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05年,正值冬天,寒夜漫漫。鳳閣侍郎張柬之等人,連同左威衛將軍薛思行等人,帶領五百禁軍,來到武則天的寢宮。這時寢宮內,武則天在休息,張柬之命令將張氏兄弟押來,在走廊上處斬。
武惠妃
張柬之假裝匆忙,進入武則天的寢宮,武則天驚醒,看到跪在床邊的張柬之。武則天怒斥道:「不經稟報,擅自闖宮,該當何罪?」張柬之回答道:「張氏兄弟作亂,已被太子斬首,也讓臣來稟報陛下。」
五百禁軍手持尖刀,在月光的照耀下,反射出一陣陣刺眼的光芒。武則天打了一個寒顫,明白了到底發生了什麼?第二天,武則天宣布太子李顯監國,三天後,正式禪位給自己的兒子,在記載中:「麟臺監張易之、春官侍郎張昌宗、汴州刺史張昌期、司禮少卿張同休、通事舍人張景雄伏誅。」
這就是震驚朝野的「神龍政變」,唐朝江山重新回到李氏子孫手中,武氏子孫遭到沉重打擊。武則天禪位後不久,鬱鬱而終,享年82歲。唐中宗登基後,武則天的侄子武三思巴結韋皇后,幫助武氏支撐了一段時間。
武則天禪位
李顯登基後,立李重俊為太子,穩定朝局。但是武三思繼續為非作歹,引起太子李重俊的不滿,準備殺死武三思。公元707年,太子聯合禁軍發動兵變,誅殺了武三思父子,武家受到株連,幾乎被滅門,在記載中:「太子懼,故發羽林兵圍三思第,並崇訓斬之,殺其黨十餘人。」
李重俊想要入宮殺死韋皇后,卻被阻隔在玄武門,只能逃走,被部下殺死在終南山中。唐睿宗登基後,追諡為節愍太子,安葬在定陵。武家遭遇了滅頂之災,但是還是有一個女子活了下來,此人就是貞順皇后。
李重俊
貞順皇后武氏,是武則天的侄孫女,恆定王武攸止的女兒。武氏父親早逝,跟隨武則天長大,性格開朗。到了武家被幾乎滅門時,武氏逃過了一劫,後來入宮,成為唐玄宗的婕妤,在記載中:「帝即位,寢得幸。時王皇后廢, 故進冊惠妃,其禮秩比皇后。」
唐玄宗登基時,第一位皇后是王皇后,後來王皇后被廢,武惠妃成為名義上的後宮之主。在楊貴妃入宮之前,武惠妃受到唐玄宗的獨寵,先後誕育四子三女,分別是夏悼王李一、懷哀王李敏、壽王李瑁、盛王李琦,女上仙公主、鹹宜公主、太華公主。
武惠妃
武惠妃從小在宮中長大,性格乖巧,美貌動人。唐玄宗登基時,武惠妃長的楚楚動人,一下子吸引了唐玄宗的目光,將其納入宮中。唐玄宗結髮妻子雖然是王皇后,但是更加喜愛武惠妃,讓其伴隨左右。
王皇后被廢後,武惠妃雖然只是貴妃,但是成為了唐玄宗的後宮之主。因為武惠妃受寵,她的子女們,也得到了李隆基的喜愛。對於武則天的侄孫女受寵,朝堂上還是有反對的聲音,畢竟武氏曾經篡國。
武惠妃去世
即使群臣彈劾武惠妃,依然沒有消減,李隆基對武惠妃的寵愛。可以說在楊貴妃入宮之前,沒有任何一個妃嬪,能夠得到武惠妃這樣的獨寵。開元二十五年,武惠妃病逝,唐玄宗追贈皇后,把她安葬在敬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