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二十四節氣的第四個節氣,2020年3月20日11時49分29秒開始,太陽黃經達0°,正式進入春分。
春分時,太陽直射點在赤道上,此後太陽直射點繼續北移,故春分也稱「升分」。古時又稱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
《明史·歷一》說:「分者,黃赤相交之點,太陽行至此,乃晝夜平分。」所以,春分的意義,一是指一天時間白天黑夜平分,各為12小時;二是古時以立春至立夏為春季,春分正當春季三個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春分雨落 柳岸斜風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秋同義。」
今日起,玄鳥至,雷乃發聲,始電。
此時鄉間,盛春花宴,百卉明媚:緋櫻繽紛,酡茶滿樹,山桃飛霞,玉蘭玲瓏,薛荔依牆,莓苔滿地。一派奼紫嫣紅,萬山開遍,正是一年春好處。
春分養生
《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中說:「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這一個「分」字道出了晝夜、寒暑的界限。由於春分節氣平分了晝夜、寒暑,所以這個時節,在保健養生方面,宜順應天時,在精神、飲食、起居等方面,追求人體陰陽的平衡。
《素問·骨空論》:「調其陰陽,不足則補,有餘則瀉」。
春分屬仲春,此時肝氣旺,腎氣微,故在飲食方面要戒酸增辛,助腎補肝;同時,要注意健運脾胃,健脾祛溼。總的原則是忌大熱大寒,力求中和。
春季多飲茶,可以起到清腸、暖胃、養肝的作用。雖然此時各地的春茶開始陸續上市,但新下的春茶寒性較大,養生角度不宜多飲。
可以選擇存放3-5年以上的普洱來喝,寒氣已退去不少,春茶的氣息依舊,喝起來滋味十足,既可滿足春茶嘗新之意,又可達到養生平衡之用,一舉兩得。
小編為大家推薦素有「臨滄小班章」之稱的「忙肺古樹」普洱,選用300年樹齡的忙肺古樹,丙申年頭春茶青壓制而成,自然存放,轉化完美。
春分詩頌
顧貞觀(1637-1714),清代文學家,江蘇無錫人。明末東林黨人顧憲成四世孫。康熙五年舉人,擢秘書院典籍。曾館納蘭相國家,與相國子納蘭性德交契,康熙二十三年致仕,讀書終老。
貞觀、性德作詞主張「舒寫性靈」,其詞極情之至、質樸自然、雄於學養而又能創新出變。他與陳維嵩、朱彝尊並稱明末清初「詞家三絕」,同時又與納蘭性德、曹貞吉共享「京華三絕」之譽。
西海二十四式壺
西海二十四式壺之四「垂絲海棠掇球壺」,壺型設計取材自清代名家邵大亨的經典名壺「掇球壺」。
掇球壺,紫砂壺一種,簡稱「掇球」。「掇」,就是落起來的意思;「掇球」,就是落起來的球。
此壺型由清代制壺名家邵大亨首創,是由蓮子大壺轉變的壺型,把蓮子把下的耳朵去掉了。
「掇」有拾取、選取、獲取之意,也通「綴」即連接之義。因此掇球,實際上就是將選取若干球狀體並將其按一定規律,美學法則連接起來,
掇球壺在紫砂壺的發展歷史上,是經歷了三次歷史性的演變,分別是大亨掇球、友廷掇球、壽珍掇球,而這三種造型分別代表了不同時期的風格特點。可以說,掇球壺始於大亨,成於壽珍。
「大亨掇球壺」由清代嘉道年間的宜興制壺大家邵大亨創作。
邵大亨也是掇球壺的首創者。壺體渾圓碩大,渾厚華滋,壺嘴短小前衝,曲線優美;壺把自由舒展,飄逸放達;壺口略小,壺蓋略呈拱形,壺鈕呈圓球狀。整件作品雍容大度,氣韻生動。
大亨其人心高氣傲,不畏權貴,不媚俗。民間有一個關於他的傳說:大亨壺千金難求。一個丫環因摔破權貴喜愛的大亨壺要被打死。為了救這個丫環,大亨拿出一竹籃十幾把大亨壺,送到這個權貴面前,分文不取,救下人後揚長而去。「大亨掇球」,壺如其人,明月清風,昂揚挺拔。
「友廷掇球壺」是清代同治光緒年間宜興制壺高手邵友廷所做。友廷掇球秉承了大亨掇球壺身勢雄氣沉的特點,但對大亨掇球進行了大膽的再創作,在壺身與壺蓋的連接部拉高成壺頸,壺嘴微曲略直,顯得衝力之勢更為突出,壺口設計放大,壺蓋抬高成1/3的半球狀,壺鈕球形更圓,與大亨掇球相比整體壺形更貼近「掇球」之名。
應該說友廷掇球是大亨掇球的再創造和再發展,在「大亨掇球」與其子「壽珍掇球」之間起著承上啟下的歷史作用。
「壽珍掇球壺」是清末民國年間著名紫砂藝人程壽珍所做。
程壽珍號冰心道人,邵友廷的養子,隨父學藝,得其真傳。他在大亨掇球與友廷掇球的基礎上更大膽地三度創新,壺身更圓更豐滿;壺口再放寬,壺頸再度拉高更顯精神充沛;壺蓋極度誇張,呈飽滿的半圓球;壺鈕圓珠適度放扁,在視覺上讓壺蓋的張力充分展開;壺嘴增加曲線的彎度;壺把飄逸舒展中見好就收,形成了一個 「耳朵」形曲線的優美空間。各部比例協調,多一分則累贅,少一分則缺憾。
掇球壺到了程壽珍手中,可謂真正達到了完美的效果:整體造型古樸敦厚、秀美醇和,壺鈕、壺蓋、壺身在視覺上形成了三「球」重疊之勢。
真正讓「壽珍掇球」響譽後世的,則是在1915年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的太平洋萬國巴拿馬博覽會上,他的作品獲得了頭等獎,是代表中國紫砂藝術在國際上贏得頭獎的第一人!又在1917年美國「芝加哥國際賽會」上,壽珍掇球獲得了優秀獎。從此「壽珍掇球壺」名聲大振,一時名重,得傳百年!
垂絲海棠又叫思鄉草,所以象徵著遊子思鄉,表達了離愁別緒的意思。
養殖得當的話,很容易開花,並且花量特別多。又因為王仁裕所寫的《開元天寶遺事》中記述了唐玄宗曾將楊貴妃比作會說話的垂絲海棠,即是指美人善解人意,像一朵會說話的花,所以後來「垂絲海棠」常常被用來比喻為美人。花朵為紅色,花期在3月-4月份。
「垂絲海棠」的花語是 —— 遊子思鄉
三球鼎立天地間,天庭飽滿氣韻足,一壺只為思鄉情,歷久彌堅世代傳。
此壺宜泡:普洱、綠茶、黑茶
獲得更多活動信息,關注西海茶事公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