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黃兆琦
編輯丨常亮
瀾起科技的主營產品內存接口晶片,是CPU存取內存數據的核心部件。隨著全球雲計算服務規模不斷擴大,市場對存儲器的需求隨之增長。瀾起科技的內存接口晶片市場份額居全球第二,下遊客戶包括了三星電子、海力士、美光科技等內存模組製造商。
首發上市前,瀾起科技已獲得中證投資、金石中睿、嘉興蘀石等多個投資機構入股。瀾起科技科創板發行價為24.80元,上市首日報收74.92元,較其發行價上漲202.1%。目前瀾起科技股價為101.68元,市值已超過千億。
2020年7月22日,瀾起科技科創板上市已滿一周年。依據上交所減持細則,一級市場投資者所持限售股開始解禁。本次解禁後,瀾起科技將會新增多少流通股份?這些一級市場投資機構的成本和回報率如何?
流通股將增加4.3倍
瀾起科技目前流通股有7908.88萬股,在其總股本中比例僅為7%;非流通限售股數量則高達105072.51萬股。限售股解禁勢必對瀾起科技的流通股供給帶來重大影響。
2020年7月22日之後,瀾起科技將解禁限售股34111.30萬股,佔總股本比例達到30.19%。這部分限售股主要由首發前一級市場投資機構持有,解禁後瀾起科技的流通股將增加4.3倍。
2021年7月22日,瀾起科技將解禁338.94萬股限售股,佔總股本比例為0.3%。該部分限售股由中信證券投資有限公司持有,屬於保薦券商跟投持股。
2021年11月22日,瀾起科技解禁的限售股股東為英特爾投資和SVIC No.28 Investment,解禁股份數量分別為10168.33萬股和1129.82萬股。此次解禁是由於上述兩家股東在2018年11月23日對瀾起科技增資時,時間距離瀾起科技首次申報公開發行不足6個月,因此它們在增資完成滿36個月後才可以減持限售股。
到2022年7月22日,瀾起科技上市已滿三年,將解禁剩餘的59324.12萬限售股,這部分股份由控股股東或實際控制人持有。其中瀾起科技第一大股東中國電子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14.31%,解禁股份數量達16171.68萬股。
一級市場投資者回報近17倍
今年7月22日,瀾起科技解禁的限售股股東共有26個,包括22家投資機構以及4個首發戰略配售計劃。相比於瀾起科技目前的股價,這些限售股股東都獲得了較高的回報,22家投資機構收益均接近17倍。
從投資時間上看,本次解禁的22家投資機構都在2018年通過增資或者股權受讓入股瀾起科技。中國網際網路投資基金、英特爾大連、徐匯國投和靜水投資是在2019年通過首發戰略配售持股,其持股成本即為瀾起科技發行價。
依據各個股東的出資金額和持股數量,我們可以計算其持股成本。中信證券投資有限公司本次解禁5103.33萬股,成本為5.68元。此外,中信證券作為保薦券商,也參與了瀾起科技首發戰略配售,配售股份將在2021年7月22日解禁,成本為首發價24.80元。
中睿一期本次解禁3529.46萬股,成本為5.68元。其管理人為深圳金石中睿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後者由國經泰富投資有限公司全資控股。
蘀石三號本次解禁3297.22萬股,成本為5.68元,其管理人是上海君桐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此外,君桐資本所投芯源微、思瑞浦、賽赫智能3家公司已申請科創板上市。
珠海融揚本次解禁2594萬股,由Theon Investment控股;上海華伊本次解禁2150萬股,其管理人是一村資本有限公司。上述二者成本也是5.68元。一村資本同時也是城地股份(603887)的前十大股東,此外其所投擬上市公司共3家,其中凱因科技正在科創板上市進程中。
整體來看,22家投資機構持股成本均為5.68元,本次解禁後回報率接近17倍。中國網際網路投資基金、英特爾大連、徐匯國投和靜水投資通過首發戰略配售持股,回報也超過3倍。
對比同行業市值較高
根據瀾起科技招股說明書,現階段在全球範圍內從事研發並量產伺服器內存接口晶片的公司僅有三家,分別為瀾起科技、IDT和Rambus。
國內上市公司中尚無與瀾起科技在業務模式、產品種類上完全可比的競爭對手。因此,瀾起科技選擇在經營規模、盈利能力上與其具有相似性的匯頂科技和兆易創新作為可比標的。
在上述五家上市公司中,瀾起科技的毛利率水平最高,具備較強的盈利能力。從市值來看,2020年6月30日瀾起科技的市值達到1148.79億元,遠高於其兩個國際競爭對手IDT和Rambus。對比國內兩個可比標的匯頂科技和兆易創新,瀾起科技市值與其相當,但營收規模明顯較小,僅為兆易創新的54%和匯頂科技的27%。
當前瀾起科技市場上的流通股僅為其總股本數的7%,流通股供給較少。2020年7月22日,34111.30萬股限售股解禁後,瀾起科技流通股供給將增加4倍以上,其股票供求關係即將迎來重大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