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一個獨特的生命個體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這個人便是海倫.凱勒。
在無聲無語的世界裡,海倫憑藉頑強的意志與毅力,度過了八十多年的人生歲月,並以自己的奮鬥經歷帶給世界上無數的人希望與光明。這是我在閱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感受到的。
海倫在童年的時候便失去了光明,不僅如此,她還又盲又啞。世界對她來講,充滿了不公平,充滿了陌生,充滿了荊棘。上天似乎一開始就將所有不幸降臨到了她身上。
可是海倫並不埋怨生活,她接受了上天的不公,靠一雙手來觸摸世界。在導師莎莉文的培養教導下,樹立起了人生的信念與自信。海倫克服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進入了世界名校哈佛大學深造。
在人生的旅途上,海倫始終自信往前,她學會了好幾國語言,並致力於社會殘障福利事業,完成了14部著作,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美國十大英雄偶像,榮獲「總統自由勳章」。馬克.吐溫曾說,在19世紀有兩個了不起的人物,一個是拿破崙,一個是海倫·凱勒。海倫從弱小殘疾走向影響世界的人生傳奇,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人。
每當吟讀海倫的人生故事,我都能受到極大地震撼。就好像海倫坐在我對面,娓娓講述著她的人生。
「善用你的眼睛吧,猶如明天你將遭受失明的災難。」這是海倫對我們的忠告,對於一個失明的人,她懂得一雙眼睛是何其重要。其實海倫也在告訴我們:珍惜活著的時光。
儘管平日裡也讀一些勵志類的書籍,但是只有海倫的勵志故事,讓我更加有精神和動力。每當工作上遇到屏障,每當生活中遇到不開心的事,我就對自己說,向海倫學習。
海倫面對巨大的身體殘疾,卻能站到一個人生的高度,而我作為一個健康人,還有理由埋怨與苦惱麼。
人生始終是不完美的,煩惱和失意常常像一柄利器,戳的人毫無鬥志。有一朋友,在經歷了生意上的慘敗後,整日消沉,有次遇到他,我說失敗了不要緊,失敗了能重新站起來,這才是一個人能否成功的關鍵。
於是我推薦他看看海倫的故事。不久朋友便重新找回自信,蓄足馬力開始再次創業。事實證明,他果然贏來了自己的成功。
「謝謝你告訴我看的那本書。」一次碰頭,朋友無不感激地對我說。
我笑了,對他說要感謝的應該是海倫女士。
其實,對於人物傳記,勵志故事,許多人都是知道的,也讀過相關的書籍。然而很少有人可以將書中的勵志運用到現實中。書籍是人類的思想精華,僅是閱讀還不夠,只有將書籍裡的精華吸收,然後用於實際的生活中,激勵自己,那麼便做到了活用書本。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便是一本勵志的經典之作。一位百多年前的女士用她自己的真實經歷在向我們證明:一個人的信念與意志便可支撐他的人生理想,無論那人的處境有多麼遭,希望的陽光一定會照到頭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