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跑者提醒:除去跑步,馬拉松訓練的其它注意事項

2020-12-08 阿傑跑者學苑

馬拉松訓練的過程,當然是以跑步為主的各項訓練。除去跑步,也有其它形式的各種輔助訓練。這些訓練成為跑步訓練的組成部分,構成了跑步訓練的整個訓練體系。

優秀的跑者應該在每年的訓練前進行一次運動成績分析,了解一下自己的成績變化。也能重新確定目前自己的跑步水平,確認需要加強訓練的內容。在馬拉松訓練的整個體系中,非跑步訓練項目有多種,它們和跑步訓練相結合,起到提高跑步能力的作用。也有一些訓練會對跑者的訓練起到相反作用,造成跑步傷痛。

力量訓練

進行長距離的快速跑要求跑者經過系統性訓練且具有一定受荷能力。大多數跑者在後半程都會跑得慢一些,通常情況下,後半程的體力也會逐漸變弱。

要解決這個問題,跑者要針對不同的肌肉進行每周2~3次的系統性力量訓練。力量訓練要在跑步訓練之前進行。

跑步時不同部位的肌肉會起到不同的作用。腹部肌肉負責保持上半身姿勢及帶動上半身運動。背部肌肉支撐上半身,上臂擺動帶動身體進行有節奏的跑步。上臂擺動時肩膀會承受負荷。

在慢跑中,除了腿部肌肉以外,腹部肌肉受到的負荷最多。

以下列舉一些方便鍛鍊肌肉的方法:

鍛鍊二頭肌:槓鈴和啞鈴彎舉;

鍛鍊三頭肌:臂屈伸,屈臂撐;

鍛鍊胸部肌肉:引體向上,背部推舉;

鍛鍊腹部肌肉:仰臥起坐,抬腿;

鍛鍊腿部肌肉:屈膝運動,俯臥腿彎舉,提踵。

輔助訓練

輔助訓練是跑步訓練和力量訓練的補充,有助於提高跑者的比賽能力。低強度的輔助訓練可以替代一些跑步訓練,還可以豐富耐力訓練內容,並給肌肉提供新的刺激,讓肌肉得到放鬆。

輔助訓練能促進身體恢復,產生耐力訓練的效果。同時不會讓跑步的肌肉承受過大的負荷。力量訓練也是輔助訓練的一種,其它的還有騎自行車,遊泳,踢球等。

過度訓練

造成過度訓練的因素有很多,引發的後果也很多,但都與大腦,肌肉和新陳代謝等問題相關。要做到預防和糾正過度訓練,就需要跑者認真且持續的評估自己的身體狀態,觀察其是否疲勞過度,特別是在承受高強度負荷之後。

過度訓練或者負荷過度的明顯特徵以下幾種:

關節的強烈疼痛;

靜息脈搏的升高;

肌肉疼痛,跑步成績的顯著下降;

強烈的疲倦感或者被掏空的感覺。

不過,在訓練開始之初跑步者感到疲勞是正常現象,疲勞感會在數日之後逐步消失。一旦強烈感覺到過度負荷或者身體出現劇烈的疼痛,就應該安排低強度的訓練或者安排休息。甚至應該中斷跑步,以便身體恢復。跑步要中斷多久以及進行低強度訓練的時長,應以身體重新感覺良好或者之前出現的疼痛消失為決定因素。

在馬拉松訓練中,跑步必須經常注意身體的信號,在身體出現較大問題或者劇烈疼痛的情況下,勉強堅持訓練只會適得其反。原本只要短暫地中斷訓練就可以使身體恢復,但現在中斷訓練的時間可能是原來的兩倍。

體重

體重會影響跑步用時和跑步時的自我感覺。體重對成績的提高有重大影響。超重的那部分體重是身體額外的負擔。關於體重與跑步的關係有一條黃金法則:每減輕1千克體重,跑步用時將縮短約1%,跑步時的感受將有所改善。

比如,減輕1千克體重,馬拉松用時將縮短約2分鐘,半程馬拉松用時將縮短大約1分鐘,10公裡跑用時將縮短約30秒。

總的說,馬拉松訓練的主要內容是基礎耐力訓練範圍捏的慢速耐久跑和力量耐力訓練範圍內的輕鬆耐久跑。其它訓練事項安排適當會極大提高跑步能力,反之,則會極大影響跑步成績。

相關焦點

  • 馬拉松配速碰到瓶頸?嘗試用精英跑者的長距離訓練TLT來突破
    可能有人會說這是因為速度訓練不夠,需要增加間歇跑訓練來提高配速。這個說法沒有問題,但在實際上,很多馬拉松精英跑者還會在長距離跑訓練上下功夫,增加長距離跑訓練難度,使自己的跑步潛能能夠最大程度的發揮。其中一個很有名而且效果顯著的訓練方法就是TLT。
  • 馬拉松配速碰到瓶頸?嘗試用精英跑者的長距離訓練TLT來突破
    這個說法沒有問題,但在實際上,很多馬拉松精英跑者還會在長距離跑訓練上下功夫,增加長距離跑訓練難度,使自己的跑步潛能能夠最大程度的發揮。其中一個很有名而且效果顯著的訓練方法就是TLT。Janet Cherobon-Bawcom在比賽中很多跑步俱樂部的跑步教練還會在TLT的基礎概念上,加入一些變化,以適應不同跑者的能力和訓練目標,而且已經被很多跑者的實際成績證明,TLT對於馬拉松跑者和半程馬拉松跑者的配速突破起到了非常顯著的作用。
  • 跑步技巧,提升你的跑步能力,馬拉松跑者必做的5個爆發力訓練
    跑者常說「跑馬拉松要練耐力,跑短跑要練爆發力。」聽起來好像很有道理的樣子。其實,跑馬拉松不僅僅需要練習耐力,當你從初級跑者,想通過更高的水平,跑步成績更上一層樓時,在訓練跑步耐力的同時,也需要訓練跑步爆發力。
  • 半程馬拉松訓練方法 七大注意事項
    那就來試試半程馬拉松吧!  半程馬拉松的距離對許多人來說恰恰好,它的長度夠,但又不至於太長,所以既能感受挑戰性,又不會耗去你太多精力練習。以下歸納出幾點準備半馬賽需要注意的事項,供跑友們參考:  1.  擁有良好基礎的跑者只要單純遵照課表,相信達到目標並不會太困難;至於基礎薄弱的跑者,如果貿然投入相同的訓練計劃,等於是在要求自己的身體同時間建立基礎和負擔新訓練,這種過度練習不僅身體吃不消,還可能會造成你意想不到的傷害。  2.
  • 以跑馬拉松為目的的跑者,可以如何利用跑步機訓練?
    很多馬拉松頂尖運動員,訓練最常見的三個場景也是操場跑道、公路和跑步機。跑步機可以作為路跑同時非常有效的補充針對訓練:如何利用跑步機訓練馬拉松?如果目標完成馬拉松,最好的方式是路跑+跑步機結合訓練。跑步機相比路跑有幾個優勢(下面會具體說),也確實存在更枯燥乏味的問題。
  • 耐力訓練的3大基礎訓練,跑者應該怎麼訓練有氧耐力?
    在有氧耐力訓練中,力量作為基礎的基礎,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不管你進行何種運動,基本的力量素質都是基本條件。在跑步運動中,力量除了可以有助於減緩你疲勞發生的時間外,還可以最大程度上預防運動傷害的發生。除去力量基礎,耐力訓練的其它兩種基礎訓練就是耐力和速度。
  • 跑馬拉松有哪些注意事項?
    運動蕩滌煩惱 如今,越來越多的跑馬愛好者參與到馬拉松的運動中,很多城市也都在舉辦各種馬拉松比賽,有的是專業選手參賽,還有很多是業餘選手,總之,跑馬拉松是需要體力和耐力的,所以,一定要量力而行,不要超出自己的能力範圍去跑,那麼,跑馬拉松需要注意哪些事情呢?
  • 從零基礎到馬拉松初級跑者? 專家訓練方案幫你
    跑步,如今已經成了一種時尚,不斷有人加入跑步一族,但也有不少人中途放棄。9月20日,北京馬拉松就要開跑了,喜歡跑步的你,或者剛剛開始跑步的你,有沒有想過自己也能跑完全程42.195公裡的馬拉松呢?
  • 大數據揭示新的跑步訓練模式,助推馬拉松訓練計劃
    ,馬拉松跑者們又逐漸開始了新一輪的訓練周期。對大部分跑者而言,能夠更多接觸到的是一些精英跑者分享的訓練模式和方法,比如基普喬格的訓練就是這樣一種典型,而更多專業跑者的訓練方式也常常被各種媒體或者教練所引用。問題在於:對於普通跑者來說,如果希望提高跑步成績,突破賽事達標成績,選擇和精英跑者一樣的訓練模式真的是最好的辦法嗎?
  • 秋季訓練全方位指導:跑者要注意增加這3方面的訓練
    事實上,經過系統的夏訓,會讓跑者在秋季到來時,發生脫胎換骨的變化,表現了跑者不僅感覺自己明顯跑得更快更輕鬆,馬拉松比賽實現PB的概率大大提高。跑者要注意增加以下幾方面的訓練有強度的大有氧訓練所謂有強度的大有氧訓練是指比平時輕鬆跑速度快,同時距離又比較長的訓練,一般要達到馬拉松配速跑,距離要達到10公裡以上的訓練屬於大有氧訓練。跑者可以在雙休日適當增加大有氧訓練,也即有強度的長距離拉練,而非普通的LSD訓練。
  • 跑步的好處 跑步千萬要注意這些事項
    現在的人越來越注重身體方面的健康,人們常常會通過健身來增強自己的身體素質,那麼請問跑步的好處有哪些呢?早上跑步的壞處有什麼呢?跑步前後要注意什麼呢?感興趣的朋友請看以下的內容吧。跑步的好處1、身心健康跑者是一群快樂的人,因為我們能體會到跑步高潮。
  • 節奏跑訓練--快樂跑團免費馬拉松訓練營第82期
    快樂跑團為各位喜歡跑步的跑友提供平臺,跑團訓練活動均為免費活動。10分45秒2016年 崇禮冰雪馬拉松 21km 男子冠軍【 注意事項 】1.若為跑步新人,可酌情考慮跑量,不建議在跑不出節奏的時候還繼續;  2.晚餐請在跑步訓練一小時之前結束;3.若有感冒發燒,身體不適等症狀,請停止跑步;4.天氣漸涼,請記得帶外套;【跑步知識】關於節奏跑,你知道多少?
  • 學會用大腦跑步—《跑者腦力訓練手冊》讀書筆記
    本書的作者長期擔任波士頓馬拉松的心理醫生。如何跑完42公裡的馬拉松?如何從溫暖的被窩裡出來,進入寒冷的清晨開始一場訓練?如何度過自己的撞牆期?所有的一切,都是通過自己的大腦來決定的,所以訓練自己的大腦非常重要。作者認為,我們應該像對待我們的膝蓋疼痛和肌肉拉傷一樣對待我們的腦力。跑步對腦力會產生很大的好處,跑步會讓你改善記憶,延緩衰老和增強幸福感。
  • 我市再添一位「破3」馬拉松精英跑者
    本報訊  在11月1日舉行的無錫馬拉松賽中,來自建德的餘衛華(圖中左二)以2小時58分43秒的成績,成功刷新自己2018年在浪漫櫻花無錫馬拉松賽上創造的3小時04分的個人最好成績,成為建德屈指可數的全程馬拉松「破3」的精英跑者。
  • 經驗 | 新手準備馬拉松訓練 不可不注意的6點事項
    越來越多的人準備跑馬拉松,但是有些注意事項還是要記住啊!
  • 大眾跑者注意了,健康跑步是需要做到這四點,你都做到了幾點?
    導語:所謂健康跑,就是一種健康高效的跑步方式,它適用於普通大眾、跑步愛好者和精英跑者。健康跑的終極目標是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逐漸改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最終找回人類與生俱來的奔跑本能。很多跑友也知道10公裡以內的跑步就是健康跑,這只是其中一個指標,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整理了4個跑步過程需要注意事項,記得收藏哦!01合理的跑量適量的跑步可以帶給我們身心愉悅,可以讓我們釋放壓力。國際公認的10公裡以內就是健康跑。 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發布的《身體活動和久坐行為指南》提出要保持最佳健康,應當保持每周300分鐘走路或者150分鐘跑步或者等價的運動量。
  • 資深跑者的5條訓練法則:跑得越快,越注重周跑量
    那怎樣才能提升自己的跑步能力,順利實現自己的馬拉松目標呢?以下精英跑者遵循的5條訓練原則,每個想跑得快且長久的跑者都應該看看。 跑者可以每1-2周增加10%的跑步距離。 很多人在備戰馬拉松的時候,非常注重累計月跑量。而頂級精英運動員更注重周跑量。為什麼說周跑量更重要呢? 比如,有的人月跑量超過200公裡,但是前三周就跑了180公裡,最後一周只跑了20公裡。而有的人月跑量也超過200公裡,但每周的跑量都在50公裡左右,且成遞增趨勢。
  • 馬拉松參賽注意事項
    跑步和開車是一樣的,汽車啟動後需要熱車、在轉彎時要打轉向燈、儘量不要急剎車、超車時需提前打轉向燈……現在就我個人的親身經歷來講講馬拉松參賽的注意事項
  • 【跑者知識】關於對科學的跑步訓練方法的見解
    5000米最好成績15分56秒;10000米最好成績33分24秒;馬拉松最好成績2小時33分43秒,國家一級運動員,1987年北京馬拉松成績;1988年四川省第六屆運動會田徑比賽5000米和10000米冠軍;1978-1981年,成都電訊工程學院和成都市大學生運動會5000米和10000米雙料「四連冠」。
  • 馬拉松參賽,跑者需要哪些基本素質和訓練要求?
    跑步訓練是一個系統性和持續性的過程,目的是改善身體素質,提高參賽成績。而最終目的是有計劃,有針對性地提高跑步者的運動機能,增強其身體和心理素質。跑者比賽能力的提高有賴於許多因素,這些因素是相互影響的,最終促成跑者的跑步能力提高。如果跑者要參加馬拉松,就要達到一定的基本要求,並為此進行一些基本的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