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大唐末代皇帝的爹,出狼窩入虎穴,有心光復大唐卻又無力回天

2020-12-26 騰訊網

【春哥讀史:這半年多,春哥潛心讀史,研究中國歷史的各個階段,越來越覺得歷史的魅力所在,從一個個人物,一段段歷史事跡裡面無不浸透著人性的善惡、看待世界的格局、以及天時地利人和的際遇。春哥決定以自己的筆觸再次敘述唐末到明清的歷史,這也是我們這個國度一段珍貴的記憶。】

公元900年十一月六日,神策軍左右中尉劉季述、王仲先等率禁兵千人把昭宗禁閉在少陽院,矯詔稱昭宗為上皇,發動宮廷政變。這些皇帝身邊的人歷來也是最危險的,離皇帝很近,如果手握些兵權,三下五除二,不多功夫就解決了,這裡還算好的,僅僅是囚禁沒有取他性命,換一個暴躁一點一刀宰了,對外稱暴病你又奈何?

十日,擁立太子。宰相崔胤向在定州行營的朱溫發出信息,要他發兵問罪。朱溫立刻率部隊回了大梁,正好劉季述派養子希度和供奉官李奉先送到矯詔,還許諾把大唐社稷送給朱溫。看起來兵變的一方也把朱溫當作一個砝碼,就看他的態度。

朱溫猶豫不決,召將佐商議。有人認為:「朝廷大事,不是藩鎮所應當參與的。」天平節度副使李振主張出兵靖難,認為是,這實在是建立霸業的最好機會。朱溫正想挾天子以令諸侯,於是大悟,囚了使者,派親吏蔣玄暉到長安與崔胤共謀平亂。

天復元年(公元901年)正月初一,昭宗復位,在長樂門樓接受百官朝賀,董彥弼、周承海捉了劉季先等大宦官,押到樓前受審,亂仗打死。

昭宗這回算是死裡逃生,立刻論功行賞,任孫德昭同平章事、充靜海節度使,崔胤進司徒,晉封朱溫東平王。到了這時,朱溫野心更大了,之前沒有封王,他也沒有這個視野,現在看看,朝堂之上除了這個傀儡皇帝,就自己最大了,於是存心要奪取唐王朝的江山,開始積極謀劃,不斷與另一個割據勢力李克用發生衝突,為其篡奪大唐江山創造了條件,這是後話暫且不表。

朱溫夥同其死黨宰相崔胤建議昭宗盡誅宦官。當時,鳳翔、昭義節度使李茂貞也有挾天子以令諸侯之意。李茂貞鎮處關中,靠近長安,又和左神策中尉韓全海勾結,政治地理形勢較為有利。韓全海得知朱溫和崔胤的打算,指使禁軍對昭宗喧噪控訴崔胤減損禁軍冬衣。昭宗不得已,解除了崔胤的鹽鐵使,奪了崔的財政大權,看起來這個唐昭宗也是個慫貨,看不明白這個老崔的作用,光聽宦官一面之詞,怎能不亡國呢。除了罷免崔胤,李茂貞又請求昭宗遷居鳳翔。不光嘴裡說說,還動起手來,韓全海與鳳翔擴將李繼海陳兵殿前,縱火燒了後宮院,挾持昭宗與皇后、妃嬪、諸王百餘人,直趨鳳翔。

這時朱溫已得知消息,立即於十月二十日率四鎮唐兵七萬大軍,豎起大旗「清君側」。朱溫揮師西進,直抵鳳翔,屯兵城東。李茂貞挾天子命朱溫還鎮。又命令河東李克用發兵進攻河中。二月初一,李克用在平陽(山西臨汾)取勝的消息報到,朱溫還軍河中,調兵遣將迎擊李克用,取慈、隰、汾三州。從此,李克用連續多年不敢與朱溫相爭,這一點特別重要,李克用本身也是名將。

五月,朱溫應崔胤之勸,自率精兵五萬從河中進軍鳳翔。風翔人畏之如虎,都逃入城中。朱溫在虢縣大敗李茂貞,重抵鳳翔城下。九月,朱溫採納了高季昌的誘兵計,命一支騎隊詐逃,李茂貞果然中計,傾巢而出。朱溫在中軍指揮,鼓聲一作,百營俱出,縱兵大殺,鳳翔兵被殺傷殆盡。李茂貞走投無路,被迫與朱溫議和,可他馬上又反悔了到十二月,關中州鎮都被朱溫佔領,鳳翔成了孤城,城中糧食又缺乏,連諸王妃嬪也只能一日食粥,一日食湯餅。李茂貞只好謀誅宦官,向朱溫求和。

光復三年(公元903年)正月二十二日,昭宗親自到朱溫大營,可謂出了狼窩又入虎穴,手裡沒有兵權只能是牽線木偶。那朱溫還在演戲,只見他素服待罪,頓首流涕。昭宗也不禁哭泣,說「宗廟社稷,賴卿而安;朕與宗族,賴卿再生。」親解玉節帶賜朱溫。二十七日,朱溫殺了數百宦官,只留下了三十名小黃門在宮中服雜役。並以崔胤兼判之軍十二衛事,典掌禁軍。二月,加封朱溫守太尉,充副元帥,進爵梁王。

從此唐朝的軍政大權全歸朱溫掌握,昭宗成了朱溫手中的傀儡。

相關焦點

  • 大唐歷代皇帝簡介,強盛的大唐帝國,後期皇帝個個是慫包
    唐朝從公元618年高祖李淵建立大唐起,到公元907年後梁太祖朱溫廢唐哀宗李柷終結,大唐共傳289年曆21帝,此篇來簡單介紹下曾經強盛的大唐帝國的歷代皇帝。1:唐高祖李淵(566-635年)大唐開國皇帝,公元618年-626年在位。
  • 唐朝後期積病難返,縱使皇帝有心挽回,也是無力回天了
    唐王朝歷史上最為昏庸的皇帝就是唐僖宗,唐僖宗登上皇位之後就爆發了轟轟蕩蕩的黃巢起義,整個起義軍的攻擊力是非常高的,不久就直接佔領了唐王朝的首都長安,而唐僖宗和唐玄宗一樣,跑到了成都去,在其他藩鎮力量的攻擊下黃巢馬上就被打敗了。但是曾經那個輝煌的長安已經破爛不堪了,皇帝再住過去。已經有失身份了。
  • 熬過7任皇帝,功高蓋主的大唐名將,憑什麼活到了85歲?
    兩口子吵架,郭曖曾指著公主的鼻子罵,你以為你爹是皇帝,就可以擺臭架子嗎?告訴你吧,你爹做皇帝,是因為我爹不想做,才讓你爹做的。 公主怔住了,立馬打道回宮,找皇帝爸爸唐代宗哭訴。
  • 大唐忠魂張議潮
    然而張議潮在大唐悠悠歷史上有著傑出的貢獻,正是他,在大唐國力羸弱的時候,領導河西人民揭竿而起反抗吐蕃的奴役統治,完成了歷史上著名的「甘,涼十一州歸唐」,讓大唐王朝重新掌控河西走廊。面對張議潮的起義,吐蕃立即調動當地駐軍進行鎮壓,考慮敵眾我寡的局勢,在沙州人民的配合下,起義軍佯裝撤退,於半路設伏前後夾擊大敗吐蕃駐軍,光復沙州!之後,張議潮乘勝追擊,一併收復瓜州(今甘肅安西)。
  • 夢回大唐:我是大唐高宗皇帝治下的一名唐軍軍官,我戰功卓著!
    我名叫戰矛,生於太宗貞觀八年(公元634年),父親是一名跟隨太宗皇帝李世民徵戰一生的老兵,對太宗皇帝十分的敬佩和崇拜,所以在我出生後給我起了戰矛的名,寓意我長大後成為大唐王朝的一柄戰矛,牢牢保衛大唐疆土不受侵犯。
  • 大唐簡史
    公元626年6月4日,玄武門之變,震驚帝國的玄武門政變持續了僅僅幾個小時,大唐皇帝的第二個兒子李世民,殺死了自己的哥哥和弟弟,取得了帝國的最高權力。開國皇帝李淵退位,兒子李世民登上帝位,這就是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唐太宗。玄武門之變極大地影響了大唐帝國的歷史,它不僅造就了一位名垂千古的帝王。在中國歷史上,唐太宗是一個幾乎完美的帝王。
  • 豪門首富,大唐最後名將張議潮
    「甘、涼十一州」問題成為牽動整個帝國心靈的隱痛,大唐已經無力驅逐入侵者收復河西。公元799年,張議潮出生於河西沙州(敦煌),張氏世代是沙州豪門首富。張議潮自幼對大唐故國心馳神往,立志驅逐侵略者。為實現志向,他自幼就刻苦學習兵法和武藝。以自己的家產為軍資,秘密招募、訓練義軍,同時不斷收納反抗吐蕃起義被鎮壓後的流亡者,蓄積力量,伺機而動。
  • 唐宣宗去世之後,大唐帝國為何急轉直下?
    經過簡單的爭鬥和火併,皇長子上位了,他就是唐懿宗。當然了,這對大唐帝國而言,就是標準的小兒科之事。因為翻開大唐帝國的歷史,皇位交接通常都是在血雨腥風中渡過,平穩交接的時候非常罕見。而在唐懿宗上位的過程中,也沒有死幾個人,也算交接比較順利了。但是大唐帝國的真正危機在於,上層與下層的矛盾已漸漸激化了。
  • 杜甫的「三吏三別」是在唱衰大唐嗎?他有沒有忽視大唐的積極面
    一方面記實當時情況、抒發憂國憂民之心,另一方面肯定是想著能傳到皇帝唐肅宗的耳朵裡,即便不能到皇帝那裡,也能通過文人士大夫的圈子傳到宰相和朝廷高官的耳朵裡。老百姓已經這麼苦了,皇帝、宰相以及各部尚書們,你們想想辦法吧。03.「三吏三別」無視了大唐積極面嗎這個時候,你真不能說大唐還有什麼積極面。
  • 他是被宦官推上位的傻子皇帝,卻締造了大唐最後一抹輝煌
    這是一個傳奇的朝代,並且產生了數位傳奇的皇帝。文韜武略的唐太宗、開元盛世的唐玄宗、空前絕後的武則天,都成為了那個時代的象徵。那如果問哪位皇帝的經歷最傳奇那?答案不是剛才提到的這三位,而是被人當了三十七年「傻子」的唐宣宗——李忱。
  • 比崇禎下場還慘的末代皇帝,竟是在這幾個朝代裡
    但事實上秦國的滅亡是他的制度出現了問題,跟胡亥關係其實不大,因為制度的問題催著秦朝必須打仗,秦朝的制度還沒能從戰爭的制度,轉為養息的制度,秦以好戰而亡。所以,司馬遷寫的也不能全信。 大漢帝國末代皇帝,漢獻帝劉協,9歲繼位,在位32年。 他當皇帝的時候漢朝早就爛到根了,大將軍何進引狼入室,把董卓調進京師天下就亂的一塌糊塗。
  • 褚遂良楷書賞析《大唐皇帝述三藏聖教記》
    褚遂良楷書賞析《大唐皇帝述三藏聖教記》《大唐三藏聖教序》與《大唐皇帝述三藏聖教記》兩石位於陝西西安市南郊慈恩寺大雁塔底層,分立塔門之東、西龕各一。運筆:《雁塔聖教序》在運筆上則採用方圓兼施,逆起逆止;橫畫豎入,豎畫橫起,首尾之間皆有起伏頓挫,提按使轉以及回鋒出鋒也都有了一定的規矩。清代秦文錦亦評曰:「褚登善書,貌如羅琦嬋娟,神態銅柯鐵幹。此碑尤婉媚遒逸,波拂如遊絲。能將轉折微妙處一一傳出,摩勒之精,為有唐各碑之冠。」《雁塔聖教序》引領大唐楷書新格,書法史上褚遂良因此被重重地書上一筆。
  • 動畫紀錄片《大唐帝陵》大唐版「權力的遊戲」
    《大唐帝陵》是繼《西漢帝陵》之後的又一部歷史題材動畫紀錄片,運用動作捕捉技術、數字動畫技術講述大唐帝國的10位帝王及其陵墓之間神秘莫測、盪氣迴腸的千古故事。打破了傳統的真人實拍方式,為歷史類紀錄片開啟新的起點,實現新價值,再現大唐帝國輝煌燦爛的國家形象以及張揚浪漫的英雄主義進取精神。
  • 晚唐出了個傻子皇帝,大唐因此多了幾十年壽命!
    他寫的一手好詩,中興了一度被認為要改朝換代了的大唐帝國,創造了晚唐歷史上著名的小貞觀,被老百姓尊稱為小太宗,延續了大唐帝國幾十年的生命。唐朝中後期,宦官專政嚴重,地方節度使又對中央政府應奉陽違的搞軟割據,整個大唐帝國可以說是千瘡百孔,大廈將傾之勢已成。但是,俗話說的好,人死都有回光反照,何況一個龐大的帝國。它在即將坍塌前迎來最後的英主李忱。
  • 細說唐朝22位皇帝——重遊大唐興衰歲月,解讀帝王雙面人生
    他還不愛獵別的,專門愛獵狐狸。但狐狸那玩意兒不像野豬野兔,狐狸比較狡猾,所以比較難抓。皇帝一抓就是一整夜。晚上打獵,白天踢球,時間規劃的很充分,可就是沒有時間處理國家大事。小皇帝愛玩,好玩,還研發出一種獨屬於自己的玩法。他自己製作了一種紙箭,箭頭是紙做的,可以射人但是無法傷人。
  • 出軌的大唐 (九)
    李旦登基,想想當年第一次當皇帝,那就是個擺設、形同虛設的傀儡,就跟他麻麻手裡的提線木偶一般。所以倒也練就一身遇事永遠氣定神閒,榮辱不驚的裝死絕技。如今,突然大權在手,作為天可汗的子孫,大唐的榮耀一直是李家的牽掛和責任。旦哥暗下決心:好好幹!遇到這麼好的時代,這麼好(強悍)的兒子、這麼好(強悍)的妹妹!必須好好幹,再幹他個大唐盛世出來!
  • 地圖上的大唐帝國
    偏偏屋漏又遭連夜雨,安史之亂後,宦官開始幹政,甚至擁有廢立皇帝的權利。唐宣宗即位後,勵精圖治,終於暫時穩定了藩鎮與宦官兩大難題。但是,大唐帝國已經積重難返,唐宣宗的努力僅僅是迴光返照。七、唐末藩鎮形勢圖
  • 地痞流氓朱溫何以終結大唐289年天下而成為後梁開國皇帝?
    作者:李大奎後梁開國皇帝梁太祖朱溫被史載為名聲最臭的開國皇帝,讓人不怎麼看好,譽之不過是地痞流氓而已。然,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建立了"五代十國"之後梁王朝,讓大唐289年天下正式終結。朱溫何德何能?有此似乎是神話卻是事實的一段歷史。
  • 河隴歸地:賴得將軍開歸路,一振雄名天下知.大唐帝國最後的榮耀!
    從安史之亂以來,節度使專權和宦官弄權已經讓曾經不可一世的大唐帝國日薄西山。公元850年的唐宣宗和大唐帝國,太需要一場勝利來重振大唐帝國的榮耀了。沙州人張議潮率領河西子弟光復沙州後,派遣十隊使者都未能到達長安。直到敦煌高僧悟真率領使者向北繞過沙漠,躲過吐蕃、党項等部落的追擊,才在天德軍的護送下到達長安。這才有了開頭的那一幕,而到達長安後,幾十人的使者僅僅只有寥寥幾人而已。
  • 唐朝皇帝列表
    唐朝皇帝列表肅宗李亨平定叛亂、代宗、德宗、順宗、憲宗、武宗、宣宗的統治,唐國力每況日下,皇帝在經濟、政治、軍事上已無實權,致使藩鎮割據局面形成。最後,各方紛紛脫離唐王朝的統治而成為各自獨立的政權,大唐帝國也由此覆滅。從此中國了進入五代十國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