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到底是不是髒話?

2021-01-10 中信出版集團

最近阿信做了一個調查:

又在另一個群直接問了同樣的問題:

同樣的問題,為什麼會有截然不同的答案呢?「我靠」到底算不算髒話?

「髒話」又稱「罵人話」,古往今來,在我們的認知裡,「罵人話」都不是什麼好話。但是為什麼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消失了那麼多的語言甚至是文明,「罵人話」(縮寫、表情包罵人已經是髒話界的新趨勢了)依然在發展和壯大呢?

關於這件事,今天阿信想給大家擰過來的一個常識思維:我們覺得「罵人話」不雅、可鄙,往往是出於「罵人話」之外的一些原因。

最早流行起來的「罵人話」

都是跟聖賢們學的

所謂「罵人話」,文人們會拿一個「學名」指代這類語言,叫作「罵詈語」。畢竟,很多時候我們爆粗口,罵的也並不是人。比如出門被鳥屎砸了,或者淋了雨,心裡不免罵一句。

從歷史角度看罵人,我們會發現:中國最早流行起來的罵人話,都是跟「聖賢們」學的,也就是和孔子、孟子等人學的。

舉一個最有名的例子,《論語》裡有個故事,講孔子路遇一位老鄉,那位老鄉一輩子沒什麼出息,擺出一個很猥瑣的姿勢等孔子來搭話。

孔子說他:「你小時候不懂孝悌,成年後毫無建樹,老了還不趕緊死,真是個禍害。」這其實就是在罵人,罵還不夠,還拿手杖敲對方的大腿。

《論語·憲問》:「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

這段話中的「老而不死是為賊」成了後世三大罵人話分支的源頭。

首先,是「老賊」這個詞,我們看過《三國演義》各種罵戰的,絕對對這個詞不陌生。

《三國演義》裡被稱為「老賊」的董卓

第二,是「賊」這個形容詞前綴(孔子本意是「有害的」),加上名詞就有了「賊將」、「賊黨」等貶義稱謂。

第三,「老而不死是為賊」當然也是「老不死的」這句罵詈語的源頭。

孔子還有句話,「始作俑者,其無後乎」。這也成了罵人「無後」(也就是「斷子絕孫」)的鼻祖之一。

除了孔子,孟子也「貢獻」不少。孟子說過:人和禽獸沒有多少差別,而君子能保持這種差別。

「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這句話實際讓「禽獸」自動成了罵人話。實際上,孟子自己就拿「禽獸」罵過自己的辯論對手,說楊朱和墨子都是禽獸。

「楊氏為我,是無君也;墨氏兼愛,是無父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

問題就很明顯了:我們的罵人話是從聖賢那裡學來的,所以我們能一刀切地說「罵人不好」嗎?

事情沒有這麼簡單。罵詈語是倫理學的產物,倫理的意識區分好與壞。

有時候敵人就是用來罵的

打仗的時候還有「罵仗」

罵,是人們實現社會區分的重要方式。正如去「罵」惡的事物,能讓人懂得善惡之分,在政治的悠久傳統中,去「罵」敵人,才能讓自己人認清彼此,振奮、團結起來。

中國有寫「檄文」的傳統。所謂檄文,就是一篇官方的「罵文」,在向敵人宣戰前,找一位文人歷數敵方的罪狀,其中常常要侮辱謾罵敵方的首領。

太平王洪秀全檄文全文共403個字,行書豎排書寫。圖 張必聞(瀟湘晨報)

一個有名的例子是三國時代的《討曹操檄》,出自建安七子之一陳琳之手。

反觀我們現在的罵人套路,都在《討曹操檄》中體現了出來:

1、揭動機:說曹操美名說是保護天子,實際是挾持天子,豺狼野心,辜負了袁紹的信任。

2、挖祖墳:說曹操祖父曹騰是太監的黨羽,為禍四方,父親曹嵩是乞丐養大的,宦官的養子,官位是錢買來的。

3、曝醜事:說曹操為了籌錢不擇手段,搞得民不聊生,甚至去刨古代君王甚至平頭百姓的墳,還發明了「摸金校尉」的官職。

檄文總結說,曹操是有歷史以來,最壞的奸佞了。

「歷觀載籍,無道之臣,貪殘酷烈,於操為甚! 」

不過從歷史結局上說,袁紹最終失敗,而曹操愛惜陳琳的才華,不計《討曹操檄》的前嫌,收陳琳在自己的班底做事。

另一個青史留名的罵文,是在武則天開始專權時,討伐她的勢力發布的《討武曌檄》。

雖然說起來有點違和,但《討武瞾檄》的作者,是小時候寫「鵝鵝鵝」的那個駱賓王。

檄文氣勢磅礴,朗朗上口,成為駢文中的經典篇章,廣為傳誦。哪怕只作為一篇宣戰的檄文,它也是相當成功了。

《討武曌檄》的歷史背景,是684年武則天開始撇開皇帝,獨攬大權。李敬業(又名徐敬業)等以扶持廬陵王為號召,於揚州起兵欲推翻武則天。

《討武曌檄》篇幅不長,光的罵武則天的部分就佔一小半。說武則天「穢亂春宮」、「狐媚惑主」、「豺狼成性」、「殺姊屠兄,弒君鴆母」等等,貶低侮辱,毫不留情面。

可惜李敬業最後並沒有成功,叛亂被武則天平定,60多歲的駱賓王也在亂軍中不知所蹤。

罵人在古代戰爭中還有一個重要的用途。敵人躲在城裡不出戰,有時必須把他們激怒,引他們出戰;即便是兩軍對壘,主將之間先互罵幾句,也不能輸了氣勢。

這在術語上叫作「罵陣」。我們看《三國演義》就能發現,罵陣著實是一門藝術,如果嘴上功夫了得,甚至可以把敵將直接罵到氣死。

我們看一些演義作品,裡面說古人罵陣可以連罵好多天,難免半信半疑。要罵很多天,哪來那麼多素材呢?

唐代有一部流傳至今的話本《季布罵陣詞文》(又名《捉季布傳文》),共640行,記錄(杜撰)了一些楚漢之爭時代楚國大將季布在陣前罵劉邦的話,看下來也不外乎前面那三個套路:

挖祖墳(母解緝麻居村墅,父能牧放住鄉村);揭老底(公曾泗水為亭長,久於闤闠受飢貧);揭動機(因接秦家離亂後,自號為王假亂真。鴉鳥如何披鳳翼,黿龜爭敢掛龍鱗!)。

這段罵陣文,簡單說就是「劉邦鄉野匹夫,也敢假稱漢王,常敗將軍,不如早日投降」。加上些有畫面感的細節,就讓人覺得頗為豐滿。

必須承認,「罵人」也是一門藝術。

為什麼罵人經常和「性」有關?

很多讓人感覺「不合適」的罵人話,其「不合適」實則另有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是觸犯了我們的禁忌,在我們的文化裡,「性」是最大的禁忌。

概括來說,和「性」有關的罵人話,無外乎以下幾個特徵(阿信怕尺度太大,以下拼音請自行帶入):

1.性器官:直接帶性器官的詞諸如「撕bi」、「屌絲」、」傻bi「、「瞎JB說」之類的,現代已經逐漸把它們當作常用髒話了。

在宋元時期的話本中,幾乎都還用「屌」字表示粗口,例如:

「傻屌放手,我趕相公去!」——元·馬致遠《薦福碑》 第二折 「一點兒唾津兒咽下去,這屌病便可。」——元·王實甫《西廂記》 第三本

關於性器官,還有很多衍生出來的髒話,比如四川話的「錘子」,山東話的」球「,還有「鳥」、「黑木耳」等。

有學者統計過,《水滸傳》裡面用來罵人的「鳥」字(鳥人、鳥官、鳥東西、鳥婆娘……此外還有「幹鳥麼!」等等)一共出現過157出,其中一半都出自李逵、魯智深、武松這幾個性格鮮明的粗漢之口。

《水滸》中也正是這幾個一開口就爆粗的人物,給人的印象最深。

比如第七十一回,梁山一百零八好漢聚齊,宋江在宴席上表達的渴望朝廷招安的意願。李逵一聽就不願意了,好不容易在梁山泊立住腳,老大想的卻是歸順朝廷?於是大喝道:「招安,招安,招甚鳥安!」並且掀翻宴席(╯‵□′)╯︵┻━┻,宋江震怒。

2.性動作:「我cao」、「我ri」這樣的詞彙都已經很有侵略性了,但如果想想它們本體其實是「我肏」、和「我尻」,就更不堪入目了。寧波古代罵人話「希娘匹」也是這個意思,不過現代為突出重點,語序變化為「娘希匹」。

對一個憤怒且具有侵略性的人來說,使用涉及生殖器官的髒話是企圖徵服弱者(即對方)。比如說「我cao」,並不是真的要發生這個行為,而是在使用這個動詞所帶來的權力。

關於在父權社會中,男性是徵服者,手握大權,而女性與之相比較而言,是被徵服者,是力量較弱的一方。「我cao你」背後的隱藏含義是:我是強者,你是弱者,我比你強,我可以徵服你,你只能臣服於我。

3.演化詞:最常見的演化就是諧音和結構模擬。「我靠」、「握草」、「臥槽」這樣的諧音詞已經成為我們的日常用語。像「我勒個去」是對」馬勒戈壁「的結構模擬,「我去」是「我勒個去」的縮略版,是經過了結構模擬和諧音模擬的雙重過濾。

可愛「草泥馬」已經被玩壞了

阿信採訪了語言學專家,這種結構模擬已經不具備詞彙原本的含義,從嚴格意義上來說,算不上是真的罵人話。

一個作家朋友曾給阿信抱怨說,現在的出版業對髒話的容忍度是在太低了。他在作品裡面寫到一個女生對男友的恨,她說:「你這個傻bi。」

但是這句話被編輯改成了「你這個傻瓜」。

這哪裡是罵人?這是撒嬌啊!

有些話是粗話,有些話是髒話,髒話的背後是虛擬權力,粗話的背後是突破安全社交。

阿信低頭一看:我靠!過飯點兒了!

參考資料:

[1].班傑明·卑爾根,《一本正經講髒話》

[2].露絲·韋津利,《髒話文化史》

[3].魯迅,《論「他媽的」》

[4].方小燕,《廣州話性器官俗語詞的話語功能》

[5].張邱林,《河南陝縣方言源於性器官名稱的情感助詞》

配圖:

電視劇《武林外傳》、《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

相關焦點

  • 世界各地的髒話,笑死我了
    志摩老兄,有為老哥,他們也有自己的髒話言論。相比當今時下的那些髒話,他們的顯得高級,但也逃不出髒話的本質不接受別人表達情緒的話語,而以一句髒話一語貫之,這只是暴露了自己狹隘的價值觀和思維方式。那麼我就不禁要發問。扳手是用來形容醜,那改刀呢?鉗子呢?剪刀呢?我家還有10幾種工具,相信能把關於醜的不同維度都對應個遍。我相信扳手一定不服氣:「我招誰惹誰了我,我就安安靜靜躺在工具箱裡,你們這幫英國佬就把我和醜字聯繫在一起,奴家好歹也是工具箱裡的一股清流」。
  • 髒話到底髒在哪兒?
    如果真的用英文或日文來上這麼一句,我想對方會暫時靜止三秒,想像一下你描述的那件事的情景,然後吐出來吧。(但對方的祖奶奶,如果託你的福仍然健在的話,應該會很承你的情,受寵若驚吧。)日本的色情文化發展蓬勃,但日文的髒話裡,並不動用跟「性」有關的動詞或名詞,日文既不用那個最有力的動詞當口頭禪,也不用相關器官、液體的名詞來罵人。原因我還沒找出來。
  • 「髒話」連篇的男孩,內心到底在說什麼?
    因為他這次至少沒有說「髒話」罵人。說起這事,真是一件讓無數媽媽傷透腦筋的事。特別是家有男孩,更加嚴重。前幾天有一個媽媽跟我說,4歲的兒子在家裡人經常說髒話,甚至詛咒人。比如經常跟奶奶說「你個」、跟弟弟說「你怎麼不去死」、跟爸爸玩得好好的,說「我要掐死你」……這到底是怎麼回事,要不要胖揍他一頓,讓他下次再也不敢這樣說了?
  • 我一直搞不懂,為什麼父母特別在意孩子說髒話?說髒話怎麼了?
    或者說有必要如此重視孩子說髒話嗎?我問家長几個問題:1、你自己說髒話嗎?我相信有的網友可能不說髒話,但我覺得大多數,應該是90%以上的人都會說髒話。教育孩子不能說髒話?就任由別的人罵孩子?我想沒有一個父母能接受。所以,孩子說髒話也許是一個問題,但父母沒有必要過於重視,也沒有必要完全制止孩子說髒話。
  • 髒話到底髒在哪兒 文/蔡康永
    中國人的髒話,常常原始到讓人汗顏的地步。 通常是這樣的:「我肏丄你媽!」他罵他。「我肏丄你祖宗!」他回罵他。
  • 臺北女孩看大陸(連載 05) 兩岸髒話大不同
    來大陸一陣子後,我才驚覺我也被改變了。最明顯的變化,就是以往「靠」來「靠」去的口頭漸漸遺忘了。直到上回坐火車,頭砰咚地撞上門板,很自然地超大一聲「靠!」果然牛牽到北京還是牛!在此科普一下什麼是「靠」。如果有大陸朋友去臺灣玩,我估計這是你會聽到最多的一個字,「靠」就是臺灣年輕人最普及的髒話,男女皆宜。
  • 孩子在我面前說髒話?!是我的教育出問題了麼?
    但是這兩天,還有幾位家長向我傾訴,跟我說孩子的問題把他們愁得不行,不知道該怎麼辦,好像原本積極向上的孩子就要變成小混混一樣。到底是什麼問題讓他們如此發愁?原來是因為他們的孩子放假之後,竟然開始在家裡說起了髒話。不知道你們是否也有過跟我同樣的經歷——我曾經在路邊、在商場、在餐廳、在地鐵、在學校等等的場合,都會聽到有些小孩時不時吐出幾句粗鄙之語,尤其是當孩子在玩遊戲以及跟朋友打鬧的時候,這個頻率更是翻倍。
  • 我有一個朋友,交的一個男朋友。連「靠」字都會當作髒話深惡痛絕
    可是他偏偏和我那個女朋友對上眼了,我那女友頗有幾分殺出千軍萬馬重圍的成就感。但是她現在心中十分惴惴不安,因為那個男人太好太純粹,連「靠」字都會當作髒話深惡痛絕,所以她有件事情一直還沒來得及講。這就是我的女朋友最近比較有壓力的問題:她在偶然的機會認識這個男人而不是相親的場合,兩個人談得還比較愉快並且逐漸深入,她還沒來得及對對方講自己曾經有過一次失敗的婚姻,男人便已經表明了水到渠成順其自然發展的正式態度。她現在患得患失地徵求朋友們的意見:是冒著這戀愛談不下去的風險告訴他我曾經有過婚史呢,還是等感情再穩定一點兒之後告訴他?
  • 一直搞不懂,為啥父母總是對孩子說髒話耿耿於懷?說髒話怎麼了?
    邊打邊說:「我花錢教育你不是讓你說髒話的,你再說一次試試?」孩子脾氣也犟了起來,一邊哭著嘴裡還一直說著髒話。媽媽見狀趕緊把鬥雞似的爺倆拉開,一邊安慰一邊問孩子為什麼學會了說髒話。孩子邊哭邊說:「同學仗著自己人高馬大,搶我的文具還打我。爸爸不怪他反而來打我。」王哥這才明白為什麼自己的孩子會突然開始說髒話,趕緊向孩子道歉。看著孩子手上一道道傷痕,心裡又悔又氣,都怪自己沒有問清楚情況就亂發脾氣。
  • 為什麼四川人喜歡說髒話?外地人來了成都,都會說上一句
    編覺得四川人說話,的確像《笑傲江湖》裡那樣,張口出髒話是經常的,恐怕除了開大會之外。不過大多數並無罵人之意,卻是常用來表示感嘆之意。」老子「之類還可以見於報端,其他的實在太不好。所以來北京後,覺得自己的文明程度有突飛猛進的飛躍。
  • 「臭媽媽,我打死你!」孩子滿嘴髒話還詛咒,媽媽卻最好不制止?
    "臭媽媽,我打死你!"孩子滿嘴髒話還詛咒,媽媽卻最好不制止?孩子長大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會出現各種插曲,孩子也會出現一些小毛病,學會一些不良習慣。比如孩子長著一張天真無邪的臉,卻整天喜歡滿嘴髒話,甚至越喊孩子別說髒話,孩子說得越起勁,這樣的熊孩子讓很多父母非常頭疼。
  • 8成孩子說過髒話,當孩子「出口成髒」時,家長不能再聽不到了
    曾做過這樣一個調查,在接受調查的109名學生中,有93人說過髒話,佔85%;有16人沒有說過髒話,佔15%。是不是感覺沒有說過髒話的人很少!每天都有人說髒話髒話佔的比例很大很不可思議。從這些調查數據顯示學生說髒話現象可以從心理因素上區分為惡意心理和非惡意心理。
  • 為什麼全世界都會說髒話?該如何正確面對與使用髒話?
    三、為什麼髒話與女性聯繫更緊密顯然和女性相關的髒話要遠多於與男性相關的髒話。即使是操、靠這樣的動詞,指向的對象也依舊是女性。導致這個現象的第一個根本原因是男權社會。在父系文化裡,女性的貞操是男性的私有財富。
  • 髒話與xxx與嗶嗶嗶藝術
    她氣壞了,衝過去踢著車輪胎,把她知道的所有英語裡的髒話都用了一遍。發洩完之後,她非常興奮,心裡有個聲音在跟自己說: 我學成了。 這是她從來做不到的事: 罵人,用髒話表達自己的憤怒 。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為我跟她的感受太相似了:從小就被教育說髒話是不好的 ,不體面,不優雅。
  • 日文最傷人心的「髒話」是什麼?感覺和國人罵人比就是過家家啊
    很多人覺得,感覺國內一些罵人的話是不是聽起來特別髒?美劇裡感覺也能聽到很多粗魯的俚語,髒話,但看了日本的動畫片,看日劇學日語,應該發現,日本人罵人的話,不多,也很少能聽到特別難聽的髒話,有一位UP主,就對日本的街頭進行了隨機採訪,大都採訪的是20歲左右的年輕人,男女皆有,問他們認為日語裡最難聽的罵人的話,大致有這麼幾個結果。
  • 如果學生對你說了髒話
    如果你是一名教師,當你的學生在班級同學的面前對你說了髒話,你會如何處之?從教十年,也有學生對我說過髒話,讓我印象深刻的有三次,而這三次我的處理方式都不同,結果當然也有差異。當時血氣方剛的我哪裡能夠容忍一個學生對我的大不敬,「這簡直就是在挑戰權威」我當時非常憤怒,心想一定要給他點顏色看看,於是不僅當著所有考生的面大聲地呵斥了他,還馬上打電話給校長非常委屈地報告了此學生的「罪行」。結果是可想而知的,校長來了解情況後,對學生給予了批評教育,並讓他當著全班考生的面向我道歉。我出了一口「惡氣」,面子也挽回來了。但是現在想想作為一名師者,這樣的處理方式是不是妥當的?
  • 孔雪兒直播飆3字髒話,反應快成習慣?又被扒選秀時對長輩飆髒話被...
    當主持人問到她平時是否化妝,誰想這個時候孔雪兒情緒一下就上來了,隨口飆出一句3字髒話。不過隨後她反應迅速的繼續接著往下回答問題,但是這髒話太明顯還是被錄了下來。
  • 禮貌版髒話?五句並非髒話的英語髒話,你了解幾句?
    髒話對人們來說是一種粗俗、不文明、不禮貌的存在,但不可否認的是,它的的確確是語言和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們不提倡說髒話,可生活中並非每個人都能完完全全做到,有時,它更像是一種發洩的方式。以下五個是英語中比較常見的禮貌版髒話,不會讓人覺得不堪入耳,分享給大家也並非是鼓動大家去罵人,而是應該了解,以後若是聽到別人這樣說,你也就能知道是什麼意思啦。① Darn it 可惡/該死的Darn it其實是Damn it的代替詞,這些禮貌版的髒話都是取原本髒話的類似發音,所以在你說的時候依舊還是保留了原本的那種「舒暢感」,但又不會冒犯到別人。
  • 「語言之癌」——髒話歷史考源 | 鳳凰副刊
    Swift)在一七三八年也說道:「有司法界的朋友告訴我,他們知道一些女人講髒話罵人的事情,而我要坦白地說,他們所說的確實讓我大吃一驚。因為在我的經驗裡,我從未在熟悉的女性裡看到過這種事情,至少在過去的二十多年裡。」而縱使到了二十世紀後期,女性主義抬頭,這種髒話傳統亦未改變。西蒙波娃(SimonedeBeauvoir)在一九七九年的訪談錄裡說道:「語言承襲自雄性社會,它包含了許多雄性的偏見。
  • 極端嘴臭的「祖安梗」:想學髒話麼?我教你啊
    考慮到有些看客可能沒有玩過LOL所以直接放話了「好好看,好好學」「管好你的嘴,小鬼」「所有背叛者都得死」「我於殺戮之中綻放 亦如黎明中的花朵」二.主播節奏本來是祖安玩家罵人的截圖,結果因為隨著主播方面的熱度,也是進行了擴大。後期因為廣大網友的玩梗熱情,二次創作之下,經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