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唐玄宗是一位具有雄才偉略的英主,但是隨著年紀的增大,他也是需要考慮接班人的這個問題的,國家有了儲君才會更加安定。
而唐玄宗的接班人其實是很早就確定下來了的,就是他的二兒子李瑛。李瑛母親是唐玄宗寵妃趙麗妃。然而,李瑛雖然很早就當了太子,但是他的太子之位卻並不安穩,最後甚至被唐玄宗廢黜,不久就被賜死,那麼這其中究竟是發生了什麼呢?
次子李瑛擔任太子,遭遇第一次政治危機
李瑛是唐玄宗的二兒子,非嫡非長,為什麼能當太子呢?唐玄宗的原配是王皇后,按理來說,如果王皇后有兒子那就應該立王皇后的兒子為太子,但是很可惜,王皇后並未生下一兒半女。
影視作品中的太子李瑛
那就只能按長而立。可是唐玄宗的長子卻在一次打獵的過程中被野獸抓傷了面部,也就是破了相,那就不能立這位長子為太子了。所以,太子之位就輪到了唐玄宗的次子李瑛的頭上。
李瑛作為太子的二十餘年中,雖然沒有什麼大的功績,但是卻也是勤勤懇懇,沒有什麼大過,按理說這也符合作為太子的形象,怎麼最後就被唐玄宗先廢后殺了呢?
唐玄宗專寵武惠妃,頭腦清醒太子逃過一劫
這一切都要從唐玄宗專寵武惠妃說起。武惠妃在進入唐玄宗的後宮後,深得唐玄宗寵愛。而這個時候太子李瑛的母親趙麗妃已經不受寵了。
所以,太子李瑛的位置已經受到了威脅。與此同時,唐玄宗又想將武惠妃立為皇后。而武惠妃又生下了兒子,這下唐玄宗愛屋及烏,動了廢黜太子的念頭了。
這是李瑛受到的第一次危機。不過在當時,唐玄宗也是比較明智的。立皇后與廢黜太子這都是可能動搖國家穩定的大事,所以唐玄宗也不敢輕易的就做。
在徵詢大臣的意見後,唐玄宗也清醒的認識到,這是不可以的。首先,太子並無大過,其次,武家人一直都是有政治野心的,如果把武惠妃立為皇后,難免不會出現第二個武則天。
要知道唐玄宗就是從武則天與韋皇后專政那個時代過來的,他可不想重新將李唐王朝帶入深淵。所以,太子李瑛的第一次政治危機就這麼有驚無險的度過了。而後安安穩穩的度過了十年左右。
影視作品中的武則天
唐玄宗又欲廢黜太子,宰相正直力保國本
而同時,武惠妃雖然為唐玄宗生了好幾個孩子,但是卻都是命不久矣,就夭折了。後來,到了壽王李瑁,武惠妃也不敢自己養了,就寄養在唐玄宗的大哥李成器的家中。
隨著李瑁平安長大,武惠妃就又開始動心思了,她自己雖然深受唐玄宗寵愛,但是她得給她得兒子謀個大好前程啊。所以,太子李瑛的第二次危機就又來了。
武惠妃
當時,太子李瑛與李瑤、李琚兩位親王是好哥們,因為他們三人的母親有相同的地方,都是受過寵而後又失寵。因此,這三人聚在一起常常會對這些事情有所抱怨。這件事就被武惠妃知道了。
武惠妃於是就將此事添油加醋的說給了唐玄宗,唐玄宗對太子三人的其他事情到覺得沒有什麼,就是對自己不滿相當憤怒。要知道,自古以來皇帝和太子之間的關係其實都是非常微妙的。
此時唐玄宗覺得自己仍然是皇帝呢太子就已經對自己不滿了,那要是自己去世了或者沒有權力的時候那不是更加不尊敬自己了。所以,就又打算廢黜李瑛。
唐玄宗李隆基畫像
不過這個時候有一個人站了出來,力勸唐玄宗,而且唐玄宗還不能無視此人。那就是當時的宰相張九齡,他素來剛正不阿,他覺得唐玄宗就是聽信了讒言所以想要廢黜太子,而太子是國本,不可輕易動搖。
而唐玄宗要想廢黜太子也不可能不問宰相的意思,所以,這個時候唐玄宗就開始動搖了。恰逢此時,武惠妃做了一件很蠢的事。她派宦官去向張九齡表達如果他能支持廢太子那麼以後新太子上位乃至當皇帝後,他這個宰相之位就能得到保障。
張九齡剛正不阿,向來是認事不認人的。結果他就把這件事一五一十的全部說給了唐玄宗。唐玄宗一聽,幡然醒悟,這武惠妃做出內廷勾結外廷的事,如果自己順了她的意思廢了太子,立壽王李瑁做太子,那是不是很可能又出現了一個武則天啊。
張九齡遠貶荊州,太子李瑛被廢賜死
於是此事就此作罷,太子李瑛的第二次危機在宰相張九齡的力保下也消除了。但是,雖然兩次危機都得到了化解,可是,太子李瑛最終還是沒能逃過被廢黜的命運。
當時,張九齡已經被貶,遠放荊州。太子的生母趙麗妃也早已去世。當時的宰相李林甫,他是武惠妃的支持者。所以,當武惠妃再次誣陷太子他們的時候,再也沒有人能夠挽救他們。
影視作品中的李林甫
而李林甫更是說道,這本就是皇帝自己的家事,不需要外人來插手。這就給了唐玄宗廢黜太子的正當理由,抹去了唐玄宗的最後一絲擔憂。因此,最後太子李瑛與鄂王李瑤和光王李琚三人同時被廢黜。十五天之後,又被唐玄宗賜死在一個驛站中。
一日之內連殺三子,這件事不僅在後人眼中看來相當震撼,而且也是在當時的社會引起了極大的震動。太子李瑛做太子二十餘年,沒有什麼大的過錯,李瑤和李琚在宗室之中又素有威望,結果,三人均被唐玄宗賜死。
結束語:太子李瑛的被廢與賜死,其實也是唐玄宗由勵精圖治的明君逐漸轉變為只知貪圖享樂、喜怒無常的昏君的一個標誌。這也是開元年號結束的一個標誌,隨後,唐玄宗改年號為天寶,唐朝也開始由盛而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