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央視連續幾天高調播出我國固定翼反潛巡邏機空潛200和空警500預警機的畫面,許多內部鏡頭首次曝光,比如全玻璃化的駕駛艙、雷達顯控臺,甚至還有飛行員在飛機上吃飯的畫面。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空警500休息間,我國預警機上竟然有上下鋪。
空警500的雙層臥鋪
當然,也有人表示,這是空潛200反潛巡邏機的艙內畫面。鑑於空警500和空潛200都是在運9平臺上改裝而來的,所以內部結構差不多,兩種飛機可能都配備了臥鋪。
圖片來源請見底部標註
作為一架長36米、翼展38米,最大起飛重量65噸的中型運輸機,運9在只搭載十幾名乘員之後,即使內部塞滿了電子設備,還是有足夠的空間配備一兩張雙層臥鋪的。不過,有人懷疑,運9的續航時間大概只有8個小時,改裝成預警機和反潛機之後,續航時間還會進一步縮短,這樣的話真的有必要配置臥鋪嗎?
空警500和空潛200的續航時間不到8小時
空潛200的數量很多了
實際上,即使是8小時工作制,保證足夠的休息也是提高戰鬥力的重要手段。咱們先從反潛機說起,反潛機在搜索和跟蹤敵方潛艇,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這個過程中需要乘員精神高度緊張。而從生理角度來說,人體在高度緊張一兩個小時之後,就需要休息,即使經過專門的訓練,也只能將這個過程拉長的3到4個小時,所以反潛機上配備臥鋪必不可少。
空潛200內部,圖片來自央視公開報導
而對於預警機的雷達操作員來說,指揮和處理複雜的空情遠比反潛機來得更為複雜,機上大量的電子設備和顯示屏也極易造成疲勞。所以預警機一方面儘量讓工作時的光線變得柔和不刺眼,減少人體的疲勞感。另一方面,則通過配備臥鋪的形式,保證乘員的休息,來提高工作效率。
空警500內部,圖片來自央視公開報導
其實在大型軍用飛機上配備臥鋪,並不是什麼稀罕的時期,比如美軍的E-3望樓預警機,甚至配備有一個三層臥鋪。不過,它的臥鋪和我們的不一樣,採用的是吊床的形式,雖然佔據的空間更小,而且可以摺疊,但床板卻是軟的,相比我們固定式臥鋪的硬板床,在舒適性上還是差得多。無論是二戰時期的軍艦,還是治療新冠病人的方艙醫院,美國人總喜歡軟的吊床,和咱們完全不一樣,這也許和飲食結構一樣,是雙方的習慣不同吧。
美軍E3預警機的臥鋪
E3預警機的臥鋪是三層吊床
除了空潛200和空警500,曾有照片曝光,在我國大型運輸機運20上,也有雙層臥鋪。運20的體型比運8運9大得多,內部空間也更為充裕,設置雙層臥鋪是一種正常的操作,況且它的續航時間十幾個小時,遠遠超過了運8和運9,因此飛行員能夠輪流到雙層臥鋪上休息,顯得非常有必要。未來,運20不但會擔負空運的基本任務,而且還正在改裝預警機和,空中加油機,而雙層臥鋪可以保障好乘員的休息,更加必不可少了。
運20的雙層臥鋪
上圖的臥鋪來自這架運20物理樣機
實際上,在我國大型軍用運輸機上,除了雙層臥鋪之外,還會配備有廚房和衛生間,這些都是保持戰鬥力必不可少的生活設施。不要小看它們的存在,將來人民空軍的全球飛行,還要建立在這些基礎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