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俠客行」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一首名詩,卻被金庸老先生寫成了一部武俠小說。
更妙的是,這首詩居然被寫成了一整套絕世武功,包含有劍法、內功心法、掌法、輕功、拳法。誰擁有了它,誰就能稱雄武林,獨霸天下。
詩句的結尾「白首太玄經」,金庸老先生便把這套絕世武功,取名叫「太玄經」。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趙客指趙國武士,向來以強悍著稱。吳鉤是一種冷兵器,由劍和勾組成,結合了兩者的特點。
「閒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信陵君是春秋有名的四大公子之一,性情豪爽,酒量宏達。往往把劍乘醉而歌。
這兩句詩,是一套劍法。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白馬是馬中王者,向來有白馬王子的說法。唐僧西天取經騎著白龍馬,白雪公主被白馬王子破除魔咒而叫醒。如流星,是說白馬的速度非常快。
「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十步殺一人,是指速度極快,在很遠的距離可以擊殺對手。千裡不留行,也是在形容極快的速度。
這兩句詩,是一套輕功。
「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朱亥是一個勇士,擊殺魏國大將晉鄙而名揚天下。侯嬴是一個刺客,行刺任務成功而得名。
「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他們兩人都喜歡喝酒,而且大口喝,一連幾大碗。酒後的酒勁發作,仿佛天下的五嶽山都在他們的手中。
這兩句詩,是一套掌法。
「救趙揮金槌,邯鄲先震驚」。朱亥掄著大鐵錘擊殺了晉鄙,魏國朝野大驚,趙國更是感恩。因為當時趙國正被秦國攻打,都快要亡國。
「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侯嬴卻是憑著拳頭戰勝了敵人,從而樹立了自己的名聲。最關鍵的是,朱亥和侯嬴都是為了「義」而出手,所以叫千秋二壯士。
這兩句詩,是一套拳法。
咦,有讀者發現了,發問:「那麼內功在哪裡呢?」
問得好!
到底金庸老先生是武學大家、一派宗師,信手拈來簡直渾然天成。
在《俠客行》中,刻在牆壁上的「俠客行」這首詩,居然是蝌蚪文。
這蝌蚪文,比甲骨文還要甲骨文,根本無人能認識。
解除這個謎團的,是石破天。他為什麼能解開呢?
因為他沒上過學,從來就不認識字。
是不是大跌眼鏡?
一個不認識任何「字」的文盲,居然把蝌蚪文破解了。
這,怎麼可能?
石破天卻是破解了,才學會了《太玄經》。
因為不認識字,在他的眼裡,刻在牆壁上的都是小蝌蚪。
他沒事就盯著這些蝌蚪看。時間一長,忽然感到這些蝌蚪和身體內的穴位、經絡都相關。
再過了一段時間,體內的氣息竟然隨著牆上的小蝌蚪動了起來,越來越多。剛開始只是在各個部位跳動,到後來竟全部連成了線。
誤打誤撞,學會了整套《太玄經》,包括劍法、輕功、掌法、拳法。
冥冥之中,或者有天意。
為什麼有些事沒有辦法去解釋,因為「天意不可測」。
那麼多武林豪強,甚至於飽學之士,沉浸於「太玄經」中想要破解謎團,一生都不能自拔。卻被一個目不識丁的文盲破解了,豈非是個絕妙的諷刺?
這就是武學大家,金庸給我們創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