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軍揭秘3|屏東空軍基地:反潛機、預警機、運輸機的「機窩」

2020-12-17 生林聊臺海
臺軍E-2K「鷹眼」預警機

@銳看臺灣報導(海峽導報記者 吳生林 實習生 侯曉辰 文/網絡圖 ) 解放軍軍機巡航臺灣西南空域實現常態化。日前,臺灣「國防部副部長」張哲平表示,為避免落入解放軍「消耗戰」陷阱,臺灣空軍改變之前應對模式。比如,進入臺灣西南空域的大陸軍機若為慢速機,臺軍也改以C-130運輸機或是P-3C反潛機應對,等同解放軍所耗費的成本。

C-130運輸機和P-3C反潛機均由屏東空軍基地派出。事實上,這裡不僅是臺軍P-3C反潛機的唯一駐紮基地,而且是臺軍「預警電戰機隊」的駐紮基地。因此,本期我們就來揭秘屏東空軍基地。

臺空軍第六混合聯隊基地

屏東基地位於臺灣屏東縣屏東市,1920年修建完成,1927年日本陸軍飛行第8連隊從九州移防至屏東,為日軍運輸機所用,是臺灣地區最早的軍用機場。1945年日本戰敗後,屏東機場移交給國民黨部隊。

由於腹地充足,且戰後國民黨空降傘兵部隊撤退到臺灣後也曾駐紮,因此屏東機場一直以來是臺灣空軍運輸機的主要根據地。該機場2005年至2011年一度開放部分為民用。2011年8月11日民用航班停班,之後基地全面移交臺灣空軍使用。

C-130H運輸機

臺灣空軍目前編制7個聯隊,其中包括4個戰術戰鬥機聯隊、1個戰術混合聯隊、1個混合聯隊與1個飛行訓練聯隊,分別為:使用「IDF經國號」戰機的第一、第三聯隊;使用「幻影2000」戰機的第二聯隊;使用F-16戰機的第四聯隊;第五聯隊則是F-16戰機和F-5戰機混編;第六聯隊則納編定翼機;志航基地第7聯隊為使用F-5戰機的訓練聯隊。

第六混合聯隊的駐紮基地就是屏東空軍基地,基地多為固定翼機,下轄第十空運大隊(配備19架C-130H運輸機)、第二十電戰大隊(配備6架E-2T/K和1架C-130HE)、空軍反潛作戰大隊(配備12架P-3C反潛機)、第六修護補給大隊、第六基地勤務大隊、「憲兵」第六中隊。

臺軍P-3C反潛機

12架P-3C反潛機唯一駐地

屏東空軍基地目前是臺灣空軍12架P-3C反潛機唯一駐紮地。

臺灣方面相當重視反潛作戰。1966年11月,臺軍成立反潛中隊;1979年2月擴編為反潛機大隊;1999年7月1日反潛機大隊移編海軍,並成立「海軍航空指揮部」(後降格為「海軍反潛航空大隊」)執行反潛任務,駐地為花蓮神鷹基地。

2013年以前,反潛作戰任務是臺灣海軍唯一的「專有」作戰方式。除了飛機,臺灣海軍還擁有一批經過改造的反潛護衛艦。此外,還制定了長期計劃,打算組建一支新型柴油動力潛艇艦隊對抗解放軍。

自2013年7月1日起,臺灣空軍也組建反潛力量。當天,臺灣海軍11架S-2T以及用「神鷗專案」為代號向美國預購的12架P-3C等固定翼機全數移轉臺灣空軍,海軍僅保留旋翼機型的反潛機。12架P-3C反潛機全部到位後,臺灣空軍2017年12月成立「反潛大隊」。

12架P-3C反潛機如何部署?最初,「神鷗專案」由海軍建案,因此原本規劃全數部署在海軍桃園基地。但為避免被解放軍「第一擊即全殲」,移交空軍後又考慮改成「六三三」制分散在桃園、屏東、花蓮3個基地,但馬英九最終拍板,12架P-3C反潛機全數部署在屏東空軍基地。

除了降低被「第一擊即全殲」的風險外,12架P-3C全數部署在屏東還有何玄機?英國雜誌《戰場飛機》曾推測,美國意在構建貫連駐日美軍、日本海上自衛隊、韓國海軍以及臺灣空軍的「P-3」連線,構成圍堵中國大陸潛艇進出「第一島鏈」的「隱性屏障」。

不過,臺媒報導,經多次「漢光演習」驗證,P-3C集中部署單一基地風險太大,為了開戰時保留「存活率」,因此臺軍決定今後以分遣隊模式,將部分P-3C長駐空軍花蓮基地。

P-3C反潛機執行海上偵搜任務時,可全天候監控海面船艦、偵測水下潛艦,最大滯空時間長達12小時以上,機上共有12個武器掛點,可裝載魚叉、小牛等飛彈系統、MK-46型魚雷、各型主被動聲標、長短效煙彈等武器系統,並視任務需求調整掛載。

E-2K「鷹眼」預警機

還有6架E-2K「鷹眼」預警機

駐紮於屏東空軍基地的第六聯隊,除了執行輸、空投、反潛偵巡任務外,其中還有一項重要使命——預警電戰任務。

臺軍最主要空防預警,除了以陸基為主的空軍「強網」、「天網」及陸軍的「長白」雷達系統外,第20電戰大隊更是一線主力。

第20電戰大隊,由1995年於屏東基地成立的預警電戰機隊擴編而來,實際由臺灣空軍總部情報署直接指揮。大隊現役關鍵裝備,除了一架C-130HE電偵機外,還有6架「鷹眼」(HawkEye)空中預警機,每架造價將近兩億美元,是臺軍最貴的「寶貝」。

1993年,美國宣布出售4架E-2T「鷹眼」空中預警機給臺灣;1999年再度軍售2架新型E-2K型預警機,其主要改良在於USG-3天線組的改良。2008年10月,美國批准此前4架E-2T預警機升級為E-2K標準。臺灣空軍現役總共6架E-2K「鷹眼」空中預警機,

今年8月21日,臺灣「國防部」證實,明年(2021年)將花費約15億1116萬元新臺幣將現役6架E-2K空中預警機全部升級,與美軍現役的E-2D先進鷹眼等級,型號更改為E-2D AHE。目前此型預警機為美國海軍航母戰鬥群的主力機種。

臺灣軍方稱,E-2D AHE預警機換裝的機頂圓盤雷達為AN/APY-9型雷達。公開資料顯示,此種雷達對於RCS(雷達截面積)於3~5平方公尺物體的有效偵測距離高達500公裡,可以對地面雜波與幹擾進行抑制和過濾,提高偵測目標的獲取能力和識別能力。

相關焦點

  • 揭秘丨屏東空軍基地:臺軍最貴的寶貝藏在這裡
    日前,臺當局防務部門副負責人張哲平表示,為避免落入解放軍「消耗戰」陷阱,臺灣空軍改變之前應對模式。比如,進入臺灣西南空域的大陸軍機若為慢速機,臺軍也改以C-130運輸機或是P-3C反潛機應對,等同解放軍所耗費的成本。C-130運輸機和P-3C反潛機均由屏東空軍基地派出。事實上,這裡不僅是臺軍P-3C反潛機的唯一駐紮基地,而且是臺軍「預警電戰機隊」的駐紮基地。
  • 臺軍戰備大揭秘:空軍有模有樣 海軍略具雛形
    按照所謂的精實方案,1999年臺軍成立了澎湖防衛司令部,原有的戰車群擴編為第503裝甲旅,該旅包括3個坦克營、2個裝甲步兵營以及混合炮兵營,其主要裝備為臺陸軍最具威力的M60A3坦克,另外還有臺軍自己生產的CM-26坦克,戰鬥力比精實方案實施前增加了7倍!
  • 臺灣:56個機場12個為空軍基地
    擁有600多架戰機發展遠程攻擊能力  臺灣空軍目前裝備有戰鬥機、運輸機、教練機、反潛機、預警機、電子戰飛機等約700餘架,戰鬥機是其核心主力裝備,目前裝備有4種型號:「幻影」2000—5、F—16A/B、IDF和F—5E/F,共計643架。
  • 解放軍「壞」了臺軍元旦表演?
    疲於應對解放軍軍機,臺空軍取消2021年元旦「戰機衝場」表演。臺軍過往元旦的「戰機衝場」(戰機通場飛行表演)迎接新年活動,明年元旦將不會出現。花蓮空軍元旦表演 資料圖 圖源: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稱,今年元旦在花蓮南濱太平洋公園、新竹市政府廣場、屏東恆春龍磐公園都有戰機「衝場」活動,三地分別出動了5架F-16、幻影2000、
  • 「臺軍揭秘系列」|新竹基地:「幻影2000」唯一駐紮基地
    老牌空軍基地 曾駐紮日本「神風特攻隊」新竹基地最主要的軍事設施是位於新竹市北區的軍用機場,在臺軍中算得上是老牌空軍基地。該基地始建於日據時期,1936年啟用,經歷過二戰時的太平洋戰爭與冷戰時期的多次空戰場面。
  • 中國空軍也在下餃子 新生產運9一個批次就超過20架
    這款軍機不是一個型號,而是一個系列、一個平臺,即運-9飛機(含運-8仍在產的新類型平臺)。運-9飛機由中航工業陝飛生產,以它為平臺,衍生出空警-500預警機、運-8Q反潛巡邏機、高新8號綜合電子戰飛機、高新X號空中指揮機等多款被稱為戰略空軍戰鬥力「倍增器」的特種飛機。
  • 疲於應對解放軍軍機,臺空軍取消2021年元旦「戰機衝場」表演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尹豔輝】臺軍過往元旦的「戰機衝場」(戰機通場飛行表演)迎接新年活動,明年元旦將不會出現。據臺灣「中時新聞網」12月20日消息,臺「空軍司令部」19日說,鑑於解放軍軍機「擾臺」常態化,目前已經婉拒各縣市邀約元旦「衝場」表演,回歸到戰訓本務與執行任務上。
  • 臺軍稱一架解放軍運-8反潛機現身臺海:9月16日以來第14度
    臺軍稱一架解放軍運-8反潛機8日飛入臺所謂西南「防空識別區」。(圖片取自臺媒) 綜合臺灣《中國時報》、「中央社」等媒體報導,民進黨當局防務主管部門8日晚發布消息稱,一架解放軍運-8反潛機當天飛入臺西南「防空識別區」,臺空軍除派遣空中巡邏及緊急起飛等兵力應對,同時進行所謂「廣播驅離」與防空飛彈追監。報導稱,這也是自9月16日以來,解放軍軍機第14度現身臺海。
  • 我國預警機和反潛機配備雙層臥鋪?保持戰鬥力必不可少,運20也有
    圖片來源請見底部標註作為一架長36米、翼展38米,最大起飛重量65噸的中型運輸機,運9在只搭載十幾名乘員之後,即使內部塞滿了電子設備,還是有足夠的空間配備一兩張雙層臥鋪的。不過,有人懷疑,運9的續航時間大概只有8個小時,改裝成預警機和反潛機之後,續航時間還會進一步縮短,這樣的話真的有必要配置臥鋪嗎?
  • 臺軍教官駕駛反潛機「監控」解放軍軍機,僅距300米?臺空軍否認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尹豔輝】據臺灣「中央社」報導,有媒體爆料,臺空軍一架P-3C反潛機日前在執行「監控」解放軍軍機任務時,為拍攝照片,飛至距離解放軍軍機僅約300米處。臺空軍司令部11月30日上午發布新聞稿稱,相關爆料內容並非事實,被點名的王姓教官各項飛行操作均符合規範及限制。
  • 運-9運輸機衍生型號-武器庫-中華軍事
    運-9運輸機還推出了多個改裝型號,包括反潛機、預警機、巡邏機等6個特種飛機機型和軍用運輸型,運-9飛機的系列化譜系將成為未來中國20至30年中型特種飛機的基礎平臺。高新-6高新-6(代號:GX-6)號飛機,是在空警-200預警機平臺基礎上,改型研製的一種海上巡邏機,通過加裝水面搜索雷達等傳感器設備執行海上巡邏任務。高新-8高新-8(代號:GX-8),以運-9運輸機為運載平臺。高新8號電子情報飛機能夠為飛行編隊的指揮員提供有關敵方軍事力量戰術態勢的實時信息。
  • 俄伊爾-38反潛機進阿拉斯加防空識別區,美軍出動F-22攔截
    周四,北美航空航天防禦司令部在推特上發布多條消息稱,美國F-22「猛禽」戰鬥機「攔截了兩架進入阿拉斯加防空識別區的俄羅斯伊爾-38巡邏機」。該司令部稱,這兩架用來搜尋潛艇的俄羅斯海上偵察機是在阿留申群島以北的白令海被攔截的,沒有進入美國或加拿大的主權領空。
  • 揭秘|臺中清泉崗基地:臺最大空軍基地,每年都模擬被解放軍攻擊
    臺軍最大空軍基地位於臺中市的清泉崗基地,始建於1936年,前身為日治時期「臺中飛行場」,周邊古稱公館,因此又稱「公館飛行場」,1950年改名為清泉崗。其實,國民黨部隊撤退臺灣後,初期空軍並不駐守清泉崗。
  • 臺媒:臺軍「聯翔操演」用F-16模擬解放軍潛在空襲路線
    臺媒表示,為加強「反制」解放軍戰機,臺軍於22日進行以解放軍戰機為假想敵的「聯翔操演」。按照臺媒的說法,所謂的「聯翔操演」,是一種專門針對臺軍防空和制空作戰的演練和測驗,上一次的「聯翔操演」發生在今年的3月24日。
  • 臺軍揭秘系列4|清泉崗基地:傳言被解放軍多軍種列入「打擊清單」
    臺軍最大空軍基地位於臺中市的清泉崗基地,始建於1936年,前身為日治時期「臺中飛行場」,周邊古稱公館,因此又稱「公館飛行場」,1950年改名為清泉崗。其實,國民黨部隊撤退臺灣後,初期空軍並不駐守清泉崗。
  • 加油機反潛機預警機樣樣都很緊缺
    資料圖今天我們說特種作戰飛機,那當然殲擊機轟炸機這些就不在我們的話題之內了,我們知道空軍是高技術軍種,為保證作戰,就需要大量的其他特種作戰飛機提供支持,否則空軍就無法發揮最大戰力,就不能體現最大的作用,我就來盤點幾款我們現在比較缺少的特種作戰飛機
  • 揭秘臺最大空軍基地:駐防56架「經國號」戰機 幻想摧毀閩粵機場
    臺軍最大空軍基地位於臺中市的清泉崗基地,始建於1936年,前身為日治時期「臺中飛行場」,周邊古稱公館,因此又稱「公館飛行場」,1950年改名為清泉崗。其實,國民黨部隊撤退臺灣後,初期空軍並不駐守清泉崗。
  • 蔡英文視察臺空軍保障部隊,解說員:這是塗層,不是黃金
    9月26日,蔡英文又罕見視察了臺軍位於臺南高雄岡山基地第三後勤指揮部,視察臺空軍機隊後勤保障情況。在這次短暫的訪問中,蔡英文將「經國號」(IDF)戰機使用的發動機金色塗層,當做是「黃金」。當得知IDF戰機一個小部件的成本為38萬新臺幣時,蔡英文又「哈」地一聲,顯得有些驚訝。
  • 九鵬基地火炮試射,臺軍方今天證實大陸軍機現蹤臺灣東南空域
    臺軍「中科院」昨、今兩天傍晚在屏東九鵬基地進行火炮試射,專門紀錄臺灣周遭航空器動態的臉書粉絲專頁「臺灣西南空域」今早記錄到大陸軍機不僅進入臺灣西南空域,更罕見繞過恆春半島到臺灣東南空域。
  • 臺媒:監視大陸軍機,臺軍「誤射」火焰彈
    ,臺軍機「升空監控」的數量較過去「略減」。「中時電子報」這篇文章沒有提及臺軍是何時、何地對解放軍軍機誤射火焰彈,事情的真偽很難確認。「中時電子報」在該報導的最後還提到,據了解,臺軍戰機曾在一次「跟監」美軍的P-3C反潛機時,因飛行員太緊張,不小心發射了火焰彈。事後,美方抗議,臺軍懲處了飛行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