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與吐蕃為什麼相愛相殺兩百多年?

2021-02-13 冷熱軍事史

NO.329 - 唐蕃戰爭

作者:董奇

編輯:Q先森  /  出品:冷熱軍事史

唐朝立國以來,憑藉強大的國力剿撫並用,分化、壓制、收服了周邊大多數異族政權。突厥、吐谷渾、高昌、百濟、高句麗、回紇等相繼衰落,無法與唐朝抗衡。

只有吐蕃王朝,雄踞青藏高原兩百多年,與唐朝時戰時和相伴始終。今天就請朋友們隨筆者走近唐朝時代的雪域高原,看看吐蕃何以成為唐朝最頑強的對手。

吐蕃崛起與文成公主和親

公元5世紀末以來,地處雅隆河谷的吐蕃逐漸崛起,攻取了青藏高原大部。七世紀前期,一代雄主松贊幹布成為吐蕃贊普(國王),恩威並施削平內亂,遷都邏些(拉薩)開疆擴土,經濟發展軍力大增。

羽翼豐滿的吐蕃開始對周邊遊牧部族展開進攻。同時期的唐朝處於貞觀之治,政通人和,百業復興,四夷臣服,絲路暢通。公元634年,松贊幹布遣使入長安覲見,唐太宗遣使回訪,唐蕃間開始了」相愛相殺」的兩個世紀。

▲ 唐太宗接見吐蕃使者

由於唐太宗婉拒吐蕃請婚,公元638年,松贊幹布以吐谷渾挑撥唐蕃關係為藉口,發兵攻打吐谷渾及党項、白蘭諸部,又趁唐軍不備進攻唐蕃邊境的松州,大軍壓境,唐朝兩個羈縻州投降吐蕃。

唐太宗派名將侯君集率軍反擊,吐蕃遭遇唐軍突襲死傷千餘人。松贊幹布趁機請和並再度求親,為安撫吐蕃穩定西陲,唐太宗以宗室女文成公主和親吐蕃。

文成公主入藏,促進了佛教、漢學、中醫、農學等唐朝文明在吐蕃的傳播。自文成公主入藏到松贊幹布去世後初年,唐蕃之間維持了近20年和平。

▲ 唐太宗李世民(非寫實畫作)

折戟大非川:唐蕃初次交鋒

松贊幹布去世,噶氏家族輔佐其孫執政。吐蕃一面繼續推進各項改革,另一面繼續向外擴張。

公元663年,吐蕃發動了對吐谷渾的總攻,吐谷渾可汗戰敗,率殘部逃奔唐朝涼州。同年,吐蕃與弓月、疏勒兩部合兵進攻于闐,被唐朝安西軍逼退。唐蕃爭奪河源和西域的拉鋸戰開幕。

然而,此時的唐朝卻內憂外患。

高宗武后與元老重臣的權力之爭白熱化,高宗身體每況愈下,武后忙於穩固權力。唐朝與高句麗的戰爭持續了15年,西域地區西突厥諸部屢興叛亂。唐朝被迫東西兩線作戰。長期內鬥和大規模戰爭大大消耗了唐朝的軍力財力,對付吐蕃擴張力不從心。

▲ 唐軍隊

公元669年,唐軍攻滅高句麗,東線戰場烽火暫歇。唐朝將主要精力轉向河西、青海方向。

如何安置吐谷渾餘部並應對吐蕃東擴,唐朝內部意見不一。雖然確定了對吐蕃進行先發制人的打擊,但因自然災害頻發、唐軍士卒疲憊、遠徵高原行軍困難等因素,高宗君臣舉棋不定。

吐蕃則趁唐朝災害頻發內政不穩,出動數十萬大軍北上,攻陷西域十八州。安西四鎮陷落,動搖了唐朝在西域的統治。唐朝被迫做出反應:「三箭定天山」的名將薛仁貴掛帥,率大軍十萬徵討吐蕃。

▲ 薛仁貴(非寫實畫作)

由於副將郭待封貪功冒進,唐軍在烏海遭到吐蕃20萬大軍包圍襲擊,輜重糧草喪失殆盡;餘部退兵至大非川,被增兵至40萬的吐蕃大軍包圍。

吐蕃軍以逸待勞人多勢眾,物資供應充裕;唐軍多日行軍人困馬乏,新遭敗績士氣低落,又因高原反應多生疾病,戰鬥力大降。雙方主力交手,吐蕃軍依仗天時地利,一舉擊潰唐軍。薛仁貴被迫與吐蕃議和,率殘部回朝。

折戟大非川,是唐朝開國以來對周邊部族戰爭的首次重大失利,唐軍精銳大喪,元氣大傷。此後唐朝被迫進行戰略收縮,吐谷渾復國之火徹底熄滅。吐蕃控制了水草茂盛的河源地區,得到了進軍河西和控制西域的跳板。

面對吐蕃的步步緊逼,唐朝加強了河隴地區的布防,名將婁師德等先後率軍在河隴、劍南擊退了吐蕃的進犯,穩定了唐軍防線,吐蕃與唐朝進入了長期對峙的時期。

爭奪河源西域與劍南南詔

高宗去世,武則天大權獨攬,開始對吐蕃的反攻。吐蕃連年徵戰開疆拓土,但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惡化了與唐朝的關係,贊普與權臣噶氏家族矛盾日益加深;吐谷渾等部族不堪沉重的賦役,紛紛棄蕃歸唐。

武則天以大將王孝傑為統帥,與反叛吐蕃的西突厥等部族聯兵,出擊西域收復安西四鎮,並在涼州、西域開展屯田,加強了對絲路沿線的控制。

▲ 武則天

此後雙方在西域和河源地區反覆交手,互有勝負。公元698年,吐蕃贊普赤都松贊以狩獵為名,一舉剷除了專權48年的噶氏家族。噶氏殘部及其治下的吐谷渾部落1400帳,為躲避吐蕃追剿於第二年投歸唐朝。

除掉了權臣噶氏家族,吐蕃安內攘外,實力恢復。同時期神龍政變爆發,武則天退位唐中宗復闢。公元710年,金城公主和親,唐朝和吐蕃的關係暫時緩和。

公元709年,唐中宗在大明宮梨園宴請了吐蕃迎婚使一行:在唐蕃兩國的馬球比賽中,中宗侄子臨淄王李隆基出場,帶領唐朝馬球隊轉敗為勝。

這場比賽後不久,唐中宗去世,李隆基先後剷除了韋後、安樂公主和太平公主等政敵,開始打造文治武功的開元盛世。唐蕃關係猶如這場馬球比賽,上演了戰與和的逆轉。

▲ 唐玄宗李隆基

金城公主出嫁時,吐蕃通過賄賂送親使,從唐朝手中求取了九曲之地。此地水草肥美,且距離唐朝河西諸州較近,成為吐蕃東進的根據地。從公元714年起,圍繞九曲之地的歸屬,唐蕃交戰多次互有勝負,唐軍打退吐蕃多次進攻,基本上穩定了河隴防線。

開元前期,唐玄宗李隆基虛心納諫,宰相姚崇等人不尚邊功,吐蕃贊普多次請求會盟和好,加上金城公主的斡旋,公元733年唐蕃雙方訂立了和約,商貿往來增多,吐蕃派遣貴族子弟入長安求學,河湟一帶烽火暫熄。

好景不長,開元後期到天寶年間,唐玄宗日益好大喜功,邊將趁機挑起戰端,加上金城公主的去世,唐蕃之間很快再度戰火紛飛。

▲ 唐朝與吐蕃形勢圖

公元741年,吐蕃軍攻取青海石堡,唐蕃雙方圍繞石堡開始了反覆的爭奪。

多次擊敗吐蕃、契丹的名將、河西隴右節度使王忠嗣認為石堡地勢險要,吐蕃傾力固守,奪之傷亡太大且不易長期駐守補給,得不償失。晚年的玄宗聽信李林甫等人的讒言,貶黜王忠嗣,以其部將哥舒翰繼任隴右節度使,率軍繼續攻打石堡。

戰爭的進展和結局不出王忠嗣所料:哥舒翰以數萬唐軍將士的性命為代價,6萬人馬耗費數日才攻下石堡,俘虜400餘人。李白無不辛辣地諷刺道:「君不能學哥舒,橫行青海夜帶刀,西屠石堡取紫袍。」

在付出巨大代價後,天寶末年唐軍逐步從吐蕃手中奪回九曲之地,與此同時在西域和中亞也逐步佔據優勢。

▲ 吐蕃武士

武則天執政時期,唐軍雖然收復安西四鎮,但吐蕃仍同西域諸部藕斷絲連。為對抗唐朝安西、北庭都護府的軍力,開元年間起,吐蕃與後突厥汗國和突騎施等部聯結騷擾西域,並圍繞蔥嶺以西的小勃律國展開了反覆爭奪。

公元737年,吐蕃大軍壓境,原本親唐的小勃律投降,蔥嶺以西20餘國臣服吐蕃。

10年後,唐朝名將高仙芝領步騎萬餘,精兵遠徵小勃律,攻取了吐蕃連方堡,俘虜了小勃律王夫婦,切斷了吐蕃增援小勃律的唯一通道,並於三年後攻破親吐蕃的曷師國,擒獲吐蕃盟友突騎施可汗,威震西域和中亞。

▲ 唐重騎兵

開元年間,雲南諸蠻部彼此攻伐,南詔國崛起,利用唐蕃雙方在雲南的矛盾衝突,爭取到唐朝支持,成功兼併了其他五詔。國王皮羅閣死後,唐朝開始壓制南詔的擴張,加之唐朝雲南地方官的暴行,南詔背離唐朝倒向吐蕃。

在吐蕃支持下,南詔擊敗唐朝數萬討伐軍,控制了雲南大部。唐朝徵討南詔的失敗,預示唐蕃關係將再度發生轉折。

只是近黃昏:唐蕃休兵和解

總體來看,唐朝在遏制吐蕃、開拓疆域方面取得了顯赫武功。然而外重內輕的兵力分布、對邊將的管理失控、唐玄宗的昏聵和野心家的投機,最終釀成了驚天動地的安史之亂。

▲ 安史叛軍

曾經令吐蕃膽寒的名將高仙芝、哥舒翰相繼遇害,唐朝河西、安西精銳邊軍東進平叛令邊防空虛,吐蕃得以趁機大舉東擴北上,逐步奪取了西域安西四鎮和河西、隴右等地,甚至一度攻佔長安。名將郭子儀聯合回紇汗國的兵馬發動反攻,唐朝才得以收復首都。

佔領西域和河西隴右,吐蕃也達到了自身擴張的極限:國內的宗教、權貴衝突和奴隸反抗此起彼伏,難以繼續長期用兵。深處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和黨爭旋渦中的唐朝,也急需緩和與吐蕃的關係。

唐憲宗去世後,筋疲力盡的唐蕃雙方於822年第八次會盟,激烈的對抗狀態基本結束。

▲ 第八次會盟碑仍矗立在拉薩大昭寺前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唐朝和吐蕃這對難兄難弟雖然和解,但各自國內的矛盾不斷激化,最終在人民反抗的浪潮中分別走向滅亡。

關注分享,總有一個在路上~

入群、投稿、轉載與商務合作

請聯繫微信號:potereio

相關焦點

  • 吐蕃強盛時為什麼對大唐用兵兩百多年,卻對身旁的印度不聞不問?
    吐蕃雖然在青藏高原上曾經也是霸主,但是他對於周邊國家的態度大多出於自身的利益考慮。在松贊幹布之前的墀松贊德時期,他就曾經對周邊國家做了試探性的出擊,吐蕃北面是回鶻,東面是大唐,南面是南詔,西面是大食。這些無一例外曾經與吐蕃發生過戰爭。並不是只攻打大唐,不攻打孱弱的印度。
  • 雙子座兄弟相愛相殺,一輝為瞬放棄全世界,他倆齊心協力封印了神
    這羈絆或相愛相殺,或兄友弟恭,兄長始終繞不過弟控的嫌疑!撒加和加隆這對宿命的雙生子註定命運多舛,老大撒加對其他人都非常溫柔,唯獨對弟弟非常暴躁,生氣起來弟弟都揍,然而喜歡打弟弟那也是愛之切責之深而已!(加隆表示:聖衣給我穿,看我不打死你!)。就這樣相愛相殺的兄弟,誰也不是誰的替代品,他們只是不想輸給最在乎的對方。加隆讓哥哥做教皇而非自己搶這個位置,臨死前最後一句話是叫撒加哥哥。
  • 沙陀人脫離吐蕃,投奔大唐的血河東歸路
    唐肅宗時期,吐蕃趁唐軍東調之機縱橫河隴,「沙陀部六千餘帳,與北庭相依」。這時的沙坨還與唐軍共御吐蕃,但面對吐蕃強唐弱的局面,沙坨部眾漸生背向之心。公元764年(唐代宗廣德二年)涼州被吐蕃攻克後,河西節度使楊志烈退守甘州,途中便是被沙坨人所殺。河西被絕後,北庭(吉木薩爾)、西州(吐魯番)音信斷絕,唐使往來只能北上回紇道。
  • 為什麼只有清華、北大的相愛相殺,沒有復旦、上交大的相愛相殺?
    01首先,北大和清華之間確實非常相愛相殺。或者說,相比較斯文的南方人,豪放的南方人更願意到北京去。像蔡元培,一生熱血豪放,哪裡像個浙江紹興人?我在復旦、上交大都有一些熟悉的老師,同一專業的老師間,他們也是很熟悉,很友好的,只是表現得不夠熱烈。第四,復旦、上交大之間的競爭對象並不是唯一。像清華、北大,在很多場合,對方是唯一的競爭對手。
  • 小小的吐蕃為何能把大唐和阿拉伯打的沒有脾氣
    甘亞洲國家已經簡轉向兩個陣營公,只有一個國尹家例外,那就貝是吐蕃。吐蕃黃是生活在中國溥青藏高原的遊項牧民族,歷史荀上從未有過。薛但到了公元7世紀,吐蕃勢惠力崛起後,強嵇大的吐蕃甚至夔參加了唐朝兩莘大強國與阿拉卜伯國家的霸權宮戰爭,在與兩榮大帝國的戰爭儲中沒有失利。乜阿拉伯人和吐章蕃人在中亞打扈了三次仗,都陸沒有得到任何費好處。大唐和嚴吐蕃也曾多次宋交戰,但都以滕失敗和受傷告卓終。
  • 吐蕃的剋星,大唐悍將哥舒翰,為什麼帶領正規軍卻打不過安祿山?
    安史之亂,哥舒翰率精銳部隊正面對抗安祿山叛軍,為什麼打不過?
  • 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的雪域雄鷹-吐蕃帝國
    逐漸向全部高原拓展版圖並定都邏些(今拉薩),逐漸建立起統一的奴隸制強大國度-吐蕃帝國。從吐蕃發源到建國,吐蕃度過了漫長的歲月,高原的嚴酷的氣候條件和自然環境造就了高原民族堅韌果敢善戰和不畏犧牲的性格,在這種狀況下,吐蕃能從邦國林立的部落聯盟中脫穎而出建立政權,著實不凡。初期統一後,吐蕃和大唐並不接壤,各自都在積蓄力量發展自己,冥冥之中,也許期待著多年以後的激情碰撞和大唐的相愛相殺。
  • 一個與大唐相始終的老對手
    至今西洱河岸邊,箭孔刀痕滿枯骨……南詔曾經也是大唐的小弟,後來背叛唐朝,直到四十多年後才重新歸順。這與唐玄宗在位時的一場大戰息息相關,那一仗,唐軍敗得慘兮兮。到白居易的那個年代,他聽說洱海邊還儘是箭孔、刀痕與將士的枯骨。
  • 郭元振:唐朝最詭異的談判專家,算殺吐蕃軍神,凍死突厥酋長
    郭元振不僅外為帥護國安邦,其內為相也能輔佐君王。武緯文經是評價他最好的形容詞。算殺吐蕃軍神,凍死突厥酋長696年,吐蕃大敗前來徵伐的唐軍。吐蕃大將軍論欽陵也是人中英豪,堪稱吐蕃軍神,他看準了時機,立馬向唐王朝(時為武周)請和,盤算著見好就收。
  • 《閃耀暖暖》相愛相殺的非官方CP,鹿明、秦衣、夜宵只是其中之一
    #遊戲圈燈謎大會#專注遊戲那點事兒,每天為您帶來精彩內容,本期我們一起來看看《閃耀暖暖》相愛相殺的非官方CP,鹿明、秦衣、夜宵只是其中之一閃耀暖暖作為一款手遊,除了換裝搭配以外,主線更是遊戲的「主幹」,因為閃耀暖暖無論是設計師還是套裝,都依附在主線的劇情中,只有完成鮮明的主線
  • 吐蕃那些事兒
    對於吐蕃來說,青海與西域(及河西走廊)都是其必爭之地,青海更多的是作為對外通道存在,西域(及河西走廊)則是它必需的財政來源;吐蕃與大唐爭奪的主戰場在青海一帶,其在西域大規模用兵的能力勢必受到削弱,因此在這個方向上便不得不與西突厥乃至後來的突騎施聯手。
  • 相愛相殺現言文,推葉斐然《你被開除了》,相愛相殺泥石流律師CP
    今天阿肆給大家推薦相愛相殺現言文,推葉斐然《你被開除了》,相愛相殺泥石流律師CP,讓你熬夜也要讀完,現在開始,帶大家入新坑!記得關注我哦,愛你們喲~1.《你被開除了》作者:葉斐然短書評:相愛相殺泥石流律師CP。
  • 大唐西域名將,多次擊敗吐蕃,威震邊關,曾獻上一首曲流芳百世
    北庭都護府還有一個目的是抵禦吐蕃。總之,這是個很重要的位置。現在突厥默啜可汗來侵犯,自然不能讓其得逞。郭知運親率精銳騎兵殺向了突厥默啜可汗。面對唐軍的勇猛進攻,突厥默啜可汗迅速大敗,紛紛投降。此戰之後,郭知運以首功升任右驍衛將軍,隨後出任隴右節度使。
  • 相愛相殺的雞胸肉
    你問我為什麼不吃別的?我吃過牛肉、試過海鮮、蒸過魚……後來吃窮了。實踐經驗證明,性價比最高的還是雞胸肉,不帶一點兒骨頭,全是肉啊,一口咬下去,滿足感特別強。但是雞兄弟比較傲嬌,一旦你廚藝不佳,那口感,相當的柴。
  • 迪米與達尼相愛相殺這兩年
    這正是他們「相愛」的體現。達尼是為數不多的年輕教練,而迪米也比達尼小五歲而已,他們年齡相差不大,在網壇可謂是良師益友,所以他們的親密程度可見一斑。至於「相殺」,那還不明顯嗎?比賽的緊要關頭,迪米狀態起伏不定,手感忽冷忽熱,內心緊張,這對於達尼來說更是一種折磨,以至於本來一張poker face被迪米活生生逼成了表情包,然後就有了「drama queen」的美譽。
  • 盤點七本男女主相愛相殺的古言小說
    本期整理的是盤點七本男女主相愛相殺的古言小說1,書名: 《庶人》 作者:她與燈小短評:相愛相殺系列,男主爹是前朝首輔,權勢滔天,女主身為 唯一的嫡公主下嫁給男主,女主母親就是 皇后為了卸掉男主爹的權利,讓女主偽造證據成功使男主一家被滿門抄斬,男主因為女主的求情被流放,但腿被傷到微殘。
  • 女人喜歡相愛相殺的原因及處理方式
    為什麼有些人明明很相愛卻總是互相折磨? 愛情本該是溫暖的,可世界這麼大哪有什麼單一的相處模式呢?相愛相殺就是另類的一種相處模式。 有的愛讓人變成天使,可在這裡它卻讓人變成魔鬼,真實又充滿難以抵擋的魅惑,比起溫婉和平實,它讓愛的體驗多了幾分深刻。
  • 海賊王:索隆和山治的日常相愛相殺,一言不合就幹架
    下面我們就來談論一下海賊王裡面索隆和山治的日常相愛相殺,一言不合就幹架。雖然是一言不合就動手的兩兄弟,但是在關鍵時候是一點都不含糊的呢,也不得不說,倆人之間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在動畫劇情591集的時候,山治,索隆,布魯克三人去尋找和之國武士錦衛門。在途中的時候,索隆就埋怨山治不是來找錦衛門的,而是避開娜美想做點什麼事兒的,哈哈。
  • 吐蕃贊普被殺之謎:末代贊普朗達瑪——吐蕃王朝的「諸神黃昏!」
    還是變革吐蕃贊普被殺原因:南日倫贊——從王國到王朝,社會轉型的祭品吐蕃贊普被殺之謎:赤德祖贊——引入佛教,又死於教爭吐蕃贊普被殺原因赤祖德贊的弟弟達瑪,被扶上了王座,成了吐蕃第42任贊普,吐蕃王朝第9任(或第10任)贊普,也是吐蕃王朝最後一任贊普。當他於公元842年被殺後,輝煌200餘年的吐蕃王朝轟然崩塌,陷入了長達400多年的割據時代。
  • 10餘萬吐蕃軍來襲,唐軍兩位將領一正一奇,吐蕃防禦陣線土崩瓦解
    大唐自立國之後,就一直和吐蕃存在著斷斷續續的戰爭,為爭奪隴右、河西、西域等地,雙方戰爭不斷,安史之亂後吐蕃一度掌握了戰略主動權,曾經攻入長安,而在安史之亂前,唐朝還是能夠在局勢上壓制吐蕃,但是不容否認的事實是,從高宗和武則天時期開始,吐蕃的擴張意願越發增強,雙方戰事也變得越發激烈,到了唐玄宗時期,吐蕃已經成為唐朝強大的外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