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法蘭西歲月|中國少年的風骨與氣魄

2021-02-21 安定妙妙屋

古今中外,沒有哪一次留學運動像赴法勤工儉學運動一樣培養了如此眾多的革命家、思想家、軍事家,和自然科學、社會科學許多領域的傑出人才。他們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中國的現代化建設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偉大貢獻。許多人為之獻出了年輕的生命,他們的名字永垂青史。

                        ——《我們的法蘭西歲月》

磨磨蹭蹭花兩周時間看完了這部電視劇,我本是來看年輕的周恩來、鄧小平在法國的故事,順道學點法語(bushi),結果被「黃昏之賊」趙世炎迷倒了。

我太喜歡趙世炎了!

電視劇裡最突出的應該是旅法華人們的愛國之情和彼此之間的革命友誼,同時還穿插了不少親情愛情故事,後者為整部劇增添了一絲溫情。陳獨秀與兒子們的曲折故事,陳延年陳喬年兄弟的分分合合,陳喬年和宗玉佩的相知相愛相離,噢還有劇末周恩來和鄧穎超的通信(話說張若名這個角色和我以前在報告會上聽到的不一樣吖)。

 

全劇讓我最震撼的地方是幾次學生們自發的請願活動,或是為了爭取自己上學的權利,抑或是為了抗議列強對中國的欺侮。有的失敗,有的成功。失敗的結果是遭到法國警察鎮壓,被拘留,被打傷,被驅逐出境,甚至失去生命。但他們不曾退卻,等到下一次依舊迎頭而上,愈戰愈勇。而當他們成功阻止北洋政府與法國政府的秘密借款、參與召開反對國際共管中國鐵路大會而令列強的野心化為泡影、迫使駐法公使陳籙籤字支持國內反帝運動的聲明時,我不禁想著他們都是和我一樣大的年輕人啊,他們在20多歲的年紀做出的這些事是現在的我從不敢想像的。可是,如果讓當下三四五十歲的人來做相同的事結果會如何呢?我給不出答案。或許在100年前,每個看到祖國滿目瘡痍的中國人都會有滿腔的愛國之情引導著他們不斷奮進和戰鬥,為了四萬萬同胞和祖國的美好未來拋頭顱灑熱血,我覺得這就是所謂的信仰。

時勢造英雄,上個世紀動蕩不安的社會局面下站出來了無數的愛國青年,他們當中一大部分倒在了敵人的槍口下,趙世炎、蔡和森、向警予、陳延年、陳喬年……他們永遠活在了最美好的年華。而今天,當肺炎在全國肆虐時,數不盡的勇敢者挺身而出前往一線,他們當中又有相當一部分倒在了自己的崗位上。他們都是英雄呀!

 

再誇誇趙世炎這個角色,天吶他太有魅力了!!!在我心中他甚至蓋過了朱亞文演的周恩來,感謝演員李泓良的演繹~

在朋友面前總是笑眯眯的他(甚至眼睛都看不見),在面對陳籙、法國警察等官員時他不畏強權振振有詞,盡顯一身傲骨;面對被宗旭之煽動得義憤填膺失去理智的留學生們時他會苦口婆心聲嘶力竭地勸導;當中被人誤解辱罵時他願意置之一笑冷靜離開。在人群中,他總是熠熠生輝的那一個,他的演講口才能讓聽眾心服口服。我可太喜歡這樣的人了!

隨著劇情推進,中國共產主義旅歐小組成立,蔡和森向警予等人被遣送回國,陳延年陳喬年終接受了馬克思主義,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成立,趙世炎聶榮臻等人離開法國前往莫斯科,周恩來回國……當初的一群少年們各自奔向新的目的地,年輕的鄧希賢成為了旅歐共青團的領導人。這就像傳火炬一樣,當初帶著自己前進的大哥們都離開之後,最年輕的鄧希賢接過了革命的旗幟。讓我敬佩的是他的成長和勇敢,這讓我想起自己曾經的社團經歷。在面試時被問到自己更想做leader還是member,我當時的回答是自己更願意做member。而在後續的社團活動中,這兩種角色我都承擔過,在角色轉換之前我並沒有做好思想準備從而導致後續過程十分痛苦。而現在看到鄧希賢讓我認識到,無論自己處在什麼樣的角色位置,都要有一顆爭當帶頭人的心,如此才能為後續到來的一切做好準備,也能讓自己在無時無刻不充滿幹勁。

其實還有很多有意思的角色,比如蔡和森,他光著上身被向警予和蔡暢輪流潑水,被一遍一遍質問:「蔡和森,你忘了xxxx了嗎?」其實電視劇裡蔡和森顯得過於衝動,不知道有沒有OOC。還有林朗和王俊,可以說演員演得非常到位了,因為我看到他倆出場就咬牙切齒討厭的不行……

最後放點圖叭——

其實朱亞文演的周恩來也很有魅力~

😍😍😍

趙世炎的入黨宣言

我們心懷天下的周總理呀

最後分別用用蔡暢和周恩來的的話收尾吧。

再見了,法蘭西。

願相會於中華騰飛世界時!

2020.03.11

相關焦點

  • 秉承先賢風骨 我們走在路上
    攜漫漫秋雨,朦朧之中,讓我們隔空與古人相親,追憶聖者之智慧,吟我華夏之經典,頌我炎黃之風骨。本次活動所有隊員均是來自該校的四、五、六年級的詩詞愛好者們,經過層層選拔的350餘位同學齊聚一堂,通過三天緊張激烈的角逐,最終四(9)班、五(1)班、六(8)班斬獲三個年級組的冠軍。
  • 11歲華僑少年用《詠梅》《墨梅》致敬梅花風骨
    撒貝寧對此感慨不已「有這樣的孩子,有這樣對中國傳統文化感興趣並且願意把根紮下來去深深地吸取營養的這些年輕的一輩我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充滿信心就像《經典詠流傳》鑑賞團成員中國音樂學院院長王黎光老師所說
  • 驚豔了時光 溫暖了歲月!致永遠的追風少年
    2015年12月14日,今天是麥可-歐文36歲的生日,追風少年已經36了,然而17年前他驚豔的法蘭西之夏卻依然恍如昨日...當時鐘撥回到1998,在法蘭西那個著名的炎炎夏日裡,一股青春之風在不知不覺中悄然吹起。一個年僅18歲的英格蘭少年,呼嘯著撕碎潘帕斯雄鷹們的防線,留下阿亞拉、羅阿們,絕塵而去。
  • 「中國美術館藏法蘭西藝術院院士作品選展」亮相中國美術館
    12月11日,「不朽的傳承——中國美術館藏法蘭西藝術院院士作品選展」在中國美術館舉行。本次的從中國美術館收藏的163件法蘭西藝術院院士佳作中精選18位院士(包括2位中國籍法蘭西藝術院院士吳冠中和吳為山)的118件佳作,包含油畫、中國畫、版畫、攝影、綜合材料等多種媒介,是中國美術館近些年國際美術收藏、中法文化交流重要成果的集中呈現,也是典藏活化系列展的重要項目之一。
  • 「不朽的傳承——中國美術館藏法蘭西藝術院院士作品選展」在中國...
    2020年12月11日,中國美術館典藏活化系列展「不朽的傳承——中國美術館藏法蘭西藝術院院士作品選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展,新聞發布會同日舉行。本次展覽從中國美術館收藏的163件法蘭西藝術院院士作品中精選作品118件,涵蓋油畫、中國畫、版畫、攝影、綜合材料等多種媒介。
  • 土豪法蘭西喜提大力神杯?不,這隱藏了一個關於傳承的故事
    法蘭西的勝利是難忘的!巴黎的年輕人們第一時間衝上香榭麗舍大道,勝利的喜悅讓他們手舞足蹈。在如同白晝般的戴高樂廣場裡和排山倒海的人群們一起振臂高呼:「法蘭西萬歲!法蘭西萬歲!」與義大利的四分之一淘汰賽迎來了爆發和救贖我們無法忘記他在左路的精妙絕倫的卸球和晃動,無法忘記他在中路的穿針引線和瀟灑傳遞。
  • 118件法蘭西藝術院院士作品亮相中國美術館
    展覽從中國美術館收藏的163件法蘭西藝術院院士作品中精選118件,涵蓋油畫、中國畫、版畫、攝影、綜合材料等多種媒介。成立於1816年的法蘭西藝術院是法國最高藝術研究殿堂,其深厚的藝術積澱滋養了諸如安格爾、莫羅、德拉羅什、德拉克羅瓦等蜚聲世界的大師,是全球歷史最悠久、最著名的學院之一。2000年,吳冠中當選法蘭西藝術院通訊院士,是首位獲此殊榮的中國藝術家。
  • 中國美術館展出館藏法蘭西藝術院院士作品
    「不朽的傳承——中國美術館藏法蘭西藝術院院士作品選展」日前舉行。本次展覽從中國美術館收藏的163件法蘭西藝術院院士作品中精選作品118件,涵蓋油畫、中國畫、版畫、攝影、綜合材料等多種媒介。  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介紹,本次展覽既是中國美術館近年來國際美術收藏、中法文化交流重要成果的集中展示,又是典藏活化系列展的重要項目之一,全面展示了法蘭西藝術院院士植根於法蘭西藝術沃土的創新與拓展,凸顯了他們個性化的藝術語言和風格特色,呈現了他們對藝術的虔誠追求,體現出一個集學術、友誼於一體的群體,充滿著人性與藝術溫存的愛。
  • 中國臺灣省女足主帥不服輸:我們打得更有氣魄可惜沒贏
    中國臺灣省女足主帥不服輸:我們打得更有氣魄可惜沒贏12月17日,東亞杯女足方面的比賽全部結束,中國女足在最後一輪比賽中1-0戰勝了中國臺灣省代表隊,獲得了賽事的第三名。估計中國男足在12月18日晚上的比賽過後也會獲得第三名的成績,這說明中國女足逐漸會淪落到中國男足的深淵嗎?
  • 中國的柿林古村,中國特有的風骨代表,隱於市井的奇妙境界!
    今天我們來深入看看中國的古村落文化,當然中國五千年的古村落還是很多的,今天我給大家介紹著名的柿林古村。柿林古村的獨特之處在於位置非常隱秘,四面環山,外人很難知道。但這並不妨礙它最終成為當今發達網際網路中的寵兒。
  • 中國美術館展出「不朽的傳承——法蘭西藝術院雕塑院士作品展」
    「不朽的傳承——法蘭西藝術院雕塑院士作品展」現場  攝影:周凌彤2019年6月28日下午,由中國美術館主辦,法蘭西藝術院特別支持的「中國美術館國際交流系列:不朽的傳承——法蘭西藝術院雕塑院士作品展據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介紹,「法蘭西院士」在法語中譯為「不朽的人」,此次展覽定名為「不朽的傳承」,意在繼續傳承法蘭西優秀藝術文化的精髓和力量。
  • 思想的傲然風骨
    一說到「風骨」,我們會想到魏晉時期的書法藝術,天然雋永,飄逸狂放,「善筆力者多骨」(衛夫人)、「常欲使其透過紙背」(顏真卿),那種章法迴環靈動、體勢剛健有力、結構嚴正整肅的風骨;會想到建安詩歌(特別是五言詩)特有的文風,鮮明爽朗,健力優美,將現實的冷峻與強烈的抒情結合,以激昂慷慨的風格呈現。
  • 中國美術館舉行法蘭西藝術院院士讓·卡爾多雕塑《陽光下的牛...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2020年11月25日,法蘭西藝術院院士讓·卡爾多雕塑作品《陽光下的牛》向中國美術館捐贈揭幕儀式在中國美術館雕塑園舉行。雕塑揭幕出席儀式的嘉賓有原文化部部長蔡武,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張旭,法國駐華大使羅梁,法蘭西藝術院通訊院士迪埃·貝奈姆以及來自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文化和旅遊部國際交流與合作局、中國美術館等相關單位的領導和嘉賓。
  • 《誠忠堂》獲《光明日報》點讚:挺立經世救國風骨
    《光明日報》點讚:「《誠忠堂》無疑進一步弘揚了晉商精神,震撼展現了經世救國,心繫天下的華商風骨,堪稱一部高格調、大格局、大情懷,實現家國同構的史詩大劇。」他傳承了開拓進取,經世濟民的晉商精神,呈現出一個助力中國革命,推動民族金融發展,以商救國的大商形象。《光明日報》表示:「這種家國一體的大情懷,不僅與喬家精神、晉商文化一脈相承,更與時俱進,鮮明體現了新時代、新商者的進步性。心懷天下,熱血愛國,這是喬映霽為代表的華商風骨,也是中國有志青年崇高的精神追求和時代風採。」
  • 世界盃,歲月刻度
    在世界盃到來前夕,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特別奉獻《世界盃,歲月刻度》,聽那些耳熟能詳的聲音,講述自己與世界盃結緣的點滴,分享他們的世界盃記憶。6月12日起,《世界盃,歲月刻度》將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之聲滾動播出 ;中國之聲、CCTV5官方微信公眾號,央視網,央視影音客戶端,CCTV5客戶端,中國廣播客戶端,@中國之聲微博,@CCTV5微博,@環球資訊廣播微博同步更新,敬請期待!
  • 中國美術館藏法蘭西藝術院院士作品選展在京開展
    12月11日,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右)在陪同法蘭西藝術院通訊院士迪埃.貝奈姆參觀展覽。 (中國日報記者 姜東 攝)中國日報北京12月11日電(記者 姜東)12月11日,「不朽的傳承——中國美術館藏法蘭西藝術院院士作品選展」在北京開展。
  • 儀徵雨花石精品賞析文章——《屈子行吟圖》之風骨
    瞧,他對藏友、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童家林徵集到的一枚《屈子行吟圖》,上升到了佛學文化層面,進行專業的鑑賞評析,讀來讓真州府對雨花石收藏有了新的認識,現將周國斌評析童家林藏石的文章《屈子行吟圖》之風骨刊發出來,供廣大網友欣賞、交流和探討,為儀徵雨花石研究走出江蘇、走向世界貢獻力量。
  • 風骨 冰封池塘的時節
    其實冬天本不需要什麼喧譁和驚豔,冬天自有它簡潔明快的基調,在遠離春夏的嘈雜、謝去了秋天的盛裝之後,在這種淡淡的昏黃中一切都現出了它們原始的風骨。湖中滑冰場飛身如燕冬天是四季的沉澱,一切的奼紫嫣紅、一切的蟲聲鳥語都隨著緩緩的飄雪融入到泥土下、沉澱在季節的歲月中、凝固在歡快的記憶裡。
  • 少年如山川,不懼歲月長
    她笑得清淺,少年感傾瀉而出,與多年前無異。 生於1992年的好友眉眼瀟灑,修長纖細,少年感很強烈,像是夏天的冰檸檬汽水,在陽光下「咕嘟咕嘟」地冒著自由的氣泡,清涼中帶著酸酸甜甜的味道,不知疲倦,不斷跳躍,就像我們初相遇時友好地介紹彼此。 我說:「我的興趣是文學和藝術。」她說:「我的興趣是工作。」
  • 郭松民 | 狂歡的法蘭西讓我們見識了愛國主義
    法蘭西舉國狂歡。  與沸騰的法蘭西不眠夜相比,德意志、英吉利、義大利的土地就一片沉寂。 狂歡是屬於勝利者的! 說起來,法國人的愛國主義是舉世聞名的。列寧是一位有高度修養的革命家,他不會說出這種潑婦罵街式的語言,這種文風是專屬中國自由派公知的。 按照列寧的定義,愛國主義是一種情感,而這種情感是指向自己祖國的。 由此出發,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愛國主義是一種絕對正當的感情,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應該受到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