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日,一起來看大亨、友廷、壽珍掇球壺背後不得不說的秘密

2020-12-22 西海茶事

春分,二十四節氣的第四個節氣,2020年3月20日11時49分29秒開始,太陽黃經達0°,正式進入春分。

春分時,太陽直射點在赤道上,此後太陽直射點繼續北移,故春分也稱「升分」。古時又稱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

《明史·歷一》說:「分者,黃赤相交之點,太陽行至此,乃晝夜平分。」所以,春分的意義,一是指一天時間白天黑夜平分,各為12小時;二是古時以立春至立夏為春季,春分正當春季三個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春分雨落 柳岸斜風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秋同義。」

今日起,玄鳥至,雷乃發聲,始電。

此時鄉間,盛春花宴,百卉明媚:緋櫻繽紛,酡茶滿樹,山桃飛霞,玉蘭玲瓏,薛荔依牆,莓苔滿地。一派奼紫嫣紅,萬山開遍,正是一年春好處。

春分養生

《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中說:「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這一個「分」字道出了晝夜、寒暑的界限。由於春分節氣平分了晝夜、寒暑,所以這個時節,在保健養生方面,宜順應天時,在精神、飲食、起居等方面,追求人體陰陽的平衡。

《素問·骨空論》:「調其陰陽,不足則補,有餘則瀉」。

春分屬仲春,此時肝氣旺,腎氣微,故在飲食方面要戒酸增辛,助腎補肝;同時,要注意健運脾胃,健脾祛溼。總的原則是忌大熱大寒,力求中和。

春季多飲茶,可以起到清腸、暖胃、養肝的作用。雖然此時各地的春茶開始陸續上市,但新下的春茶寒性較大,養生角度不宜多飲。

可以選擇存放3-5年以上的普洱來喝,寒氣已退去不少,春茶的氣息依舊,喝起來滋味十足,既可滿足春茶嘗新之意,又可達到養生平衡之用,一舉兩得。

小編為大家推薦素有「臨滄小班章」之稱的「忙肺古樹」普洱,選用300年樹齡的忙肺古樹,丙申年頭春茶青壓制而成,自然存放,轉化完美。

忙肺古樹普洱

春分詩頌

顧貞觀(1637-1714),清代文學家,江蘇無錫人。明末東林黨人顧憲成四世孫。康熙五年舉人,擢秘書院典籍。曾館納蘭相國家,與相國子納蘭性德交契,康熙二十三年致仕,讀書終老。

貞觀、性德作詞主張「舒寫性靈」,其詞極情之至、質樸自然、雄於學養而又能創新出變。他與陳維嵩、朱彝尊並稱明末清初「詞家三絕」,同時又與納蘭性德、曹貞吉共享「京華三絕」之譽。

西海二十四式壺

西海二十四式壺之四「垂絲海棠掇球壺」,壺型設計取材自清代名家邵大亨的經典名壺「掇球壺」。

掇球壺,紫砂壺一種,簡稱「掇球」。「掇」,就是落起來的意思;「掇球」,就是落起來的球。

此壺型由清代制壺名家邵大亨首創,是由蓮子大壺轉變的壺型,把蓮子把下的耳朵去掉了。

「掇」有拾取、選取、獲取之意,也通「綴」即連接之義。因此掇球,實際上就是將選取若干球狀體並將其按一定規律,美學法則連接起來,

掇球壺在紫砂壺的發展歷史上,是經歷了三次歷史性的演變,分別是大亨掇球、友廷掇球、壽珍掇球,而這三種造型分別代表了不同時期的風格特點。可以說,掇球壺始於大亨,成於壽珍。

清|大亨掇球壺

「大亨掇球壺」由清代嘉道年間的宜興制壺大家邵大亨創作。

邵大亨也是掇球壺的首創者。壺體渾圓碩大,渾厚華滋,壺嘴短小前衝,曲線優美;壺把自由舒展,飄逸放達;壺口略小,壺蓋略呈拱形,壺鈕呈圓球狀。整件作品雍容大度,氣韻生動。

大亨其人心高氣傲,不畏權貴,不媚俗。民間有一個關於他的傳說:大亨壺千金難求。一個丫環因摔破權貴喜愛的大亨壺要被打死。為了救這個丫環,大亨拿出一竹籃十幾把大亨壺,送到這個權貴面前,分文不取,救下人後揚長而去。「大亨掇球」,壺如其人,明月清風,昂揚挺拔。

清|友廷掇球壺

「友廷掇球壺」是清代同治光緒年間宜興制壺高手邵友廷所做。友廷掇球秉承了大亨掇球壺身勢雄氣沉的特點,但對大亨掇球進行了大膽的再創作,在壺身與壺蓋的連接部拉高成壺頸,壺嘴微曲略直,顯得衝力之勢更為突出,壺口設計放大,壺蓋抬高成1/3的半球狀,壺鈕球形更圓,與大亨掇球相比整體壺形更貼近「掇球」之名。

應該說友廷掇球是大亨掇球的再創造和再發展,在「大亨掇球」與其子「壽珍掇球」之間起著承上啟下的歷史作用。

清|壽珍掇球壺

「壽珍掇球壺」是清末民國年間著名紫砂藝人程壽珍所做。

程壽珍號冰心道人,邵友廷的養子,隨父學藝,得其真傳。他在大亨掇球與友廷掇球的基礎上更大膽地三度創新,壺身更圓更豐滿;壺口再放寬,壺頸再度拉高更顯精神充沛;壺蓋極度誇張,呈飽滿的半圓球;壺鈕圓珠適度放扁,在視覺上讓壺蓋的張力充分展開;壺嘴增加曲線的彎度;壺把飄逸舒展中見好就收,形成了一個 「耳朵」形曲線的優美空間。各部比例協調,多一分則累贅,少一分則缺憾。

掇球壺到了程壽珍手中,可謂真正達到了完美的效果:整體造型古樸敦厚、秀美醇和,壺鈕、壺蓋、壺身在視覺上形成了三「球」重疊之勢。

真正讓「壽珍掇球」響譽後世的,則是在1915年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的太平洋萬國巴拿馬博覽會上,他的作品獲得了頭等獎,是代表中國紫砂藝術在國際上贏得頭獎的第一人!又在1917年美國「芝加哥國際賽會」上,壽珍掇球獲得了優秀獎。從此「壽珍掇球壺」名聲大振,一時名重,得傳百年!

清|壽珍掇球壺

垂絲海棠又叫思鄉草,所以象徵著遊子思鄉,表達了離愁別緒的意思。

養殖得當的話,很容易開花,並且花量特別多。又因為王仁裕所寫的《開元天寶遺事》中記述了唐玄宗曾將楊貴妃比作會說話的垂絲海棠,即是指美人善解人意,像一朵會說話的花,所以後來「垂絲海棠」常常被用來比喻為美人。花朵為紅色,花期在3月-4月份。

「垂絲海棠」的花語是 —— 遊子思鄉

▲ 垂絲海棠掇球壺

三球鼎立天地間,天庭飽滿氣韻足,一壺只為思鄉情,歷久彌堅世代傳。

此壺宜泡:普洱、綠茶、黑茶

獲得更多活動信息,關注西海茶事公微。

相關焦點

  • 掇球壺經典代表之一:壽珍掇球,壽珍掇球哪裡好?
    遍觀掇球壺的發展,經歷了3個時期的發展後,掇球壺可以說是變成名副其實的「掇球」。 前面我們介紹了掇球壺中的創始大亨掇球和再創造的友廷掇球,本章我們來說說最貼切「掇球」的壽珍掇球。
  • 買了一把紫砂掇球壺,朋友問是大亨款還是壽珍款?還真答不上來!
    作為紫砂器型中的經典壺型,很多壺友對於掇球造型愛不釋手。相比於掇只造型的沉穩氣韻,掇球更有一種大氣的風範。「掇」取自拾取之意,而掇球則是紫砂藝人按照藝術美學原理將球形排列而成的一款經典器型。當然,說到掇球壺式,就不得不提這兩位紫砂名家,一位是掇球壺的首創人,邵大亨;一位是將掇球壺帶入國際賽場,並收穫大獎的紫砂大師,程壽珍。因此,如今的紫砂市場上比較常見的也就是以這兩位大師命名的掇球壺:大亨掇球與壽珍掇球。很多人對於掇球壺式的認知就是改自蓮子壺式,比掇只少個底。如果讓他們去細細分辨到底是大亨掇球還是壽珍掇球,反而有些語塞。
  • 最經典的三款掇球壺欣賞
    掇球壺作為紫砂經典造型之一,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例。它的歷史發展與變革脫離不了紫砂大環境下文化內涵的發展與完善的軌跡。大亨掇球、友廷掇球、壽珍掇球。這三把造型有別的「掇球壺」,由紫砂歷史上三位名匠所作,代表著三個不同時期的三種風格。
  • 揭開「掇球」壺難做之謎!
    ▲ 形體主體均衡美形體的視覺比例勻稱總能給人帶來好感,這種幾何學上的比例,我們的制壺先輩雖然說不出道道兒來,可他們知道必須這樣,否則的話,這壺做出來就太醜了。▲ 把虛實比例的美該壺是利用了黃金分割法將縱、橫進行合理配置,讓人看了拙中見巧,具有黃金律關係的壺頸與壺蓋座落在具有黃金律標準的形體上合情合理,視覺產生好感是當然的。
  • 顧景舟孤品掇球壺為什麼拍這麼高價格?
    在宜興陶瓷博物館的名人名作展廳裡,陳列著三件「掇球壺」,分別是「大亨掇球」、「友廷掇球」、「壽珍掇球」。 大亨掇球 掇球由邵大亨創製,道光至同治年間,邵友廷對大亨掇球進行大膽的藝術處理與,創作出友廷掇球。
  • 掇球紫砂壺的故事!
    清代高熙曾在《茗壺說·贈邵大亨君》中稱:「其掇壺,頸項及腹,骨肉亭勻,雅俗共賞,晌者之譏,識者謂後來居上。嘴注把胥出自然若生成者,截長注尤古峭。口蓋直而緊,雖傾側無落帽憂,口內厚而狹,以防其出。氣眼外小而內鉅,如喇叭形,均無窒塞不通之弊。且貯佳茗,經年嗅味不變。此皆前人所未逮者。」
  • 紫砂還有藝術的極致,掇球壺的三次完美演變!
    在眾多的紫砂壺型中,掇球以極其精美的構造而成,讓整個壺型渾然天成,剛勁有力,又不是紫砂韻味。掇球的壺型也是經過無數代紫砂藝人的不斷改進,下面的文章,很好的詮釋了掇球的歷史和藝術構造,是不可多得的紫砂專業文章。在傳統的紫砂作品中,一類紫砂壺製作最難,它叫掇球,這壺看起來非常簡單,就憑藉幾個球形的堆壘連接而形成了一個整體的美物。
  • 玩壺人必玩的4把紫砂壺,你都有了嗎?
    《宜興縣誌》中記載的掇只壺被譽為千金壺王,其出自宜興制壺大師邵大亨之手。大亨掇只壺,壺身長近一尺,高過六寸,壺色渾厚深沉,瑩潤如玉,造型古樸端莊,穩重,氣度不凡,充分體現了邵大亨精妙絕倫的壺藝技術。也可以說,這款壺是當代作品中極難把握的一個器形,前人之峰太高,而後人不斷追摹。
  • 掇球之美 無可比擬
    回望歷史,清代,紫砂曾有過一段輝煌時期,邵大亨將紫砂壺藝提升到一個新的層次,陳曼生又將文人壺發展到了新的高峰,但是往後,便是戰亂紛紛,構築了程壽珍不凡人生的起點,讓他在動蕩和不安中走了一遭,他的人生就似這歲月之中的蘆葦,被局勢吹動震撼
  • 歷代紫砂名家仿古壺欣賞(多圖)
    仿古壺是眾多傳統器型中最為經典的一款,也是最受壺友喜愛的紫砂款式之一。經過不知多少名家大匠錘鍊,可唯是爐火純青了。造型古樸典雅,簡練端莊,此種造型這麼多年來經久不衰。仿古壺最早由清代名家邵大亨首創,壺體是仿照鼓的造型創作而成,壺身如鼓,並且以此為名。
  • 追壺人:紫砂壺的經典壺型有哪幾種
    掇球壺邵大亨首創,由蓮子大壺轉變而來,從整體來看,並不像球形,但是細細拆分,會發現都與球有所關聯,壺身是大球,壺蓋為中球,壺鈕則為小球,大中小疊加,構成了掇球壺。掇即為摞起來的意思,而此壺為大中小球摞起來的壺型,因此取名掇球壺。
  • 玩壺這麼久,民國這八位紫砂名家,你知道幾個?
    談及紫砂壺,時大彬、大亨、鳴遠、紫砂七老等名家,盛名遠揚,剛入門的壺友也能說上幾個。而在紫砂壺大發展階段的民國時期,也出現了一大批制壺好手,但相對來說,非資深壺友可能不太熟悉,但他們的作品流傳至今,也深受業內藏家追捧,一起盤點一下。
  • 民國時期的紫砂壺制壺高手,你了解幾個?
    如今我們談及制壺名家,多是紫砂七老,或是大亨、鳴遠等。而民國時期的制壺名家好手卻鮮有人知,但是這些人的傳世作品,其實也具相當的收藏價值。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民國時的幾位制壺名家。
  • 紫先生:紫砂壺界的「網紅臉」,網友:驚呆了
    首先進場的第一位,掇球選手,「掇」有拾取、選取、獲取之意,也通「綴」即連接之義,因此掇球,實際上就是將選取若干球狀體並將其按一定規律,美學法則連接起來,中華民族,我們的祖先雖然數學方面的成就不及希臘,羅馬那些人,但在藝術方面的創造絕對是高人一籌的,掇球壺就是其中一例。 掇球的要點是「圓」,圓套圓,圓交圓。要做到壺通體線條流暢無死點,而且有張力顯出氣質,著實不易。
  • 花間一壺酒——春分節氣大餐
    春分,陰陽相半,晝夜均而寒暑平。啼鶯舞燕,草木復甦,桃紅李白,煙柳飄飄,小麥拔節,油菜曼妙。無論南方北方,皆春意融融。來享院,訓練有素的阿姨們會提前燜好一壺熱茶和應季的水飲。等餐的時候,我們可以吃著餐前甜點,喝著來自大西山泉水泡的好茶,順便欣賞室外怡人的山景。春分甜點——俄羅斯原味提拉米蘇。在義大利文裡,提拉米蘇寓意著「馬上帶我走」,意指吃了此等美味,就會幸福得飄飄然、宛如登上仙境。享院手作的提拉米蘇,層層疊疊,吃起來香滑甜柔,口感極為豐富。
  • 父子高手,10位制壺名家的傳奇!
    時鵬 獅鈕瓜稜壺從目前發現的傳器來看,時鵬的壺韻味十足而富有張力,充滿了典型的明式風格。時鵬 三足圈鈕壺比如上圖中的三足圈鈕壺,構思巧妙,身作蘋果式,短頸壓蓋,秤砣滴鈕上飾圈環。時大彬 圈鈕壺此外,他還在泥料中摻入砂,開創了調砂法制壺,別具情趣。又首創方形、圓形壺式、成為紫砂壺造型的典型壺式。他聽從文人的建議,改作大壺為小壺,更適合文人飲茶習慣。還培養了李仲芳、徐友泉等一批徒弟。
  • 【西雲堂】紫泥·友廷掇球·550cc
    【西雲堂】紫泥·友廷掇球·550cc 【名稱】友廷掇球壺 【泥料】原礦紫泥 【容量】550cc 14孔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