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還有藝術的極致,掇球壺的三次完美演變!

2021-01-09 小蔣說紫砂壺

宜興紫砂壺流芳百世,正是因為宜興有著全世界獨一無二的紫砂泥料。絢爛多彩的紫砂泥料,加上宜興紫砂藝人的巧奪天工,做出了各種各樣的紫砂壺型。在眾多的紫砂壺型中,掇球以極其精美的構造而成,讓整個壺型渾然天成,剛勁有力,又不是紫砂韻味。掇球的壺型也是經過無數代紫砂藝人的不斷改進,下面的文章,很好的詮釋了掇球的歷史和藝術構造,是不可多得的紫砂專業文章。

在傳統的紫砂作品中,一類紫砂壺製作最難,它叫掇球,這壺看起來非常簡單,就憑藉幾個球形的堆壘連接而形成了一個整體的美物。

「掇」有拾取、選取、獲取之意,也通「綴」即連接之義,因此掇球,實際上就是將選取若干球狀體並將其按一定規律,美學法則連接起來,中華民族,我們的祖先雖然數學方面的成就不及希臘,羅馬那些人,但在藝術方面的創造絕對是高人一籌的,掇球壺就是其中一例。

精妙不凡的掇球三變

在宜興陶瓷博物館的名人名作展廳裡,陳列著三件「掇球壺」,分別是「大亨掇球」、「友廷掇球」、「壽珍掇球」。這三件造型有別的「掇球壺」,由紫砂歷史上三位名匠所做,代表著三個不同時期的三種風格。

邵大亨創製了「掇球」壺。清高熙《茗壺說》載:邵大亨「善於仿古,每專覽前人名作,輒心揣手摹,得者珍於璧,其佳處,力追古人,有過之而無不及也。」壺蓋略呈拱形,其身小於半球,壺鈕呈圓球狀,整件作品雍容大度,壺風剛正。

道光至同治年間,與邵大亨同樣為宜興川埠上袁村的邵友廷對大亨掇球進行大膽的藝術處理與再創作。「友廷掇球」在壺身與壺蓋的連接部拉高成壺頸,壺嘴微曲略直,使得衝力之勢更為突出,壺身略顯扁圓,壺口設計放大,壺蓋則更顯半球狀,壺鈕球形更圓,壺把更顯張力。

從造型的美學角度來看,整體壺形較之「大亨掇球」更顯飽滿之氣,但是依然秉承了「大亨掇球」壺身勢雄氣沉的特點。

把掇球壺造型審美效果與壺風氣韻發展到極致的當屬「壽珍掇球」。程壽珍為邵友廷養子,承其家學,形制尚樸素。他的掇球壺在「大亨掇球」與「友廷掇球」的基礎上加以更為精妙的藝術處理:使得壺鈕、壺蓋、壺身在視覺上形成了真正的三「球」重疊之勢,盡顯「掇球」之奧義。

1915年在巴拿馬國際賽會上,那些洋人一眼看到程壽珍的《掇球壺》,好像亮起了一盞燈哇!中國人真了不起,最簡單的球狀體經過他們這麼一組合,就變成了最美的器皿!因此一致投票,給以了頭等金獎。

那一年人們奔走相告,祝賀程壽珍的掇球壺獲得殊榮,程壽珍興奮異常在壺底鈴上「冰心道人」和「八十三老人「作此茗壺巴拿馬和國貨品展覽會曾得優獎二十四字陽文纂書印款,以此贈送有關人士。

1932年此壺又獲芝加哥博覽會優秀獎,一把小小掇球壺數次得獎,足見其魅力無窮,也可以看出西方人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青睞。

掇球壺的美學之韻

我們通常認為,對一件紫砂茶壺作品的理解與欣賞,是因人而異的,她與個人的審美習慣有關,有的人喜歡堅挺,有的人喜歡圓潤,各有所愛。倘若一件作品能夠獲得大多數人的認同好評,那肯定在方方面面都於大眾審美產生共鳴!

學過美術的朋友都知道,所謂美學,無非就是比例、平衡、氣韻、節奏、對比、連貫、協調、呼應這些元素的運用,要在一件作品中能融會貫通,用好這麼多藝術元素,確實是不簡單。

形體的視覺比例勻稱總能給人帶來好感,這種大頭大腦的壺若沒有合理的搭配是不可能好看,該壺是利用了黃金分割法將縱、橫進行合理配置,讓人看了笨中見巧,粗中見妙,具有黃金律關係的壺頸與壺蓋座落在具有黃金律標準的形體上合情合理,視覺產生好感是當然的。

壺身與壺口的關係不但影響著整體視覺美感,也影響著使用美感,圖中E為壺口最大直徑,E2為壺體最大直徑,兩者比例關係近似0.618黃金律比例關係。

相關焦點

  • 揭開「掇球」壺難做之謎!
    ▲ 壺體的黃金分割美壺身與壺口的關係不但影響著整體視覺美感,也影響著使用美感,圖中E為壺口最大直徑,E2為壺體最大直徑,兩者比例關係近似0.618黃金律比例關係。演變之美在宜興陶瓷博物館的名人名作展廳裡,陳列著三件「掇球壺」,分別是「大亨掇球」、「友廷掇球」、「壽珍掇球」。
  • 掇球壺經典代表之一:壽珍掇球,壽珍掇球哪裡好?
    ,但是有一個矛盾的問題是,現在的紫砂藝人卻很少去做友廷掇球了,這是為什麼嗎?當然不是,而是因為友廷掇球有了完美、高配版的發展,自然就很少有藝人去做友廷掇球壺了。高配友廷掇球--壽珍掇球壺,友廷掇球壺的進化版即壽珍掇球。 紫砂藝人總是充滿著創造力與創意的,經過邵大亨、邵友廷等紫砂大師的創作後,掇球壺已經有了自己的特色, 而程壽珍在前人的基礎上對友廷掇球進行大膽創新,使得掇球壺真正擔得起「掇球」之名。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了解程壽珍的壽珍掇球壺。
  • 最經典的三款掇球壺欣賞
    做到這幾點真的非常之難,目前市場上很難找到一件完美的作品。「掇」有拾取、選取、獲取之意,也通「綴」,即連接之義,顧名思義,掇球意即球體相連。掇球壺的基本造形是壺鈕,壺蓋,身壺,由小中大三個順序排列的球體組成,壺腹為大球,壺蓋為小球,似小球掇於大球上,故稱掇球壺。
  • 顧景舟孤品掇球壺為什麼拍這麼高價格?
    早些天在上海的一場秋季拍賣會,顧景舟的掇球壺以1150萬元人民幣的高價成交。 據說目前已知的顧景舟存世紫砂壺中,掇球壺數量僅為此一個。
  • 掇球紫砂壺的故事!
    但是邵大亨的創作腳步並沒有停留於此,蓮子壺雖美,但離他心中的預期還有些距離,於是邵大亨開始著手蓮子壺的改良與再創造,設計圖稿畫了無數張,實地製作失敗了無數次,終於創製出了震動紫砂界的掇球壺。邵大亨制掇球壺由球形堆疊而成的壺渾圓華滋,將藝術的美感發揮到了極致。
  • 掇球之美 無可比擬
    顧景舟在《宜興紫砂珍賞》中評價:「觀其傳器 少壯時基礎紮實,器皿造型掌握頗準,高出友廷一籌,中晚年僅制三式,掇球、仿鼓、漢扁。」現在,我們近距離地欣賞程壽珍所制的這把掇球壺,他在《大亨掇球》與《友廷掇球》的基礎上大膽創新,壺鈕、壺蓋、壺身在視覺上形成了三、球、重疊之勢,壺身更圓更豐滿,壺口再放寬,壺頸再拉高,顯得精神充沛,壺蓋極度誇張呈飽滿的半圓球,壺鈕圓珠適度放扁
  • 買了一把紫砂掇球壺,朋友問是大亨款還是壽珍款?還真答不上來!
    作為紫砂器型中的經典壺型,很多壺友對於掇球造型愛不釋手。相比於掇只造型的沉穩氣韻,掇球更有一種大氣的風範。「掇」取自拾取之意,而掇球則是紫砂藝人按照藝術美學原理將球形排列而成的一款經典器型。當然,說到掇球壺式,就不得不提這兩位紫砂名家,一位是掇球壺的首創人,邵大亨;一位是將掇球壺帶入國際賽場,並收穫大獎的紫砂大師,程壽珍。因此,如今的紫砂市場上比較常見的也就是以這兩位大師命名的掇球壺:大亨掇球與壽珍掇球。很多人對於掇球壺式的認知就是改自蓮子壺式,比掇只少個底。如果讓他們去細細分辨到底是大亨掇球還是壽珍掇球,反而有些語塞。
  • 春分日,一起來看大亨、友廷、壽珍掇球壺背後不得不說的秘密
    西海二十四式壺西海二十四式壺之四「垂絲海棠掇球壺」,壺型設計取材自清代名家邵大亨的經典名壺「掇球壺」。掇球壺,紫砂壺一種,簡稱「掇球」。「掇」,就是落起來的意思;「掇球」,就是落起來的球。因此掇球,實際上就是將選取若干球狀體並將其按一定規律,美學法則連接起來,掇球壺在紫砂壺的發展歷史上,是經歷了三次歷史性的演變,分別是大亨掇球、友廷掇球、壽珍掇球,而這三種造型分別代表了不同時期的風格特點。可以說,掇球壺始於大亨,成於壽珍。
  • 紫先生:紫砂壺界的「網紅臉」,網友:驚呆了
    然而,在紫砂壺界,亦然有著「葫蘆三兄弟」,你猜我分不分清「網紅臉」。下面讓紫先生帶領大家揭開這三位神秘的面紗。首先進場的第一位,掇球選手,「掇」有拾取、選取、獲取之意,也通「綴」即連接之義,因此掇球,實際上就是將選取若干球狀體並將其按一定規律,美學法則連接起來,中華民族,我們的祖先雖然數學方面的成就不及希臘,羅馬那些人,但在藝術方面的創造絕對是高人一籌的,掇球壺就是其中一例。 掇球的要點是「圓」,圓套圓,圓交圓。要做到壺通體線條流暢無死點,而且有張力顯出氣質,著實不易。
  • 玩壺這麼久,民國這八位紫砂名家,你知道幾個?
    談及紫砂壺,時大彬、大亨、鳴遠、紫砂七老等名家,盛名遠揚,剛入門的壺友也能說上幾個。而在紫砂壺大發展階段的民國時期,也出現了一大批制壺好手,但相對來說,非資深壺友可能不太熟悉,但他們的作品流傳至今,也深受業內藏家追捧,一起盤點一下。
  • 玩壺人必玩的4把紫砂壺,你都有了嗎?
    這是歷代紫砂藝人,細心觀察和研究各種物象的形態,吸取了中國傳統工藝品的藝術特點而創作的。而幾何形體又分為圓器和方器兩種。這兩種造型都是以幾何形的線條裝飾壺體的,甚至有的器形本身就是一種幾何圖形。說起紫砂經典壺形可謂風格多樣,各有所長。
  • 焱壺人物誌|方華萍的紫砂藝術
    1997年,入選《中外名人辭典》、《中國紫砂藝術名人和優秀陶藝家》,在《江蘇陶藝》刊物上發表過多篇專業論文。2000年,創辦方舟砂陶文化藝術有限公司經營至今。2000年,晉升地方工藝美術師。2001年,作品《八卦套壺》獲首屆中國國際陶藝展優秀獎。2008年,晉升國家級工藝美術師。
  • 紫砂中見佛性,這樣的壺你手裡有嗎?
    在流傳至今的紫砂壺中,有不少壺都帶著佛家禪味,而自明時起,有不少壺以形、以刻入境,不斷發展變化,
  • 「清代紫砂八名家」之邵友廷:圓形幾何藝術,沒人玩得過他
    邵友廷,清朝道光至同治年間宜興上袁村人,他精工壺藝,尤其善於製作鵝蛋壺和掇球壺。邵友廷是成名於邵大亨之後的一位制壺名家,形制尚樸,技藝腴麗。並傳繼子程壽珍,為其造就紫砂藝品的堅實基礎,成為屢摘國際金獎的名手。
  • 歷代紫砂名家仿古壺欣賞(多圖)
    之後的程壽珍等名家也尤其擅長此款壺型,並成為許多紫砂大師的代表作品。此壺以程壽珍(冰心道人)所制為最,亦為其晚年代表作之一(據說40歲以後只做三款壺,漢扁、掇球和仿古)。後經顧老改進,成如意仿古。更是錦上添花,神韻天成,亦為傳世之器。顧老做仿古壺,是超越了前人的,這與他年輕時臨摹大亨壺有直接的關係。
  • 焱壺人物誌|邱玉林的紫砂藝術
    關注【焱壺紫砂】全面解析紫砂基礎知識解密中國傳統紫砂文化-邱玉林>中國陶瓷藝術大師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研究員級高級工藝美術師江蘇省陶瓷藝術委員會副會長第十四屆宜興政協委員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邱玉林,字藝林,男
  • 研高顧治培弟子、中國紫砂百傑之一丨許定華
    瀋陽工業大學客座教授中國宜興陶瓷博物館紫砂藝術研究所副所長1967年生於紫砂世家,1987年進紫砂工藝廠得徐漢棠大師親自指導。1998年進中國宜興陶瓷博物館紫砂藝術研究所,拜所長顧治培大師為師,技藝得到全面發展,尤其擅長花器和光素器的全手製作。2006年載入《世界藝術家》,同年被稱為中國紫砂百傑之一。三十多年的紫砂創作,作品深受海內外人士的喜愛。作品屢獲金獎,《掇球壺》、《頂天立地壺》被中國紫砂博物館永久收藏。
  • 紫砂泰鬥顧景舟傳奇一生
    1984年七十歲生日當天,顧景舟寫了這首自勉詩,寄託他對紫砂藝術的執著情感和歷史使命感。自號壺叟、老萍。宜興紫砂名藝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他在壺藝上的成就極高,技巧精湛,且取材甚廣,是近代陶藝家中最有成就的一位,世稱「一代宗師」、「壺藝泰鬥」,作品為海內外各大博物館、文物館珍藏。
  • 細數紫砂壺方器制壺高手
    紫砂壺型之中,有方器,有圓器,亦有花器,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細數一下福道堂合作的紫砂壺方器制壺高手。 NO1:謝永新謝永新,「優秀中青年陶藝家」,「紫砂製作藝術傳承人」,兩屆宜興全手工制陶大賽一等獎獲得者。
  • 紫砂人物 | 晚清八大家之邵友廷
    邵友廷,宜興上袁村人,他精工壺藝,尤其善於製作鵝蛋壺和掇球壺。邵友廷成名於邵大亨之後的一位制壺名家,形制尚樸,技藝腴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