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詩人陳起寫過一首詩《月下聞桂花》「一庭人靜月當空,桂不多花細細風。香露滴衣涼似水,恍然一下廣寒宮。」秋月當空,庭院寂寂輕拂的晚風色來淡淡的桂花香,詩人恍惚覺得自己身處廣寒宮中,不僅是詩人陳起。千百年來,許多人舉頭望明月之時,對月亮都有美好的想像。
科技的發展讓月亮不再遙不可及,1969年7月21日,美國太空人阿姆斯特朗在距離地球38萬千米之遙的月球靜海留下了足跡。其中太空人出艙行走了2.5個小時,在這段時間裡阿姆斯特朗和同伴奧爾德林除了拍照在月表安裝月震儀和雷射反射稜鏡之外,還採集了22千克的月球土壤和巖石標本。這是人類第一次採集月球土壤和巖石標本。
1969到1972年之間,美國國家航天航天局共執行了七次探員任務,其中六次取得了成功,而且每次都帶回了月球土壤和巖石標本共計達到382千克。
月球上沒有空氣不會形成氣流,但是受太陽風和宇宙粒子輻射的影響,再加上月球晝夜溫差超過300℃頻繁的熱脹冷縮。以及飲食不斷的撞擊,它使得來自月球的標本包含了許多關於月球本身,月球空間環境,太陽系小天體宇宙輻射等重要信息。
月壤是覆蓋在月球表面的細小顆粒,這些顆粒直徑小於1mm並且具有粘性,月球上不同地方的月壤厚度不同。保矗只有幾釐米,厚處可達五六米月壤的成分中有半數是玻璃狀的二氧化矽,這是億萬年以來流星不斷撞擊月球形成的月亮中除了富含,鈣,鐵,鎂等常見的金屬元素外,還有鈰,錸等稀少金屬元素,地球上的鈰元素是人工合成的,自然界並不存在。而錸元素是地球上也很罕見的。另外,月壤中富含氨—3,這是一種清潔安全的核燃料,地球一年的發電量需要消耗一噸氨—3,據科學家估算,月壤中氨—3含量有一百萬噸到五百萬噸。
你也許會好奇月壤聞起來什麼味道?這個問題並不難回答,有幾個太空人聞過月壤,因為他們的太空衣上沾了一些,越讓走石宇航福晟甚至沾了太多的月亮而成一種灰色。,太空衣內有供氧系統,外界環境中太空人們聞不到越漲的味道,而當他們回到東嶽倉脫去太空衣時,他們就嗅到了月球土壤的氣味,阿波羅16號的一位太空人還伸出舌頭長了一下月壤,他確定月亮的味道就是火藥味
為什麼越染會有火藥的氣味?科學家眾說紛紜。有人說這種火藥味來源於太陽高能離子,也有人說登月艙內有氧氣,月壤和氧氣發生了氧化反應,儘管這種反應過程緩慢,但氧化過程中仍然會釋放出一些類似火藥的氣味。究竟哪種說法是對的?科學界還沒有確切的答案。
不同於詩人浪漫的想像,月球上沒有華美的廣寒宮,也沒有淡淡的桂花香,反而煙火氣息濃烈,這個煙火氣息指的不是關於,柴米油鹽醬醋茶的人間生活景象,而是類似的火藥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