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結束了,
大家也都開始收心學習工作了吧~
新年初始,
可以給自己一整年做一個計劃。
今天就給大家推薦日本在2017年
一大波逼格滿滿的展,
2017年讓你到了日本一樣能
做一個低調的文化人!
🚢
|快慶|
讓日本著迷的佛像
▼
地點:奈良國立博物館
2017/04/08-2017/06/04
http://www.narahaku.go.jp/exhibition/2017toku/kaikei/kaikei_index.html
快慶是日本12世紀鎌倉時代佛師及雕刻藝術家,
是日本佛教藝術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作品雕刻技藝細膩精湛,
人物神態自然飄逸,
尤其以彌勒菩薩像和僧形八幡地藏菩薩像為代表作。
目前保留下來的出自快慶之手的作品僅存二十餘件,
此次展覽將其一生代表作集中展示。
重要展品包括奈良東大寺的僧形八幡神坐像、
京都醍醐寺的彌勒菩薩坐像、
歌山縣金剛峰寺的四天王立像等。
除了佛像,與其作品誕生相關的繪畫
及文字史料也將一同展出。
阿彌陀三尊像 淨土寺
僧形八幡神坐像 奈良東大寺
彌勒菩薩坐像 京都醍醐寺
🚢
|草間彌生|
我們永遠的靈魂
▼
地點:東京國立新美術館
2017/02/22-2017/05/22
http://kusama2017.jp/
世界著名藝術家草間彌生,
1929年出生於日本長野縣松本市,
1957年移居紐約並開始展露出她的前衛藝術創作,
創作領域包括繪畫、雕塑、
裝置、影像、小說及詩歌等。
她是60年代美國「性解放」運動的領頭人,
也是風靡全球的可愛的「波點女王」。
此次展覽是草間彌生
從事藝術活動70年以來最大的個人展覽,
展品除了大約90幅從她初期
到以水珠及編織的針眼模樣被認識的畫之外,
還會陳列出大約130幅她從2009年就著手創作的
《我們永遠的靈魂》繪畫系列作品,是屬首次展出。
《殘夢》 1949年
《消滅自己》 1966年
《南瓜》 1999年
《我們永遠的靈魂》系列
🚢
|河鍋曉齋|
這才是曉齋
▼
地點:東京 Bunkamura the Museum
2017/02/23-2017/04/16
http://www.bunkamura.co.jp/english/museum/20170223.html
日本幕末至明治時代畫家河鍋曉齋(1831-1889),
是鳥山石燕之後最負盛名的妖怪繪師。
6歲即拜師於浮世繪大家歌川國芳,
後又師從狩野派畫家前村洞河,
他大量研究了東西方的繪畫流派及藝術手法,
後逐漸形成自成一派的「曉齋流」。
河鍋曉齋被認為是日本傳統畫最後的大師。
此次展覽藏品由以色列收藏家提供,
得以展示他的藝術成就。
《名鏡倭魂新板》 1874年
《地獄太夫與一休》 1871-89年
《百鬼夜行圖屏風》 1871-89年
《彈奏三味線的西裝骷髏和跳舞的妖怪》 1881-89年
左《枇杷猿》 右《瀧白猿》 1888年
🚢
|安藤忠雄|
挑戰
▼
地點:東京國立新美術館
2017/09/27-2017/12/18
http://www.nact.jp/exhibition_special/2017/ANDO_Tadao/#overview
自學成才的建築界大師安藤忠雄
1941年出生於日本大阪市,
70年代設計的「住吉的長屋」
為他贏得日本建築學會獎,
隨後設計的六甲集合住宅
運用幾何設計創作出更為豐富流暢的形態,
80年代的作品如光的教堂、
水的教堂、水御堂等開始贏得國際注意。
他賦予了混凝土建築以生命,
在傳統與現代氣息間遊走,
對光線質感和量感的把控精準而大氣。
此次展覽分五個主題展示安藤忠雄近半個世紀來的創作軌跡,
《原點=住宅》、《抽象化的自然本質》、
《留白的空間》、《風景的創造》及《記憶的繼承》。
以照片、模型、視頻、設計等資料,
引導觀眾進入他的「時空穿越之旅」,
建築文化的多樣性與未來潛力。
《住吉的長屋》 1976年 大阪府
攝影:新建築社
《水的教會》 1988年 北海道
攝影:白鳥美雄
《ベネッセハウスミュージアム》 1992年 香川縣
攝影:藤塚光政
《プンタ・デラ・ドガーナ》 2009年 威尼斯
攝影:Palazzo Grassi S.p.A, Orsenigo Chemollo / ORCH
怎麼樣,有心動的了嗎~?
過完年不如一起約個展吧!
愛子說--OZAKI
節後片荒?來這裡找找有沒有漏掉的好動漫——2016動漫電影佳作10選
你知道嗎?春天的滋味,都在這味綠色的粉末裡!
↓↓↓ 點擊"閱讀原文" 進入東京物語【官方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