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訓練全方位指導:跑者要注意增加這3方面的訓練

2020-09-20 慧跑

關注慧跑,助您輕如羽、跑無傷

早晚明顯的涼意讓我們意識到初秋已經來臨,當然也意味著最好的跑步季節已經到來。

夏季酷熱難耐,跑得相當辛苦,配速也下降明顯;

秋季到來溫度適宜,你的跑步配速加快了嗎?

為什麼秋季跑起來特別舒服?

人在跑步時的狀態極大受到環境的影響,而我們所說的環境因素中對於跑步影響最大的就是溫度、溼度。

1、關於溫度

環境因素中溫度對跑步狀態的影響是巨大的。溫度越高,身體與外界環境之間的溫度差異就越小,這不利於熱傳導降低體溫。

因此在氣溫較高的環境中跑步,為了使體溫保持在正常範圍之間,大部分的血液被運輸到皮膚表面用來散發熱量,這必然會導致肌肉內血流量減少,肌肉的工作能力下降,乳酸代謝產物堆積增加,因此在相同配速下,高溫環境中跑去來會更吃力。

研究顯示,最合適的馬拉松比賽的氣溫大約是6~15度,超過20度,比賽成績就會明顯下降。

但20度左右的溫度跑步是沒有問題,所以目前的氣溫非常適合跑步訓練。

2、關於溼度

空氣溼度對跑步狀態也是存在較大影響,空氣溼度太大,影響人體排汗,導致耐力表現下降;溼度太小,又會使人感到容易口渴。

相關研究指出

氣溫在30—32度,相對溼度在80%以上,在這樣的環境下身體運轉相對比較吃力;

溼度在50%—65%之間,同時配合20度左右的溫度,最適宜運動發揮。

目前的氣候條件下,溫度和空氣溼度同時下降,天氣更加乾燥,讓人感覺舒適了許多,當然也就非常適宜跑步。

適宜的氣候讓跑者狀態回升

夏季跑步,對於多數人而言,每公裡配速往往會下降20-30秒甚至更多,或者說在同等速度下,心率會明顯上升。

進入秋季以後,你的配速相比夏季加快15-30秒,簡單來說,就是在同等心率情況下,你能夠跑得更快但也並不覺得很累,從而讓你發揮出你本人最佳水平。

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天時地利人和中的「天時」。

夏季訓練的成效呈現在秋季

事實上在舒適的秋季,你感覺自己跑得更快更輕鬆了,這究竟是你的耐力提高了,還是天氣原因讓你跑步狀態提升,亦或是兩者兼而有之。

如何區分配速的提升是源自訓練,還是由於天氣原因?

如果能夠你能夠以較快的速度完成18-20公裡,並且感覺沒有那麼累,那麼這就是夏訓所帶來的訓練成效的體現。

而如果你整個夏天就沒怎麼好好跑步,或者說兩天打漁三天曬網,那麼現在你感覺自己跑得稍微快一些了,很有可能不是因為你能力提高了,而是天氣因素讓你的跑步狀態比較好,短距離還行,距離長了還是會露餡的。

而如果你堅持夏練三伏,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夏天流下的每滴汗水都將為秋天暢快奔跑注入強大動力。

事實上,經過系統的夏訓,會讓跑者在秋季到來時,發生脫胎換骨的變化,表現了跑者不僅感覺自己明顯跑得更快更輕鬆,馬拉松比賽實現PB的概率大大提高。

經過夏訓,跑者在訓練成效方面將展現如下成果:

✔ 在同等配速下,疲勞感明顯減輕,心率也比之前降低;

✔ 在同等心率或者同等疲勞感情況下,配速明顯提升,也即跑得更快了;

✔ 甚至有些跑者表現為一方面跑步時心率下降,一方面配速還在提升,這是夏訓取得良好成效的最佳表現;

秋季要適當增加強度訓練

秋季氣候適宜,訓練時適當提速當然是需要的,也即要適當增加有強度的訓練,這樣對於發展心肺耐力大有裨益。

跑者要注意增加以下幾方面的訓練

有強度的大有氧訓練

所謂有強度的大有氧訓練是指比平時輕鬆跑速度快,同時距離又比較長的訓練,一般要達到馬拉松配速跑,距離要達到10公裡以上的訓練屬於大有氧訓練。

跑者可以在雙休日適當增加大有氧訓練,也即有強度的長距離拉練,而非普通的LSD訓練。

有強度的大有氧訓練有時又被稱為節奏跑。

法特萊克跑

法特萊克跑本質是變速跑訓練,把慢速跑和加速跑交替進行,同時也可以隨著地形變化變換速度的訓練方式,比如上坡時稍慢,下坡時稍快。

變速跑對於發展心肺耐力也是一種有效方式。

間歇跑

間歇跑大名鼎鼎,間歇跑通常會設置嚴密的組數、每組強度、距離、組間休息時間(有時休息時間也根據心率恢復確定)等等,

間歇跑要求跑者以最大攝氧量強度進行奔跑,是一種高強度訓練,對於發展心肺耐力效果較好。

秋季跑步裝備選擇

秋季是由炎熱到寒冷的過渡季節,連續五天平均氣溫穩定在22度時就算進入了秋季,低於10度時結束,大概持續兩個月時間。

秋季早晚比較涼,但中午又會感覺有些熱。所以要根據天氣靈活增減衣服。

一般來說,成熟跑者穿短褲短袖跑步問題不大,雖然起跑時感覺有些涼,但跑開後就很舒服了,不用太擔心著涼。

但早上或者晚上跑步時,氣溫較低,這時跑者可穿著輕薄的防風外套或長袖,起跑時穿著,身體感覺發熱後系上腰上即可,而跑完後做拉伸時則可以再次穿在身上,風衣是秋季比較好的選擇。

至於是穿短褲還是長褲,這個要根據個人體質和跑步距離,如果氣溫不是特別低,跑得距離又比較長,那麼短褲是最佳選擇,短褲畢竟比較利索。

一個小細節,雖然是秋天,秋高氣爽,但紫外線還是比較強烈,所以在秋季白天跑步還是要注意防曬問題,適當塗抹防曬霜。

秋季跑步補水考慮

秋季氣候比較乾燥,身體非汗液蒸發量增加,比較表現為口唇容易乾裂,但由於氣溫不高,所以跑步出汗量相比夏季肯定是有所減少的,所以一般不用擔心身體脫水問題。

在補水方面並沒有特別注意事項,一般1小時以內跑步,過程中不需要補水,跑步結束後補水即可,超過1小時跑步,可以在跑步過程中適當補水。

如果跑長距離比如15公裡以上,那麼可以適當補充運動飲料,一般15公裡以內喝白水足矣。

總結

熱愛跑步的人季節都不是事兒,還沒有養成跑步習慣的人估計現在可以考慮開啟跑步了,不要辜負了秋高氣爽的大好天氣。

對於身處南方的跑者,依舊悶熱潮溼,祖國大好河山氣候各異,還真沒法用一個標準和方法去指導大家跑步。

總而言之,隨遇而安,堅持跑步,就是健康生活方式!

秋季跑,你的配速加快了嗎?

為幫助跑者更好的掌握跑姿技術

跑步運動研習社聯合中國田協馬拉松培訓師

專為跑步人群打造、超4000人學習的「21天學會正確跑姿」

一站式幫助跑者掌握合理跑姿!


點擊下方專欄卡片,試聽課程

相關焦點

  • 耐力訓練的3大基礎訓練,跑者應該怎麼訓練有氧耐力?
    因此,要提高有氧能力,首要的便是提高攝氧能力,包括攜氧量和攝氧量。提高有氧耐力的途徑清楚了有氧耐力的本質後,我們就應該知道提高有氧耐力的途徑歸根到底就是兩個方面:1.心肺方面提高氧氣運輸能力。心臟每泵出血液輸出量的增加,就可攜帶更多的氧氣;肺的氣體交換能力也使得每次呼吸,可以從空氣中吸收更多氧氣到血液中;毛細血管網的生長可以使血液達到身體的更多地方,輸送更多的血液,從而可以攜帶更多的氧氣可以使用。2.肌肉方面提高肌肉的用氧能力。通過肌肉力量訓練,可以增加肌細胞中的線粒體數量和體積。
  • 不做間歇跑和長距離訓練|日本著名教練是如何指導眾多跑者破3的
    跑步跑到一定程度,跑者對於在馬拉松比賽中取得好成績,自然會有了越來越多的要求,無論是破4、破3還是PB,顯然都需要跑者比較認真系統地訓練。怎麼練就成為成熟跑者比較感興趣的話題,有一種在當今大眾跑者當中比較流行的訓練模式是這樣的:由於跑者都有本職工作,周一至周五比較忙碌,訓練時間有限,因此工作日可以做1-2次間歇跑,這樣既節約時間也有足夠強度,雙休日大家才有比較充裕的時間訓練,這時就要做LSD(長距離慢跑),並且距離要達到15-20公裡甚至更長。這樣的訓練究竟好不好呢?
  • 核心力量訓練,讓跑者受益更多
    要想提高跑步成績,最好加入一些力量訓練。現在的跑者越來越意識力量訓練的重要性,力量訓練不僅是為了提高成績,更是為了預防傷病,也讓自己更健康。 均衡的訓練應該包括增加核心肌肉力量的訓練。
  • 增加坡度訓練,有效提高跑坡能力,成為更強的馬拉松跑者
    跑者的訓練中,大多數人會重視長距離跑訓練、速度訓練和基礎跑訓練,畢竟這些都是對於能夠安全完賽,甚至做出個人突破的基礎保證。但和很多朋友討論過他們的訓練計劃後,發現幾乎沒有安排專門的坡度訓練。呼嚕爸爸的一個朋友,在參加成都雙遺馬拉松時,因為坡路較長,直接跑崩,本來很有經驗的馬拉松選手第一次棄賽。
  • 間歇訓練:優秀跑者的必經之路!
    可以從400米*5組開始間歇訓練,慢慢增加,每周可以增加一組,增加到400米*10組,甚至還可以增加到400*20組,世界健將的訓練方式有時候可以達到400米*40組的訓練水平。間歇訓練還可以提升每組的距離,比如每周提高到800米、1000米甚至3000米……著名的亞索800就是速度間歇訓練典型方式,從第一周開始訓練800*4組,每周訓練一次,每周加一組,加到10組為止,在十組結束不掉速的情況下,可以推算出全馬目標成績,比如:全馬5小時完賽目標,必須5分鐘跑800米;4小時完賽全馬目標,就應該4分鐘完成800米;3小時完賽,3分鐘跑800米……
  • 顛覆你對耐力訓練的認知:真正適合大眾跑者的訓練是這樣的
    五、真正好的耐力訓練模式應該是這樣的訓練中有氧比例的增加一方面降低了年訓練負荷的平均強度,另一方面促進了無氧訓練強度的進一步提高,這可以讓跑者以充沛的體力和優良的質量完成高強度的無氧區域訓練,這種以大比例的低強度和小比例的高強度訓練模式是最佳的,它可以讓跑者從過多的高乳酸大強度訓練造成的「疲勞積累」中解脫出來,既降低了過度訓練和損傷的發生率,又保證了訓練的突出強度,從刺激和恢復兩方面提高了訓練質量
  • 跑者基本素質訓練之一,耐力訓練的4大原則
    在耐力訓練過程中,跑者必須遵循有效的刺激,合理的訓練才能有效提高耐力。訓練時,肌肉承受的負荷必須達到能承受的最大負荷的70%,否則,訓練就沒有效果。因此,跑者在進行耐力訓練時必須要堅持以下4大原則。遞增式增加負荷原則跑者應根據接收負荷的能力和身體恢復所需的時間合理地增加負荷,這樣肌肉就能進行相應的調整並得以生長。我們將這一原則稱為遞增式施加負荷原則,也可以叫超量負荷原則。利用這一原則時,跑者必須精確控制負荷,並在特定時段內增加負荷。
  • 跑者訓練短跑爆發力,很有必要
    2007年初,是博爾特自己向教練米爾斯提出要練100米,才有了現在大家熟知的飛人。 可能很多跑友並不清楚, 400米是所有徑賽項目中最難的 ,它比100米、50米要更考驗耐力,比10000米和馬拉松更考驗爆發力。
  • 體能訓練的是一個系統性訓練,但要注意這幾點
    體能訓練的原則  因為體能訓練是件很單調的事,如果只採用一種方式,很快就會失去興趣的。沒有了興趣,效果自然要打折扣。利用多種方式訓練有利於保持身體的興奮感。無氧耐力是高強度運動的維持性,二者都要重視,不可偏廢。  體能鍛鍊的是一個系統性訓練,比如循環系統、呼吸系統等。體能要注重整體性的提高,同時又要加強局部的專項耐力。如持續快速出拳、踢腿、移動的能力。  為了取得訓練效果,每次練習的負荷量都有必要超過平時的基本要求。否則,只能是遊戲,談不上效果。有氧耐力是基礎,無氧耐力是格鬥的主要所需。有氧耐力是低強度運動的維持性。
  • 跑者,四個最好的肌力訓練動作
    Deadlifts)、核心訓練(Core Work)及單腳深蹲(Single-Leg Squats),將這四個動作加到原有的訓練中,有助於你成為一個跑起來更有效率的跑者囉。  (圖片來源:跑者榮耀330訓練營教練——飛歡) 2.單腳硬舉 許多跑者都是以大腿後側為主導來進行跑步,而沒有使用他們的臀肌(補註:臀大肌)。而單腳硬舉是一個針對臀部的訓練動作,此外,Donkey Kicks及Single-Leg Pelvic Bridge也是訓練臀肌相當好的動作。
  • 跑者魂必備菜單 長距離訓練
    若想跑好一場馬拉松,「長距離訓練」相當重要,但其實長距離訓練,就像間歇、反覆跑、耐力跑一樣,只是長跑眾多訓練中的一個專項,是在穩定的增加跑量與強度下,有效提高有氧運動能力,並增加跑者對乳酸堆積與能量不足等現象的忍耐力。
  • 想要實現無傷跑?這本全跑者訓練通關手冊建議收藏
    而塔尖則為心智能力,這方面往往被跑者所忽視,事實上,大眾跑者也要十分重視心理和腦力訓練。目前的主流觀點認為,每周跑量超過90-100公裡,對於普通跑者而言,傷痛率將大幅提高。跑量一定要與身體能力匹配,不是說周跑量一定不能突破90公裡,而是要循序漸進,逐步提升跑步能力和跑量。
  • 6個方法讓跑者更快 聽快音樂做增強訓練
    6日報導:談及提高跑步速度時,很多人都知道增加訓練裡程和增強訓練強度這兩種方法。這看起來重要性不大,但是它卻關係到跑步的成敗。」減掉多餘的體重這一點實際上和第一條差不多,都是減輕跑者總體的體重。跑步專家馬特·菲茨格拉德表示:「每一位跑者都有自己的最佳跑步體重,我把這個體重定義為跑者在比賽中表現最好時的體重。因為跑者的體重通常比最佳體重要高,所以他們通常把提升表現與減肥聯繫在一起,這就使得有些跑者先注重自己的減肥,然後才提升自己的表現。」
  • 跑者該吃什麼食物,才最有利於訓練呢?
    由於每一位跑者的身體狀況不同,訓練模式也不完全一樣,所以在攝入營養方面也不存在一個人人都適合的公式。跑者該吃些什麼食物才能最有利於訓練呢?特別是在減量期間,有些跑者會特別注重飲食和恢復,比如流傳甚廣的「糖原負荷恢復法」,即採用富含糖的飲食與運動相結合,最大化肌肉和肝臟中糖原的儲備。
  • 跑者核心肌群五大訓練動作 提升穩定度增加耐力
    3.抬起頭,舉起右手及左腳,離地約五英吋,數到3。回到①。  4.每一邊各做10次。  因為一般手或腳出力時,肩膀就會不自覺得往上抬,所以要特別注意這一點。切記一個重點,肩膀不要往上抬太多,自然就好。有一個示範影片[Superman],一共示範三個動作,從基本到困難。
  • 泰拳訓練指導經典
    這一思想始終貫穿於泰拳的訓練之中,提高身體素質成為泰拳手必須經歷的重要訓練過程。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泰拳手要本著「狠,猛,全力以赴,不遺餘力」的原則,採用獨特的訓練方法,十年如一日地磨練,方能成功。泰拳基本技術訓練主要包括心理素質訓練,體能訓練,勁力訓練,眼力訓練,角力訓練等五種。
  • 越野跑者的TRX訓練
    隨著臀部和核心的提高,在越野跑中跑者的力量,平衡都將顯著提高。同時隨著訓練的深入,更可以輕鬆駕馭各種越野路面。能增加全身肌群的平衡、協調與穩定能力,對於強化肌力、核心肌群、燃燒脂肪、雕塑曲線有極佳的效果。 TRX訓練的優點 1.TRX 可以針對任何體能水準的人、在任何地方做訓練。 2.TRX 將身體看成一個整體,而非一個一個的單一部位來看。
  • 跑者有必要進行負重訓練嗎?
    事實上,跑者比你想像的更需要負重訓練。在日常訓練中增加負重訓練,即使只是每周一到兩次,對於高效的跑步也是必不可少的。 負重訓練幫助跑者達成了三大目標,「它通過強化肌肉和結締組織防止你受傷;也會通過改善神經肌肉協調和力量助你跑得更快;它還會通過改善協調性和步幅效率來提高跑步的經濟性。
  • 以跑馬拉松為目的的跑者,可以如何利用跑步機訓練?
    路跑的時候,我們的運動強度只能根據配速變化調整,而跑步機的速度和坡度有無數種組合。即你可以用相當慢的速度訓練,但設置一個較大坡度,此時仍然能實現快跑訓練的能量需求。跑步機可以非常準確的控制配速。這對絕大多數人而言都是比較難實現的。路跑時稍微改動呼吸、擺臂、跑姿,配速多少都會引起波動。或者很多人跑著跑著就會「不由自主」的跑快/跑慢。在跑步機上就沒有這些問題。
  • 跑者腿部訓練秘籍| 教你如何有效增強下肢力量
    因為下蹲只是一種基礎力量訓練方法,而非針對跑步的專門力量訓練方法。即使力量提高了,腿感覺似乎更有勁兒了,能不能用在跑步上,這可要另當別論!什麼樣的力量才是跑者需要的專門力量,一言以蔽之——高度結合跑步動作的力量訓練,鍛鍊全身協調用力的練習才是跑者需要的專門力量。對照這個標準,我們來看看為什麼下蹲不是針對跑步的力量訓練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