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就是這樣,每一個參與者都要遵循商業的自然法則, 適者生存,優勝劣汰!當然,汽車市場亦是如此,在受到「寒冬期」衝擊和疫情因素的影響以後,汽車市場的需求出現了明顯的萎靡,但隨著疫情的有效控制以及汽車市場的逐步回暖,已經有很大一部分車企開始好轉,並且在終端市場的銷售量也屢屢增長。但與此同時,仍有一部分車企在市場中苦苦的掙扎,即使是豪華品牌也難逃被邊緣化的命運。
日前,有媒體報導,捷豹汽車為了吸引消費者的注意,也為了能夠獲得更大的銷售份額,在4S店內打起「捷豹20萬元起」「24期0利率」「置換送油卡」的標語。而這款車就是大家都比較熟悉的捷豹XEL。
降至20萬起扔沒人「買單」
當然,說到「以價換量」的銷售模式,消費者已經對於這樣的事情習以為常,不管是豪華品牌奧迪、沃爾沃還是擁有美式血統的凱迪拉克,早就在市場上採用這樣的銷售措施,給出巨大的優惠力度,來吸引購車人的目光。但是與其它品牌不同的是,捷豹的潛在用戶似乎並沒有對XEL所「感冒」,反而是對於這樣的優惠有些「失望」,導致品牌口碑急劇下降,同時捷豹在市場的表現也依舊落後。
由於捷豹路虎公布的銷量均以雙品牌的形式累加計算,因此無法準確得到捷豹品牌的具體銷售數據。根據8月豪華品牌銷量數據顯示,捷豹路虎累計銷量僅為8259輛,其中路虎品牌的銷量佔比較高,捷豹品牌相對低迷。
據乘聯會公布的8月單一車型銷量顯示,捷豹XEL當月銷量僅954輛,年內至今銷量為7001臺,這樣的銷售數據,在汽車市場中也只能用「慘」來形容。
而消費者對於一款2017年12月國產上市的車型來說,20萬元的售價已經比官方指導價為28.98的起步售價低了近9萬元,未來捷豹XEL的銷售仍沒有得到改善的情況下,這款車的優惠力度會不會再次下探。同時,20萬元的價格在中型轎車中還會有更多的選擇,因此,對於更加理性消費的用戶來說,這款車的購車欲望並不是很強烈,也不會因為降價而「買單」。
I-PACE因產品力不足,一降到底。
因為近幾年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在逐漸走高,也因為消費者對於電動車的理念逐漸深化,更是因為新能源汽車擁有一系列補貼等優惠政策,捷豹汽車也開始針對新能源汽車進行大力的研發和投入,推出了I-PACE 車型,企圖在新能源領域的細分市場分上一杯羹,然而自I-PACE 車型上市以來,這款車的銷量就一直低迷,作為曾經與特斯拉Model X對標的產品,捷豹I-PACE也不得不採取「降價」的措施,來換取銷量。
但讓捷豹沒想到的是,這波操作仍沒能奏效。
究其原因,其實也不難看出,熟悉新能源汽車的朋友都比較了解。一方面,作為新能源車型,消費者最看重的就是產品本身的續航能力以及安全性,而捷豹I-PACE產品最大的短板也就是續航,其工信部純電續航裡程為456km,而且在慢充狀態下,則需要11.4小時才能充至滿電。比起市場上動輒500—700km續航水平的車型,這一次捷豹I-PACE又徹底失去了競爭力。
另一方面,捷豹I-PACE 的官方指導價格為:63.08-71.68萬元,在這個價格區間我們可以看到,不管是豪華品牌還是合資品牌還是造車新勢力,都可以買到性價比更好的車型。所以,捷豹I-PACE部分地區經銷商已經開始按5折銷售,不過,即便是30多萬元的售價對於捷豹I-PACE芮然已經很低,但這款車依舊沒能在銷量上得到很好的支撐。
從2018年開始,捷豹路虎便宣布要向電動化轉型:到2020年,所有新發布車型都將實現電動化。作為捷豹旗下首款純電動車型,I-PACE的表現,似乎說明捷豹還沒有找到轉型正確方向。
寫在文末
不管怎麼說,為了生存也好,為了銷量也罷,「以價換量」的模式,已經是一個品牌在市場上尋求生存最後的底線了,這種模式所對應的不利因素也會更加的持久,即便是豪華品牌,捷豹在消費者對於品牌形象也會大打折扣。讓捷豹品牌在後續的發展中更加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