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民 | 狂歡的法蘭西讓我們見識了愛國主義

2021-02-18 獨立評論員郭松民


7月15日,法國隊4比2戰勝克羅埃西亞奪得2018世界盃冠軍!

 

法蘭西舉國狂歡。

 


我倒是不太在意「奪杯」的消息,而是比較在意「狂歡」的消息——

 

本是用來紀念大文豪維克多·雨果(Victor Hugo)的地鐵站,被加入了法國門將雨果·洛裡斯的姓,法國門將與文豪共享一塊地鐵站牌,變成了「維克多·雨果·洛裡斯」站(Victor Hugo Lloris);

 

羅浮宮官方推特發布了一張蒙娜麗莎畫作的照片,照片中的蒙娜麗莎穿上了法國隊奪冠後的兩星球衣;

 

大規模慶祝在法國各地引發騷亂。16日凌晨,香榭麗舍大街因騷亂和搶劫被迫關閉。目前已有兩名法國球迷死亡,一名跳河後摔斷脖子,一名慶祝時開車撞樹致死;

 

世界盃頒獎突降暴雨!在普京身後,一名工作人員撐起一把黑雨傘。法國總統馬克龍和克羅埃西亞女總統基塔羅維奇不僅在雨中與球員一一握手,馬克龍的身上還額外淋著從普京雨傘上漏下來的雨;

 

世界盃冠軍法國隊將得到3800萬美元獎金;

 

……

都說體育比賽是和平時期的戰爭。

 

法國的舉國狂歡,讓世界得以一窺法國人是多麼熱愛他們的國家,勝利又讓他們何等驕傲!

 

當然,我們也不難想像,如果失敗,他們會何等沮喪。

 

不久前,為了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筆者剛剛在歐洲進行了一次旅行。

 

在歐洲,從一個國家進入另一個國家,完全沒有感覺。國境線的概念已經非常淡化了。

 

可是,就是在這樣一片土地上,愛國主義的激情仍像火山熔巖一樣噴湧而出。

 

與沸騰的法蘭西不眠夜相比,德意志、英吉利、義大利的土地就一片沉寂。

 

狂歡是屬於勝利者的!

 

說起來,法國人的愛國主義是舉世聞名的。

 

在經典電影《卡薩布蘭卡》、《大幻滅》中,都有法國人(甚至是成了戰俘的法國人)高唱國歌《馬賽曲》震懾了德國軍人的情節;法國作家阿爾豐斯·都德展示法國人愛國情懷的《最後一課》,因為被選入了中學課本而為中國人耳熟能詳;

 

還有一張著名的老照片:二戰初期,馬賽即將被德軍攻佔,為防止被德軍繳獲,法軍將飄揚在馬賽上空的國旗降下撤走,目睹這一幕的一名法國男子不禁淚流滿面。

 

究其原因,這應該和現代民族國家誕生於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戰爭有關。

 

拿破崙戰爭之後,至少在歐洲,民族國家就逐漸取代「王朝國家」成為國際競爭的主體,愛國主義由此也成為最重要的「普世價值」之一。

 

什麼是愛國主義?革命導師列寧曾經下過一個定義:「愛國主義是由於千百年來各自的祖國彼此隔離而形成的一種極其深厚的感情。」

 

順便說一句,網上流行的所謂「列寧名言」——「每當一個國家的政治、經濟出現重大危機的時候,愛國主義的破旗就又散發出臭味來。」——則完全是偽造的!沒有任何可信的記載證明列寧曾經說過這樣話的。列寧是一位有高度修養的革命家,他不會說出這種潑婦罵街式的語言,這種文風是專屬中國自由派公知的。

 

按照列寧的定義,愛國主義是一種情感,而這種情感是指向自己祖國的。

 

由此出發,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愛國主義是一種絕對正當的感情,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應該受到尊重。

 

愛國主義既然是一種情感,我們就要將其和行為區別開。

 

行為可能正確,也可能錯誤,可能合法,也可能非法。但情感沒有正確與錯誤、合法與非法的問題,只有正當與不正當的問題。

 

重複一遍:愛國主義做為一種情感,是絕對正當的!

 

對現代國家來說,這種情感是極其重要的。

 

國民的愛國情感和現代國家的關係,恰似鋼筋水泥和建築物的關係,沒有鋼筋水泥的粘合,無論怎樣宏偉的建築,也會在頃刻之間轟然倒塌。

 

正因為如此,所有「正常的」現代國家,都極其重視愛國情感的培養。

 

作為美國最重要的政治謀士之一的亨廷頓就承認:美國的愛國主義是被建構出來的。

 

比如在美國,孩子們從幼兒園就要開始背誦《效忠宣誓》:「我宣誓效忠國旗和它代表的美利堅合眾國。這個國家在上帝之下,統一而不可分割……」云云,學校每天要升國旗唱國歌,大型體育比賽之前要全體起立唱國歌《星光燦爛的旗幟》,以至於使體育比賽成了愛國主義養成教育的大課堂,重要節日家家戶戶都要懸掛國旗等。

 

21世紀,各種跡象已經表明,以民族國家為國際競爭主體的局面仍將長期存在。

 

(當然,我一向認為:只有「人民國家」才是真正強大的「民族國家」)。

 

2018年以來,美國針對中國日益加劇的圍堵,如何應對,國內輿論出現分化跡象,網絡上的爭論也日趨激烈。

 

面對這樣的情況,我想說的是:今天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愛國主義!

 

對祖國「極其深厚的感情」應該是我們考慮問題、提出建議的唯一出發點。任何對祖國鄙夷、不屑乃至「棄船逃生」的心理都是可恥的。

 

在愛國主義的旗幟下團結起來,以愛國主義為出發點共同解決面臨的國際國內問題,將是我們打破當下困局的唯一出路!

 

法國人對法國的感情,值得我們尊重,也需要我們借鑑。


相關連結:

郭松民 | 「愛國賊」:一個詭異且惡毒的名詞

 

 

快速支持通道

長按二維碼,識別二維碼支持

  

  

長按上方二維碼

識別可一鍵關注

喜歡此文章請用力點👍!↓↓

相關焦點

  • 郭松民:臣妾主義的裸奔
    此刻的胡錫進,很有點像電影《平原遊擊隊》中,偽軍遭到鬼子誤擊,漢奸隊長跳出來大叫:「太君不要打了,我們誤會了!」以這次疫情為例,中國的價值觀是以人民為中心的,早期疫情嚴重時不惜斷然封城、停產,把戰勝疫情放在第一位。美國的價值觀是以資本為中心。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為什麼都不肯採取斷然措施控制疫情?直接的原因就是他們擔心這會影響「經濟增長」,也就是資本的利潤。
  •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時期學生軍組織的興衰
    儘管如此,學生軍仍不失為第三共和國的一個核心價值觀,即愛國主義的最鮮明、最集中的表現之一,同時對促進法蘭西現代民族國家和共和制國家的構建與鞏固也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關鍵詞 學生軍 軍事教育 初等教育 愛國主義教育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在普法戰爭的硝煙中成立。
  • 《最後一課》:法蘭西的日薄西山和主流文學界的沉默
    他轉身在黑板上寫上幾個大字:法蘭西萬歲!「Vive La France」。在童年學《最後一課》的時候,我們不管多麼懵懂,總能約摸感受到一種「捲土重來未可知」的隱喻,因為「Vive La France」,這三個詞仿佛蘊含著勝過千軍萬馬的力量。而這也確是事實:都德的這篇小故事,是在他於1873年出版的《星期一故事》一書中第一次面世的。
  • 土豪法蘭西喜提大力神杯?不,這隱藏了一個關於傳承的故事
    法蘭西的勝利是難忘的!巴黎的年輕人們第一時間衝上香榭麗舍大道,勝利的喜悅讓他們手舞足蹈。在如同白晝般的戴高樂廣場裡和排山倒海的人群們一起振臂高呼:「法蘭西萬歲!法蘭西萬歲!」圖片源自微博成千上萬的人群齊唱著激揚的馬賽曲,人們揮舞著法蘭西國旗,眼角噙著淚水。幾天前,法國人同樣在這裡上舉辦了慶祝的狂歡,那是慶祝法國隊通過一記頭球第三次躋身世界盃決賽。
  • 【每日一習話】愛國主義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核心
    習近平:愛國主義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華民族團結奮鬥、自強不息的精神紐帶。這段話出自2019年4月30日習近平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愛國主義是熱愛和忠於自己祖國的思想、感情和行為的總和,是對待祖國的一種政治原則和道德原則。在中華民族綿延五千年的血脈中,愛國主義自古以來就是流淌其中的主旋律。五四運動,一批青年先鋒,挺身而出,奏響了浩氣長存的愛國主義壯歌,使這種去不掉、打不破、滅不了的精神得到新的升華。正是因為高舉愛國主義的偉大旗幟,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才能夠在改造中國、改造世界的拼搏中迸發出排山倒海的歷史偉力。
  • 奏響新時代愛國主義的最強音,我們這樣做!
    奏響新時代愛國主義的最強音,我們這樣做!在新時代的新徵程上,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著力培養愛國之情、砥礪強國之志、實踐報國之行,奏響新時代愛國主義的最強音。
  • 愛國主義是流氓的最後庇護所?
    文中記載了不少詹森本人的書信的對話,其中就包括我們今天聽得爛熟的名言「愛國主義是流氓的最後庇護所」。 不過,傳記作者包斯威爾雖然與詹森關係密切,但兩人政治觀點並不相同。所以許多文學研究者都認為,《詹森傳》並未完整傳達傳記人物的觀點,而只是摘錄了隻言片語,還夾雜著包斯威爾的個人觀點。
  • 美國雕塑大師-法蘭西
    這件作品使得法蘭西成為名揚美國的著名雕塑家。       1893年,43歲時,法蘭西成為國家雕塑協會(National Sculpture Society)的發起成員之一。       1913年,63歲時,法蘭西成為美國藝術科學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AAAS)的院士。
  • 平安產險:開展建國71周年《奪冠》愛國主義觀影活動
    為慶祝建國71周年華誕,弘揚愛國主義精神。10月10日,平安產險廈門分公司工會委員會組織全體員工觀看愛國主義教育片《奪冠》。
  • 「每日一習話」愛國主義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核心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習近平:愛國主義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華民族團結奮鬥、自強不息的精神紐帶。愛國主義是熱愛和忠於自己祖國的思想、感情和行為的總和,是對待祖國的一種政治原則和道德原則。在中華民族綿延五千年的血脈中,愛國主義自古以來就是流淌其中的主旋律。五四運動,一批青年先鋒,挺身而出,奏響了浩氣長存的愛國主義壯歌,使這種去不掉、打不破、滅不了的精神得到新的升華。正是因為高舉愛國主義的偉大旗幟,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才能夠在改造中國、改造世界的拼搏中迸發出排山倒海的歷史偉力。
  • 愛德華王子的仁慈給法蘭西的騎士和貴族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當這些騎士和貴族們正在狂歡慶功的時候,王子詢問有沒有人知道法王約翰的下落,但大家都不知道他在哪兒。王子派出兩位可靠的貴族騎著馬去戰場上看看有沒有他的蹤跡。這兩位貴族跨上戰馬出發了。他們先到了一個視角很好的小山包上。爬上山頂的時候,他們看到不遠處有一群士兵正從戰場那邊走過來。
  • 普京說愛國主義
    普京又談愛國主義了。俄羅斯勝利日剛過,在當地時間10日播出的一檔政論節目中,普京再次強調「愛國主義」的重要性,表示愛國主義就是俄羅斯的國家思想,「這種愛國主義不應是庸俗陳腐的,而應致力於國家發展與進步」,並促進人民的團結。
  • 什麼是鮮活的、真實的愛國主義?
    這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這種精神是凝心聚力的興國之魂、強國之魂。愛國主義始終是把中華民族堅強團結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創新始終是鞭策我們在改革開放中與時俱進的精神力量。全國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揚偉大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不斷增強團結一心的精神紐帶、自強不息的精神動力,永遠朝氣蓬勃邁向未來。
  • ...我們來了」愛國主義主題讀書教育活動演講比賽圓滿落幕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通訊員 陳彩燕隨著最後一位參賽選手的演講精彩收尾,12月20日,第26屆全省中小學生「全面小康 我們來了」愛國主義主題讀書教育活動演講比賽決賽在杭州正式落下帷幕。與往年一樣,今年演講比賽總決賽繼續保留知識問答環節,題目均出自浙江省中小學愛國主義讀書教育活動用書《全面小康 我們來了》(小學版、中學版),這是為了考察選手們對該讀本的解讀能力。演講比賽是浙江省中小學生愛國主義主題讀書教育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愛國主義主題讀書教育活動自1995年來已持續開展26年。
  • 如何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如何弘揚、實踐、傳播愛國主義精神?如何做最堅定的弘揚者和實踐者?如何將愛黨和愛國、愛社會主義統一起來?近日,市委宣傳部理論學習小組微信公眾號「微理大義」就愛國問題向網友徵集看法。下面,讓我們看看網友們怎麼說。愛國主義情懷在哪裡?在口號中,還是在課本裡,抑或是電視劇裡?
  • 我們的法蘭西歲月|中國少年的風骨與氣魄
    ——《我們的法蘭西歲月》磨磨蹭蹭花兩周時間看完了這部電視劇,我本是來看年輕的周恩來、鄧小平在法國的故事,順道學點法語(bushi),結果被「黃昏之賊」趙世炎迷倒了。我太喜歡趙世炎了!電視劇裡最突出的應該是旅法華人們的愛國之情和彼此之間的革命友誼,同時還穿插了不少親情愛情故事,後者為整部劇增添了一絲溫情。
  • 「滅亡是法蘭西帝國的宿命」
    「滅亡是法蘭西帝國的宿命」,讓·圖拉爾寫道。
  • 愛國主義的人學思考
    中華民族自古就有著深厚持久的愛國主義傳統,愛國主義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精神基因。正是在這一意義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愛國是第一位的」,「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反覆強調和闡釋新時代愛國主義的具體內涵和價值旨歸,使愛國主義成為中華民族迎接挑戰、克險攻堅的強大精神力量。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不懈奮鬥的今天,每一個中國人的命運已經與國家和民族的復興緊密聯繫在一起。因此,我們有必要深入闡釋愛國主義的內在生成邏輯,展現愛國主義的人學意蘊。
  • 法蘭西人與法蘭西帝國1
    (4)法蘭西王國時期843年查理曼大帝國分裂,萊茵河以西的羅曼語地區大多劃歸「法蘭西」。這是第一次從語言和地域上界定法蘭西。911年在法國西北地區建立諾曼第公國。爾後又很快被當地居民所同化,為法蘭西民族的構成增添了新的血液。
  • 法蘭西第二帝國
    ,法蘭西第二帝國正式登上歷史舞臺,共和國總統搖身一變成為帝國皇帝。法國民眾熱切期待拿破崙時代再度回歸法蘭西,他們無條件支持擁護拿破崙的繼承人,其侄子路易•拿破崙(史稱拿破崙三世)重建帝國。此時此刻的法國民眾,已經忘卻了法國大革命的政治立場與方向,只要帝國和帝國帶給法蘭西的歐洲霸權和國家榮譽,及由此而來的具有尊嚴和體面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