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夏一哲
編輯|常亮
鉑力特是科創板3D列印第一股,其主營業務為工業級金屬3D列印,業務覆蓋3D列印行業全產業鏈,具備自研3D列印設備及配件的能力。金屬3D列印被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汽車、工業機械和醫療行業,航空航天是鉑力特產品最主要的應用領域,該業務2019年貢獻了63%的營收。
金屬增材廣泛的應用場景,以及3D列印對定製化生產需求的滿足,因此鉑力特發展前景有不小的想像空間。鉑力特發行價為33元/股,如今股價超過50元,漲幅超五成。
2020年7月22日,上市滿一周年的鉑力特將有一批早期創投基金的限售股解禁。創投基金將有多少股份解禁?一級市場的投資者們成本和收益如何?
流通股將增加1.3倍
鉑力特流通股數量為1900.00萬股,佔總股本比例為23.75%,非流通股數量為6100.00萬股。
2020年7月22日以後,鉑力特第一批解禁的限售股份有2538.58萬股,佔非流通股的41.62%,佔其總股本的31.73%,是解禁前流通股數量的1.3倍。
鉑力特限售股與流通股佔比
到2021年7月22日,鉑力特將解禁100.00萬限售股,佔非流通股本總額1.64%。這部分限售股由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持有,是保薦券商跟投持股。
上市滿三年後,控股股東可以開始減持首發前股份。彼時鉑力特共有3461.42萬股限售股解禁,佔非流通股的56.74%,來自其控股股東折生陽、萍鄉晶屹商務信息諮詢合夥企業(有限合夥)、薛蕾、萍鄉博睿企業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楊東輝、趙曉明和賈鑫。
原始股東將獲得近60倍回報
今年7月22日,鉑力特第一批解禁的限售股股東是7家機構投資者和2個自然人。從投資時間上來看,除西工大資產管理公司、雷開貴和黃芃是鉑力特最初的發起者外,其餘機構均為2016年股權轉讓和增資時加入,時間早於2017年6月鉑力特有限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
鉑力特解禁限售股股東投資成本估算
鉑力特具有濃厚的高校背景。目前董事長兼總經理薛蕾、董事黃衛東、折生陽均有在西北工業大學求學或任教經歷。西北工業大學資產管理公司、自然人雷開貴和黃芃持有股份按照最初出資額和持股數量計算,其每股成本僅為0.87元,如果按最新股價折算,收益已近60倍。
其中,西北工業大學資產管理公司由西北工業大學全資持有,持有869.36萬股鉑力特股份,佔比10.87%。鉑力特也是目前唯一掛牌上市的「西工大系」企業。
西高投、青島金石、海寧國安、杭州沁樸、三峽金石和北京雲鼎由2016年的股權轉讓或增資成為鉑力特的股東,它們的成本均為31.65元/股。
其中,隸屬於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金石系」值得關注。
青島金石灝汭投資有限公司是中信證券全資控股孫公司,持有240.10萬股限售股即將解禁。近年來,該公司在一級市場出手頻繁,歷年投資近149家公司。目前該公司是華陽國際(002949)、方正電機(002196)、天宜上佳(688033)的前十大股東;其直投的慧辰資訊、苑東生物,旗下基金所投寒武紀、悅康藥業、康希諾,都在申請科創板上市;此外還有29家公司處於上市進程中。
三峽金石持有120.05萬股限售股即將解禁,其管理人三峽金石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主要股東,是中信證券控股子公司金石投資有限公司及三峽資本控股有限責任公司。目前有長遠鋰科、慧辰資訊、綠的諧波、寒武紀申請科創板上市,另有7家公司處於上市進程中。
海寧國安的管理人為北京精進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產品曾於2016年11月投資西部超導(688122),並曾投資科創板終止註冊企業二十一世紀空間技術應用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雲鼎的管理人是北京東方雲鼎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投資了旅遊票務代理公司活力天匯、無線通信晶片設計公司易兆微電子、財務稅務信息系統元年科技等公司。
西高投是西安市屬國企,持有323.98萬股鉑力特股份,佔比4.05%。西高投和西北工業大學資產管理公司一樣,為國有股東。
中信建投除了是鉑力特的保薦券商外,還頻頻出現在「沁樸系」的股東名單之中。目前杭州沁樸持有120.05萬股鉑力特股份。
除了西北工業大學資產管理公司外,其他機構投資者收益近六成。
3D列印行業盈利仍是難題
作為「科創板3D列印第一股」,鉑力特在國內資本市場罕逢對手。根據鉑力特招股書,其同行業可比公司為EOS、SLM Solutions、GE增材、3D Systems、Stratasys、Renishaw和先臨三維,其中SLM Solutions為德國上市公司,3D Systems和Stratasys為美股上市公司,Renishaw為英國上市公司,先臨為中國新三板掛牌公司。
鉑力特與可比上市公司最新市值和營收狀況對比
(*SLM Solutions未公布毛利率,由年報Gross profit/Operating revenue估算)
3D列印屬於新興業務,目前以此為主業的公司多數仍面臨著盈利難關,全球行業龍頭3D Systems、Stratasys和SLM Solutions均未實現盈利,國內可比公司先臨三維也未實現盈利。
與同類別公司相比,鉑力特不但實現了盈利,並且毛利率也位於行業領先,這些因素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其較高的估值。如果從營收層面比較,鉑力特業務規模尚小,拓展業務、維持盈利的能力仍待進一步驗證。
定製化的生產能力,是未來高端製造的發展方向。目前,3D列印仍處在市場規模較小、高速增長的階段,隨著其產品成熟、盈利能力得到驗證,會吸引更多企業加入競爭。
相比於其他科創板上市企業,鉑力特上市後股價漲幅一般,今年7月22日解禁的2538.58萬股會有多少流入市場仍存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