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共情·聯接」當代藝術展:後疫情時代的失樂園

2020-12-27 澎湃新聞

2020年即將過去,後疫情時代,該如何反思2020年?近期,北京時代美術館舉辦了以「共情·聯接」為主題的展覽,意在探討人類作為「命運共同體」,個體與個體、個體與群體、人類與技術、人類與自然、藝術與生活,以及當下與未來的聯接。

展覽現場「個體·群體」:時間的紀念碑如何從情感的角度理解個體與群體的關係?情感體驗存在於個體之中,而群體由具有共同情感基礎的個體組成,個體如磚,群體如牆;令我們渾然一體的是共通的感官體驗。這也是第一單元「個體·群體」所反思與展示的。

展覽現場,一家三口在觀看《金色之名》展覽的第一件作品是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耿雪的作品《金色之名》,在雙屏影像中,由泥土塑造的人物在黑白世界中不斷前行,影像開頭呈現出一個黑白的世界,是人間也是隔世。耿雪介紹,故事情節中的人物用泥土塑造, 賦予人物身軀粗糲的質感,同歷經創傷一般,象徵著那些不可迴避的困境和磨難。故事的脈絡則暗示著人必須主動面對林林總總的問題和現實。泥人在集體創造一件巨大的未知全貌的擎天大物,這大物內在是金色的世界,發出召喚和誘惑的光色與聲音,人類集體在前僕後繼地為它勞作,不惜犧牲彼此:他們取出自身或對方的一部分,獻祭給這個大物,大物卻不斷吞掉為它勞作的人類。《金色之名》有多重隱喻:我們的低頭勞作是否真的有意義,而那個散發著金色光芒的理想世界,真的值得我們犧牲無數個自我去奔赴嗎?而隨著人類所處的環境的變化,我們也在不知不覺地被異化、被改變。與此同時,屏幕嵌在雕塑裡被安置在地面上,金色世界裡是翻滾著的人物,仿佛被放置在金色「臍帶」裡。

《金色之名》屏幕嵌在雕塑裡,並被安置在地面上青年藝術家牛文博的作品《片刻的記憶NO.2》中,藝術家收集了一個家庭從80年代末到2000年使用過的家具,把家庭做成一個紀念碑式的立體造型,藝術家現場導覽中說:「人們往往在關注一個家庭的歷史的時候會主觀地記錄一些人或事,而忘記那些曾陪伴我們很長一段時間甚至是一生的器物。它們身上的溫度、記憶都是我們的珍貴財富。」牛文博通過對一個家庭的器物進行觀察和再造,製作而成這座類似「紀念碑」似的裝置作品,作品在一個幾何形的大輪廓下集結了一個家庭一段時期的器物,更像是一個家庭記憶的「斷代史」。

裝置作品,《來自陌生人的秘密》裝置《來自陌生人的秘密》由上千張明信片組成,每張明信片都承載著一個來自陌生人的秘密。 藝術家江夏然試圖用這個藝術事件幫助那些旅途中的陌生人留住被埋入時間的生命與往事, 讓它們再一次被人發現和留存。作品收集並使用了數十甚至有百年歷史的老明信片,它們一面影印著歐洲最表層的視覺印象,而另一面卻書寫著歐洲最內裡而隱秘的人情。

展廳中呈現的老明信片

展廳中呈現的老明信片「抗疫瞬間」展覽的第二個單元是很有「時效性」的創作,其中,參展作品《見證——你是我最牽掛的人》是中國攝影家協會主席、人民日報記者李舸在2020年新冠病毒肆虐期間,帶領中國攝協小分隊前往武漢,歷時66天為全國各地支援湖北的346支醫療隊、四萬兩千多名醫療隊員拍攝現場肖像,期間共拍攝了42000多張照片。

作品《見證——你是我最牽掛的人》

現場也再現了藍色的遮布簾、床頭柜上的心電圖機、聽診器。主辦方介紹,很多在武漢參與抗疫的醫療隊員下班後,都會通過微信安撫最牽掛的患者、為他們下載各種資訊舒緩心理壓力。因此患者們一旦病情好轉或出院前,一定會和醫療隊員合影。於是李舸請醫療隊員短暫駐足在定點醫院緩衝區的飯桌邊或淋浴間門口,舉起他們珍藏有這樣合影的手機,摘下口罩拍下了這組特別肖像。

王雷《師疫制度》全球化抗疫時代,全世界的人民都以「戰士」的身份參與著這場與新冠疫情的鬥爭。口罩成為最有效、最直接的防禦形式之一。尤其在 2020 年,口罩的意義已變得非同尋常,它不得已變成了人們外出不可缺少的「裝備」。藝術家王雷的《師疫制度》用與疫情有關的各類報紙進行撮線及編織,製作出365個口罩,以展望的形式祈願全球人民以有效的防禦手段制止疫情。

《數字失樂園》展品《數字失樂園》將眾多GIF視頻組成一個景觀裝置作品,將影像的二維圖像轉為三維的場域與空間裝置,觀眾能在一個充滿GIF 電子屏的景觀裝置中,體驗數字影像的現場感。影像包含61個作者以「失樂園」為主題創作的GIF作品,展現眾多作者在疫情期間的生活和情感。

崔譯《夜冥冥·耳語》

崔譯《夜冥冥·耳語》藝術家崔譯的《夜冥冥·耳語》 用裝置的紅色管道結構在視覺上與天花板的消防管道相連,在空間中延伸、融入並強化了「非白盒子空間」本身的工業氣息,她也用鋼筋來模擬樹枝,置入很多綠色植物,以此來觀照著那些在管道的「枝椏」間尋求生存的自然植物和工業剩餘。技術革新帶來了什麼?

科技改變著人類,從思維方式到行為特徵,第三單元的作品以人機互動的方式,探討了科技改變人類的方式、速度以及後果。機器不再只有服從,而是在與人類的互動中日益聰慧,對人的影響和支配逐漸形成,藝術家們也在思索:人類的技術革新,究竟會帶來一個美麗新世界,還是滑向智能壟斷的黑洞。

胡曉琛、亓夢婕、陳天翼的《人工智慧真的懂你嗎?》胡曉琛、亓夢婕、陳天翼的《人工智慧真的懂你嗎?》通過實時抓取網絡上的最熱門視頻數據,將最熱門的視頻圖像和信息投影在展覽的地面上。當觀眾走過投影區的時候,體感設備和攝像頭將自動捕捉人的動態影像,同時通過機器 學習的算法將和人的影像數據和抖音上獲取的實時數據進行配對,並推送到牆面人形的投影上。作品同時通過對短視頻的聲音進行提取,運用算法進行音樂的重組、解析和重構,呈現 出與人體動作相呼應的動態變化。

黃筱茜, 《呼吸共同體》

黃筱茜, 《呼吸共同體》黃筱茜的 《呼吸共同體》 是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席捲全球的特殊時期創作的作品,當全人類面對共同挑戰時,人類在處於同呼吸共命運的整體中攜手同行。作品集互動燈光裝置、智能可穿戴及遠程交互於一體。通過可穿戴裝置採集人體的數據信息,探討未來對人體數據的採集形式, 採集樣本取自世界上不同的國家及地區。通過燈光裝置展示採集到的人體溫度信息,光在一呼一吸間,再現人體生命信息。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藝術與科技方向教授費俊也在現場講解了他的作品《有趣的世界》裝置二,它是一個結合人工智慧技術的交互式敘事裝置,裝置中的網絡攝像頭會基於圖像識別技術來捕捉每一位現場觀眾的外貌、表情和衣著的色彩等特徵要素,基於「以貌取人」的敘事模式,帶觀眾去往世界上與你相關的三個地點。這次作品的圖像全部是以用戶上傳的圖片和家庭錄像為核心,建構一種獨特算法所構成的、圖像與圖像之間的複式關係。

展覽的第四單元也展示了華熙「雲中系列」的十年曆程回顧,十年間,「雲中」足跡遍布祖國大地,深入西藏、四川、遼寧、內蒙古等50個城市的少數民族居住地進行採風。此次展覽為華熙集團發起的「雲中系列」中國原生態文化項目活動之一。該展覽將持續至2021年3月7日,免費對公眾開放。同時該展入選北京市海澱區文化和旅遊局主辦的第十七屆海澱文化季項目。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共情·聯接」當代藝術展在北京時代美術館開展
    參展藝術家崔譯、亓夢婕、牛文博、費俊、耿雪、黃筱茜、張沐辰、江夏然與北京時代美術館工作人員的合影12月17日下午,「共情·聯接」當代藝術展在北京時代美術館舉辦了媒體專場,近30家媒體應邀參加了活動同時,我們還特別邀請到參展藝術家費俊、耿雪、黃筱茜、崔譯、張沐辰、亓夢婕、牛文博和江夏然,參與了導覽的環節、在自己的作品前與大家近距離講解創作靈感、對生命和世界的思考,以及後疫情時代向社會傳遞的希望與價值。在輕鬆開放的交流氣氛中,大家更深入地了解了藝術家和作品,同時,也更好地從參展作品這樣一個個媒介當中,體會到此次展覽我們所想要傳遞的訊息。
  • 時代美術館「共情·聯接」當代藝術展開展
    到場參展藝術家(左起:崔譯,亓夢婕,牛文博,費俊,耿雪,黃筱茜,張沐辰,江夏然)2020年12月17日,在華熙集團發起的「雲中系列」大型文化公益項目「雲中情歌」主題下,以「共情·聯接」命名的展覽在北京時代美術館舉辦媒體活動日
  • 展覽|你是我最牽掛的人:「共情·聯接」在時代美術館開幕
    2020年12月17日,《共情·聯接》當代藝術展在北京時代美術館開幕,此次展覽以「共情·聯接」為主題,希望觸發那些情感的共振,李舸也是此次展覽的參展藝術家之一,活動現場復原了疫情病房現場,讓觀眾有種置身一線的感覺,也讓我們對「共情·聯接」這樣的主題有了更深的認識和感受。
  • 堅守與傳承的初心 「共情·聯接」在京開展
    12月17日,「共情·聯接」展在北京時代美術館開幕,該展作為由華熙集團發起的「雲中系列」大型文化公益項目之一,同時入選北京市海澱區文化和旅遊局主辦的第十七屆海澱文化季項目。參展藝術家費俊、耿雪等在現場講解了自己作品的創作靈感、帶給公眾的思考,以及後疫情時代向社會傳遞的希望與價值。據悉,該展覽將持續至2021年3月7日,免費對公眾開放。
  • 攜手ELEKTRA推出藝術展 暢想疫情後世界發展
    近期,現代汽車與ELEKTRA共同舉辦了「METAMORPHOSIS」藝術展,以藝術創意暢想後新冠時代的個人和社會變革。 「METAMORPHOSIS」藝術展於6月中旬在Hyundai Motorstudio Seoul(首爾現代汽車文化中心)開始展出。
  • 金臣·亦飛鳴美術館正式開館 帶來首展「重生」上海當代藝術展
    11月13日,金臣·亦飛鳴美術館正式開館,是上海虹橋商務區首個擁有國際語境的當代藝術機構,帶來首展「重生」上海當代藝術展。金臣·亦飛鳴美術館,正是在閔行區政府、虹橋商務區管委會和社會各界的指導、關懷和支持下應運而生。
  • 「金湯」8月8日盛夏開幕 北京當代·藝術展2020矚目登場
    中國網7月29日訊 展覽「金湯」將於2020年8月8日在北京三裡屯CHAO 27層空間開幕。「金湯」是北京當代·藝術展2020「藝述」單元的主題展,也是今年首先亮相的展會單元,由策展人楊紫擔當策劃。展覽匯集了35位中外藝術家的五十餘件作品,作品創作年代跨度超過一百年,既有20世紀早期的創作,也有大量專門為本次展覽創作的全新作品。展覽囊括了裝置、影像、表演、繪畫、攝影等不同的藝術媒介與形態,這些與「金」豐富關聯的作品,將給疫情緩解的首都帶來一場沸騰的金色漩渦。
  • 珂勒惠支作品領銜亮相北京當代·藝術展
    今年夏天,一場以「金」為主題的展覽將在京城登場。8月8日,北京當代·藝術展2020「藝述」單元主題展「金湯」將在北京三裡屯CHAO藝術中心開幕,珂勒惠支等國內外知名藝術家作品領銜亮相。珂勒惠支《碾死》展覽匯集了35位中外藝術家的五十餘件作品,作品創作年代跨度超過一百年,囊括了裝置、影像、表演、繪畫、攝影等不同的藝術媒介與形態。「幾十位當代藝術家與『金色』相關的作品,將讓我們沉浸於這個『金色』的時代,又讓我們剖析自己。」
  • 烏拉圭當代藝術展在鄭州博物館啟幕
    昨日從鄭州博物館了解到,烏拉圭當代藝術展已在該館(嵩山路館)啟幕,該展覽將持續至11月2日,市民可免費參觀。  據介紹, 「南美明珠」烏拉圭以優美的風光和豐富的資源聞名於世,又因其地圖形似寶石且盛產紫水晶石,獲譽為「鑽石之國」。
  • 「第二屆義大利當代藝術展」將於12月10日在青島市雕塑館開展
    12月7日,愛青島記者從青島市新聞辦發布會上獲悉,由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雕塑院、青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主辦,青島市公共空間藝術促進中心、中國雕塑院青島分院承辦的「第二屆義大利當代藝術展」將於12月10日在市雕塑館開展。
  • 藝術界為反種族歧視發聲、巴塞爾藝術展取消、國內展覽熱度持續
    而巴塞爾線上展覽會將不受影響繼續舉辦,第二個巴塞爾藝術展網上展廳會於6月19日至26日推出。(圖片來源:Art Basel)歐洲多地博物館、美術館恢復開放隨著歐洲新冠疫情節奏放緩,封閉三個月之久的歐洲博物館和美術館迎來曙光,上周又有部分機構宣布開館,在嚴格遵守疫情防控措施的情況下接待參觀者。
  • 『雕塑頭條』「新絲路」2017中國當代青年雕塑•裝置藝術展在西安開幕
    這次的「新絲路——2017中國青年當代雕塑·裝置藝術展」,為曲江首屆的雕塑藝術展。作為承辦方之一的陝西亮寶樓實業有限責任公司,利用自身在文化藝術、交流合作、展覽服務等諸方面具有的資源優勢和經驗,為推動本展覽的順利進行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並提供了一條適合西安文化發展的路子理念,即利用藝術載體提升城市精神。在展覽活動中,將展示、收藏、落地為一體的工作有條不紊的如期進行,並取得了初步成果。
  • 劉一原當代水墨藝術展開展,易中天視頻賦詩為賀
    楚天都市報記者徐穎 通訊員胡丹風11月27日下午,由湖北美術館主辦的「楚天放神——劉一原當代水墨藝術展」在該館開幕。此展系年近八旬的劉一原老教授的近年新作,以宏篇巨幅40餘件作品呈現給觀眾。展覽將展出至12月13日閉幕。
  • 「雲中」系列大型文化公益項目在北京時代美術館舉行
    今年的「雲中」系列大型文化公益項目內容分為「共情•聯接」主題藝術展、互動體驗,以及「雲中情歌」十年回顧主題音樂會。作為「雲中」系列重頭戲之一的音樂會,於今年12月4日至13日在華熙集團旗下北京時代美術館上演。
  • 疫情·藝情——一個展覽的誕生
    【關鍵詞】《夏冀》展覽;後疫情時代;展覽策劃;河北博物院 【摘 要】隨著國內新冠疫情的漸趨穩定,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博物館各項職能也隨之逐步回歸,於是,一個表達美好生活、美好希望的臨時展覽——《夏冀——曹清、毛進、王文婕、
  • 展覽預告‖《翰墨華章——李百忍書法藝術展》
    展覽名稱:《翰墨華章—李百忍書法藝術展》 主辦單位:宿州市文化和旅遊局 承辦單位:宿州市博物館 李百忍書法藝術研究會 >開幕時間:2020年12月18日上午9時50分 展覽日期:2020年12月18日-2021年2月28日 展覽地點:一樓特展展廳 李百忍(1927-1999),號蘊威,別署老汪湖人
  • 亞洲數字藝術展引領新時代文明躍遷
    作為北京國際設計周設計之旅系列活動之一,正在北京舉行的亞洲數字藝術展9月26日起正式向公眾開放。展覽匯聚了11個國家和地區的33位藝術家的32件作品,以數字藝術方式全新解讀和演繹亞洲文化,為觀眾帶來一場視聽盛宴。
  • 「熟悉的風景 富邦華一銀行當代藝術展」開展
    8月18日,富邦華一銀行(以下簡稱「富邦華一」)攜手上海杜若雲章畫廊,在富邦華一陸家嘴支行正式開啟「熟悉的風景 富邦華一銀行當代藝術展」,讓藝術作品再度走進銀行,為客戶打造藝術人文的別樣感受。  此前,富邦華一與富邦藝術基金會合作,自2014年起在多個網點共策劃推出7次藝術展覽,累計展出臺灣新一代年輕藝術家優秀作品近200件,吸引萬餘人次參觀。
  • 廣東第七屆當代油畫藝術展(廣州站)在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幕
    2020年11月13日至12月23日,由廣東省美術家協會主辦,廣東省美術家協會油畫藝術委員會、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江門市美術館(李鐵夫美術館)承辦的「廣東第七屆當代油畫藝術展」,通過對本土文化、地域文化、當代情境的藝術的深入挖掘與解讀,探索油畫藝術在中國社會環境與文化背景下持續多元發展的可能性
  • 中國美院:Enjoy Yourself當代藝術展秀出張揚個性
    浙江在線03月25日訊 據《青年時報》報導 這兩天,一群美院人在之江文化創意園鳳凰·創意國際展廳辦了一場名為「Enjoy Yourself」的當代藝術展,從策展人員到參展人員均是畢業於中國美院或仍在美院就讀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