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解讀「普賢10大願行」,得此修行法門,方得圓滿佛果!

2020-12-14 重樓逾陀

星雲大師:解讀普賢十大願王

「三世一切諸如來,最勝菩提諸行願」,這是我們最常念誦的《普賢行願品》裡的一句,但是,關於普賢菩薩發下的十大願行,也許我們並不了解?

普賢菩薩是華嚴三聖之一,是有名的大願王,也稱「普賢薩埵」、「普賢大士」、「普賢如來」、「遍吉士」等,是毗盧遮那佛的脅侍,與金剛薩埵同體,是佛陀的助理,也是法門的護法。

普賢的意義,依據《圓覺經》記載之義為「體性周遍曰普,隨緣成德曰賢」;《探玄記》則解釋為「德周法界曰普,智順調善曰賢」。華嚴宗祖師宗密大師另有三釋:「一、約自體,體性周遍曰普,隨緣成德曰賢;二、約諸位,曲濟無遺曰普,鄰極亞聖曰賢;三、約當位,德無不周曰普,調柔善順曰賢。」

一般文殊、普賢常是並稱的,文殊騎金毛獅子,普賢乘六牙白象;文殊表示智、慧、證三德,而普賢則顯示理、定、行三德,合為解行並重。如善財童子的五十三參,乃文殊菩薩開始,表示為從智慧而契入,最後向普賢問道,五十三參圓滿,表示從行而證悟,故有所謂:「文殊般若自在,普賢三昧自在。」即為定慧合一之義。

普賢菩薩在因地修行時,發下十大願行,做為修行法門,期能圓滿佛果,吾輩學人可效法「普賢十大願」作為修行目標。內容如下:

 1禮敬諸佛

是人格的尊重。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禮敬諸佛,就是尊重一切眾生的人格,如常不輕菩薩云:「我不敢輕視汝等,汝等皆當作佛。」此即是人格的尊重。

 2稱讚如來

是語言的布施。布施財物、公理、正義、佛法,都有難度,唯有語言的布施,容易做到。佛陀在因地修行時,就是修習讚嘆法門,所以比彌勒菩薩提早成佛。可見讚嘆他人,布施善言的重要。

3廣修供養

是結緣的實踐。在修學佛法中,供養父母、師長、三寶,有二種供養、三種供養、四種供養、十種供養,無論任何一種供養,都是最好結緣溝通的管道。就是居住在極樂國土的大眾,也要每天晨起「各以衣盛眾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可見供養結緣在修學佛法過程中的重要性。

4懺悔業障

是生活的反省。眾生在日常生活裡,身、口、意三業經常造下難以彌補的過失,因此,需借著「作法懺」、「取相懺」、「無生懺」來清淨身心。如佛世時,造下五逆重罪的提婆達多,最後也經由懺悔而得救。所以,生活中的反省懺悔非常重要。

5隨喜功德

是心意的淨化。信者學佛要修學播種,以期將來的福田有所收成,但是聚集功德一定要有歡喜清淨的發心,就是一點心意,也可以隨手功德、隨口功德、隨心功德。例如毗舍佉因聞法心生歡喜,隨喜布施一件珍珠衫,而成就了精捨得建造。可見心意淨化之隨喜功德的成果。

6請轉法輪

是真理的傳播。佛法是救世的舟航,因此,必須常轉法輪,利益眾生。當初佛陀接受須達長者的邀請,到舍衛城說法,所以佛法才能弘揚五印度。

 7請佛住世

是聖賢的禮遇。請佛住世對人間非常重要,當初佛陀證悟的時候,因自覺所證悟的緣起真理,世人必不能信解,而欲進入涅槃。後因梵天王之勸請,佛陀悲愍眾生,開始說法,示教利喜,眾生才得見真理之光,得圓滿佛果。

8常隨佛學

是智者的追隨。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十大弟子以及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都是佛陀的常隨眾,由於經常跟隨佛陀左右,所以速證聖果。可見追隨智者,常隨佛學的重要。

9恆順眾生

是民意的重視。佛陀行事非常民主,普賢菩薩、須達拏太子能領會佛意,重視大眾的意見,不逆人意,皆是恆順眾生的精神表現。

10普皆回向

是法界的融和。法界要達到融和的境界,必須要「回自向他」、「回事向理」、「回因向果」,轉垢穢為清淨,轉惡為善法,轉邪見為正道,轉生滅為寂滅。能到達法界融和的世界,普賢菩薩的大願也就圓滿了。

普賢菩薩是大乘佛教行願的象徵,是實踐菩薩道的行為典範,以普賢的行願加上文殊的智慧,就是把行願和理論結合在一起,如此則能究竟圓滿大乘佛。

以上為星雲大師解讀

《普賢行願品》全文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師子,

我以清淨身語意,一切遍禮盡無餘。

普賢行願威神力,普現一切如來前,

一身復現剎塵身,一一遍禮剎塵佛。

於一塵中塵數佛,各處菩薩眾會中,

無盡法界塵亦然,深信諸佛皆充滿。

…………摺疊線

果報唯佛能證知,決定獲勝菩提道。

若人誦此普賢願,我說少分之善根,

一念一切悉皆圓,成就眾生清淨願。

我此普賢殊勝行,無邊勝福皆回向,

普願沈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相關焦點

  • 佛樂 |《普賢菩薩行願品》以此普賢殊勝行,無邊勝福皆回向
    >勤修清淨波羅密 恆不忘失菩提心滅除障垢無有餘 一切妙行皆成就於諸惑業及魔境 世間道中得解脫猶如蓮華不著水 亦如日月不住空悉除一切惡道苦 等與一切群生樂如是經於剎塵劫 十方利益恆無盡我常隨順諸眾生 盡於未來一切劫恆修普賢廣大行 圓滿無上大菩提所有與我同行者 於一切處同集會身口意業皆同等
  • 《普賢菩薩行願品》偈頌分段版(含唱誦、讀誦),以此普賢殊勝行,無邊勝福皆回向!
    我所修行無有量,獲得無量諸功德,安住無量諸行中,了達一切神通力。文殊師利勇猛智,普賢慧行亦復然,我今回向諸善根,隨彼一切常修學。三世諸佛所稱嘆,如是最勝諸大願,我今回向諸善根,為得普賢殊勝行。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
  • 普賢菩薩行願品(全文)
    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菩薩行願品唐罽賓國三藏般若奉詔譯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稱嘆如來勝功德已。告諸菩薩及善財言。善男子,如來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諸佛,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續演說不可窮盡。若欲成就此功德門,應修十種廣大行願。何等為十。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
  • 《普賢菩薩行願品》全文
    願令眾生,常得安樂,無諸病苦。欲行惡法,皆悉不成。所修善業,皆速成就。關閉一切諸惡趣門,開示人天涅盤正路。若諸眾生,因其積集諸惡業故,所感一切極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眾生,悉得解脫,究竟成就無上菩提。菩薩如是所修回向,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回向,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 普賢菩薩行願品全文
    願令眾生,常得安樂,無諸病苦。欲行惡法,皆悉不成。所修善業,皆速成就。關閉一切諸惡趣門,開示人天涅盤正路。若諸眾生,因其積集諸惡業故,所感一切極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眾生,悉得解脫,究竟成就無上菩提。菩薩如是所修回向,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回向,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善男子!是為菩薩摩訶薩十種大願,具足圓滿。
  • 《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菩薩行願品》全文
    願令眾生常得安樂.無諸病苦。欲行惡法.皆悉不成。所修善業.皆速成就。關閉一切諸惡趣門.開示人天涅槃正路。若諸眾生.因其積集諸惡業故.所感一切極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眾生.悉得解脫.究竟成就無上菩提。菩薩如是所修回向.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回向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 【佛經音樂】《普賢菩薩行願品》
    願令眾生常得安樂,無諸病苦。欲行惡法,皆悉不成。所修善業,皆速成就。關閉一切諸惡趣門。開示人天涅槃正路。若諸眾生,因其積集諸惡業故,所感一切極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眾生,悉得解脫,究竟成就無上菩提。菩薩如是所修回向,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回向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善男子,是為菩薩摩訶薩十種大願,具足圓滿。
  • 香海悅讀 |《普賢菩薩行願品》
    願令眾生,常得安樂,無諸病苦。欲行惡法,皆悉不成。所修善業,皆速成就。關閉一切諸惡趣門,開示人天涅槃正路。若諸眾生,因其積集諸惡業故,所感一切極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眾生,悉得解脫,究竟成就無上菩提。菩薩如是所修回向,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回向,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善男子!是為菩薩摩訶薩十種大願,具足圓滿。
  • 簡體校對|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菩薩行願品
    願令眾生常得安樂.無諸病苦。欲行惡法.皆悉不成。所修善業.皆速成就。關閉一切諸惡趣門.開示人天涅槃正路。若諸眾生.因其積集諸惡業故.所感一切極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眾生.悉得解脫.究竟成就無上菩提。菩薩如是所修回向.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回向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 新年至心行願 • 聖普賢行願王
    >盡於未來劫中無疲厭   能於彼等皆興廣大供願能住持諸佛微妙法   堪能光顯一切菩提行能於普賢行中得究竟   盡於未來劫中悉奉行我於一切有及輪迴中   所修福德智慧恆無盡方便智慧禪定與解脫   及功德等無盡寶藏同於一塵中具有塵數剎   一一剎中住有難思佛各個住於佛子眾會中   我見恆演菩提妙法行如是盡於一切方所中
  • 普賢菩薩十大願王-恭頌《華嚴經》之《普賢菩薩行願品》,恭迎普賢菩薩聖誕
    所有世間身心等病,種種苦惱,乃至佛剎極微塵數,一切惡業,皆得銷除。一切魔軍,夜叉羅剎,若鳩槃荼,若毗舍闍,若部多等,飲血啗肉,諸惡鬼神,悉皆遠離。或時發心親近守護。是故若人誦此願者,行於世間,無有障礙。如空中月,出於雲翳。諸佛菩薩之所稱讚,一切人天皆應禮敬,一切眾生悉應供養。此善男子,善得人身,圓滿普賢所有功德。不久當如普賢菩薩,速得成就微妙色身,具三十二大丈夫相。若生人天,所在之處,常居勝族。
  • 印光大師:華嚴經普賢行願品,以十大願王,導善財童子歸極樂世界
    印光大師:《華嚴經》普賢行願品,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世界《華嚴經》中的普賢行願品被列為淨土五經之一,印光大師說:「華嚴經普賢行願品,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讀此知念佛求生西方一法,乃華嚴一生成佛之末後一著。
  • 十萬部《地藏菩薩本願》共修圓滿大回向!
    我常隨順諸眾生  盡於未來一切劫恆修普賢廣大行  圓滿無上大菩提所有與我同行者  於一切處同集會身口意業皆同等  一切行願同修學所有益我善知識  為我顯示普賢行常願與我同集會  於我常生歡喜心願常面見諸如來  及諸佛子眾圍繞於彼皆興廣大供  盡未來劫無疲厭願持諸佛微妙法  光顯一切菩提行
  • 《普賢菩薩行願品》-2021年2月09日 有經共讀
    普賢菩薩行願品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稱讚如來勝功德已,告諸菩薩及善財言:「善男子!如來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諸佛,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續演說,不可窮盡!若欲成就此功德門,應修十種廣大行願。何等為十?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
  • 《普賢菩薩行願品》-2021年2月04日 有經共讀
    普賢菩薩行願品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稱讚如來勝功德已,告諸菩薩及善財言:「善男子!如來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諸佛,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續演說,不可窮盡!若欲成就此功德門,應修十種廣大行願。何等為十?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
  • 《普賢菩薩行願品》-2021年2月14日 有經共讀
    普賢菩薩行願品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稱讚如來勝功德已,告諸菩薩及善財言:「善男子!如來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諸佛,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續演說,不可窮盡!若欲成就此功德門,應修十種廣大行願。何等為十?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
  • 第六屆百萬《地藏菩薩本願經》共修圓滿大回向公告!​
    普能清淨諸行海  圓滿一切諸願海親近供養諸佛海  修行無倦經劫海三世一切諸如來  最勝菩提諸行願我皆供養圓滿修  以普賢行悟菩提一切如來有長子  彼名號曰普賢尊我今回向諸善根  願諸智行悉同彼願身口意恆清淨  諸行剎土亦復然如是智慧號普賢  願我與彼皆同等我為遍淨普賢行  文殊師利諸大願
  • 普賢菩薩聖誕日,誦普賢行願品偈誦,唱普賢十大願王,所願皆成
    大願大和尚在《華嚴經普賢行願品》中開示:《行願品》所介紹的修行法門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們的早晚功課之中都有,早課裡面的普賢十大願王,晚課《八十八佛大懺悔文》裡面所念的《行願品》的偈頌,都是普賢菩薩的修行法門。那麼《行願品》是《華嚴經》的最高峰,是毗盧遮那佛的心髓,是普賢菩薩的秘藏。
  • 簡單聊聊《普賢菩薩行願品》中的「十大願」都是哪些
    簡介完普賢菩薩,下面我們再來談談《普賢菩薩行願品》這部經(後面就簡稱行願品)。此外再多說一句,《行願品》中的「行願」兩字,分別代表了「行」和「願」兩大力,上面說過了若論「苦行」,諸大菩薩中以普賢菩薩為第一,「願力」第一的自然是發下過「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宏願的地藏王菩薩,但是畢竟「行」在「願」前,且普賢菩薩的願力同樣也很大,所以這《行願品》也和阿彌陀經、觀無量壽佛經、無量壽經、楞嚴經,並稱為「淨土五經」。
  • 神通不抵業力,業力不抵願力
    觀世音菩薩發十二大願,千處祈求千處應;文殊菩薩發十二大願,用智慧活水潤澤世間;普賢菩薩發十大願,願願歸入華嚴願海;地藏菩薩更發「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的弘願。所謂「願」,有「通願」跟「別願」。「通願」即四弘誓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