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去玩,為什麼特別容易中暑?家長要注意這3點

2020-12-23 紐哈頓國際早教

暑期到了,不論是孩子假期休息,還是跟著父母去旅遊,家長都應該為孩子做好防暑措施,特別是很多地方持續高溫預警,這樣的天氣不僅成年人受不了,而且對於年齡較小的孩子來說,更是需要小心提防。

孩子們本身就喜歡戶外活動,他們即便是在烈日炎炎的地方,也能樂此不疲地玩耍,如果沒有家長的引導和關注,那麼孩子很容易就中暑甚至生病。前段時間,在社交媒體上看到一則相關的案例,真讓很多家長痛心。

在山東某地一名5歲的小男孩中午在路邊玩耍,由於沒有大人的照顧,所以孩子玩得很隨性,但是突然在路邊暈倒,很多路人看到後,立馬報警尋求幫助,最後,民警看到這樣的情況,立刻聯繫家長,並開車將孩子帶到醫院進行治療,好在脫離了生命危險。

經過詢問和調查,最終得知,原來孩子吃完午飯後就在戶外玩耍,由於天氣過於炎熱,再加上孩子長時間暴露在陽光下,導致出現嘔吐和昏迷的現象。幸虧被家長和民警及時送到醫院,不然很可能釀成大禍。

結合案例,不難看出,孩子和大人的身體狀況是完全不一樣的,有時候家長覺得外面天氣很舒服,但是孩子很可能就覺得難受。預防孩子夏天中暑,家長應該注意以下3方面。

1. 避免在高溫天氣外出

高溫天氣,最好讓孩子待在家裡;如果外出旅遊,提前做好規劃和計劃,如果天氣炎熱,那麼可以選擇在涼快的地方。特別是中午的時間,這個時候的陽光十分充足,孩子如果一直在烈日下長期玩耍,最容易出現中暑。

所以,當夏天孩子出去玩的時候,家長需要提前為他們做好防護措施,比如:塗抹防曬霜、戴好遮陽帽、衣服最好寬鬆舒適等等。

2. 及時補充水分

無論是在家裡,還是到了外面,家長可以為孩子準備充足的水分,保證孩子不會缺水,很多時候,孩子說自己「口渴」,家長才讓孩子喝水,這其實是不正確的方式。給孩子補充水分,應該是及時補充,這樣才能讓孩子更加健康。

此外,家長最好不要用碳酸飲料或者乳製品來代替喝水,最好準備白開水、綠豆湯以及鮮榨的果汁,這樣才能讓孩子減少出現中暑的現象。

3. 家庭溫度適宜

在家裡,不要把空調的溫度調到太低,這樣其實對於孩子的發育和成長,沒有好處,反而長期處在空調房,對於孩子的健康和免疫力都有損害。正確的做法是:首先保證室內空氣流通,如果氣溫很高,那麼適當的降低空調溫度,不要讓孩子正對著電扇或者空調。

只有家長做好萬全的準備和防護,才能守護孩子的健康和成長,讓孩子在暑期能夠擁有一份美好的回憶。

更多關於早教和育兒相關的知識,大家可以關注紐哈頓國際早教,我們會及時給大家分享,歡迎大家留言區評論互動,轉發關注,點讚分享給更多人!

相關焦點

  • 當孩子出現這些表現時,可能代表要中暑了,家長要及時處理
    琳琳這才急急忙忙的跟上他們的腳步,開著車把孩子送到了醫院。到了醫院,經過一番檢查,醫生說孩子沒有什麼大礙,就是因為天氣太熱,孩子中暑了,才會導致孩子出現發燒的現象,給孩子打幾瓶點滴,開點藥就沒什麼大礙了。
  • 帶孩子出去玩心情說說 家長與孩子一起出遊注意事項
    金秋十月,天氣不冷不熱,正是外出遊玩的好時候,而且國慶節假期家長不用上班,學生不用上學,可以一起出去旅遊一番。形容帶孩子出遊的心情說說就會出現在在朋友圈中,內容也十分有趣。   每一次旅行,每一次出遊,都是想拓寬孩子和自己的眼界,見的多了視野就很寬,不管去哪裡,都完全體驗當地的風土人情,感受當地的文化底蘊。
  • 夏天孩子中暑怎麼辦?簡單方法4步走,及時的處理保娃平安
    炎炎夏日,就算不是出去曬太陽,室內的高溫、溼度大,不通風,都很有可能導致嬰幼兒中暑。2、 不要將寶寶包裹的太嚴實,如果摸到後背出汗,一定要注意減衣服。3、 降低室內溫度。夏天應當保持室內26℃,每日記得開窗通風,保持通風。
  • 什麼年齡段的孩子容易走丟?不是七歲也不是八歲,家長要注意了
    雖然如今社會進步了,社會對孩子的安全做了更加周全的保護,但是如果父母沒有保護好孩子,孩子還是會容易走丟。一旦孩子走丟就是整個家庭的災難。哪怕孩子後來被找回來了,也很難再變回原來的樣子,很讓人心痛。所以,現在我們家對孩子的人身安全問題更加重視了,開始更多在網上看一些關於孩子走丟的新聞,或者研究孩子走丟的數據。
  • 經常給孩子吹空調,這4點要注意,不然會害了孩子家長別大意!
    如果家長不去改善外在環境的溫度,寶寶也會很不舒服,甚至哭鬧不止。天氣太熱會對寶寶產生很多不利的影響。以下幾種情況就是經常會發生的。睡眠質量降低天氣太熱,寶寶睡覺會容易出汗,睡的也不踏實,睡眠質量降低,容易醒,哭鬧。這也會耗費家長更多的精力。
  • 助力高考——如何預防考場中暑?考場中暑後考生如何處理?
    雖然只是7月初,但是全國各地普遍高溫,最高的地區已經接近40度,如果考前休息不好,考生急躁,再加上考生入場前長時間處在高溫當中,特別容易發生中暑。1、為了預防中暑,首先需要了解為什麼會中暑。出現中暑後要記得補液3、考生出現中暑症狀後該怎麼做呢?首先中暑最重要的是預防!預防!預防!
  • 近期兒童呼吸道疾病高發 家長照護孩子要特別注意什麼?
    記者從市兒童醫院了解到,當前醫院每天都要接診大量的呼吸道疾病患兒。哪些孩子最容易「中招」?近期,家長照護孩子又需要特別注意什麼呢?一起來聽聽專家怎麼說。家長:(是哪裡不舒服?)小朋友是最近咳嗽,還有一個就是肚子不舒服,因為最近這種天氣有點忽冷忽熱的,(班上同學)很多是感冒了不舒服。
  • 小S當家長壓力大:出去玩要拍照,讓孩子寫遊記
    據臺灣媒體消息,小S和許雅鈞(Mike)結婚11年,育有3個女兒,時常在社交網站分享家庭生活。今日,小S罕見抱怨起當媽媽來,談到學生要寫寒暑假作業,交遊記、心得時留言稱,「出去玩也一直在想幫孩子拍照,讓他們寫遊記」,直呼家長壓力超大。
  • 狗比人容易中暑,這是為什麼?我們應該怎樣預防狗狗中暑
    天氣一天比一天炎熱,人們恨不得一天到晚都住在有空調的家裡休息,而同樣的,鏟屎官們的愛犬也是這樣的想法,要知道狗比人的耐熱性要差很多,人類體表有著汗腺可以散發熱量,狗的體表卻沒有,它們唯一能散發熱量的地方就是舌頭和腳底,所以我們才能看到狗在炎熱的夏季不停的吐舌頭,這其實就是它們熱的實在受不了了,
  • 孩子為什麼會暈車?孩子暈車怎麼辦?這些必備的常識家長要知道
    這種情況還是比較常見的,所以家長很頭疼,每次出去也會選擇性的帶著寶寶,如果太遠就不帶孩子出行了,但是很多孩子還願意跟著爸媽一起出去玩,如果不帶著他們,孩子就會不開心,這個情況也是令很多家長左右為難。尤其是一家人出去玩的時候,到底帶不帶孩子就成了難題。所以我們不僅要了解孩子為什麼暈車,還一定要知道如何避免孩子暈車。其實家長可以主要從以下幾點注意。
  • 家長要提醒孩子注意這3個習慣
    很多家長以為身高只是由遺傳決定的,其實這種想法是比較片面的,後天的影響也是很重要的。現在很多的家長讓孩子參加籃球班,喝純牛奶就是為了能讓孩子長高一點。 1.食慾大增 孩子長高的時候容易比平時餓得快、吃得多。假如父母發現孩子胃口變好,飯量增加。剛吃完飯沒多久,又吵吵著要餓了,這就說明他現在正在長高。父母要注意是,如果發現了這種情況,要保持孩子飲食的合理搭配,促進他骨骼的發育,可以讓孩子多吃含有蛋白質和鈣的食物,比如說一些肉類,牛奶和雞蛋等。
  • 小心「冬中暑」!家長別再這樣給寶寶穿衣了
    「中暑」後的急救 「冬中暑」是來的比較急的,一旦發現不能盲目的給寶寶脫衣服、掀被子,正確方法應該從下面這三個方面著手:1、解開寶寶的重重衣物或掀開被子散熱時,家長要立即把寶寶額頭和身上的汗擦乾,在溫暖的室內給寶寶換上乾爽的衣物,避免感冒。
  • 孩子為什麼會走路了卻總要抱抱?原因有這3個,家長要了解
    而等到孩子已經學會走路,並且能走得很穩當的時候,孩子反而不願意自己走路了,家長們對此感到困惑不已。為什麼孩子會走路後,反而不願意走路了呢?好不容易養到孩子能走路了,很多家長以為這下可以解放雙手了,沒想到孩子依然要掛在你的脖子上,問題是小一點的時候孩子體重比較輕,抱起來相對比較輕鬆些,但是隨著孩子月齡的增加,體重逐漸增加,抱著那麼一大坨出門真的讓人累覺不愛。很多家長不明白,為什麼寶寶明明會走路了,反而不願意走路了。
  • 幼兒園孩子怒打老師:當孩子有這些行為時,家長要注意了
    為什麼一個這麼小的孩子會做出這樣一種危險的行為呢?是否真的跟網友所說的那樣有暴力傾向且「十惡不赦」呢?這就需要了解,小孩子那些所謂的「暴力傾向行為」是如何產生的。那既然知道小孩子有時候「動手」不是有心的,那家長到底該怎麼做,才能幫孩子改變愛欺負人的習慣呢?以下有三點建議:1孩子「以自我為中心」的想法是正常的發展階段,但是家長也不能放任自由,畢竟那不是正確的做法。
  • 孩子青春期太重要,這8件事家長一定要做!
    為什麼孩子到了青春期家長一定要注意 如果把人的心理年齡進行階段劃分的話,18歲之內,心理年齡可以劃分為很多個時期這個過程中,我們會出現這樣一些評判,有人說這是人心理最危險的時期。 人初次出現不良行為的高峰年齡點在哪?12歲開始逃學了,15歲是高峰期。這個年齡段孩子最容易出問題。 孩子生理已經發育了,在這個階段會有一些異常的表現,但這個表現如果限於青春期,也不要大驚小怪。
  • 窒息、中暑、中毒,這8件夏季防護物品應列入黑名單,快讓娃遠離
    四川一家兒童醫院的主治醫師就曾指出:夏季這8件常用的防護物品應被列入黑名單,易致娃窒息、中暑、中毒!這並非危言聳聽,有科學依據。這8件夏季防護物品應列入黑名單,傷娃於無形1.成人口罩意外指數:★★危險指數:★★技能:心靈攻擊為什麼孩子在夏天也被武裝成「粽子」?唉,都怪疫情!
  • 孩子被打罵後,有種情況就是孩子的「求救信號」,家長要注意了
    孩子被打罵後,有種情況就是孩子的「求救信號」,家長要注意了打罵孩子就像會上癮一樣,因為很多的教育家都說不要打罵和體罰孩子,可是孩子真的非常氣人的時候,家長跟孩子講道理都不管用,就直接用打罵來管教孩子,這招確實好用,所以家長以後就直接升級為打孩子
  • 為什麼「粘液質」孩子這麼受老師歡迎?家長教育功不可沒
    現在有的學校已經開學了,很多家長被自己的孩子折磨的日子就快要結束了。網上有好多家長錄了送孩子上課歡欣鼓舞的視頻。老師也要結束「主播」生涯,準備上課了。相比較難搞的活潑的孩子,表姐家有一個特別受老師歡迎的孩子,小男孩叫童童。
  • 疫情當前,孩子被「禁足」在家,孩子的「心理防護」家長要重視
    這是孩子注意力無法集中,或者是注意力正在下降。家長要注意孩子注意力的變化,及時幫助孩子提升注意力,那麼,以後上學之後才能更快地回到學習狀態。有些時候,家長從一件小事裡,就能看出孩子是否注意力夠集中。小孩子總是最盼望假期的,他們想去外面遊泳、玩機動遊戲、去別人家拜年手工包。特別是春節,這一段有紅包收又有遊戲玩的假期是他們最快樂的時光。但是,這次被限制在小小的屋裡,他們很容易就變得煩躁,不停地在問:"為什麼不能出去玩了?"
  • 家長一定要注意:別留孩子一個人在家,不然後果自負!
    他想要的東西,沒有就沒有要不到的,他對待老人不給他買的時候,就「1哭,2鬧,3滿地打滾」,然後老人因為不想忍心看他這個樣子,就依著他了。而他不願意的事情也沒人能強迫到他。這天,奶奶要出去買菜,因為家裡沒人,就要求明明跟著她一起出門,但是明明覺得外面太熱了,不願意出門,奶奶沒法,就只好叮囑明明哪些東西是不能動的,然後就出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