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國民生產總值(GNP,現在已被GNI取代)指的是:本國國民在一定時間內創造的最終商品、服務的總價值。他不僅包括了在國內的公民,同時也保護了在國外的本國公民所創造的淨要素收入。
通常情況下,如果一個國家、地區不接受或很少接受外商投資,但卻對外大量投資,那這個國家的GNP一般會大於其GDP。或許有很多網友就看到這一句話,就想當然地認為:日本的GNP比其GDP高很多、很多。
不少網友甚至日本的GDP雖然只有5萬多億美元,但其GDP會超過10萬億美元,即認為「海外還有一個日本」。這情況屬實嗎?接下來南生引用世界銀行公開的數據,看看日本、中國、美國的情況究竟如何。
世行數據顯示,2019年美國的GDP高達21.428萬億美元,穩居全球第一名。其GNP更高一些,達到了21.625萬億美元,但與GDP的差距不到1%。並且有的時候美國GDP還比其GNP略大一些。
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認為:美國的GDP基本和其GNP一致了,個別年份的細微差距可以忽略不計。畢竟美國是一個相對開放的國家,不僅對外大量投資也在積極甚至採取各種手段要求各國去美國投資。
咱們中國的2019年GDP約為14.343萬億美元,GNP約為14.308萬億美元,都在全球排第二名,且兩者差距不到1%。咱們中國不是吸引了大量外資投資嗎?不是接受了很多來自西方發達國家的轉移產業了嗎?
為什麼我們的GDP和GNP差距也這麼小呢?這原因就是不能只看到我們引入的外資,忽視了我們的對外投資。實際上,最近幾年中國對外投資有時略低於引入的外資,有時又超過引入的外商投資。
截止到2019年年底,中國吸引的外資投資總額合計約為5.6萬億美元,但我們對外投資總額卻高達7.7萬億美元。看問題要全面是,我們的經濟結構中外資佔比是不小,但海外也有我們的大量資本啊。
第三名都是日本,其2019年GDP約為5.08萬億美元,GNP則超過了5.26萬億美元,兩者差距約為3.58%。相對而言,日本對外投資的確遠比其接受的外商投資更高,所以日本的GNP要比其GDP多了3.58%。
但這個差距也不算很大,遠遠達不到「海外還有一個日本」的地步。網友們,日本是一個開放的國家,以資本逐利的特性,只要去日本「有利可圖」資本就不會含糊。並且日本很大超大型企業的股東也並非都是日本人。
一切以數據說話,一切是事實為準繩!作為一個開放的發達經濟體,日本居民在海外的確創造了很多財富,但不代表日本境內以及日本企業中「外商」的影子就沒有。真實的情況恰恰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本文由【南生】整理並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