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不停洗手?中國科學家解密強迫症腦子反應遲鈍的秘密

2020-12-23 中國生物技術網

強迫症是怎樣的一個體驗?我有個朋友在走路過程中踩地上的格子,要麼每一腳都踩到線上,要麼每一腳都不要踩到線上。刷碗的時候必須順時針刷,不能逆時針。考試的時候削2B鉛筆的時候必須一樣長。更有甚至類似反覆洗手到皮膚破爛的強迫症症狀。其實這個朋友就是我!

強迫症(OCD)是能夠讓人神經衰弱的疾病-目前全球終生患病率為2%。強迫症患者具有持續性的強迫性觀念和強迫性的重複行為。以前的研究已經表明OCD的發病與紋狀體—丘腦—皮層環路的功能缺陷有關。在出現症狀時,強迫症患者很難轉換心理過程,控制行為。明明知道這些觀念或行為沒有意義,卻沒有控制,最終陷入焦慮無法自拔。

研究表明強迫症患者反轉學習障礙與眶額皮質(OFC)-紋狀體迴路的激活降低有關。認知僵化是強迫症患者一種主要表現,通俗一些來說就是學習不夠靈活,應變能力差。反轉學習(reversal learning)可用來檢測學習靈活能力。

2020年11月13日(提前在線發表)首都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雷慧萌研究團隊發現外側眶額皮質興奮性神經元過度激活和抑制性神經元活性降低引起強迫症動物模型的反轉學習障礙。

SAPAP3蛋白屬於突觸後蛋白家族之一,敲除SAPAP3後小鼠表現出強迫症樣行為。研究人員對這種強迫症模型小鼠進行氣味識別訓練中,第一階段:小鼠聞到丁香味氣體後,在規定的反應時間窗內迅速做出舔舐水管的動作後給與糖水獎賞。但聞到檸檬味氣體後,小鼠舔舐水管則不會得到獎賞。第二階段:反轉學習後小鼠會在聞到檸檬味氣體獲得糖水獎賞,而聞到丁香味氣體後並不獲得獎賞,小鼠需要快速適應這種變化,並隨之進行調整。

氣味識別實驗流程圖

結果發現正常小鼠大概需要20次訓練能夠很快適應這種變化,而SAPAP3敲除小鼠則需要大約50次才能很好的適應這種反轉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出現錯誤的次數比較多。也就是說強迫症模型小鼠出現反應遲鈍

這些反應遲鈍的強迫症模型小鼠的大腦究竟怎麼了?研究人員通過光纖記錄系統發現SAPAP3敲除小鼠外側眶額皮質的興奮性神經元過度活躍,抑制性神經元活性降低。光抑制該腦區興奮性神經元或光激活抑制性神經元後可緩解部分反轉學習能力障礙。此外,光激活正常小鼠該腦區興奮性神經元後引起反轉學習能力障礙。這些結果表明外側眶額皮質在強迫症模型小鼠學習反應遲鈍中發揮關鍵作用。

光遺傳學調控lOFC — Striatum神經環路

先前研究表明編碼獎賞信息紋狀體接受來自於外側眶額皮質的纖維輸入(簡稱lOFC — Striatum)。研究人員光抑制強迫症模型小鼠lOFC — Striatum神經環路後在反轉學習過程中變得靈活一些,而在光激活正常小鼠的lOFC — Striatum後變得學習遲鈍了一些。這些結果說明無論是lOFC神經元亞群,還是lOFC相關的神經環路,都進一步說明lOFC在強迫症中認知緩慢的關鍵作用

總的來說,本文揭示了強迫症模型小鼠外側眶額皮質出現嚴重的興奮性/抑制性失衡:抑制性神經元活性降低,興奮性神經元活性增強。在增強抑制性神經元活性或降低興奮性神經元活性後均能緩解認知僵硬。

基於上述事實,有理由懷疑我反應遲鈍,是由眼睛上方那塊皮層區域中神經元太過興奮引起的!

論文連結:

https://doi.org/10.1016/j.cub.2020.10.045

來源:神經周刊

相關焦點

  • 你了解強迫症嗎?拿什麼拯救你,我的強迫症!
    很多人以為,這就是強迫症,你們真是"Too yong to simple"到底什麼才是強迫症?《你了解強迫症嗎?》內容簡介:疫情期間,總是沒完沒了的洗手?喜歡把東西整理的一絲不苟?這究竟是不是強迫症?謎思之二:強迫症的一大症狀為太常洗手Although hand washing is the most common image of OCD in popular culture,雖然洗手是大多數人眼中的典型強迫症表現obsessions and
  • 強迫症的自我治療方法
    強迫症是一種重複動作和思維的疾病,患者往往難以自控的重複著某種思維和事情,若不重複一定的次數,患者便會感覺備受煎熬。根據多年的臨床經驗,我們總結了強迫症的自我治療方法?
  • 如何區別「強迫症」和「強迫行為」?
    但是孩子還沒玩完,我就收拾了,導致孩子總哭……可我也沒辦法啊,我控制不住我自己……」 之前有位早孕媽媽也和老六說,因為之前流產過兩次,現在每天她都要看自己的內褲二十多次,檢查有沒有出血。不看就會擔心是不是又出血了,看了才會放心一點,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有強迫症。
  • 強迫症治療的正確方向究竟在哪裡?
    人吧,有時候是相愛相殺,互相折磨,而強迫症是自我折磨,而且還是自我折磨的極致。其中的痛苦 ,只有經歷過的人才體會得,語言很難描述。我記得我強迫很嚴重那會兒,從大學退了學,待在家裡,每天除了吃藥就是睡覺。家人對我是愛莫能助,於是放任自由,什麼事也不讓我做。
  • 我控制不了自己,5種行為特質是你的『強迫症』作祟
    她不停洗手 起因於童年的恐懼回憶現實中的她很善良、很謹慎,總怕給人添麻煩。有一次她在諮詢中突然哭起來,原因是『怕我的強迫症狀會影響到別人』。還有一次,她來的時候下大雨,她寧願遲到,在室外徘徊也不願意踏進諮詢室,我問她為什麼,她說:『怕把房間弄溼、弄髒了,怕別人看了會不舒服。』
  • 反覆洗手不能停……省精神衛生中心專家:這可能是「強迫」障礙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如意 通訊員 張仁雲 楊麗敏 張天亮 徐德峰 歐陽秀琳因為疫情,每天出門戴上口罩,下班回到家洗手,成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可是最近市民王女士卻很痛苦的向醫生傾訴,時間長了,有點向「強迫」的方向發展了
  • 強迫行為≠強迫症,專家教你區別兩者
    生活中很多人都說自己是強迫症患者,手機app的右上角一定不能有小紅點,家裡地面上一定不能留一根頭髮,所有物品必須分類擺擺好……最近,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接診了多例這樣的患者,中大醫院心理精神科主治醫師侯正華博士提醒,強迫行為不等於強迫症,科學區分是關鍵。 什麼是強迫症?
  • 趣味科普:同樣一天洗18遍手,為什麼你是強迫症,我是完美主義呢?
    『強迫症』已經不是什麼新鮮詞了,不管是在網絡上還是現實生活裡。 微博上一大堆人喊著自己是強迫症(然而並不是),而當你和朋友談起強迫症時,她可能會說,『好巧!我也是唉!』
  • 生活中如何擺脫黏人的強迫症,附上強迫症自我篩查
    生活中患有強迫症的人並不少見,甚至有些人還根本不知道自己得了強迫症。只是有些人比較輕微,沒有對生活工作造成影響,因此沒有把它放在心上。但症狀重的,也沒有意識到這其實是種病,仍然在同事朋友面前,生活工作中繼續煩惱和痛苦。這裡,筆者會說自己和身邊人的例子,希望大家對這個症狀重視起來。
  • 追求細節的完美主義者——強迫症
    強迫症屬於焦慮障礙的一種類型,是一組以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為主要表現的神經症,其特點為有意識的強迫和反強迫並存,一些毫無意義、甚至違背自己意願的想法或衝動反覆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
  • APP右上角不能有小紅點,是強迫症嗎?
    ,中大醫院心理精神科主治醫師侯正華博士提醒,強迫行為不等於強迫症,科學區分是關鍵。廣義的強迫障礙主要表現為:強迫回憶或者思考某些沒有意義的事情;強迫懷疑自己是不是得了什麼重病;害怕自己的眼神餘光會看某些東西;因為擔心怕髒而不停地洗手或者衣物;控制不住地數臺階或者電線桿;所有東西都要放整齊;睡覺總擔心房子會塌;擔心自己會傷害別人,或者控制不住地收集沒用的物品,甚至是垃圾。另外,拔毛症和軀體變形障礙也被歸入強迫症及相關障礙。
  • 不要沒事說自己強迫症,真正的強迫症越想擺脫越痛苦
    常見強迫行為可以分為:清潔行為(cleaning/washing compulsions):這類強迫症會反覆洗手或洗澡,而且就算洗乾淨也不行,最誇張的可以洗手或洗澡把自己的皮洗掉一層。如果你也有一些強迫衝動和思維,但並沒有因此而嚴重影響生活,並且只要重複個別次數就好,那麼你可能並不是強迫症,而僅僅只是一些強迫衝動而已。倘若就像我剛剛列舉的例子,一個人洗手洗脫皮,甚至離家很久還要返回來檢查是否關門並且持續多次,這個可能就是強迫症了。
  • 疫情下的你是否有了「強迫症」?
    疫情期間,很多人發現自己多了一些新習慣,比如每過一會兒就必須去洗洗手,而且洗得特別仔細,不然就沒辦法做別的事情;隨身攜帶含有75%酒精的消毒紙巾,無論接觸什麼都要用紙巾擦過才能安心;每天早上醒來第一件事一定是打開手機,看完新增確診病例的數字才能開始一天的生活……很多人因此懷疑自己是不是得了「強迫症」。那麼,這些行為是不是精神病學意義上的強迫呢?
  • 強迫症真相:過度關注自我非但不能保護自己,反而容易毀了自己
    那麼真正的強迫症又是什麼樣子呢,今天通過一個紀錄片給大家做個科普。強迫症男子每日洗手百遍在紀錄片《強迫症·心魔》中,一位強迫症男子敘述了自己的故事:他每次出門都需要很久,原因只是因為要確保車子角落沒有髒東西。
  • 各種各樣的「小習慣」,有可能是輕微強迫症
    反覆關門、洗手、咬住一句話不放……這些事在你身上經常發生嗎?其實它們都是強迫症的典型類型: 「 關門 」:這類患者典型的表現為走到小區門口處突然不能確認自家門窗是否鎖好,於是回去檢查;總是懷疑自家的煤氣到底有沒有關掉……為了確認類似的細節,強迫症患者能花上好幾個小時。 「咬住一句話不放」: 有些強迫症患者會為了一句話或者一句別人無心的點評而糾結不已,從早問到晚。
  • 強迫症是病嗎?別再為強迫症而痛苦,其實你是「被神選中的人」!
    #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出門後總懷疑家裡的門沒有關,想了半天終於還是折返回家確認門關上了才放心;又或者,每次洗手都要洗好幾遍,恨不得洗一層皮下來;甚至看到錢包裡紙幣,非要把每一張都捋平了才安心…如果你有以上種種強迫自己的行為,那麼「恭喜」你,你可能與賈伯斯、貝克漢姆等強迫症者一樣,都是「被神選中的人」!
  • 想好好養姨媽,但是運動強迫症停不下來,怎麼破?
    ,粗糧強迫症,綠葉菜強迫症、米飯恐懼症、運動強迫症、排便強迫症、幾點後不吃東西強迫症、不餓不吃東西強迫症等等,今天要和大家聊的是運動強迫症這個事。首先看一位群裡妹紙填寫的資料(基本資料之外,額外補充的部分):因為腸胃不太好,經常反酸脹氣,每天早上一定要大便,不然一天肚子都會很脹,感覺腸道裡有便便出門,心情會特別不美好。現在不運動第二天心情都會很差,跑步於我而言已經像三餐一樣的習慣了。哪怕是因為天氣原因沒有出去跑,我也會在樓道裡跑夠5km,不然心情差。
  • 如果6種行為你都有出現,醫生:很抱歉,強迫症已經纏上你了
    半年前出國旅遊的時候,車上鄰座的孩子不小心吐在小王身上,從此小王總覺得自己身上有嘔吐物的味道,去都去不掉。只能每天強迫性地洗澡、洗衣服、洗床單被罩,洗澡的頻率逐漸增強,每天都要洗澡兩三遍。雖然自己也想控制這種強迫行為,但就是沒有辦法停止,小王感到很痛苦,同時也給家裡人帶來很大困擾。
  • 強迫症的剖析舉例
    前面介紹了強迫症的大概的來龍去脈,這裡呢,開始介紹一點關於強迫症的具體的症狀的表現和分析。強迫症的壓抑的表現:強迫症的發病很多人比較早的開始基本上都是初中時期,那個青春懵悸動的年紀。其實那個東西就是性衝動。力比多要尋找滿足的欲望。青春期的人很常見。比如某一天,你看了一個女生,你想入非非,然後滿腦子的憧憬畫面。
  • 南京首開「強迫症」門診,來的都是「90後」
    據了解,接診當天,因小時候患有抽動症、長大後伴發強迫症的患者,除了王小明外,還有另外兩位,一位17歲、一位16歲,且都已經休學。27歲的劉同強迫症症狀較為嚴重,在就診的過程中,會不停地回頭看,就診結束後反覆檢查,在診間繞了好幾趟才關門離開。據劉同自己介紹,他患有強迫症多年,因為不想吃藥,雖然接受過十多次心理治療,但效果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