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多愁的詩人,一首詩寫了9個愁字,只有一個愁是真正的愁

2021-01-19 電影劇好看A

詩的美沒有幾個人能說出來,因為詩真的很美,對於詩人而言,詩就是他們表達情緒的東西,不管在哪,在什麼地方,只要來了興致或者說是遇到什麼問題,那麼就吟詩一首,就是這麼簡單對他們來說,不過呢,詩的形式也是有很多的,詩人為了一首詩也是時常的絞盡腦汁,因為要營造一些意境,就要想啊想這就是和創作是差不多的,在這樣的情況下,這詩就很有韻味了。

今天要說的是一首關於愁的詩,這首詩呢,很有意思,為什麼呢,因為這是一個,最多愁的詩人,一首詩寫了9個愁字,只有一個愁詩真正的愁。那麼你知道是什麼詩麼,不是那個什麼愁更愁,這個愁好像也沒有九個吧,畢竟這是最多愁的詩人,詩人往往就是如此,為了讓自己的詩能有那樣的意境,什麼都想得出來。

大家都應該愁過吧,應該沒有人不愁過,愁在生活中似乎成了必然的了,這讓人很無奈的,畢竟是一種情緒,這首詩呢怎麼說呢,應該是一首詞呢,查了很久也查不出作者是誰,大家知道的可以在評論區留言,詞的名字叫《阮郎歸》。

先來看上闋,很多個愁,「春花春草惹春愁,詩書未解愁。是非恩怨盡閒愁,雨悲雲也愁。」裡面一共有四個愁,什麼都能引發愁緒,可是呢,這裡面沒有一個真正是屬於詩人自己的愁,只是在詩人看到的時候述說的。接下來就看下闋,「今別去,訴離愁,天涯各自愁。問君能有幾多愁,哪堪愁更愁。」

下闋裡就出現了5個愁字,一共就有9個愁字,下闋的5個愁字呢,寫的就是詩人自己的直抒胸臆了,當然只有這句裡面的,「哪堪愁更愁」裡最後那個愁字體現了詩人的愁,這樣的詞也是夠奇葩的,畢竟愁這樣的東西能這樣描寫出來,真是不多見的,在最後還是不知道這首詞的作者是誰,有誰知道的,儘快留言,挺急的,畢竟這首詩很好玩,大家覺得呢。

相關焦點

  • 王勃寫下一首詩,全詩無一「愁」字,卻句句都是愁,讀完令人心碎
    王勃,字子安,為唐代文學家,是古絳州龍門(今山西省河津市)人,王勃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並稱為「王楊盧駱」、「初唐四傑」。王勃是個非常聰明好學之人,他在六歲的時候就能夠寫文章,文筆流暢,因此被稱為「神童」。
  • 舉杯消愁愁更愁:如此精闢的總結,竟出自李白的詩,開篇就驚豔了
    「酒」與「愁」,自古就存在著一種微妙的關係,酒能「銷萬古愁」,也能使得「愁更愁」。也許,對於豪邁灑脫之人,飲酒真有「與爾同銷萬古愁」的作用,而對於愁腸百結之人,恐怕只是「舉杯消愁愁更愁」。人生中每一個下一秒,都將會是新的自己,誰都無法預料下一秒的自己將會是怎樣的心境,《將進酒》與《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雖由同一個李白所寫,卻也是在情理之中。
  • 李白表現手法最高明的一首詩,字裡行間儘是憂愁,卻不著一個愁字
    當然李白最大的粉絲群還是那些年輕人,他們對於李白的喜歡,更是達到痴迷程度,例如李白的最大的一個粉絲汪倫,他原本只是一個土財主,但是欣賞李白的才華,不惜贈送黃金,照顧李白的生活,兩個人的友情,也正是了一段千古佳話,為此李白還專門寫過一首《贈汪倫》,表達了兩人之間深厚的友情。
  • 辛棄疾很冷門的一首《滿江紅》,全詞僅一個愁字,卻寫出了無限愁
    《滿江紅·點火櫻桃》是南宋詞宗辛棄疾創作的一首政治抒情詞,該詞不是《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那種直抒胸臆的作品。而是假託小兒女情懷,通過對江南春景美好卻易逝的感嘆,帶出對家山的思念,政治願望落空的感嘆。以此來排遣愁懷。全詞中只用了一個「愁」,卻讓人讀出無限的愁。
  • 朱熹水平很高的一首詩,每一句都充滿憂愁,但是不著一個愁字!
    然而此時的朱熹只好是去到各地遊玩,乘船回到福建,南下古田,在路上還寫下了一首很傷感的詩《水口行舟二首.其一》,整首詩意境悽美,每一句都充滿了愁,但是又不著一個愁字。朱熹的理學對於後世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尤其是在明清兩朝,他的學說成為了主流思想;所以他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也是一位了不起的詩人,他的詩清新脫俗,大部分以說理為主,營造出了高遠的意境,講述了一個個大道理。
  • 在唐代,離別詩中沒有一個「愁」字,但每句話都讓人感到悲傷
    有一個成語「黯然神傷」,用來形容人們的抑鬱。一般是指親戚朋友離開時的感覺,有一種難捨難分的感覺。無論是李商隱的「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還是柳永的「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所有的表現在擔心離開時都會有無盡的相思。唐代詩人寫了很多關於離別的詩,但大多是關於朋友之間的友誼。
  • 怎一個愁字了得:悽悽慘慘戚戚的《聲聲慢》,李清照因何而愁?
    她評價柳永詞「詞語塵下」,評價蘇軾詞「句讀不葺」,卻說自己「險韻詩成,扶頭酒醒」,意思就是她敢押最難的韻,敢喝最烈的酒。誠然,李清照的填詞水平,確實堪稱冠絕古今,她恃才傲物不假,但絕非妄自尊大。一種相思,兩處閒愁」……但是,李清照最令人拍案叫絕的作品卻是晚年的一首《聲聲慢》。李清照早期的作品充滿了青春律動和生活情趣,代表作是她16歲時寫的兩首《如夢令》。第一首,《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 少年不知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辛棄疾詞《醜奴兒》裡的愁緒!
    李清照詞裡有「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這是女子的愁;南唐後主李煜有「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是君王的愁;陸遊也曾寫「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這是與愛情有關的愁。古往今來,無論浪漫主義詩人或是現實主義詩人,無論豪放派詞人或是婉約派詞人,他們或多或少,都會在成長的過程中理解什麼是真正的「憂愁」,縱然豁達豪邁如辛棄疾也無例外!
  • 李白「舉杯消愁愁更愁」這首詩,看似滿腹憂愁實則在放飛自我
    在古代的詩人中,李白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存在,他的人生觀念總與常人有著很大的區別。常人的快樂,在他眼中未必就是快樂;常人的憂愁,在他眼中也未必就是憂愁。明朝散發弄扁舟我們先從這首詩的整體入手分析,來看一下李白,在詩中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 杜甫很直白的詩作,全文只有一個愁字,卻在寫景之中抒發愁緒
    杜甫是盛唐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青年時期的苦學與壯遊,使杜甫積累了知識,豐富了生活,開闊了視野,提高了文學素養,為以後的創作奠定了深厚的基礎。他雖然仕途失意、生活貧困,卻從來沒有放棄自己「致君堯舜上」的宏源。但詩人也是凡夫俗子,自然也會愁悶的時候。
  • 王勃思鄉寫下《山中》,述愁卻無一愁字,杜甫寫《登高》都曾借鑑
    其實,王勃除了駢文寫得好,詩歌同樣很出色。接下來要談到的這一首《山中》,就是他客居巴蜀時,因為思鄉愁煩而寫下的五言名篇。這一首詩用語平易,借景抒情,全篇寫愁,卻不落一個「愁」字,卻具有極強的「壓迫感」和感染力。
  •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文 | 煙雨客 唐末五代時期詩人羅隱,一生不第,可謂落魄潦倒,但他始終保持著樂觀達觀的心態,曾為自己寫過一首內心的獨白。 自遣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 從古詩詞中感受「愁」的境界
    下面賞析幾篇寫憂愁的詩作,體會一下當時作者是怎樣的一種愁緒。先來欣賞一首唐詩: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詩作於唐開元年間。孟浩然滿懷希望來到長安城,夢想著施展自己的抱負,可是無奈受到排擠,不得不漫遊吳越。
  • 楊萬裡的這首《蠟燭》,寫得很是感人,泣殘雙淚雨,愁得寸心灰!
    尤其是其中的楊萬裡作品不僅收錄在了《千家詩》、《全宋詩》等等,這些經典的詩集裡,另外在我們的課本裡,也是時常有收錄,所以只要提起這位詩人,相信對於絕大部分的人來說,那都不會陌生。楊萬裡的詩清新脫俗,寫得也是生動有趣,一首經典的《小池》,更是讓他名滿天下,讓人們見識到了他過人的才華。
  • 每天一首古詩詞|三湘愁鬢逢秋色,萬裡歸心對月明
    由於戰亂,詩人被迫浪跡異鄉,流徙不定,曾作客鄱陽,南行軍中,路過三湘,次於鄂州,而寫了這首詩。這是一首即景抒懷的詩。首聯寫「晚次鄂州」的心情。濃雲散開,江天晴明,舉目遠眺,漢陽城依稀可見,因為「遠」,還不可及,船行尚須一天。這樣,今晚就不得不在鄂州停泊了。詩人由江西溯長江而上,必須經過鄂州(治所在今湖北武漢市武昌),直抵湖南。漢陽城在漢水北岸,鄂州之西。
  • 宋初三詩人勸你:春日莫登樓,登樓容易愁
    最近在讀王禹偁的詩,讀到《春日登樓》時,忽想起另兩位宋初詩人——楊徽之和寇準——寫的同樣是春日登樓的詩。這三首詩有個共同點:都透著一股愁緒。所謂「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春天冷暖不定的天氣,使人的情感變得很脆弱。這種時候,原本就敏感多思的詩人,就更容易想起自己的不如意,牽動自己的愁緒。
  • 7首描寫憂愁的古詩,古人愁不盡,留與後人愁!
    7首描寫憂愁的古詩,古人愁不盡,留與後人愁。1、《行路難·其二》李白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羞逐長安社中兒,赤雞白雉賭梨慄。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淮陰市井笑韓信,漢朝公卿忌賈生。2、《對雪》杜甫戰哭多新鬼,愁吟獨老翁。亂雲低薄暮,急雪舞迴風。瓢棄尊無綠,爐存火似紅。數州消息斷,愁坐正書空。書空,用東晉殷浩之典。殷浩免職而憂憤,整日以手書「咄咄怪事」。後用此典故表示遺憾與惆悵之情。此寫戰亂之中詩人與世隔絕、寂寞無聊的憂鬱之情。
  • 李清照最悽涼的一首詞,句句寫愁,讀來令人肝腸寸斷
    這是她晚年最悽涼的一首詞,入選教科書,句句寫愁,讀來令人肝腸寸斷。後世對這首詞評價極高,羅大經在《鶴林玉露》曾言「以一婦人,乃能創意出奇如此」。在這首詞中,詞人所要表達的情感不外乎一個「愁」字,她之前不是沒有寫過「愁」字,例如「人比黃花瘦」就是經典,但是這裡的「愁」和她南渡之前的愁是完全不一樣的。南渡以前的她雖然也「愁」,,但好歹是衣食無憂的貴婦人。
  • 元稹失意之時寫下一首詩,通篇沒有寫一個愁字,但是處處充滿憂愁
    元稹是和白居易齊名的詩人,兩人被後世稱為「元白」,在過去人們普遍更推薦元稹,才以把他放在前面。他們才華相當,同時也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經常也是一起吟詩作對,彼此之間結下了深厚的友誼。當下人們更熟悉的還是白居易,反而是忽略了元稹,其實他的作品並不遜色白居易,也是有很多經典之作。
  • 杜牧最傷感的一首詩,通篇沒有一個愁字,卻處處充滿了無限憂愁
    杜牧,字牧之,也是晚唐時期最了不起的一位詩人,而且他大部分的作品都描寫得很是傷感,也很是落魄,尤其是他的一首《清明》,更是成為了把自己內心那份憂愁之感,以及落魄的神態描繪的淋漓盡致,讀來更是令人感慨萬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