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沒有哪一次留學運動像赴法勤工儉學運動一樣培養了如此眾多的革命家、思想家、軍事家,和自然科學、社會科學許多領域的傑出人才。他們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中國的現代化建設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偉大貢獻。許多人為之獻出了年輕的生命,他們的名字永垂青史。
——《我們的法蘭西歲月》
磨磨蹭蹭花兩周時間看完了這部電視劇,我本是來看年輕的周恩來、鄧小平在法國的故事,順道學點法語(bushi),結果被「黃昏之賊」趙世炎迷倒了。我太喜歡趙世炎了!
電視劇裡最突出的應該是旅法華人們的愛國之情和彼此之間的革命友誼,同時還穿插了不少親情愛情故事,後者為整部劇增添了一絲溫情。陳獨秀與兒子們的曲折故事,陳延年陳喬年兄弟的分分合合,陳喬年和宗玉佩的相知相愛相離,噢還有劇末周恩來和鄧穎超的通信(話說張若名這個角色和我以前在報告會上聽到的不一樣吖)。
全劇讓我最震撼的地方是幾次學生們自發的請願活動,或是為了爭取自己上學的權利,抑或是為了抗議列強對中國的欺侮。有的失敗,有的成功。失敗的結果是遭到法國警察鎮壓,被拘留,被打傷,被驅逐出境,甚至失去生命。但他們不曾退卻,等到下一次依舊迎頭而上,愈戰愈勇。而當他們成功阻止北洋政府與法國政府的秘密借款、參與召開反對國際共管中國鐵路大會而令列強的野心化為泡影、迫使駐法公使陳籙籤字支持國內反帝運動的聲明時,我不禁想著他們都是和我一樣大的年輕人啊,他們在20多歲的年紀做出的這些事是現在的我從不敢想像的。可是,如果讓當下三四五十歲的人來做相同的事結果會如何呢?我給不出答案。或許在100年前,每個看到祖國滿目瘡痍的中國人都會有滿腔的愛國之情引導著他們不斷奮進和戰鬥,為了四萬萬同胞和祖國的美好未來拋頭顱灑熱血,我覺得這就是所謂的信仰。
時勢造英雄,上個世紀動蕩不安的社會局面下站出來了無數的愛國青年,他們當中一大部分倒在了敵人的槍口下,趙世炎、蔡和森、向警予、陳延年、陳喬年……他們永遠活在了最美好的年華。而今天,當肺炎在全國肆虐時,數不盡的勇敢者挺身而出前往一線,他們當中又有相當一部分倒在了自己的崗位上。他們都是英雄呀!
再誇誇趙世炎這個角色,天吶他太有魅力了!!!在我心中他甚至蓋過了朱亞文演的周恩來,感謝演員李泓良的演繹~
在朋友面前總是笑眯眯的他(甚至眼睛都看不見),在面對陳籙、法國警察等官員時他不畏強權振振有詞,盡顯一身傲骨;面對被宗旭之煽動得義憤填膺失去理智的留學生們時他會苦口婆心聲嘶力竭地勸導;當中被人誤解辱罵時他願意置之一笑冷靜離開。在人群中,他總是熠熠生輝的那一個,他的演講口才能讓聽眾心服口服。我可太喜歡這樣的人了!
隨著劇情推進,中國共產主義旅歐小組成立,蔡和森向警予等人被遣送回國,陳延年陳喬年終接受了馬克思主義,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成立,趙世炎聶榮臻等人離開法國前往莫斯科,周恩來回國……當初的一群少年們各自奔向新的目的地,年輕的鄧希賢成為了旅歐共青團的領導人。這就像傳火炬一樣,當初帶著自己前進的大哥們都離開之後,最年輕的鄧希賢接過了革命的旗幟。讓我敬佩的是他的成長和勇敢,這讓我想起自己曾經的社團經歷。在面試時被問到自己更想做leader還是member,我當時的回答是自己更願意做member。而在後續的社團活動中,這兩種角色我都承擔過,在角色轉換之前我並沒有做好思想準備從而導致後續過程十分痛苦。而現在看到鄧希賢讓我認識到,無論自己處在什麼樣的角色位置,都要有一顆爭當帶頭人的心,如此才能為後續到來的一切做好準備,也能讓自己在無時無刻不充滿幹勁。
其實還有很多有意思的角色,比如蔡和森,他光著上身被向警予和蔡暢輪流潑水,被一遍一遍質問:「蔡和森,你忘了xxxx了嗎?」其實電視劇裡蔡和森顯得過於衝動,不知道有沒有OOC。還有林朗和王俊,可以說演員演得非常到位了,因為我看到他倆出場就咬牙切齒討厭的不行……
最後放點圖叭——
其實朱亞文演的周恩來也很有魅力~
😍😍😍
趙世炎的入黨宣言
我們心懷天下的周總理呀
最後分別用用蔡暢和周恩來的的話收尾吧。
再見了,法蘭西。
願相會於中華騰飛世界時!
20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