髒話與xxx與嗶嗶嗶藝術

2020-12-18 手機鳳凰網

前一陣子看《十三邀》,許知遠採訪俞飛鴻,俞飛鴻講到的一件小事讓我印象特別深刻。

她說自己在美國,有天過斑馬線的時候,一輛車在快要撞到她的時候緊急剎車。她氣壞了,衝過去踢著車輪胎,把她知道的所有英語裡的髒話都用了一遍。

發洩完之後,她非常興奮,心裡有個聲音在跟自己說: 我學成了。 這是她從來做不到的事: 罵人,用髒話表達自己的憤怒

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為我跟她的感受太相似了:

從小就被教育說髒話是不好的 ,不體面,不優雅。幼兒園跟小朋友學了一句髒話,當時還不知道意思,回家跟媽媽炫耀我學的新詞,被打了。

髒話成了我自身的禁忌。很長時間裡,我都是別人眼裡「不會罵人」的人,哪怕當時我真的很不滿、很憤怒。

很長時間裡,我很羨慕那些能把髒話說出口的同伴們。我不知道他們為什麼可以做到那麼自由的表達。我甚至嘗試過讓他們教我。

也許是被壓抑太久,現在,遇到讓人很生氣的事情,哪怕說一句簡單的「靠」,我都會在心裡沾沾自喜一下:哎呀,我會罵人啦。 那種爽感,好像很難被替代。

我不怪我媽。她希望我是個有禮貌的好孩子。但我也懷疑, 髒話真就那麼「不好」嗎? 至少在上面這個例子裡,它幫助我們表達,用我們最需要的形式。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為什麼我們需要說髒話?

我們需要說髒話,是因為我們需要有一種方式表達自己的痛苦。

之前我們發過一篇關於自殘的文章,一個讀者留言說,不喜歡自己這樣的行為被叫做自殘,他/她覺得 這是一種發洩方式 ,在情緒到達頂點的時候,這種方式能讓自己快速平靜下來。那是那個時候能想到的最好的方式了。

我相信他/她說的。

我們會用一些語言表達自己的情緒,比如「焦慮」、「憤怒」、「不安」,當你能把它說出來的時候,它對你的傷害就已經減弱了。 而當這個痛苦超過了正常的承受範圍,沒有辦法用日常的語言表達的時候,髒話,就發生了。

很多時候,我們抗拒過激的行為和語言,是因為我們只看到了它的激烈,它的破壞性,忽視了它的用途:

激烈的表達本身,是對更激烈和有害的發洩方式的緩衝。

髒話也有這樣的用途。它聽上去粗魯,野蠻,不理性,但你沒看到的是:很有可能,說髒話的那個人 用這種方式避免了更大的傷害發生: 比如毆打和其他的身體暴力。

麻薩諸塞州文學院名譽教授蒂莫西·傑伊(Timothy Jay)說,不良語言的在進化上一個主要的好處就是: 在不發動危險或潛在代價高昂的身體衝突的情況下攻擊某人的能力。

比痛苦本身更痛苦的,是痛苦沒有辦法表達。這種負面的情緒允許被表達和接受,本身,就是對痛苦的治療。在極度痛苦的時候,髒話,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途徑:不完美,但有用。

我們需要髒話,是因為我們要藉此抵禦人生的荒謬感和無秩序。

很多時候,說髒話讓我們感知到自己的存在。

行為心理學家理察·史蒂芬斯(Richard Stephens)很多年致力於髒話的研究,他說自己經常在講座的最後播放重大空難中飛行員的話語,它們被黑匣子飛行記錄器拍攝下來:其中很多都是髒話。

在這種自我的存在感遭到巨大挑戰的時候,說髒話,是我們確認自己存在、表達自己力量的方式。

髒話也不僅僅在痛苦和災難的情境下被使用,但它 總是跟極致的情感體驗相關這也包括極致的快樂 ,比如:性愛。

英文裡的各種 dirty word 就是 髒話的升級版用法在特定的情境下,它會非常性感

但也有例外。有時,某些髒話會因為太普遍,融化成日常的口頭禪,魯迅就在雜文《論「他媽的!」》裡講過一個例子:

我曾在家鄉看見鄉農父子一同午飯,兒子指一碗菜向他父親說:」這不壞,媽的你嘗嘗看!「那父親回答道:」我不要吃。媽的你吃去罷!「(髒話)則簡直已經孵化為現在時行的」我的親愛的「的意思了。

說髒話的積極作用

除了上面講的髒話的必要性,很多研究都表明,適當地說髒話,還會有一些額外的好處。

下面是被研究者發現的,髒話的積極作用:

1.緩解疼痛

研究證明, 髒話可以有效地緩解疼痛

2009年,上面提到的那個史蒂芬斯教授在英國基爾大學做了一項實驗,研究罵人對疼痛耐受性的影響。參與者被要求把手放進冰桶裡,在這個過程中可以持續說髒話,研究人員會記錄下他們的心率。

實驗結果表明,相比於那些不說髒話的人,那些說髒話的人可以讓手多在冰水裡待40秒。 他們的心率更高,感知到的疼痛也更少 。這項研究的結果被多次複製,也被證明被推廣到其他文化群體,比如日本。

2.人際粘合劑

當你不再對一個人「彬彬有禮」的時候,就是你們的關係走向更親密階段的時候。

能夠在某個人或者群體面前說髒話,說明我們在這個環境裡感到完全舒適和安全,能夠做「最真實的自己」。如果表達得當,它也可以表明我們是開放的、誠實的、自嘲的、隨和的。

原因可能是,相比於其他語言,髒話跟我們的情緒密切相關。英國的一位精神科醫生尼爾·伯頓在臨床實踐中注意到, 當人們因腦損傷 (比如痴呆症、中風) 而失去語言能力時罵人和唱歌的能力往往得到保留 ,它們都跟情緒聯繫緊密。

3.在重大挑戰上表現更佳

在面臨重大挑戰時,說髒話能給自己心理暗示:我可以掌控局面,而不是讓局面掌控我。

克里斯多福·伯格蘭是世界級的耐力運動員,吉尼斯記錄保持者。分享自己的比賽經驗時,他說到從父親身上學到的一個技巧給他 很多幫助,他叫 他 「F炸彈」

父親是一個外科醫生,平時很少罵人,但他每次手術之前都會用第三人稱跟自己說: Don’t f*ck up

這句話效果出奇的好,每次都能讓他高水平發揮。他在比賽裡也沿用了父親的方法,給自己投「F炸彈」:

在幾十年的體育競賽中,我可以證實,放下F炸彈肯定會提高我的身體表現、耐力和耐痛性,它創造了一種最佳的情緒覺醒狀態。

這也能解釋為什麼看世界盃比賽,你總能看到球員在中場休息時爆粗口,往草地上吐痰。

4.情緒喚起

髒話會幫助我們喚起平時很難感受到的強烈情緒,也能幫助我們表達:

這件事真的對我很重要&這真的難以置信的好。

朋友跟你推薦部新上映的電影, 「這太好了」「這太他 X 的棒了」 ,哪個會讓你對這電影更好奇呢?

很多創意工作者會在說髒話的過程中產出精彩的想法和詞句。想想讓設計師抓狂的賈伯斯吧。

如何正確地使用髒話?

除了語言本身,影響髒話使用效果的因素還有很多。昨天跟實習生殷殷聊選題,我問她:為什麼有的人說髒話很可愛,有的人說髒話確實讓人討厭?

她想到這兩個情境:

平時很乖的人,在真的很生氣的時候說髒話,會很可愛。

而後者讓她想起學生時代那些以爆粗口為榮的男生,他們頻繁地說髒話,把它當成炫耀自己力量的方式。

你會發現,髒話最終會達到怎樣的效果,跟這三個要素緊密相關:

你的動機你說髒話的頻率你使用它的場景

先來說動機。除了發洩情緒,表達憤怒,我們必須承認,很多時候,髒話被使用是出於一些並不體面的目的: 人身攻擊,製造恐懼,控制他人。

在這種情況下,髒話是一種 語言暴力 。它跟身體暴力一樣,會給人帶來真實的心理傷害。

俞飛鴻說髒話讓人覺得勇敢,是因為她是那個差點被撞的人;但如果是車上的人說髒話,想讓這個異國女孩不敢報警,我們只會覺得她是在欺負人。

頻率。 也是在上面那個「冰桶實驗」中,研究者發現:使用髒話頻率過高會讓它對疼痛的抑制作用下降。

不僅如此,在社交場合,頻繁地使用髒話會真的讓你看上去粗俗無禮,而不是真實有趣。

髒話是對你有用的,但前提是你只是偶爾使用它,而不是把它當作日常的語言習慣。

場景。 同樣的一句話,在第一次約會見面的時候說,和跟相處了一段時間的女朋友吃飯時說,帶來的效果是不同的;同樣的一句話,在好朋友的飯局上會讓氣氛馬上熱絡起來,也可能讓你失去一個工作機會,或在音樂會上被其他人嫌棄。

髒話更適合跟親密的、了解你的人說,在更輕鬆、風險更低的環境裡。 在使用它之前,你要了解你想向別人塑造一個什麼樣的形象,說髒話能幫助你達到目的嗎?

所以,這是一篇為髒話正名的文章嗎?

是,也不是。

是。是因為我們發現,髒話本身也是一種語言工具,它跟粗魯不直接相關,在一些特定時刻 (被威脅侵犯、極度痛苦、想要表達劇烈情緒) ,它會幫助你。

不是。是因為 使用髒話有一些前提 :你不是要借用它控制和威脅別人,控制頻率,找合適的場景。

髒話更像是你語言庫裡的一個「特種兵」,我們不建議你時時刻刻調用它。但在需要的時候,你可以調用這種能力。

相關焦點

  • %是怎麼成為髒話代名詞的?
    而髒話不一定都出於惡意,說髒話的原因可以籠統地劃分為三類:單純的情緒發洩、有攻擊性的謾罵、圈子內的社交方式。 雖說不能一棒子打死咬定說講髒話就是錯的,但歸根結底,髒話所運用的詞彙大多來自性行為、生殖器官、屎尿屁、瀆神這些相對禁忌的領域,在傳統觀念裡很dirty,不得體。
  • 為什麼全世界都會說髒話?該如何正確面對與使用髒話?
    這不是一本教你如何講髒話的書,而是用嚴謹專業的語言和一本正經的態度來分析人為什麼會講髒話,以及髒話有哪些基本分類的學術型著作。在重視血緣關係的中國,攻擊親人的髒話都顯得冒犯性十足,比如「草泥馬」也是一石三鳥的經典國罵。七、髒話應該明令禁止嗎?相比於其他語言,日語裡的髒話要少的多。這是因為對於日本人而言,無禮和侮辱本身就是禁忌。前文談到用於拉近距離的社交髒話。如果要深入了解社交髒話可以從它的反面著眼。
  • 穆帥愛徒髒話怒噴克洛普,不愧是狂人首席弟子
    穆帥愛徒髒話怒噴克洛普,不愧是狂人首席弟子蘭帕德然後回答:「如果他對我xxx,我會說些什麼。」克洛普的助手(Pep Lijnders)隨後似乎對蘭帕德大喊:「你可以全力以赴抱怨。蘭帕德髒話怒噴克洛普!英國球迷卻大讚:罵的好!破口大罵,比賽輸了嘴沒輸?穆帥愛徒髒話怒噴克洛普,不愧是狂人首席弟子!
  • 你生氣只能罵髒話,作家是真的口吐芬芳,這就是文化人的高級藝術
    魯迅的金句特別多,而且每每讀來都振聾發聵,他可以說是現代人最喜歡的文人之一了,網絡上各種關於他的段子和表情包層出不窮,他說過的什麼「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做了人類想成仙,生在地上要上天」等名句,都是懟人不帶髒話的代表。
  • 禮貌版髒話?五句並非髒話的英語髒話,你了解幾句?
    髒話對人們來說是一種粗俗、不文明、不禮貌的存在,但不可否認的是,它的的確確是語言和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們不提倡說髒話,可生活中並非每個人都能完完全全做到,有時,它更像是一種發洩的方式。以下五個是英語中比較常見的禮貌版髒話,不會讓人覺得不堪入耳,分享給大家也並非是鼓動大家去罵人,而是應該了解,以後若是聽到別人這樣說,你也就能知道是什麼意思啦。① Darn it 可惡/該死的Darn it其實是Damn it的代替詞,這些禮貌版的髒話都是取原本髒話的類似發音,所以在你說的時候依舊還是保留了原本的那種「舒暢感」,但又不會冒犯到別人。
  • 世界各地的髒話,笑死我了
    口若懸河,死人罵活有人很反感髒話,覺得髒話很髒,說髒話的人更髒!真是這樣嗎?殊不知,自古至今,古今中外,很多影響世界格局走向、文化傳承、科學進步的那些人,都說過髒話!比如孔子老先生那句:爛泥扶不上牆,和夏蟲不可語冰。都是罵人極狠的髒話。當然還有某周姓文人,不管是作人還是樹人,反正他哥倆沒少說髒話。
  • 韓國電視臺可以播「19禁」韓劇,打好馬賽克配上嗶嗶嗶
    那些馬賽克和黃段子的事兒       懲罰男友抓蛋蛋、道歉也要嗶嗶嗶、停電了用夜光保險套找耳環、xxoo時要求男友罵髒話……這些以搞笑方式呈現的馬賽克和黃段子,在《情侶》中層出不窮,讓人笑到臉抽筋。       韓劇、韓綜如何分級?什麼能播什麼不能播什麼幾點能播?
  • 髒話的脫敏:TMD趕緊點開看
    研究顯示,多數人平均一天會冒出80-90次髒話,佔一天話語總量的0.5%-0.7%左右。講話特別豪放的甚至可以達到3.4%,差不多說三十個詞就得帶個髒話出來——真正做到傳說中每句話都「屌開頭」「屄結尾」的境界。 大多數人都有四周充斥著髒話與髒字的印象,這在大城市尤其顯眼,如南北兩京分別流行「傻屄」和「呆屄」,可謂遙相呼應。
  • 色情網站域名.xxx全球正式開放 供成人網站專用
    近日,據外電報導,新一代網絡色情網站域名.xxx已經正式推出,並首次面向公眾開放註冊。  早在今年3月,網際網路地址分配機構ICANN已經批准設立極具爭議性的「.xxx」域名,該域名作為成人網站專用。據了解,「.xxx」域名推出的初衷是希望將把成人網站與其他網站區分開,使網際網路過濾軟體能夠更方便地過濾成人網站,以幫助父母保護兒童。
  • 「我靠」到底是不是髒話?
    「髒話」又稱「罵人話」,古往今來,在我們的認知裡,「罵人話」都不是什麼好話。但是為什麼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消失了那麼多的語言甚至是文明,「罵人話」(縮寫、表情包罵人已經是髒話界的新趨勢了)依然在發展和壯大呢?關於這件事,今天阿信想給大家擰過來的一個常識思維:我們覺得「罵人話」不雅、可鄙,往往是出於「罵人話」之外的一些原因。
  • 當孩子集體說髒話
    不知道哪一天孩子突然冒出了「髒話」,而且是好幾個孩子都在說,「臭粑粑」、「臭屁蛋」、「屁」、「尿尿」…在成人眼裡這些不舒服的話,在孩子口中說的不亦樂乎。他們為什麼喜歡說髒話?01說髒話能夠快速的引起別人的注意孩子說完髒話以後,周圍的孩子會被吸引、逗樂,對成人也是一樣,會很快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說的這句話上。
  • 一直搞不懂,為啥父母總是對孩子說髒話耿耿於懷?說髒話怎麼了?
    「寶寶說髒話都成口頭禪,越管他越來勁。」父母在生活中常常會發現這樣的情況:自己的孩子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竟然學著說髒話。讓父母又氣又急的是,孩子往往將父母的管教丟在腦後,仍然將髒話常掛在嘴邊。如果說,說髒話就代表沒有素質,那作為父母,你有沒有說過髒話?
  • 極端嘴臭的「祖安梗」:想學髒話麼?我教你啊
    這就牽扯到一個很現實的問題了:髒話髒話,也是一種語言而且面對著人的七情六慾,用來宣洩的它,指定也會有著更深從的內涵和廣泛的應用。所以說髒話來攻擊,很有用,甚至於讓對方失去原本堅守的底線。第三,關係近的表示最好的友誼不就是臭味相投麼?就拿電視劇《亮劍》裡邊,李雲龍和趙剛的關係,一開始兩人不對路子,但是後來總會有一方潛移默化,而趙剛的改變就是說髒話,包括李雲龍也說說髒話和文化素養沒有關係。
  • 河南省曲劇藝術保護傳承中心、河南省話劇藝術中心新建劇場項目...
    河南省曲劇藝術保護傳承中心、河南省話劇藝術中心新建劇場項目工程監理項目(招標編號為豫工程20170213002)於2019年07月30日在河南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依法進行公開開標、評標後,評標委員會按照招標文件規定的評標標準和方法進行了評審,現將本次招標的評標結果公示如下:     一、中標候選人
  • 說髒話可以鎮痛、減壓?愛說髒話的人還更誠實……
    髒話在我們的生活裡一直是個尷尬的存在。一邊從小被教導說髒話是不文明的行為,一邊又無法抗拒口吐芬芳時的「爽」感。尤其第一次背著家長說髒話時,像是打開了潘多拉盒子裡的寶貝,圖自網絡。除了越壓制、越叛逆的潘多拉效應,還有什麼原因導致了髒話在世界各國語言中都經久不衰?
  • 我一直搞不懂,為什麼父母特別在意孩子說髒話?說髒話怎麼了?
    再者,作為現在都受過教育的父母,普遍會覺得說髒話是一種沒禮貌、不文明的行為,所以父母們見到孩子說髒話時特別緊張,想要教育他們、制止他們說髒話也是可以理解的。在問題下面,很多熱心的網友也給提供各種意見,如何如何的教育孩子,制止孩子說髒話。但是父母們有沒有深入思考過這個問題:真的有必要去制止孩子說髒話嗎?
  • 小學生講髒話,三年級是關鍵時期,老師和家長該怎麼辦?
    特別是低年級小學生,他們有一種天生的模仿本能,但同時缺乏對語言好壞的鑑別力,並不知道這些髒話代表的意思,說髒話只是為了宣洩自己的某種情緒。學生對說粗話有一種好奇心,無意間發現比如,班級中有的男生特別喜歡用髒話去逗某一個女生,為了引起女生的注意,就經常地去騷擾她,讓女生生氣,從而達到接近女生的目的,說髒話的習慣就慢慢養成了。小學生學會了講髒話,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於網絡媒體。網絡和影視媒體的影響給學生帶來講髒話的內容,也是促使小學生講髒話的重要原因之一。
  • 尼古拉斯凱奇主持《髒話史》:講髒話浪費了他的才華
    #2021你好#原標題:尼古拉斯凱奇主持《髒話史》:講髒話浪費了他的才華!2020年終於接近尾聲,這意味著我們即將觀看尼古拉斯凱奇在新的一年裡的佳作《髒話史》。它將於1月5日在Netflix上首播,好萊塢演員尼古拉斯凱奇將擔任主持人,主持這一檔內容豐富的節目,探討髒話的詞源,帶領觀眾了解英語中咒罵語的歷史。繼首支預告之後,Netflix又發布了第二支加長片段,其中有一段是凱奇的超常表演的點睛之筆。在新的片段中,有一段劇情節選,調查了英文f**k 這個詞的含義和文化相關性。
  • 功勳千秋的2xxx系航空鋁合金
    自1888年鋁的工業化生產以來,鋁與銅就已聯姻成一對,銅成為鋁的最早的與早有效的合金化元素,也是用得最多的合金化元素,至今仍無後來居上者。截止2015年1月31日在美國鋁業協會公司(AA)註冊的常用2xxx系合金共計92個,佔總合金數528個的17.4%,以美國的最多,有52個,佔56.5%。
  • 髒話到底髒在哪兒?
    確實英文的髒話裡,性行為和性器官都大量出現,但是使用這些字眼的出發點,卻和中文不同。英文髒話用到「F」字時,是直接攻擊你本人、徵服你本人,不是為了要變成你爸爸或你祖宗。英文吵架,如果為了羞辱你,會叫你「親我的屁股」或者「滾回去搞你自己吧」。這兩件事,放進日文恐怕也會失去殺傷力,再度淪為兩件令人開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