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必去!2017年日本長期展會匯總 草間彌生、安藤忠雄,個個都是大佬~

2021-02-18 東京物語海外購

春節假期結束了,

大家也都開始收心學習工作了吧~

新年初始,

可以給自己一整年做一個計劃。

今天就給大家推薦日本在2017年

一大波逼格滿滿的展,

2017年讓你到了日本一樣能

做一個低調的文化人!

🚢


|快慶|

讓日本著迷的佛像

地點:奈良國立博物館  

2017/04/08-2017/06/04

http://www.narahaku.go.jp/exhibition/2017toku/kaikei/kaikei_index.html

快慶是日本12世紀鎌倉時代佛師及雕刻藝術家,

是日本佛教藝術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作品雕刻技藝細膩精湛,

人物神態自然飄逸,

尤其以彌勒菩薩像和僧形八幡地藏菩薩像為代表作。

目前保留下來的出自快慶之手的作品僅存二十餘件,

此次展覽將其一生代表作集中展示。

重要展品包括奈良東大寺的僧形八幡神坐像、

京都醍醐寺的彌勒菩薩坐像、

歌山縣金剛峰寺的四天王立像等

除了佛像,與其作品誕生相關的繪畫

及文字史料也將一同展出。

阿彌陀三尊像  淨土寺

僧形八幡神坐像  奈良東大寺

彌勒菩薩坐像  京都醍醐寺

🚢


|草間彌生|

我們永遠的靈魂

地點:東京國立新美術館  

2017/02/22-2017/05/22

http://kusama2017.jp/

世界著名藝術家草間彌生

1929年出生於日本長野縣松本市,

1957年移居紐約並開始展露出她的前衛藝術創作,

創作領域包括繪畫、雕塑、

裝置、影像、小說及詩歌等。

她是60年代美國「性解放」運動的領頭人,

也是風靡全球的可愛的「波點女王」。

此次展覽是草間彌生

從事藝術活動70年以來最大的個人展覽

展品除了大約90幅從她初期

到以水珠及編織的針眼模樣被認識的畫之外,

還會陳列出大約130幅她從2009年就著手創作的

《我們永遠的靈魂》繪畫系列作品,是屬首次展出

《殘夢》 1949年

《消滅自己》 1966年

《南瓜》 1999年 

《我們永遠的靈魂》系列

🚢


|河鍋曉齋|

這才是曉齋

地點:東京 Bunkamura the Museum  

2017/02/23-2017/04/16

http://www.bunkamura.co.jp/english/museum/20170223.html

日本幕末至明治時代畫家河鍋曉齋(1831-1889),

是鳥山石燕之後最負盛名的妖怪繪師

6歲即拜師於浮世繪大家歌川國芳,

後又師從狩野派畫家前村洞河,

他大量研究了東西方的繪畫流派及藝術手法,

後逐漸形成自成一派的「曉齋流」。

河鍋曉齋被認為是日本傳統畫最後的大師。

此次展覽藏品由以色列收藏家提供,

得以展示他的藝術成就。

《名鏡倭魂新板》 1874年

《地獄太夫與一休》 1871-89年

《百鬼夜行圖屏風》 1871-89年

《彈奏三味線的西裝骷髏和跳舞的妖怪》 1881-89年

左《枇杷猿》 右《瀧白猿》 1888年


🚢


|安藤忠雄|

挑戰

地點:東京國立新美術館  

2017/09/27-2017/12/18


http://www.nact.jp/exhibition_special/2017/ANDO_Tadao/#overview

自學成才的建築界大師安藤忠雄

1941年出生於日本大阪市,

70年代設計的「住吉的長屋」

為他贏得日本建築學會獎,

隨後設計的六甲集合住宅

運用幾何設計創作出更為豐富流暢的形態,

80年代的作品如光的教堂、

水的教堂、水御堂等開始贏得國際注意。

他賦予了混凝土建築以生命,

在傳統與現代氣息間遊走,

對光線質感和量感的把控精準而大氣。

此次展覽分五個主題展示安藤忠雄近半個世紀來的創作軌跡

《原點=住宅》、《抽象化的自然本質》、

《留白的空間》、《風景的創造》及《記憶的繼承》。

以照片、模型、視頻、設計等資料,

引導觀眾進入他的「時空穿越之旅」,

建築文化的多樣性與未來潛力。

《住吉的長屋》 1976年  大阪府

攝影:新建築社

《水的教會》  1988年  北海道

攝影:白鳥美雄

《ベネッセハウスミュージアム》 1992年   香川縣
攝影:藤塚光政

《プンタ・デラ・ドガーナ》 2009年   威尼斯
攝影:Palazzo Grassi S.p.A, Orsenigo Chemollo / ORCH

怎麼樣,有心動的了嗎~?

過完年不如一起約個展吧!

愛子說--OZAKI

節後片荒?來這裡找找有沒有漏掉的好動漫——2016動漫電影佳作10選

你知道嗎?春天的滋味,都在這味綠色的粉末裡!


↓↓↓ 點擊"閱讀原文" 進入東京物語【官方商城】

相關焦點

  • 10周年特別展|安藤忠雄 プロフィール 東京國立新美術館
    ⭕⭕⭕ 安 藤 忠 雄 - 挑 戰  國立新美術館開館10周年-安藤忠雄展-挑戦-TADAO ANDO : ENDEAVORS 撮影:荒木経惟(日)1941年大阪生まれ。獨學で建築を學び、1969年安藤忠雄建築研究所設立。代表作に「光の教會」「ピューリッツァー美術館」「地中美術館」など。
  • 波點女王——草間彌生
    草間彌生的圓點,是人類的原動力。每一天,她都用一個新的圓點紀錄自己的觀察和思考。草間彌生曾談道:「我認為宇宙的起源就來自圓點,我自己也是一個圓點,地球、月亮、太陽都是圓點,我從中聽到來自宇宙的召喚。」草間彌生(Yayoi Kusama),出生於日本長野縣松本市,畢業於日本長野縣松本女子學校。
  • 展訊|草間彌生在東京的年度大展
    重複性的圓點對於草間彌生與其被當作她與世界溝通的途徑,不如說是一種治療。1929年生於日本本土的草間是一個孤獨的孩子,在幼年時代她就對現實生活視域中的圓點充滿興趣。鏡子,圓點花紋,生物觸角和尖端都是草間彌生後來作品中重複出現的母題,她對斑點的迷戀源自幼年患有神經性視聽障礙,這場疾病使她看到的世界仿佛隔著一層斑點狀的網。
  • 日本著名藝術家草間彌生作品
    草間彌生,日本人,生於1929年。日本先鋒藝術家草間彌生(Yayoi Kusama)是戰後紐約藝術界一位有影響力的人物,他上演了一些挑釁性的事件,並展出了她的「無限網」(Infinity Nets)等作品,草間彌生把唐納德·賈德(Donald Judd)和伊娃·黑塞(Eva Hesse)視為親密朋友,經常被認為是對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的影響,也是流行藝術的先驅。
  • 村上隆、草間彌生:與商業對接的日本當代藝術兩劍客
    1969年在紐約MOMA的一次展出之後,這位日本女性成為了《紐約時報》的封面人物,其頭版圖片的副標題卻是「但這是藝術嗎?」草間彌生裝置作品,《無限鏡屋——陽具原野》Infinity Mirror Room-Phalli's Field,1965草間彌生在1973年返回日本,1977年入住精神療養院,開始撰寫小說,並成為了日本最著名的當代藝術家。
  • 走近圓點世界——草間彌生(Yayoi Kusama)
    2001年,獲得日本朝日賞AsahiPrize。2002年,出版自傳《無限的網》。2003年,在日本與美國展開了長期的巡迴回顧展。2012年,草間彌生本人、其工作室以及長久代理她作品的大田藝廊(OtaFineArts)與蘇富比合作策劃了一場「草間彌生-花兒在我心中為香港綻放」的獨一無二草間彌生作品展售會。該展售會將會在2012年5月19至31日在「香港蘇富比藝術空間」舉辦。2013年12月15日至2014年3月30日,草間彌生「我的一個夢」亞洲巡展在上海當代藝術館開展。
  • 展前最強攻略|草間彌生最高級別東京個展
    ⭕⭕⭕▼距    離草間彌生日本最高級別個展>▼⭕2017.2.23~2017.5.14-草間彌生:無限的鏡子美國華盛頓特區赫什霍恩博物館和雕塑園⭕2016.10.7~2017.1.22-草間彌生在無限之中芬蘭赫爾辛基、藝術博物館⭕香 港Whitestone Gallery好萊塢街有草間彌生的作品展覽開館時間
  • 賞析草間彌生的版畫作品
    )草間彌生(Yayoi Kusama)是日本國寶級藝術家,被世人稱為「世界的波點女王」。1957年,草間彌生來到美國,開始人生新徵程。當時的美國正流行波普藝術,推崇大眾文化藝術,受安迪·沃霍爾、勞申伯格、利希滕斯坦等人的作品影響,草間彌生自回到日本六年後的 1979 年開始首次創作版畫。
  • 草間觸鬚 彌生點點
    直到草間彌生來DC辦展,我才發現如果展覽夠火爆,那我住多近都沒用。據傳早晨五點去排隊等票,八點鐘加入隊伍的時候,票已經發完。 其實我對草間無感。我只記得有一年在紐約第五大道上看到路易威登用草間的波點觸手來裝飾櫥窗。不是我對日本人有偏見,不過除了日本人似乎沒有別的國家可以把小密集和觸手系奉為國寶級藝術吧?
  • 草間彌生 世間萬物,皆是圓點 | 佳作重讀
    藝術天后、精神病患者、圓點女王,怪婆婆等標籤加在一起,都不足以概括草間彌生複雜多變的一生。這位日本國寶級藝術家,2014年接受了我們的專訪。1993 年,她獨自代表日本參加威尼斯雙年展,重出江湖,確立了自己在國際藝術界的地位。 國際上對草間彌生作品的認定——涵蓋五十多年來的水彩、拼貼、繪畫、雕塑、裝置及行為藝術——是最近幾年當代藝術史上的事情。在長期被認作精神異常的放逐者之後,草間彌生如今被視作日本現存的國寶級藝術家。
  • 草間彌生美術館視覺設計是這樣的!
    投稿郵箱:iidc@iidc.org.cn草間彌生美術館今年10月1日於東京新宿開幕,一揭神秘面紗。即使有一天僅能四次預約入場的規定,還是吸引許多藝術愛好者預約,至2018年2月為止的開幕紀念展門票早已全數售完。
  • 【亞洲美術】潘力 │ 我所認識的草間彌生
    《ART藝術》編者按:3月到6月,『波點女王』草間彌生時隔6年再次在上海開展。這場題為「草間彌生:愛的一切終將永恆」的展覽,囊括了草間彌生40多件重要作品,包括戶外《南瓜》雕塑、『無限鏡屋』系列、2009年至今一直在創作的繪畫作品《我的永恆靈魂》系列等。作為一名當代藝術家,草間彌生的身上同時印著先鋒和流行的標籤。
  • 草間彌生、日本料理、美少女......疫情中的東京展覽像櫻花一樣燦爛
    TAROきもの 岡本太郎原案 1974  東京・岡本太郎記念館蔵 撮影:堤 勝雄於此同時,為慶祝日本新天皇登基,東京藝術大學美術館的「雅樂展」集合了舞樂、管弦琴、歌物歌芋和國風歌舞等國粹。國立科學博物館的「日本料理展」則是從日本生態環境和民族性格等不同角度,提出了關於日本飲食的思考。
  • 上海雙年展線上講座:福武總一郎×安藤忠雄×李禹煥:「滲透...
    左:"南瓜",草間彌生。攝影:安齋重男。右:"タイム・エクスポーズド"(Time Exposed),杉本博司。攝影:安齋重男。2016年,他應邀加入著名的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保護自然的後援團體「Patrons of Nature」,表明了他對保護自然環境的貢獻。他從2009年起一直生活在紐西蘭。© 安藤忠雄建築研究所。
  • 草間彌生與村上隆陷入贗品展糾紛,誰在培養假冒展覽的土壤?
    報導中稱,在過去的一年裡中國多地就出現了打著日本藝術家草間彌生和村上隆的旗號舉辦的展覽,這些展覽中不僅掛著帶有草間彌生籤名的裝飾畫,還展出了其經典的「草間戲法」的作品以及實際藏於澳大利亞美術館的圓形貼紙作品。然而,根據草間彌生官網上公布的所有展覽日程,從2017年到現在,草間彌生分別在東京、美國、新加坡、澳大利亞以及印尼等國家舉辦了展覽,但行程中並未涉足中國。
  • 完美避開人擠人,我在小鎮吃美食、逛安藤忠雄最新神作,張張都是大片
    作為 「世界美食之都」,從雙皮奶到魚生,這裡的小吃連老廣們都要拜服。除了吃美食,重頭戲當然還是去逛等了5年的和美術館。這座華南地區最大的民營美術館,由日本「清水混凝土之神」,建築界頂級榮譽普利茲克獎獲獎者——安藤忠雄打造。去年,我們就推薦過和美術館。它籌建5年,原本定於今年3月份開幕,因為疫情,又等了大半年。
  • 一下午賣出90000張門票,草間彌生究竟有多火?
    排隊兩小時,停留半分鐘在過去的五年裡,超過500萬的博物館參觀者排隊——甚至更多——只為一睹草間彌生的作品。這位89歲的日本藝術家41年來都自願住在精神病院,同時還在墨西哥城、裡約熱內盧、首爾、臺灣和智利等地舉辦了大型個展,並在美國和歐洲舉辦了大型巡迴展。去年,還在東京開設了自己的五層專屬博物館。
  • 尋求相遇:《現場——對話日本當代藝術名家》在讀發想
    草間彌生、奈良美智等23位日本當代藝術家的對話。記得兩年多前,曾與潘力聊及日本當代藝術界和物派時,他提到自己二十年間積累的專訪日本當代藝術大家的素材,大多聲名顯赫,如建築師磯崎新、安藤忠雄、隈研吾;攝影家荒木經惟、杉本博司、蜷川實花;更多的是當代藝術家李禹煥、菅木志雄、坂口寬敏、保科豐巳以及草間彌生、奈良美智等人,還有藝評家理論家高階秀爾、佐藤道信、千葉成夫以及中國人熟悉的策展人北川富朗和長谷川佑子等。
  • 在廣東順德,安藤忠雄設計了一座美術館
    這位於1995年獲得普利茲克獎的日本建築師,以對清水混凝土材質的使用、乾脆凝練的現代主義風格,以及對建築與環境空間關係的重視著稱。他也是目前活躍在全球建築界中設計美術館數量最多的一位建築師。 安藤忠雄為順德設計一座美術館的決定多少令人有些驚訝,順德的很多頭銜——粵劇發源地、世界美食之都、中國家電之都——都與當代藝術無甚關聯。
  • 日本藝術大師草間彌生:她為什麼會選擇用波點畫畫?
    讓觀賞者也成為藝術的一部分的草間彌生,其活力令人讚嘆,不失為一段佳話。不過如果不是對現代藝術頗有研究的話,大多數人應該都不怎麼了解為什麼波點對她而言是如此重要。1957年、敬愛する女性アーティストの勧めで草間は単身渡米し、1960年代のNYで巨大なキャンパスを網目で埋め盡くす作品によってアート界で注目を集めます。即使遭到母親反對也絕不放棄繪畫的草間彌生從10歲起就開始畫有波點、網眼形狀的充滿幻想的畫作。這是她從小就受強迫症和幻視幻聽所困擾而導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