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對華貿易不斷受阻,這無疑給澳洲的貿易競爭對手留下了大好機會.一些將中國視作第一貿易夥伴的國家紛紛參與進來,試圖對澳大利亞的商品取而代之,正如澳媒所說,這些國家正在抓住澳大利亞的「不幸」來瓜分市場。
對華貿易受阻,澳大利亞「退場」在14萬億市場中留下大量空白
此前澳大利亞在輿論上不斷污衊抹黑中國的相關事宜,如今澳洲對華貿易不斷受阻,一些依賴中國市場的澳洲商品如牛肉、棉花、大麥和紅酒等在阻力下接連退場。
而中國對外貿易的市場十分廣闊,僅19年就對外進口了超過14萬億元商品,如今澳大利亞的「退場」無疑在這巨大的市場中留下了大量空白,也使許多國家開始將目光轉向這裡。
搶佔澳洲留下的市場份額,市場大量留白引起多國「瓜分」狂潮
全球目前有60個國家將中國視作第一貿易夥伴,如今澳大利亞的遭遇無疑是他們擴張自己所佔市場份額的好機會。澳大利亞的一些商品如煤礦、牛肉、大麥所遭遇的「危機」,被一些國家紛紛轉變為了「機會」。
例如,阿根廷在澳洲牛肉對華出口不斷下降時,抓住機會向中國展示自己的牛肉商品,並努力搶佔份額。
俄羅斯也在澳洲的大麥遭受類似的「危機」時,開始擴大對華大麥以及各種農作物的進口量。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國家加入這場市場份額的搶奪之中,市場大量留白對他們宛如肥肉,從而引起「瓜分」的浪潮。
「瓜分」中國市場的狂歡之中,「最大贏家」或將落到美國頭上
在這場「瓜分」市場的浪潮之中,一些中國主要的貿易夥伴在良好貿易通道的加成之下無疑能在最初獲得最大的利益,如日本、美國和東協等。
美國在雙方籤署的相關協議當中被允許向中國每年出口約400億農產品,而農產品的種類恰好與澳洲出口的農產品大致相同,在這場「瓜分」浪潮中,很可能美國將會獲得「最大贏家」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