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需要加鈣的雞湯,比如《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2020-12-18 藍山繪本心讀寫

2020年,教育部發布最新《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其中小學部分,共110本書,文學類(含繪本)56本。文學類圖書在兒童學習閱讀方法、提升寫作能力和增強文學素養和審美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今天介紹「書目」中文學類第53本——《假如給我三天光明》(5、6年級)。

故事:

全書分兩部分,前半部分主要寫海倫變成盲聾人後的生活。在她父母的尋求下,幫海倫找到了莎莉文老師,在莎莉文老師耐心的指導下,海倫學會了閱讀,認識了許多的字,也讓她知道了愛,感受到了身邊無處不在的愛。

後半部分介紹海倫的求學生涯。海倫遇到了許多的困難,但同時她也結識了許多的朋友等等。她學會了說話,寫作,成功實現了大學夢想,進入了哈佛大學,最終以優異的成績大學畢業,還掌握了英語、法語、德語、拉丁語和希臘語五種語言。

作者:

海倫·凱勒,美國盲聾女作家和殘障教育家。19個月的時候因猩紅熱失去視力和聽力,接著,又喪失了語言表達能力。在導師安妮·莎莉文的幫助下,她學會讀書和說話,並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美國哈佛大學德克利夫學院,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臘五種文字。她走遍美國和世界各地,把一生獻給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業,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20世紀美國十大偶像之一,榮獲「總統自由勳章」,是影響世界的偉大女性之一。主要作品有《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老師》等。

@藍山繪本心讀寫 特別提醒:

01 青少年的人生楷模

88年人生,87年無光、無聲、無語,在一個這樣的黑暗、孤寂的世界裡,鍛造了海倫.凱勒無與倫比的精彩人生。這本書與其說是一部散文名作,不如說是一位偉大女性不屈不撓的榜樣人生。真實而真誠,是每個少年都應該閱讀的一本經典,從中首先就能激發起人生的鬥志和勇氣。

02 好詞好句抄不停

這是一本小學必讀書,至少每位老師都會要求學生閱讀,而這本書裡,就有很多充滿力量、讓人奮發的句、段,既是學生學習寫作的範本,也是激勵心靈、培養進取心的含鈣「雞湯」。

「我們接受教育,要像在鄉村散步一樣,從容不迫,胸懷寬大。這樣得來的知識就好像無聲的潮水,把各種深刻的思想毫無形跡地衝到了我們的心中。」

「既然人生的道路上沒有任何捷徑,我就得走屬於自己的崎嶇小路。」

「這麼多年的磨練,我悟出一個道理,人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須自己去攀登高,沒有任何人能代替我去做這些事情,成功的道路上沒有捷徑,那些崎嶇不平的山路必須的走。我也曾經摔倒過,仿徨過,但我從未退縮,總是爬起來繼續想搶走。每當取得一點兒進步,我便受到極大的鼓舞,於是繼續攀登,漸漸地登上頂峰,看到了最美麗的風景。」

03 版本

一般國外經典文學名著,我都會首先推薦譯林出版社的版本。這本書譯林有多個版本,只要選擇全譯本就可以了。我讀的是插圖完整版,收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生命的故事》《三論樂觀》《在芒特艾裡的演講》及海倫.凱勒書信十封。個人感覺風格偏古典,印刷清晰,適合大一點的孩子讀。

另外,萬卷出版公司有個版本,朱碧恆教授經典譯本修訂,封面設計清新,內外雙封,高端特種紙,觸感舒適,品質優良。內容方面,除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還收錄了自傳《我的生活故事》《海倫·凱勒書信選》《海倫·凱勒小傳》《海倫·凱勒生平年表》《海倫·凱勒名言錄》,比市面上其他版本更完整,可以幫助讀者更加系統全面地了解海倫·凱勒的一生。

我是@藍山繪本心讀寫,關注兒童繪本閱讀,關注讀寫一體的閱讀進階,有問題,關注我。

相關焦點

  • 【分享書單】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作者:寶寶知道 安安的寶貝媽媽《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作家海倫根據自己親身經歷寫的書,故事開始講了海倫在剛開始變成聾盲人時候,變得自暴自棄拒絕所有人的援手,甚至與有些遷怒與父母。這時候的她大概生活了無生趣,已經沒有什麼希望可言了吧。
  •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要……」
    ▲一臺收音機每天陪伴著劉先生 記者 何春林 攝特困群眾檔案姓名:劉先生編號:05住址:花園一村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第一天我要感恩身邊所有人。無論他們住在哪,我定要親自上門當面說聲謝謝,認真看看好心人的模樣。
  •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學會用心去感受生活
    同學們,我向你們推薦一本好書—《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本書的作者是海倫.凱勒。她是19世紀美國盲聾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會活動家。本書的主要內容是海倫.凱勒講述自己的成長經歷,她說,假如能給她三天光明的話,她會好好的利用這三天時間,感覺自然、生活和人生的美好。    為什麼我要向你推薦這本書呢?主要有以下三個理由:    第一,讀了這本書,會讓你更加懂得珍惜美好的生活。海倫.凱勒從小就又聾又啞又盲,眼睛看不見,耳朵聽不到,但她學會憑自己的感覺、觸覺、心靈去感受大自然的美、感受生活的美。
  • 我看得見你,在我心裡——重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以《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為題出版的,海倫.凱勒的作品的書藉版本很多,想必大家也閱讀過其中的一些版本。作者一生勤於寫作,著有十四部作品。《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一篇散文,1933年發表在美國《大西洋月刊》上,後被譯成多種文字,被多個國家收錄在大,中,小學教材裡,被譽為無予倫比的傑作。作者以一個身殘志堅的弱女子的視角,表達了對光明的渴望,珍視。
  •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接受挑戰,贏得生命中的光明
    最早接觸到《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我小時候從收音機裡收聽到的。一開始的時候,只是有一搭無一搭聽著,當聽到莎莉文老師為了讓海倫記住「水」這個單詞,她的老師打開水龍頭,讓海倫凱勒把小手放在水龍頭下面感受水流,然後在她的手上反覆寫water這個單詞。
  • 經典名著導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對於很多孩子來說,提到《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他們都能對答如流出海倫凱勒這個名字。   作為一個標誌性的人物,海倫凱勒的真實經歷被人們口口相傳著,她是一個生活在黑暗中卻給全世界人類帶來光明的女性,她身上那種不屈不撓的精神,感染支撐著千萬人:   生活給我們的太有限,請抓住並珍惜你所擁有的一切,永遠不要放棄他們。
  • 有聲|國際盲人節:姚錫娟朗誦《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今天,我們一起聆聽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前半部分主要寫了海倫變成盲聾人後的生活。剛開始的海倫對於生活是失望的,用消極的思想去面對生活,情緒非常的暴躁,常常發脾氣,扔東西。她感覺現實生活中沒有愛等等,她是多麼希望能重新得到光明。
  •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有感
    我觀賞著面前獨佔一隅美麗的盆景,目光忽然掃到書架上的那本《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如果是海倫,此刻在如此豔麗的光景下,一定也會頗有意味地觀摩出一幅栩栩如生的畫卷吧!雖然她眼盲,卻可以用心靈來撫慰世間萬物的美好。不論是富有韻律的藝術品,還是春天裡的可愛蓓蕾,一樣能讓她體會到多姿多彩與樂不可支。
  •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堅強而勇敢 執著而樂觀
    海倫·凱勒的世界是無光、無聲、無語的世界,所以她有這樣一個小小的願望——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三天光明也許對於常人來說,只是一瞬間或一霎那的變化,可是,對於雙目失明的海倫來說,卻是可想而不可及的。
  • 讀書真香|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伴著溫暖的春風,我和媽媽邊走邊欣賞春雨洗後的萬紫千紅的美麗世界。突然一位可愛又奇怪的小妹妹——盲人妹妹映入,我的眼帘。我拉著媽媽的手惋惜地說:「真是太可憐了,美麗如花的小妹妹……可惜雙眼失明!」媽媽溫柔地說:「你和她相比,你是最幸福的,你看到觸到的是光明的世界,而小妹妹卻生活在黑暗的世界。」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我沒有作聲又思索著什麼……繼續往前走。
  • 雲聽道|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從 1890 年 3 月 26 日起,我開始了漫長的學習歷程。富勒小姐是這樣教我說話的 : 她讓我把手放在她的面頰上,當她說話的時候,我就可以感覺到她的舌頭和嘴唇是怎樣動的。我很用心地學習,認真地模仿富勒小姐的每一個動作,學了不到一個小時,我便能發出 M、P、A、S、T、L 這 6 個字母的讀音了。
  •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海倫是如何打好一副爛牌的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師》等。海倫在成名後,終身致力於為殘疾人造福。她走遍世界各地,為盲人學校募集資次,建立慈善機構,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美國十大英雄偶像,榮獲「總統自由勳章」等獎項。
  • 文學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也許我們需要珍惜的不只是眼睛
    曾與拿破崙共同被稱作是十九世紀的兩位奇人,但是,在她88年的生命時光裡,卻熬過了87年無光、無聲、無語的孤獨歲月,有書君相信很多人已經猜到了了,這位作者就是曾出現在我們課本裡的海倫·凱勒,而有書君今天要跟大家聊得,就是她的那本《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似乎不是我們平常人會討論的話題,因為大部分人,從出生到現在,就奢侈地享受著海倫·凱勒企及不到的視覺和聽覺。
  • 興安萬裡·閱讀有你 |趙津瑜與您分享《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今天我為大家推薦一本好書《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寫的是一個真實、感人肺腑的故事,邊讀這本書邊感覺醍醐灌頂, 使我從中受到了許多教益。《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記敘了美國盲聾女作家、教育家海倫·凱勒的一生。
  • 世界名著賞析,「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美國作家海倫.凱勒。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THREE DAYS TO SEE 一個視力正常的人,也許無法體會到光明的珍貴,而盲人對光明的渴望與珍惜,足以震撼每個視力正常的人。海倫.凱勒,憑藉豐富的想像。描繪了假定自己能夠獲得三天視力,所見到的光明世界和體驗到的精神愉悅。在這篇感人肺腑,令人思考的文章中。
  • 感受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帶給人希望與光明
    在無聲無語的世界裡,海倫憑藉頑強的意志與毅力,度過了八十多年的人生歲月,並以自己的奮鬥經歷帶給世界上無數的人希望與光明。這是我在閱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感受到的。海倫在童年的時候便失去了光明,不僅如此,她還又盲又啞。世界對她來講,充滿了不公平,充滿了陌生,充滿了荊棘。上天似乎一開始就將所有不幸降臨到了她身上。
  •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喜悅存在於忘我之中
    今天閱讀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的第七章 《生命中的陽光》。  本章主要講述了海倫在大學畢業後的一段生活經歷,包括她的困惑,她的努力,以及她生命中遇到的許多貴人。  正是因為這些貴人的相助,她才不斷成長,不斷進步,克服了重重困難,最終活出了精彩的人生。  【重點內容摘錄】  雖然我的生命有許多缺陷,但是我也能從許多角度來感受世間萬物之美。萬物皆美好,即使像黑暗和寂靜這樣的事也不例外。所以無論身處何境,我都會欣然面對,學會「知足常樂」。
  •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第1天 沒有聽覺和視覺的世界是怎樣的世界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第1天閱讀內容:第1~2章在這三天中的第一天,「我自然最想看見那些在我暗無天日時對我最重要的人和事物。你肯定也會這樣想,想在重回黑暗之前,把你的最愛銘刻於心。」 這是海倫凱勒提出這個假設, 給讀者的第一個答案。
  •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光明的背後是照亮前行的路
    我們不得不面對很多阻礙,努力學會去克服、去改變、去成長,但有時卻發現兜兜轉轉還在原地踏步。如果讀書也能算是一個嗜好的話,我的唯一嗜好就是讀書。人必須讀書,才能繼承和發揚前人的智慧。人類之所以能進步,靠的就是能讀書又寫書的本領。如果要我推薦一部具有勵志人生的書籍,那一定是《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
    賀家土小學1606班 龔子宸 證號:200204357610 指導老師:袁蘭芝在漫長的暑假,我如饑似渴地讀了這本《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相比之下,我覺得我太幸運了。我有這麼好的條件,卻不知道好好珍惜,好好利用,每天還抱怨學習辛苦,沒有玩耍的時間,做作業不認真,太慚愧了。當遇到困難時,我就像一隻縮頭烏龜,不敢勇敢面對。以前,我一遇到很難的數學題,要不就放棄不再做了,要不就乾脆直接問爸媽,還理直氣壯地說:「我的數學就是差。」相比海倫·凱特,我自己都開始嫌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