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學會用心去感受生活

2021-01-08 華龍網

    同學們,我向你們推薦一本好書—《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本書的作者是海倫.凱勒。她是19世紀美國盲聾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會活動家。她很小的時候不幸患病,兩耳失聰,雙目失明,但以自強不息的頑強毅力,在莎莉文老師的幫助下,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國語言,完成了她的一系列著作,並致力於為殘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機構,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美國十大英雄偶像之一,榮獲「總統自由勳章」等獎項。本書的主要內容是海倫.凱勒講述自己的成長經歷,她說,假如能給她三天光明的話,她會好好的利用這三天時間,感覺自然、生活和人生的美好。

    為什麼我要向你推薦這本書呢?主要有以下三個理由:

    第一,讀了這本書,會讓你更加懂得珍惜美好的生活。海倫.凱勒從小就又聾又啞又盲,眼睛看不見,耳朵聽不到,但她學會憑自己的感覺、觸覺、心靈去感受大自然的美、感受生活的美。相比之下,我們耳聰目明,體格健全,往往忽略了去發現去感受自然的美,生活的美。讀了這本書,會讓你更加懂得去發現身邊美,更加學會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美好的世界。

    第二,讀了這本書,會讓你更加懂得努力奮鬥。海倫永遠生活在黑暗裡,像我們普通人遇到這種情況肯定自暴自棄,充滿絕望,甚至於想自殺了吧,而她身殘志不殘,雖然現實很殘酷,但她堅強不屈地面對生活,不僅考上了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哈佛大學,還成為了卓越的社會活動家。作為一個健康的人,相比海倫,我們有什麼理由放棄自己?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努力?我們從海倫的身上感受到了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

    第三,讀書了這本書,會讓你更加懂得關愛他人。海倫雖然自己身體殘疾,行動不便,但他沒有怨天尤人,沒有顧影自憐,而是主動的去關心他人。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她曾訪問多所醫院,慰問失明的士兵,後來她到美國各地以及亞洲、歐洲去演講,為盲人和聾啞人的教育事業籌集資金。相比之下,我們以自己為中心的多,關心關愛他人的時候少。讀了這本書,會讓你認識到,要想贏得他人的尊重,一定要付出愛心,而不是一味的索取。

    同學們,請相信我的推薦,一定抽時間讀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她一定會讓你懂得更加珍惜生活,更加努力,更富有愛心。

(作者:重慶市人民小學五年級11班 周怡含)

相關焦點

  •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請先珍惜當下用心生活,才有資格贏得未來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是美國作家海倫·凱勒的著作,該書語言精煉、故事感人、寓意深刻,是成功學和自我成長領域必讀的書籍之一。該書最打動人心的不是語言文字上的精美,而是作者通過描述自身感人的經歷,向世人傳達人們應該珍惜當下、用心生活的偉大觀念!
  •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接受挑戰,贏得生命中的光明
    最早接觸到《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我小時候從收音機裡收聽到的。一開始的時候,只是有一搭無一搭聽著,當聽到莎莉文老師為了讓海倫記住「水」這個單詞,她的老師打開水龍頭,讓海倫凱勒把小手放在水龍頭下面感受水流,然後在她的手上反覆寫water這個單詞。
  •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珍惜自己擁有的一切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被譽為「精神楷模」的著名作家海倫·凱勒的自傳。講述了作者海倫自幼患病,導致雙耳失聰、雙目失明,然而在家庭老師的幫助下,她竟然學會了讀書和說話,並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美國名校,成為了一個學識淵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臘五種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的故事。
  •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有感
    我在充盈著濃濃暖意的窗欞前坐下,自顧自欣賞著外面的光景。全民戰疫的特殊時期,也難得在家賦閒一回,更有了感受生活氣息的滿滿空餘時間。太陽光揮灑下來,透過薄薄的玻璃窗,映射進每個人的心裡,帶來無盡慵懶的暖意。
  • 興安萬裡·閱讀有你 |趙津瑜與您分享《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記敘了美國盲聾女作家、教育家海倫·凱勒的一生。有時我在想,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會做什麼?我很迷茫!因為對我而言,光明實在是再正常不過的,多到沒有意義去期盼三天的光明。可是,如果是一位盲人呢?如果是一位口不能言、耳不能聞的盲人呢?會用三天來做什麼?
  • 感受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帶給人希望與光明
    在無聲無語的世界裡,海倫憑藉頑強的意志與毅力,度過了八十多年的人生歲月,並以自己的奮鬥經歷帶給世界上無數的人希望與光明。這是我在閱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感受到的。海倫在童年的時候便失去了光明,不僅如此,她還又盲又啞。世界對她來講,充滿了不公平,充滿了陌生,充滿了荊棘。上天似乎一開始就將所有不幸降臨到了她身上。
  • 【分享書單】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作者:寶寶知道 安安的寶貝媽媽《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作家海倫根據自己親身經歷寫的書,故事開始講了海倫在剛開始變成聾盲人時候,變得自暴自棄拒絕所有人的援手,甚至與有些遷怒與父母。這時候的她大概生活了無生趣,已經沒有什麼希望可言了吧。
  •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海倫是如何打好一副爛牌的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師》等。海倫在成名後,終身致力於為殘疾人造福。她走遍世界各地,為盲人學校募集資次,建立慈善機構,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美國十大英雄偶像,榮獲「總統自由勳章」等獎項。
  • 有聲|國際盲人節:姚錫娟朗誦《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今天,我們一起聆聽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前半部分主要寫了海倫變成盲聾人後的生活。剛開始的海倫對於生活是失望的,用消極的思想去面對生活,情緒非常的暴躁,常常發脾氣,扔東西。她感覺現實生活中沒有愛等等,她是多麼希望能重新得到光明。
  •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莎莉文老師,海倫凱勒心中的燈塔
    曾經以為《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一本教導人自強不息的書,然而在完整地看過這本自傳之後,我感受最深的是海倫·凱勒在黑暗中經歷的滿滿的愛。聽過這本書的人都知道,海倫凱勒是位盲聾啞人,她曾經歷了黑暗、彷徨和迷茫,但她卻克服了幾乎所有困難,成就了她自己。
  • 成長需要加鈣的雞湯,比如《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今天介紹「書目」中文學類第53本——《假如給我三天光明》(5、6年級)。故事:全書分兩部分,前半部分主要寫海倫變成盲聾人後的生活。在導師安妮·莎莉文的幫助下,她學會讀書和說話,並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美國哈佛大學德克利夫學院,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臘五種文字。她走遍美國和世界各地,把一生獻給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業,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20世紀美國十大偶像之一,榮獲「總統自由勳章」,是影響世界的偉大女性之一。主要作品有《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老師》等。
  •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要……」
    ▲一臺收音機每天陪伴著劉先生 記者 何春林 攝特困群眾檔案姓名:劉先生編號:05住址:花園一村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第一天我要感恩身邊所有人。無論他們住在哪,我定要親自上門當面說聲謝謝,認真看看好心人的模樣。
  • 經典名著導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對於很多孩子來說,提到《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他們都能對答如流出海倫凱勒這個名字。   作為一個標誌性的人物,海倫凱勒的真實經歷被人們口口相傳著,她是一個生活在黑暗中卻給全世界人類帶來光明的女性,她身上那種不屈不撓的精神,感染支撐著千萬人:   生活給我們的太有限,請抓住並珍惜你所擁有的一切,永遠不要放棄他們。
  • 雲聽道|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從 1890 年 3 月 26 日起,我開始了漫長的學習歷程。富勒小姐是這樣教我說話的 : 她讓我把手放在她的面頰上,當她說話的時候,我就可以感覺到她的舌頭和嘴唇是怎樣動的。我很用心地學習,認真地模仿富勒小姐的每一個動作,學了不到一個小時,我便能發出 M、P、A、S、T、L 這 6 個字母的讀音了。
  • 讀書真香|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伴著溫暖的春風,我和媽媽邊走邊欣賞春雨洗後的萬紫千紅的美麗世界。突然一位可愛又奇怪的小妹妹——盲人妹妹映入,我的眼帘。我拉著媽媽的手惋惜地說:「真是太可憐了,美麗如花的小妹妹……可惜雙眼失明!」媽媽溫柔地說:「你和她相比,你是最幸福的,你看到觸到的是光明的世界,而小妹妹卻生活在黑暗的世界。」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我沒有作聲又思索著什麼……繼續往前走。
  •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喜悅存在於忘我之中
    今天閱讀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的第七章 《生命中的陽光》。  本章主要講述了海倫在大學畢業後的一段生活經歷,包括她的困惑,她的努力,以及她生命中遇到的許多貴人。  【重點內容摘錄】  雖然我的生命有許多缺陷,但是我也能從許多角度來感受世間萬物之美。萬物皆美好,即使像黑暗和寂靜這樣的事也不例外。所以無論身處何境,我都會欣然面對,學會「知足常樂」。  確實,有時候,當我孤獨地等待生命之門關閉時,一種與世隔絕的無助感也會將我籠罩住,如同將我拋進一股寒冷的霧靄當中。門的那一邊有光明、樂音和有溫暖的友情,但是我卻進不去。
  •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光明的背後是照亮前行的路
    我們不得不面對很多阻礙,努力學會去克服、去改變、去成長,但有時卻發現兜兜轉轉還在原地踏步。如果讀書也能算是一個嗜好的話,我的唯一嗜好就是讀書。人必須讀書,才能繼承和發揚前人的智慧。人類之所以能進步,靠的就是能讀書又寫書的本領。如果要我推薦一部具有勵志人生的書籍,那一定是《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 「閱讀相伴,共抗疫情 」之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
    黃金在天上舞蹈,命令我放聲歌唱,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要我要用愛點亮整個世界。                                                                   –題記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是我百讀不厭的一本書,作者是海倫凱特。
  •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堅強而勇敢 執著而樂觀
    海倫·凱勒的世界是無光、無聲、無語的世界,所以她有這樣一個小小的願望——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三天光明也許對於常人來說,只是一瞬間或一霎那的變化,可是,對於雙目失明的海倫來說,卻是可想而不可及的。
  • 我看得見你,在我心裡——重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以《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為題出版的,海倫.凱勒的作品的書藉版本很多,想必大家也閱讀過其中的一些版本。作者一生勤於寫作,著有十四部作品。《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一篇散文,1933年發表在美國《大西洋月刊》上,後被譯成多種文字,被多個國家收錄在大,中,小學教材裡,被譽為無予倫比的傑作。作者以一個身殘志堅的弱女子的視角,表達了對光明的渴望,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