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龍頭抱團是否存在泡沫?中信建投武超則領銜談龍頭公司投資機會】昨晚,中信建投研究所所長武超則攜軍工及新材料行業首席分析師黎韜揚、汽車首席分析師程似騏、策略首席分析師張玉龍,在央視財經節目上,討論了如何把握龍頭類公司的投資機會。(上海證券報)
龍頭股風光無限,在分化的A股市場能長牛多久?
昨晚,中信建投研究所所長武超則攜軍工及新材料行業首席分析師黎韜揚、汽車首席分析師程似騏、策略首席分析師張玉龍,在央視財經節目上,討論了如何把握龍頭類公司的投資機會。
武超則認為,好公司和差公司分化是註冊制實施帶來的必然結果。未來,A股港股化的趨勢比較明顯。好公司與差公司的估值收斂可能很難看到了。
武超則:龍頭可能會變,但龍頭泡沫化不會變
近期,股市有人戲稱為「崩盤式上漲」。一方面看到指數六連陽,另一方面,下跌的個股數量越來越多。大市值公司漲幅較大,小市值公司股價在下跌。
武超則認為,從2018年到現在,整個市場的機構行為越來越明顯。不管從市場的新發基金還是增量資金來看,散戶市場逐步在向機構化演變。這就導致重倉的白馬股被不斷推高。
從行業基本面上來看,未來可能不區分大公司和小公司,而區分好公司和差公司。這是註冊制深化後所帶來的必然結果。未來,A股港股化的趨勢比較明顯。過去一年,股市選出了「班上最好的學生和最差的學生」,一些沒有被選出來的公司可能在行業賽道上或治理結構上等存在問題。
2021年,行業或產業研究的重點應該是「這個班上的中等學生」。比如說,現在市值500億元的,將來是變成1000億元還是掉回兩三百億元。市值在五百億上下的公司將來可能會進一步分化,好公司與差公司的估值收斂可能很難看到了。
對於食品飲料和高端製造等行業是不是高估的問題,武超則認為,市場這兩年的泡沫化是不分行業的,到底是消費行業泡沫化還是製造業泡沫化,還是TMT龍頭泡沫化,其實是整個市場核心資產的泡沫化。但是,這背後所隱含的是龍頭企業增長的確定性。
需要區分食品飲料、TMT等的創新周期是不同的。食品飲料的配方很少變化,也很難被顛覆,成為龍頭後壁壘是很高的。但TMT創新周期很短,三五年可能就會換一撥龍頭。所以結論就是,龍頭可能會變,但龍頭的泡沫化是不會變的。
對於怎麼理解數位化,數位化會帶來哪些革命,對應的行業機會有哪些的問題,武超則回應稱,每一輪科技或硬體技術的迭代,都會帶來與之相對應的應用變化。3G時代是手遊的爆發,4G時代是快手、抖音短視頻的爆發,5G時代可能會發生三件事情:
首先,從過去的網絡化、信息化,走向未來十年的數位化、智能化;其次,應用端會從ToC走向ToB;最後,是萬物上雲。以前,最牛的應用肯定是在手機中,將來應用可能不是在終端中,而是在雲和網絡上。
張玉龍:好公司與差公司估值分化會越來越大
怎樣的公司具備龍頭公司的特點?中信建投首席策略師張玉龍認為,不管現在還是未來,風格分化的過程會持續。機構投資者開始主導整個邊際定價。2014年到2018年是外資主導風格,選出來的是低估值、盈利水平高的白馬股。2018年到現在,研究能力強的公募基金進一步主導市場。大家的關注點是具備長期持續增長能力的公司。
另外,整個中國經濟處於下臺階過程,由經濟增長所驅動的普漲的現象會越來越少。經濟從高速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盈利能力強、為社會創造價值更大、護城河更高的公司在競爭中會勝出。這一類公司就是我們所認為的龍頭公司。
2021年選股策略是什麼?張玉龍說,2021年相對2020年的策略有比較明顯的變化。希望大家站在更長時間的角度上來考慮策略的判斷,我們預期2021年市場的上漲與之前完全不同。過去經濟處於下行築底,逐步復甦的過程,流動性會保持比較寬鬆狀態。寬鬆的流動性構成了驅動股市上漲的很重要因素。
2020年下半年到2021年全年,邏輯會發生較大變化。隨著疫情過去,經濟會進入比較正常的階段,寬鬆的流動性可能不復存在。2021年估值繼續提升不太容易,主要以業績驅動,市場可能處于震蕩緩慢向上的過程。結構分化會比較明顯,2021年我們比較看好製造業轉型。好公司與差公司估值分化的趨勢不會收斂,反而會越來越大。
張玉龍表示,現在的抱團就是看到了機構投資者集中買入了一些龍頭公司,但其中是否存在泡沫值得商榷。很多公司,如果站在長期的維度,我們會看到估值還是處於相對合理的狀態。尤其是獨一無二、具備長期競爭力、護城河不斷加深的公司,估值並不高。
參照海外市場,美股中的蘋果、亞馬遜、谷歌等公司是持續上漲的。美股中表現最優異的基金持倉基本都是一樣的。在A股市場,隨著機構投資者定價能力越來越強,市場越來越有效,這其中可能不是泡沫,而是市場在走向成熟。
汽車首席程似騏:關注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端發力的產業鏈標的
汽車行業底部拐點已過,行業溫和復甦進入上行周期。2020 年上半年,汽車行業受疫情影響,整體表現不佳。從第三季度開始,整體經濟復甦帶動汽車行業向好發展。三季度產銷量持續同比大幅增長,四季度以及2021年一季度預計景氣度維持。
對於行業而言,電動化是前半場,智能化是後半場,從 2020 年來看,電動化的水平已經邁入同一時代,智能化端的發力才剛剛開始。隨著自動駕駛商業化運營的不斷落地,將加速技術成熟與配置滲透率的迅速提升。
未來智能化浪潮已經漸行漸近,建議關注三條主線。首先,2021年行業繼續景氣復甦周期,建議關注產品周期的自主龍頭企業;其次,在ToC端電動化產品取得明確優勢的自主龍頭;再次,電動化智能化端發力的產業鏈標的。
軍工首席黎韜揚:軍工板塊處於成長的起點
軍工行業已進入高景氣初始階段,板塊蓄勢向上。2020年以來,受疫情影響,整體市場行情波動性較大,軍工板塊行情與市場整體走勢基本趨同。中信建投軍工首席黎韜揚認為中證軍工指數於2020年8月7日達到年初至今最高點12592.75,區間漲幅為65.28%,主要驅動力來自於中報業績預期的高增長,以及市場熱點板塊的風格切換。
黎韜揚認為,軍工板塊上漲主要原因來自於行業高景氣度背景下業績的持續釋放,而當前仍處於高景氣周期的初始階段,近期板塊的盤整是下一輪上漲前的蓄勢。
軍工板塊整體估值處於歷史中低位。截至2020年12月4日,中證軍工板塊估值水平(PE-TTM)為63.84倍,相較2015年6月份板塊估值高峰水平245倍降低約74%,處於2014年至今的30.76分位。優質公司業績增長確定,估值能被業績充分消化,備受市場青睞。
去年三季度業績拐點確立,開啟高增長階段。軍工核心95家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3188.12億元,同比增長14.98%,實現歸母淨利潤220.16億元,同比增長51.00%,剔除中船防務變賣股權收益超33億元的影響後,實現歸母淨利潤187.16億元,同比增長26.04%。產業鏈上遊公司業績率先兌現,部分主機廠業績超預期,中下遊業績有望隨後全面釋放。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
(原標題:龍頭抱團是否存在泡沫?還能不能買?中信建投武超則領銜談龍頭公司投資機會)
(責任編輯:DF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