一天喝了500毫升水,誰知竟然引發呼吸困難,險些丟了性命。原來,老人是因為患有腎衰竭導致體內水分排出困難,水喝了之後,水分無法排出堆積到心臟心包和胸腔,引發了嚴重的心衰。
  • 九旬老兵特古斯:參加兩次閱兵是我一生的榮光
    九旬老兵特古斯:參加兩次閱兵是我一生的榮光 2020-12-21 15: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南安石井前坂村五代人齊聚一堂 為九旬老人過母親節
    ­  五代人齊聚一堂 為九旬老人過節­  12日中午,張家子孫後代齊聚一堂,陪老人李彭花吃齋。院子裡熱鬧非凡,後輩們圍著老人聊天說笑、噓寒問暖,讓老人享受難得的天倫之樂。子女們還為老人送上鮮花,拍下五世同堂的全家福。­  「母親今年90歲,從不過生日,這次想趁母親節來臨,為她過90大壽。
  • 九旬老人嚴重厭食連續半月粒米未進 中藥+針灸一周「回血」
    武漢晚報訊(記者劉璇 通訊員劉望)身患重疾的九旬老人嚴重厭食,連續半個月粒米未進,在醫生建議下採用「中藥+針灸」輔助治療,3天就有了吃東西的欲望。90歲的高爺爺身患多種慢性病,近幾個月病情持續加重,人消瘦得厲害。
  • 九旬老人迷戀根雕並捐資助學、給家鄉修路
    原標題:撿來一根木頭雕出一條大龍 昂著頭像是掛在樹上的猴子、吐著芯子的是纏繞在一起的小蛇、伸長脖子仰望的像是長頸鹿……在蜀山區西園新村小區裡,有一位名叫陳宏勝的九旬老人有創作根雕的絕活,大到天上飛龍小到枝頭小鳥,無不精通。根雕是他晚年的樂趣,而樂善好施則是他的本性,三十年來,他給家鄉修路,攢錢給貧困小學買電腦,現在還每年拿出3000元資助貧困大學生。
  • 家人瞞著他老伴病情九旬老人卻瞞著家人深夜外出尋找老伴?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寧田甜 通訊員 王再鋒因擔心住院的老伴,12月13日晚,鄭州一92歲的老人乘坐公交車出門尋找,結果迷路。接下來的一幕,讓人感動。13日晚10時許,鄭州8路公交車長弋曉璐駕駛公交車行至火車站時,一位九旬老人準備乘車,但是老人說不清楚自己要去哪裡。 「當時已經晚上快十點了,其他線路的公交車大多已經運營結束了,外邊又非常冷。我便讓老人先上車,準備到車上之後再詳細詢問老人要去哪裡。」弋曉路說,老人一上車就有好幾位熱心乘客幫忙詢問老人家庭住址和家裡人的聯繫電話,但老人都記不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