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英國脫歐的評價褒貶不一,其中一個觀點認為:由於歐盟經濟增速不斷放緩,而美國卻相對突出。英國脫歐,加劇了美歐之間的經濟差距,並進一步確立了美國在全球經濟格局中的領導權。
歐盟GDP與美國的差距進一步擴大
按照歐盟統計局公開的信息,包括英國在內的歐盟28國在2019年的經濟同比實際增長1.5%,完成的名義GDP折合美元為18.41萬億美元,與美國21.43萬億美元相比,差距為3.02萬億美元。
其中,德國在2019年經濟僅實際增長0.6%,雖仍是歐盟最大經濟體,但由於歐元貶值,其GDP下降至3.85萬億美元;英國繼續是歐盟第二大經濟體,其在2019年經濟實際增長1.4%,完成的名義GDP為2.83萬億美元。
法國在2019年經濟實際增長1.3%,完成的名義GDP為2.707萬億美元,繼續在歐盟內部排第三名。之後就是義大利,在2019年經濟增速下滑至0.3%,完成的GDP折合約2萬億美元,將頂替英國,成為歐盟內部新的「三駕馬車之一」。
這意味著,如果不算英國(2020年正式脫歐),那新歐盟(即歐盟27國)在2019年完成的名義GDP下滑至15.58萬億美元,與美國的差距擴大到5.85萬億美元。而且歐盟27國的人均GDP不到3.2萬美元,只是美國人均的一半。
無論是經濟總量,還是人均GDP,美歐之間的差距都在逐步擴大。而且在網際網路、電子商務、人工智慧、大數據、超級計算機、量子科技等新興領域,美國也大幅領先優勢歐盟,進一步鞏固其超級大國地位。
2019年,中國與歐盟27國的經濟差距呢
2019年中國經濟同比實際增長6.1%,繼續是歐盟經濟增速的數倍。完成的名義GDP接近100萬億元人民幣,折合14.36萬億美元,與歐盟27國相比差距縮減至1.22萬億美元——網友們,按照當前中國經濟增速,一兩年就可以實現反超啦!
那問題來了,為什麼歐盟經濟發展速度不僅不及中國,也比美國低不少呢?對此,南生認為主要有如下幾個因素。首先是歐洲人口老齡化最嚴重,加上高福利的「社保機制」,使得歐盟將大量資金用在「維持居民生活」上。這好處是社會更加穩定,有利於縮減貧富分化。
但同時也擠佔了用在科研、產業升級上的資金,降低了生產效率。同時也使得大量企業、個人的創新進取精神衰減,使其在全球化競爭中逐漸失去優勢。
其次,與中國、美國相比,歐洲各國市場相對單一,在當前「流量經濟為主的年代」,歐洲各國很難與中國、美國相匹敵。第三,歐盟各國也和美國一樣,大量轉移低端產業,大力發展金融業、現代服務業,但卻沒有美元優勢,競爭力不如美國。
最後就是不團結。現在英國已和歐盟達成脫歐協議,但歐盟27國並未吸取教訓,仍在財政、貨幣政策、貿易政策、難民問題等多領域出現較大分歧。各國無法協調,歐盟制定的統一政策執行力度欠缺,效率較低。本文由【南生】整理並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