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出了個傻子皇帝,大唐因此多了幾十年壽命!

2021-01-08 號外歷史之晶晶

他寫的一手好詩,中興了一度被認為要改朝換代了的大唐帝國,創造了晚唐歷史上著名的小貞觀,被老百姓尊稱為小太宗,延續了大唐帝國幾十年的生命。唐朝中後期,宦官專政嚴重,地方節度使又對中央政府應奉陽違的搞軟割據,整個大唐帝國可以說是千瘡百孔,大廈將傾之勢已成。但是,俗話說的好,人死都有回光反照,何況一個龐大的帝國。它在即將坍塌前迎來最後的英主李忱。在中國古代皇帝中,再沒有比唐宣宗更富有傳奇色彩的了。

他的經歷,可以說幾乎秒殺一切電視連續劇的胡編亂造。其勵志與堅韌,更實在是我們當今青年人努力學習的好榜樣。唐宣宗為什麼傳奇?因為他在當天子前的36年裡,一直被人認為是傻子。但當了天子以後,卻一下變得睿智氣魄,雷厲風行,給晚唐打上了一抹絕無僅有的輝煌亮彩!這一切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元和五年(810)六月二十二,唐宣宗李忱誕生在大明宮,是唐憲宗的第十三個兒子。按照皇位的繼承順序,李忱是永遠也沒有希望做皇帝的。

而且,他的母親鄭氏出身卑微,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宮女,所以李忱雖然是皇子,卻享受不到其他皇子的待遇。在等級制度森嚴的宮中,李忱從小便感受到令人窒息的重壓,因為自己的身份,他總是被其他皇子嘲笑諷刺,所以心懷自卑。為了掩飾內心的恐懼,他便將自己封閉起來,面對別人的冷嘲熱諷,他只能報以沉默,於是,連父親都覺得這個兒子可能有些痴呆。唐宣宗李忱原名叫李怡,他雖然是憲宗的親兒子,被封為光王,不過卻是庶出。

他的母親只是一個小宮女,因此他的出生和成長都不被人注意。後來長著長著,大家才發現他有些呆傻。大家回想了一下,都覺得好像之前他並不是傻的,他變傻,應該是在那一次刺殺案發生之後。那次他入宮謁見懿安太后,剛好碰上有官人行刺,雖說這次事件有驚無險,但好像從那時候開始,這個光王就變傻了。大家於是認定,這個光王一定是被嚇傻的。從此以後,這個李怡不管在什麼場合,都會被人嘲笑。唐憲宗死後,中間還有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其中穆宗是李怡的哥哥,敬宗、文宗、武宗都是李怡的侄子。在這漫長的歲月裡,李怡一直是人們取笑找樂子的好材料。

有一次,文宗宴請諸王。席間,所有的人都歡聲笑語,只有李怡坐在那裡,默默不語。文宗便拿李怡開玩笑,說你們誰要能把光王叔逗笑,朕便重重地賞他!於是諸王各展才能,百般戲謔。但是不管他們用什麼辦法,都不能讓木頭一樣的李怡掀一掀嘴唇。眾人見他那模樣,越發開心。不過,有一個人笑著笑著,突然不笑了。不但不笑,還忍不住打了一個寒噤。這人是誰呢?他就是後來成為武宗的李炎。李炎為什麼不笑了呢?因為他忽然產生了一個疑惑。

一個人被眾人如此戲謔逗笑,如果是一個平常人,他早就生氣了如果不是平常人是傻子,他肯定也會跟著笑的。這個人既不生氣又不笑,惟有一種可能,他不是真傻子,也異於平常人,他是裝的。那麼,他為什麼要裝呢?難道是有所圖?後來文宗去世武宗繼位以後,每次看到李怡,他的疑心和憂慮又起來了,於是,武宗開始處心積慮地害李怡,或者讓他騎馬的時候突然從馬背上跌下來,或者在臺階上走著的時候讓他突然絆一跤,順著臺階往下滾。有一次,武宗與諸王在一個大雪紛飛的午後出去遊玩,結果李怡掉到雪坑裡,被雪埋住,眾人遍尋不得。正當眾人以為他就要死了的時候,他卻突然滿身風雪鼻青臉腫一瘸一拐地從雪地裡了跑回來。

當然,所有這些意外情況,都是武宗有意製造的,目的是要讓李怡意外地死去。但是這個李怡生命力太強大了,怎麼整也整不死,於是武宗不搞意外了,乾脆直接把他整死。隨後的一天,李怡突然被四名內侍宦官綁架,不由分說把他關起來,幾天後又把他捆起來丟盡茅廁裡。過了一天,內侍宦官仇公武對武宗說,這個傻子命很硬,恐怕丟在茅廁裡也整不死他,乾脆給他一刀殺死算了。武宗點點頭,讓仇公武去辦理。可是仇公武去後,卻把李怡撈起來,偷偷地用糞車運出宮外,讓他出家當了和尚。仇公武為什麼要救李怡?不是他有多好的心,是因為在晚唐有這樣一個事實,所有的皇帝幾乎都是宦官議立的。

宦官的權力非常大,想廢誰就廢誰,想立誰為太子就立誰為太子。文宗之後,本來應該文宗的兒子繼位。但是宦官仇士良等人矯詔廢了皇太子,立文宗的弟弟李炎為帝,是為武宗。那麼武宗之後,立誰為帝呢?這也不由武宗說了算,而是宦官說了算。而如果能把一個傻子立為皇帝,那對宦官來說,簡直差不多相當於自己當皇帝了!果然,不久武宗病危,有宦官認為應該立武宗的兒子為太子,但是宦官仇公武、馬元贄說武宗的兒子都很年幼,武宗還有一個皇太叔光王,立光王最合適。並且兩宦官還神不知鬼不覺地把這個傻子和尚帶了回來。大家看著這個傻子傻傻憨笑的樣子,都覺得這個主意不錯。於是,李怡改名為李忱,當了皇儲。看著自己從茅廁裡撈出來的寶貝要坐上了皇位,仇公武心裡早就飄飄然了,可他不知道,自己一手扶持的傀儡竟是個前古未有的影帝,一旦李忱即位,他的美夢就要破碎了。武帝病逝,宣宗李忱繼位後,看到這個新皇帝處理政務,所有人都大吃一驚。

面前這個神色威嚴,談吐不凡,處理事情有條不紊的皇帝,難道就是那個傻子嗎?所有的人這時候才恍然大悟,這個人傻了36年,原來只不過是裝瘋賣傻!而仇公武終於明白,當年武宗為什麼要一心把光王處死,原來所有的人都沒看出來,只有武宗看出來了,這個光王不是真傻,而是裝傻。但現在明白有什麼用呢?生米煮成熟飯了,改不過來了。這個新皇,想要隨便控制,簡直是不可能的。不但不能隨便控制,而且這個新皇一上臺就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動作快得讓人瞠目結舌。第一件事,就是第二天就把宰相李德裕及他的一班人馬全部拿下。李德裕是中晚唐著名的大臣黨爭牛李之爭的主將,為禍朝廷很多年。唐朝之所以衰敗,肇始於安史之亂、發展於藩鎮割據,加深於大臣黨爭,腐爛於宦官專政,滅亡於農民起義。唐宣宗把這些看得非常清楚,所以要想實現中興,第一件事就是驅除大臣黨爭。而把李德裕驅逐出朝,也意味著結束了長達半個時機的牛李之爭

相關焦點

  • 他是被宦官推上位的傻子皇帝,卻締造了大唐最後一抹輝煌
    這是一個傳奇的朝代,並且產生了數位傳奇的皇帝。文韜武略的唐太宗、開元盛世的唐玄宗、空前絕後的武則天,都成為了那個時代的象徵。那如果問哪位皇帝的經歷最傳奇那?答案不是剛才提到的這三位,而是被人當了三十七年「傻子」的唐宣宗——李忱。
  • 大唐歷代皇帝簡介,強盛的大唐帝國,後期皇帝個個是慫包
    唐朝從公元618年高祖李淵建立大唐起,到公元907年後梁太祖朱溫廢唐哀宗李柷終結,大唐共傳289年曆21帝,此篇來簡單介紹下曾經強盛的大唐帝國的歷代皇帝。1:唐高祖李淵(566-635年)大唐開國皇帝,公元618年-626年在位。
  • 他幼時是個傻子任人打罵,登基後卻性格突變,治理出一個大唐盛世
    他小時是個傻子任人打罵,登基後卻性格突變,治理出一個大唐盛世李忱是一個宮女生下的孩子,所以說他在皇宮裡地位非常低,正常情況下來說,他是永遠都不可能坐上皇帝的位置的,除非皇帝其他所有的子嗣都死了,皇位才有可能落到他的身上,遺憾的是皇帝有很多的子嗣,多到讓李忱絕對不可能當上皇帝,他自己也完全清楚這一點
  • 宦官擁護一傻子做皇帝,傻子使大唐中興,這才知道是裝傻
    李忱十歲時生了一場大病,病好以後就變得非常遲鈍,動作緩慢,說話都不太利索,因此人人都說他傻了。唐文宗和唐武宗按照輩分算是李忱的侄子,但是也一直瞧不起他,每每宮廷舉辦皇族家宴,這兩個人就逼迫李忱獻賀詞,看見皇叔磕磕巴巴,憋的滿頭大汗,以此為樂。
  • 奸臣為把持朝政,決定立1傻子當皇帝,傻子登基後竟成一代明君
    奸臣為把持朝政,決定立1傻子當皇帝,傻子登基後竟成一代明君 從小到大,李忱一直被視為「智障人士」。別人笑他、罵他、打他,他都一副呆傻的樣子。然而,36年後,他登基做了皇帝後,像是變了一個人,勵精圖治,大展宏圖,創造了晚唐歷史上著名的「小貞觀」——大中之治。
  • 中興大唐,被譽為小太宗的雄主,為什麼人生前36年被人當作傻子?
    唐朝的太監很喜歡擁立皇帝,一有機會就想立個皇帝,然後自己把握大權,這樣就可以呼風喚雨了。既然是立個傀儡,當然是越聽話越好,如果皇帝是個傻子,豈不是更完美。 唐宣宗就是這樣當上皇帝的,太監們以為他是傻子,才擁立他的。
  • 羅馬帝國皇帝克勞狄一世真的是個「傻子」嗎?
    正當元老院為新皇帝的人選爭吵不休的時候,近衛軍惡作劇般地把克勞狄推出來,並要求擁戴為皇帝。要把一個「傻子」立為羅馬帝國的皇帝,元老院的元老們都愣住了,但是近衛軍的實力在當時無人能夠反抗,於是儘管心裡不情願,元老們還是當場把羅馬皇帝慣有的一系列頭銜授予了克勞狄。
  • 大唐頭號昏君,因此人的一系列操作,大唐帝國無法避免地走向覆滅
    唐朝存在289年,但是大多數人對唐朝的印象,存在著大量的空白時期,比如安史之亂後,唐朝存續了一百多年,但是在這一百多年的時間裡,很少有人記得發生了什麼。事實上,安史之亂後的唐朝被稱之為「中唐」,中唐和更往後的晚唐,充滿了戰亂和各種腐朽,因此乏善可陳。
  • 大唐帝國的迴光返照,唐宣宗李忱和他的大中之治
    這是自安史之亂以後唐帝國的狀況,然而在無比黑暗的晚唐時期卻有一抹亮色,它照亮了黑暗,然而這抹亮光卻沒有持續多久,最終還是被黑暗吞噬,唐帝國走向了滅亡。這抹亮光就是唐宣宗李忱在位的十三年「大中之治」,李忱的一生是傳奇的一生,它一生經歷了五個朝代,他是唐憲宗的兒子,穆宗的弟弟,敬宗,文宗,武宗的叔父(三朝叔父)。
  • 萬曆皇帝為什麼幾十年不上朝?
    這是因為大家不願意用現實的權力運作,去思考歷史上的權力運作。皇帝就是傳說中的天,所以在特定的背景下,讓皇帝直接管理帝國,就會讓帝國的工作效率明顯下降,更會讓帝國的工作處於僵硬的狀態。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帝國當時無官不貪、無貪不官,隨便拉出一個人都知道。在私底下,絕不會有一個人否認這種事實。但是在朝堂上,誰敢公開指出這種事實呢?肯定沒有人!
  • 被罵得最慘開國皇帝,一生英明神武,卻傳位給傻子,差點亡國滅種
    但是有一位開國之君,卻被罵的很慘,其一生英明神武,寬厚仁愛,但是臨死傳位給一個傻子,結果搞得中原亡國300年,差點亡國滅種。這位開國皇帝就是我國歷史上晉朝的開國之君晉武帝司馬炎。很多人都會以為晉朝是從司馬懿開始的,但是實際上登基稱帝,還是司馬懿的這位喜愛的孫兒建立的。司馬炎是司馬昭的長子,從小聰明伶俐,而且為人也比較仁厚,為此深受司馬懿喜愛。
  • 夢回大唐:我是大唐高宗皇帝治下的一名唐軍軍官,我戰功卓著!
    我名叫戰矛,生於太宗貞觀八年(公元634年),父親是一名跟隨太宗皇帝李世民徵戰一生的老兵,對太宗皇帝十分的敬佩和崇拜,所以在我出生後給我起了戰矛的名,寓意我長大後成為大唐王朝的一柄戰矛,牢牢保衛大唐疆土不受侵犯。
  • 唐朝宰相曾締造輝煌大唐,後期卻爛泥扶不上牆,沉底淪為帝國陪襯
    我們拿唐初來講,唐高祖李淵建立唐王朝之後,對於宰相權力的人選由一個變成了四個,這就是唐朝最初的「宰相」制度。李世民、裴寂、竇威、劉文靜四個人成為了大唐王朝權力中樞。其實如果唐高祖李淵,沒有經歷玄武門之變後的喪子之痛,那麼李淵或許是中國最舒服的皇帝,因為絕大多數政事都是下面四個「宰相」聯合決定,李淵只是起到一個批閱作用。這就是初唐時期最先施行的制度。
  • 大唐才100年就喪權辱國,皇帝叫太監爸爸:清朝為何能昌盛200年?
    如果對比清朝和大唐,我們就會發現,大唐繁榮期相對比較短。唐朝(618年—907年),共歷21帝,享國289年。清朝從皇太極改國號開始計算,是276年。大唐繁榮期為137年,隨後就在755年爆發安史之亂。算起來清朝137年的時候是乾隆38年!
  • 漢朝與唐朝厲害的皇帝哪個朝代多?
    個人認為,漢朝厲害的皇帝更多一些。畢竟兩漢加起來,國祚就超過四百年,而如果再算上劉備建立的季漢那四十多年,那麼大漢王朝國祚就有將近四個半世紀之久。而盛極一時的大唐,即便算上中間的武周,其國祚也才289年,差距還是比較大的。
  • 地痞流氓朱溫何以終結大唐289年天下而成為後梁開國皇帝?
    作者:李大奎後梁開國皇帝梁太祖朱溫被史載為名聲最臭的開國皇帝,讓人不怎麼看好,譽之不過是地痞流氓而已。然,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建立了"五代十國"之後梁王朝,讓大唐289年天下正式終結。朱溫何德何能?有此似乎是神話卻是事實的一段歷史。
  • 16年,一位大唐皇帝,活活被天下人給玩死了
    888年繼位時,昭宗已經沒什麼本錢了,大唐的滅亡進入了倒計時。890年割據形勢唐昭宗是紅色部分。可見,這時候的中央政府,無非是一個小藩鎮而已。如果昭宗不折騰,一心守著自己那一畝三分地,倒計時的沙漏自然可以流得慢些。然而,昭宗立志要恢復大唐榮光,當中興之主。
  • 動搖晚唐國運的一次暗殺,唐昭宗被復仇衝昏頭,最終下了一招昏棋
    因為皇帝得知消息之後,直接出離憤怒了。要知道王瓌這個人,還有一層身份,那就是皇帝的舅舅,親舅舅。國舅死了,誰幹的?唐昭宗腦海裡第一反應就是,這裡面一定有陰謀,那麼這起事件到底是自然事故還是人為謀殺呢?八日,柩前即位,時年二十二。晚唐時期,皇位更迭之際,時常能夠看到宦官參與的身影,沒辦法誰讓人家身處宮闈之間,又手握禁軍兵權,近水樓臺還有撈月亮的能力。因此,一些對皇位有想法,想要進步的青年王爺們,也多少跟那些權宦們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要說唐昭宗和楊復恭之前沒任何交集,楊復恭就是覺得唐昭宗是個明君,為了國家才力排眾議的話,有些假。
  • 他為了活命,裝了37年的傻子,當上皇帝後開創唐朝盛世
    唐朝是我們歷史當中非常繁榮而且強盛的一個朝代,一共延續了289年之久,在這個過程當中一共出現了21個皇帝。可是這些皇帝之中有的非常優秀,能夠勵精圖治;而也有的非常昏庸,使得盛世王朝走向衰落。唐朝最後一個盛世便是由唐宣宗所締造的,唐宣宗李忱是一個非常傳奇的人物。
  • 他裝瘋賣傻36年,一朝為帝開創大唐最後一個盛世
    他是唐憲宗的第十三個兒子,母親鄭氏是個宮女,身份低下,所以連帶著李忱也不被皇室中人重視。即使李忱後來被封為光王,但也沒享受到王爺的榮耀,反而成為皇室宗親經常嘲諷的對象。唐文宗李昂俗話說傻人有傻福,在勾心鬥角、骨肉相殘的宮廷爭鬥中,有時傻子不被人重視,反而能保平安。李忱就靠著一幅傻樣,平平安安活到了公元84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