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日本GNP超過5.26萬億美元,僅比其GDP高3.58%,那中美呢?

2020-12-09 南生今世說

所謂國民生產總值(GNP,現在已被GNI取代)指的是:本國國民在一定時間內創造的最終商品、服務的總價值。他不僅包括了在國內的公民,同時也保護了在國外的本國公民所創造的淨要素收入。

通常情況下,如果一個國家、地區不接受或很少接受外商投資,但卻對外大量投資,那這個國家的GNP一般會大於其GDP。或許有很多網友就看到這一句話,就想當然地認為:日本的GNP比其GDP高很多、很多。

不少網友甚至日本的GDP雖然只有5萬多億美元,但其GDP會超過10萬億美元,即認為「海外還有一個日本」。這情況屬實嗎?接下來南生引用世界銀行公開的數據,看看日本、中國、美國的情況究竟如何。

世行數據顯示,2019年美國的GDP高達21.428萬億美元,穩居全球第一名。其GNP更高一些,達到了21.625萬億美元,但與GDP的差距不到1%。並且有的時候美國GDP還比其GNP略大一些。

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認為:美國的GDP基本和其GNP一致了,個別年份的細微差距可以忽略不計。畢竟美國是一個相對開放的國家,不僅對外大量投資也在積極甚至採取各種手段要求各國去美國投資。

咱們中國的2019年GDP約為14.343萬億美元,GNP約為14.308萬億美元,都在全球排第二名,且兩者差距不到1%。咱們中國不是吸引了大量外資投資嗎?不是接受了很多來自西方發達國家的轉移產業了嗎?

為什麼我們的GDP和GNP差距也這麼小呢?這原因就是不能只看到我們引入的外資,忽視了我們的對外投資。實際上,最近幾年中國對外投資有時略低於引入的外資,有時又超過引入的外商投資。

截止到2019年年底,中國吸引的外資投資總額合計約為5.6萬億美元,但我們對外投資總額卻高達7.7萬億美元。看問題要全面是,我們的經濟結構中外資佔比是不小,但海外也有我們的大量資本啊。

第三名都是日本,其2019年GDP約為5.08萬億美元,GNP則超過了5.26萬億美元,兩者差距約為3.58%。相對而言,日本對外投資的確遠比其接受的外商投資更高,所以日本的GNP要比其GDP多了3.58%。

但這個差距也不算很大,遠遠達不到「海外還有一個日本」的地步。網友們,日本是一個開放的國家,以資本逐利的特性,只要去日本「有利可圖」資本就不會含糊。並且日本很大超大型企業的股東也並非都是日本人。

一切以數據說話,一切是事實為準繩!作為一個開放的發達經濟體,日本居民在海外的確創造了很多財富,但不代表日本境內以及日本企業中「外商」的影子就沒有。真實的情況恰恰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本文由【南生】整理並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

相關焦點

  • 1995年和2019年,日本GDP都只是略微超過5萬億美元,那中美呢?
    來源:南生今世說在介紹2019年日本經濟的文章中,南生(就是小編我)曾這樣描述:「2019年日本經濟實際增長0.7%,完成的名義GDP約為5.09萬億美元,再度恢復到5萬億美元級別」。有不少網友詢問,為什麼要使用「再度」兩個字呢?最近20多年,日本GDP總在5萬億美元上下波動原因就是最近20多年,日本的GDP總量長期在5萬億美元上下波動,經常超過了5萬億美元,然後又下滑到不足5萬億美元。
  • 2019年中國GDP全球佔比預計約16.58%,那美國、印度、日本呢?
    來源:南生今世說隨著中國、美國、日本、印度、德國等主要大國都先後公布了2019年經濟「成績單」後,有不少網友就在詢問「2019年全球GDP是多少呢」,「中國、美國、日本的GDP全球佔比是多少」,有誰知道答案呢?
  • 一季度中美俄GDP對比!美國5.26萬億,俄羅斯3800億,那中國呢?
    而俄羅斯的話,相比於其實是差點距離,俄羅斯是世界第二強國,可是俄羅斯的GDP僅相當於我國的一個廣東省,中國、美國和俄羅斯都是當今世界上有影響力的國家。特別是中美兩國經濟規模巨大,對全球經濟影響深遠。今年第一季度,中國、美國和俄羅斯的經濟表現如何呢?年經濟增長差距有多大呢?說實話,從經濟上來看,俄羅斯算不上什麼大國。
  • 2020年歐盟人均GDP或低於3萬美元,那中國、美國、日本等國呢?
    數據顯示,2019年德國GDP約為3.85萬億美元,再次基礎下降5.25%或7.8%,那經濟總量就要低於3.5萬億美元了,在全球經濟格局中的地位或將再度下滑。而且這些機構預測的德國經濟降幅大於印度,兩國之間的差距會進一步縮小。
  • 2019年,歐盟27國GDP已比美國少5.85萬億美元,那與中國差距呢?
    歐盟GDP與美國的差距進一步擴大按照歐盟統計局公開的信息,包括英國在內的歐盟28國在2019年的經濟同比實際增長1.5%,完成的名義GDP折合美元為18.41萬億美元,與美國21.43萬億美元相比,差距為3.02萬億美元。
  • 2020年中國GDP或接近15萬億美元,將是日本的3倍!那人均呢?
    按照日媒的觀點,2020年日本經濟受到兩大因素的困擾。首先是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大流行,給日本經濟、貿易、消費、投資等都帶來的較大衝擊,日本GDP出現了大幅下滑——前三季度實際縮減6%,全年降幅預計在「-5%到-5.5%」之間。
  • 美國GDP為21.43萬億美元,是中國1.49倍,那兩國財富是多少呢?
    來源:南生今世說整體來看,2019年中美兩國的經濟表現都非常不錯。其中,美國經濟實際增長2.3%,要比英國(增長1.4%)、法國(增長1.3%)、日本(增長0.7%)、德國(增長0.6%)、義大利(僅增長0.2%)等主要發達國家都更高。
  • 按購買力,印度GDP高達11.33萬億美元,那中國、美國、日本呢?
    來源:南生今世說2019年全年,印度經濟實際增速下滑至5.3%,與前幾年動輒超過7%的增速相比,這下滑幅度著實不小。其原因主要是印度的製造業轉型較慢,其大量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在經過了前幾年的較高增長後,現在出現了「後繼無力現象」。
  • 2019年發達國家GDP總量為51.74萬億美元,若不算美國那是多少呢?
    2019年發達國家人均GDP高達4.825萬美元這種說法到底對不對呢?接下來,南生給大家解讀下。按照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公開的信息,2019年全球經濟總量約為86.6萬億美元。其中,發達國家的GDP就達到了51.74萬億美元,佔比約60%。
  • 2019年中國、日本、韓國的GDP合計是多少呢?能超過美國嗎?
    今年年初,韓國又遇到了「新冠肺炎疫情」,這或將使得今年(2020年)韓國經濟要下降至2%以下,進入低速增長空間了。數據顯示,2019年韓國完成的名義GDP為1913.96萬億韓元,由於GDP平減指數不高(即通脹率較低),而韓元貶值幅度較大,使得其GDP換算成美元後只有1.64萬億美元,全球排第12名(仍未超過俄羅斯的1.69萬億美元)。
  • 2019年中國GDP預計約100萬億元,折合14.5萬億美元!那美國呢?
    想要知道,2019年全年人民幣與美元的平均匯率,那就需要我們先知道:2019年中每一個交易日的人民幣與美元的匯率,然後相加,再除以交易日總數即可。我們可到國家外匯管理局去查詢各個交易日的數據。比如,2019年1月2日是6.8482元人民幣兌換1美元;2019年3月1日是6.6957元人民幣兌換1美元;2019年5月9日是6.7665元人民幣兌換1美元;2019年2019年12月16日是1.9915元人民幣兌換1美元;2019年12月31日是6.9762元人民幣兌換1美元……不再一一列舉!
  • 中國製造業增加值近4萬億美元,那美國、日本、德國、印度的呢?
    製造業增加值:中國、美國、日本、德國…… 按照世界銀行公開的信息,2019年咱們中國的製造業增加值接近4萬億美元,位居全球之首。我們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家用電器、筆記本電腦、智慧型手機、汽車以及其他大量商品的最大生產國。
  • 按匯率算,2019年美國GDP比中國多7.07萬億美元,那按購買力呢?
    2019年美國經濟實際增速為2.3%,完成的名義GDP為21.43萬億美元(與中國的GDP差距由上年的不足7萬億美元,擴大到7.07萬億美元)——比2018年美國的20.494萬億美元,增長了0.936萬億美元,名義增速再次超過了4%。
  • 為何世行給出的2019年印度GDP超過9.6萬億美元,全球排第三呢?
    按照印度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2019年其經濟同比實際增長5.3%,完成的GDP為200.81萬億盧比,按年度平均匯率折算為2.85萬億美元——這個經濟總量在全球是排第五,低於美國、中國、日本和德國。
  • 2019年德國經濟僅增長0.6%,GDP為3.85萬億美元,那人均呢?
    來源:南生今世說2020年1月15日,德國聯邦統計局正式公布了2019年德國的「成績單」了——經濟同比實際增速僅僅只有0.6%,雖與預期相當,但與2018年1.5%的經濟實際增速相比,這就下降的太多了,簡直是「斷崖式下降
  • 中國GDP是日本的2.8倍,那日本人均GDP是我們幾倍呢?
    按照IMF的估算,2019年全球各國、地區經濟總量之和約為86.6萬億美元。其中,美國的GDP高達21.43萬億美元,約為全球經濟總量的四分之一,穩居世界第一名;咱們中國、日本則分列二三名。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經濟實際增長6.1%,完成的GDP約為14.363萬億美元,全球佔比約為16.59%;日本GDP約為5.087萬億美元(中國是其2.8倍),全球佔比5.87%。那兩國的人均GDP在全球屬於什麼水平呢?
  • 亞洲已有5個國家的GDP超過1萬億美元,除了中國、日本,還有誰?
    那問題來了,亞洲各國中還有哪些國家的GDP也超過1萬美元呢?2019年日本、印度的GDP簡介從經濟總量角度來看,日本繼續是全球第三大經濟體,亞洲第二大經濟體。其在2019年的經濟實際增速為0.7%,略低於市場預期的1%。主要原因是對韓國半導體企業斷供,導致日本企業的出口訂單縮減。
  • IMF的觀點,2020年全球GDP或倒退兩年,和2018年相當!那中美呢?
    按照原本的運轉趨勢,到2021年全球經濟將達到106到108之間——即在2019年的基礎上增長6%到8%之間。但因為疫情,2021年全球經濟或將僅增長到「略微超過102」。總之,新冠疫情或將使得2020年和2021年全球經濟與「原定軌道產生了較大的偏移」。
  • 2019年日本人均GDP約4萬美元,是中國人均的4倍,那韓國人均呢?
    2019年日本的外貿依存度是多少呢?按照2019年日元與美元的平均匯率折算,155.5萬億日元的進出口總額大約是14267.36億美元(全球排第四名)。同期,日本經濟實際增長0.7%,完成的GDP總量是為5544629億日元,約為5.087萬億美元,在全球排第三名。
  • 2020年歐盟人均GDP或將低於3萬美元,那中美日人均GDP有多少?
    2020年歐盟的經濟預測是實際下降8.3%,跟美國下降8.0%比,歐盟下降的幅度要大一點,下面我們再來看看歐盟主要成員國的經濟預測是多少。歐洲最大的經濟體德國,歐盟委員會預估德國經濟可能下降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