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不舒服,我們應第一時間看醫生,採取科學有效的治療方法解除疾病警報,可並不是人人都有這樣的意識,有一部分人生了病會因為種種原因遲遲不就醫,不就醫、拖延,病就能自己好了嗎?事實卻是病沒好,患者還要承受更多的疼痛和治療代價。
昆明市盤龍區59歲的張女士就是遲遲不就醫導致病情加重的患者之一。據了解,張女士從10年前開始反覆出現左腰痛的情況,且活動後疼痛更加明顯,張女士誤以為自己就單純的腰肌勞損,所以並沒有予以重視。
兩年前,張女士被診斷為左輸尿管結石,伴有嚴重的腎積水,為了不給兒子增加負擔,張女士對兒子隱瞞病情,聽信朋友推薦的排石顆粒偷偷買藥排石,直到近日腰痛再次加劇,她才在家人的陪同下來到雲南結石病醫院求治。不料一紙"左腎無功能"的檢查結果,讓一家人呆在了原地……
結石病拖10年,致腎臟嚴重積膿變形
雲南結石病醫院泌尿外科學科帶頭人黃麗娟博士介紹,正常腎小球濾過率(GFR)一般在50-70左右,而張女士的左腎GFR為0,這個指標表示,她的左腎已經完全喪失了腎功能。
"張女士的左腎比正常腎臟大了接近兩倍,像一個蓄滿了'膿液'的大膿皰,已經引發了感染,腰部脹痛就是感染的症狀表現,張女士的情況比較嚴重"黃麗娟博士補充說。
面對檢查結果,張女士除了接受結果,只能不停地責怪自己,身體早就"報警"了,她卻一直沒有當回事,甚至一年前檢查出嚴重腎積水後,當時醫生的勸說也沒有引起她的重視。
"早檢查、早發現、早治療,總覺得是醫生的老生常談,現在腎壞了,要切了,我體會到有病真的不能拖!只有一個腎了,以後可能還要給兒子更多的負擔!"張女士萬分後悔。
因感染嚴重,如果不切除左腎,可能出現腎破裂,或腎周感染、粘連等情況,加重病情及手術難度。醫院在為她進行了抗感染治療後,徵得了患者和家屬的同意,為其實施了左腎切除手術。
術中,黃麗娟博士從張女士腎臟內減壓引流出來的膿液,竟然達到了400多毫升,且散發著惡臭。從張女士左側上段輸尿管裡面,鉗夾出一顆2.4X1.2cm的結石,也就是這顆冬棗大的結石,造成了長期嚴重腎積水,讓張女士丟掉了左腎。
腎積水危害大,可奪人性命於無形
針對張女士的病情,黃麗娟博士認為,張女士之所以左腎被切除,原因是在結石初發階段被忽視,兩年前出現了嚴重腎積水,還服藥排石,且長期不到醫院檢查,一而再、再而三地錯過治療時間,造成了難以挽回的結果。
據黃麗娟博士介紹,腎積水是由於泌尿系統的梗阻(大部分是結石造成的),導致腎盂與腎盞擴張,使得尿液瀦留。通俗來講,腎積水就是腎臟產生的尿液被堵住了,排不出去,一直憋在腎臟裡。
眾所周知,腎臟產生的尿液,是用來排出人體代謝廢物的,腎積水產生後,"有毒的廢水"——尿液沒法及時排出人體,會對腎臟及其功能,以及人體健康產生極大的危害。
黃麗娟博士打了個比喻:腎臟好比水箱,輸尿管是下水管,一旦下水管被結石堵住了,水排不下去,水箱的水積得過多,時間一長,就像一潭死水。腎實質像氣球一樣被越撐越薄,直到失去腎功能,這些無法疏通的尿液也會漸漸滋生細菌,出現腎臟感染、積膿、萎縮、壞死,甚至發生尿毒症危及生命,就這樣,腎積水就造成了大問題!
"結石病一定要引起重視,尤其是腎積水對腎臟危害極大,切不可久拖不治。"黃博士語重心長地叮囑道。
雲南結石病醫院是雲南唯一一家集醫療、康復、預防為一體的國家二級結石專科醫院,專注結石領域12年,在肝膽結石和泌尿結石診療服務上有著深入研究和重大突破,在致力於為雲南結石患者健康保駕護航的同時也響應社會公益號召、積極承擔社會責任,是一家深受雲南人民選擇與信賴的醫院。
了解更多結石信息或結石案例,可關注公眾號"雲南結石病醫院在線服務"
免責聲明:本信息源自網絡,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