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之路,唯有靠自己走!白巖松:「再多的祝福都是耳後的叮嚀。」

2020-12-22 木木的情感講臺

有朋友曾跟我感嘆,說:

我覺得我太孤獨了,什麼事都得要自己去扛,別人都有人幫,為什麼我就沒有?

我回答他說:你有這種感覺就對了,這是走向成熟的動力,什麼事你都能扛下來,這就是能力。別人都有人幫,那只是你看到的表面現象而已,誰的路不是靠自己走的呢?

過度的幫助其實並不是什麼好事。

小孩子在該蹣跚學步時,不能因為擔心安危而抱著他不放,你抱得了一時卻抱不了一世,想讓他長大,必須得讓他摔上幾跤。

有些事能幫,有些事不能幫。

母親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村婦女,目不識丁,也許在她眼裡的「學習」就是「寫字」,只要把老師布置的字寫完了就是完成任務了。

所以,每次在完成自己作業後還得替妹妹「寫字」,否則就會挨打,原因是不關心妹妹。

學習得靠自己。但是這個道理沒法和她老人家去溝通,以至於妹妹最後連個初中都沒能考上。

不是妹妹不夠聰明,而是有太多人「幫」她,連前途都「幫」沒了。

人生之路需要自己去走,想要走好,必須要忍得痛、看得準、抓得穩、下得狠。

1)

不要留戀「拐杖」,它只是個臨時的依靠。

我有個認識的人,他因為太依賴拐杖而失去了行走的能力。

年輕時候他右腿出事故膝蓋受傷,治療過程中非常怕痛,當時怕痛怕到了什麼程度呢?他說看見穿白大褂的人就哆嗦,不要說讓大夫治療,就是例行檢查一下都像要命似的。

那段時間,他護著打著石膏的腿不讓任何人靠近。

由於「護痛」,他不敢治療,不敢下地,更不敢鍛鍊,偶爾需要下地的時候不是靠人扶著,就是靠一隻拐杖撐著。

然後,骨頭倒是長好了,但是他的右腿卻永遠的廢了——膝關節不能彎曲,後半生走路只能靠那隻拐杖。

很多時候,我們內心裡何嘗不渴望一副「拐杖」?

這副拐杖能緩解我們腳的疼痛,但是過度依賴,則有可能喪失走路的能力。

只有忍得痛,讓腳磨出一層老繭,才不會被荊棘所傷。

2)

人生之路,最怕「漫無目的」。

有些人一生都在忙碌,但最終還是一事無成。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碌碌無為。

人生需要目標,看準了目標就不要放棄,100步的目標,當你邁出第一步的時候,它開始剩了99步,百位變成了十位。

「鐵杵磨針」的典故想必誰都知道,但是它的寓意未必人人都能夠了解。

缺乏目標的人認為拿鐵棒磨針的老太太迂腐,一根鐵棒難道還換不來一根針?何必去費那麼大功夫。

只有有目標的人才會懂得磨針老太太要的其實不是針,而是一種鍥而不捨的精神。

人生猶如行舟,要想腳下的船順利達到彼岸,首先你得要有一副划水的漿,靠隨波逐流,即使憑運氣漂到了彼岸,可是你想要去的那個地方卻會離你越來越遠。

所以,行走人生路,最忌「漫無目的」,相反,必須要有一個明確的,合適自己的目標,不要好高騖遠,不要脫離實際,找準方向,只要前進,就是接近。

3)

「一路順風」不過是耳後的叮嚀

白巖松《痛並快樂者》中說過這麼一句話:「生命之路自己走過,再多的祝福都是耳後的叮嚀。

人生這艘船上自己才是舵手,想讓它乘風破浪,你就要牢牢抓穩舵,不能讓它偏離了航向。

人對人的幫助是有限的,對於幫助不能有依賴性,哪怕是你的父母也不行,他們總會有離開的那一天。

記得看過一部關於動物的紀錄片,忘了是什麼鳥,它們的父母為了躲避天敵而將窩建在了高高的懸崖之上。

雛鳥未等羽翼豐滿,已到了為遷徙做準備的時候。為了讓雛鳥補充到足夠的能量,父母不斷用它們能懂的方式鼓勵自己的孩子,朝向幾百米遠的大海邁步第一步。

在不斷的鼓勵之下,雛鳥們先後卯足了勁一躍而下。

體質好、運氣好的雛鳥基本上都落到了離大海不遠的平地上。而那些體質差,運氣不好的雛鳥則摔落在下方的巖石上,像高空落下的皮球彈來彈去,令人揪心!

然而,幾乎沒有一隻雛鳥因喪失信心半途而廢,跌跌撞撞地,最終在父母的鼓勵之下還是投入了大海的懷抱。

人生路上,親朋好友的祝福就像是成年鳥對雛鳥的鼓勵,只能算是一種精神上的激勵和安慰,而掌舵的那個人,只能是自己,自己才是左右自己命運的人。

4)

「不逼自己一把,永遠不知道自己有多優秀。」

時常會聽到這麼一句話:人是逼出來的。

事實上也是如此,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要想得到好的結果,就需要對自己狠一點。

網絡上的一些流行語之所以受人們喜歡,不僅是因為它的俏皮,而且它還包含了能引起人共鳴的心聲,比如「累嗎?累!累就對了,舒服是給死人用的。

這句話貌似有些「晦氣」,但是它的理卻是正的,既想舒服,又想美夢成真,世上不可能有的事,而且做夢都不一定能做到完美。

這世上沒有天才,愛迪生曾說過: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是的,所有的「天才」是靠努力拼出來的,自己到底能有多優秀,狠狠逼自己一把就知道了,對自己寬容,就是對自己最大的不負責。

想要走好人生這條路,什麼時候都不晚,如果過去已被荒廢,就不要跟它再去較勁,它已經不可能再回來了。

未來在前方,也不要迫不及待地去追尋它,到了接近的時候它自然會對你張開雙臂。

重要的是眼下,只有眼下的態度才能決定你最終跋涉的高度。

只有經過不懈努力,當我們回頭審視自己走過的路時,才不會因為曾經的碌碌無為而遺憾。

相關焦點

  • 人生的道路,無論是崎嶇或平坦,都要靠自己去走。早安
    在每一個曙光破曉之前,一定是快要窒息的漫長黑夜;在每一個榮光到來之前,一定有太多狼狽的時刻被看不起的日子;在每一個山巔,總有貝殼;每一片浩瀚的滄海,都是過去的桑田。所以在每一個快要放棄的時刻,記得自己對自己說要加油不要哭。早上安康,我的朋友!2、人生的道路,無論是崎嶇或平坦,都要靠自己去走;人生的滋味,哪怕是酸甜或苦辣,也要靠自己去品。
  • 白巖松:中年人事多壓力大,30歲以後給自己的人生做做減法
    現在中國人好像總是不快樂,學生抱怨作業多,白領抱怨工作累,婦女抱怨家務忙,官員抱怨應酬多,老人抱怨子女不回家……究竟是什麼,讓中國人一臉愁容?白巖松說:無論誰,不平靜,都不會幸福他在東西聯大代課的時候,最後一堂課是在自己的家裡上,那一堂課主要講趣味,首先從「靜」開始。
  • 白巖松:你的成長,藏在每次崩潰後的繼續前行裡
    在幾經淬鍊後,是選擇怨天尤人,顧影自憐,還是選擇拾起希望,繼續前行,真的很重要。白巖松在《白說》一文中曾說:「有時候,也許老天爺很著急,本想給你一個更美好、更有趣的人生,可是你在消沉抱怨當中,讓機會一一錯過。
  • 白巖松教你如何逆襲人生,獲得自由人生
    白巖松是我國著名主持人和教育學家,他的一生的經歷對我們來講有很大的指導意義,了解白巖松的經歷與過往,以及了解白巖松的教育理念,你會得到很多有益的收穫,讓我們擺脫生活的低級的煩惱,逆襲人生,做人生贏家。白巖松是一個曾在班裡成績倒數的人,但是在三十多歲時,就已經抱得「中國金話筒獎」,這之後陸陸續續得了「中國十大傑出青年」、長江韜奮獎和中國電視榜 「最佳時評節目主持人」獎,他經常告訴自己的兒子以及自己的學生,成績並不代表一切,關鍵我們要成長。
  • 白巖松:改變人生的契機,都藏在你經歷過的失敗裡
    白巖松:改變人生的契機,都藏在你經歷過的失敗裡失敗是一件令人痛苦的事情,它甚至可以嚴重到讓一個人一輩子都無法翻身。正是因為失敗如此可怕,才導致人人都對它避而遠之,或者閉口不談。世上的事就是這麼奇怪,你越是逃避一件事,它就越容易找上門,你越是期盼一件事,它就越不容易發生。
  • 靠自己,人生永遠不會輸
    靠自己,苦一點,卻踏實;靠自己,累一點,卻心安;靠自己,不低頭,才有尊嚴;靠自己,走出來的精彩,才名正言順,靠自己,走出來的輝煌,才笑得漂亮。人這一輩子,若不堅強勇敢,你軟弱給誰看呢。所以,每一個人都不能軟弱,因為要真是那樣的話,沒人會看得起你,只有自己堅強了,強大了,別人才會正眼看你。不要抱怨人生實苦,自己的路,就要堅強地走下去。
  • 人生的路,走下去,才能看到希望
    每個人都會在不同的階段對人生感到困惑,而困惑也不盡相同,但相同的是人們都不知道該如何做,如何走。白巖松在《白說》一書中,提到關於大學畢業生走出校園時,大概會有三種選擇。第一種,一腳踏上去,走了幾步,發現是沼澤地,不好!轉身往回跑。往回跑意味著什麼呢?
  • 防患疫情不能放鬆,白巖松在《對白》中再敲警鐘
    白巖松在演講現場,分享了自己在運動當中遭遇的諸如「跑步傷膝蓋」的質疑及辨別方法,並總結出健康知識的傳播對於提升國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性。《2020說健康》以當下疫情為切入點,深入到更鮮為人知的醫療現狀,再到常被忽視的健康知識傳播,白巖松演講中涉及的每一個關鍵詞,都觸及百姓的痛點、淚點,但唯有敢言,才能讓社會正視問題、解決問題。
  • 人這一輩子,靠誰都不行,只有自己才最可靠!
    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跑。人生在世,依靠誰都不行,即使依賴一時,也不可能一輩子都依賴他人,唯有一切靠自己,才是最穩妥、保險、可靠的。靠父母,父母會逐漸變老;靠姐妹兄弟,他們也終究會有自己的生活;靠朋友,朋友們也有各自的難處。
  • 人生之路只能靠自己去走!如果你還想著依賴他人,就進來看看吧……
    這世界上誰都靠不住,除了你自己,雖然靠別人過得很輕鬆,但是靠別人是不能長久的,人只有自己強大了,才能擁有自信,才不會終日惶惶。人生路確實不好走,所以有太多人希望可以有一個人和自己攜手共進,但從來沒有一個人可以永遠不離開,哪怕是父母,隨著你年齡在增長,他們卻在衰老,總有一天,他們要走在前面;哪怕是子女,他們也會漸漸長大,組建新的家庭,如果和子女的關係不好,那肯定也是靠不住的。只有自己永遠離不開自己,只要靠自己,心裡才踏實。
  • 白巖松:「考第一,就和你斷絕父子關係」,獨特教子觀成就白清揚
    但是白巖松對於孩子的學習就不太在意。白巖松小時候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差生,貪玩淘氣,成績一度下跌。直至混到高三,看到別人同學都在認真複習才意識到自己該努力了,然後將自己的學習資料整理了起來,每天閱讀、刷題。最終將自己倒數的成績提升了上去,可能是有自己成功的經歷吧!所以對兒子的學習處於放養模式,只會在關鍵的時候對孩子做出提醒。
  • 記住:靠誰不如靠自己,靠自己的人生才不會輸!
    靠自己,才能踏實安心,靠自己,才能笑得漂亮。 人最大的靠山,往往不是別人,而是自己的努力。沒有誰是你一生的依靠,靠山山倒,靠水水流,靠父母終將會老,唯有自己努力才是美好生活的底氣。(更多精彩關注:富人資本思維) 人生路上,總會有風風雨雨,即便是無人撐傘,也要奮力前進;人生路上總有會磕磕絆絆,即便是無人幫你,也要努力堅強。人生路上,一路艱辛,一路風景,在於你什麼樣的心境。
  • 白巖松:再困難,都不要忘記《道德經》裡這句話,風再大,終會停
    白巖松是央視著名的主持人,在主持界的地位和口碑都很好,也許很多人都看到白巖松的功成名就,但其實白巖松也曾患過抑鬱症,承受著不為人知的痛苦,甚至和妻子交流都只能用紙條傳文字。後來通過家人的關懷和讀書,他才走出了陰霾。他當時主要讀的就是《曾國藩全書》和《道德經》。
  • 經典人生感悟句子,人生的路必須靠自己一個人走下去,道理深刻!
    一 * 不要以自己的眼光和認知去評論一個人,判斷一件事的對錯。不要苛求別人的觀點與你相同,不要期望別人能完全理解你,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和觀點。二 * 該執著的永不怨悔,該捨去的永不牽掛,該珍惜的永不丟棄。人生路上,絕無一人能陪你走至終點,路必須靠自己一個人走下去!三 *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價值,而且不一定與別人相似。
  • 白巖松《白說》:「短跑」還是「長跑」,此選擇藏著你的人生結局
    2、明白自己從哪來,接受「痛並快樂著」是我們的宿命在這個浮躁的社會,什麼是初心,我們從哪來,要到哪裡去,這些問題已經隨著時間的流逝被大家拋之腦後了,自進入社會的那刻開始,不少的人就已經向社會妥協,「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 白巖松:讀書,遇見更好的自己
    今年的我,意識到不能這麼下去,我嚴重需要改變,改變自己的精神面貌,提高自己的精神追求。於是我下定決心,要開始看書,用書籍充實自己。時間如白駒過隙,轉眼即逝,不知不覺我已堅持讀書將近一年,現在的我與一年前的自己相較,不管在心態,精神面貌還是認知方面,都有了明顯的提高。
  • 默默付出多年,確診後共患難,白巖松特別感謝她
    3月28日,自從武磊確診感染新冠病毒肺炎後就一直牽動著全國球迷的心。而昨晚武磊和央視知名主持人白巖松的視頻連線,讓球迷對武磊的病情有了更充分的認識。也打破了之前的一些不實傳言!而當武磊提到妻子仲佳蓓也確診的時候,白巖松說出了全國球迷的心聲:感謝仲佳蓓!
  • 人生哲理世界觀都藏在書籍裡丨白巖松:孩子讀得多,人生就成功了
    央視著名的白巖松嘴巴以其出色的口才和智慧一直受到網民的稱讚。有人問他如何擺脫訓練。白巖松坦言:「除了閱讀,別無他法。」「現在每個人都在看手機,手機看得零零散散,大多數信息是由您的」同質」人群挑選出來的,它對您沒有幫助。許多年前,書本已經被比您高的人篩選。」
  • 寫給自己的勵志句子:戒驕戒躁,你將會遇到更完美的自己!
    4.人生不用太複雜,多點快樂,少點煩惱,累了就睡覺,醒了就微笑。5.人要成長,必有原因,背後的努力與積累一定數倍於普通人。所以,關鍵還在於自己。6.餘生,和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做自己喜歡的事,不爭不搶活在當下,無憂無慮過餘生!
  • 白巖松:每次跑5-10公裡,一周跑3-5次,就是最好的人生
    央視主持人白巖松為這本書寫了序。在序中,白巖松提到,作者方旭東曾給自己定了一個小目標:用一年的時間堅持每天最少跑2公裡,最後的365天,他做到了。但白巖松在暗暗敬佩的同時,對這種做法似乎又不以為然。「我勸他解脫,要破一種執著。」在白巖松看來,任何距離,任何對越來越短時間的要求,其實都是一堵牆,會攔著更多的人走進跑步的世界。白巖松這麼說,他也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