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西夏人,可能這樣和杭州親戚交往

2021-02-23 文藝生活

距離杭州1900多公裡的寧夏

曾經出現過一個神秘王國

西夏

這個由党項族建立起來的王朝,前期與北宋、遼對峙,後期又與南宋、金三足鼎立,整整霸氣了189年(直到被蒙古軍隊所滅)。


西夏王陵

現在如果你到銀川郊區去尋找西夏王陵遺蹟,估計只能看到飛揚的沙塵和幾個黃土堆。但900多年前,党項人李元昊在這裡建都稱帝,「東盡黃河,西界玉門,南接蕭關,北控大漠,地方萬餘裡」(出自清人吳廣成編撰的《西夏書事》),繁華一時。

很少有人知道,西夏與南宋其實也頗有淵源。搞不好,南宋時期的杭州人還會有幾個遠房親戚住在西夏。這是因為北宋覆滅後,一部分人跟著南渡的宋王朝來到了臨安城安家,還有一部分懷才不遇又不羈放縱愛自由的,則投奔去了前景看漲的西夏。


電視劇《西夏王朝》劇照

寧夏回族自治區博物館文展部主任丁延輝說,從南宋初年開始,因為受到強大的金國威脅,南宋與西夏雖然往來並不密切,卻始終保持著藕斷絲連的曖昧關係,畢竟他們時刻準備著要一起組團攻金。無論是政治、經濟還是生活的方方面面,多少都受到了宋文化的影響。

杭州博物館正在進行的一場西夏精品文物展,集中了寧夏回族自治區自新中國成立以來考古發掘的西夏文物精品96件(套),涉及文字、工藝、佛教、建築等方面。在這些文物中,就可以找到西夏與南宋交往的蛛絲馬跡。

絲綢之路上的神秘王國

——西夏文物精品展

時間:即日至4月20日

(周一閉館,法定節假日除外)

地點:杭州博物館南館2樓機動展廳

宋朝「爆款」蓮花紋

出現在西夏人的房簷

雖然最初是個遊牧民族,但在隋唐時代與漢族融合之後,西夏人民也學習漢族的農業種植技術,開鑿水渠,種植水稻、小麥、豆類等作物。住房條件也不錯,西夏人對房屋的建築裝修風格很有講究,比如瓦當、滴水都是西夏最為常見的建築構件。

◀ 其中的瓦當,是房簷筒瓦下端附帶的圓形或半圓形部分。可以避風雨,保護椽木。

家家戶戶怎麼區分個性?主要就體現在磚瓦的紋飾上。從宋朝跑去的工匠們一般會用比較常見的「爆款」蓮花紋:


琉璃蓮花紋滴水

當然,也有套馬杆的漢子們最鍾愛的神獸面紋、摩羯等動物脊飾。顏色上匠心獨具,突出重彩;質地則有琉璃、紅陶、灰陶等,均採用分模的方法製成,模具的雕刻線條刻畫或精細,或簡潔粗獷,形象氣勢威猛生動。

信紙是用敦煌傳來的造紙術做的

西夏霸主李元昊還在當太子的時候,就認定了要「穿皮草,從事畜牧業」,這是党項族人遵從傳統的選擇。但學習漢族的先進文化,也沒有停下來。他很注重發展本國的文化教育,還專門設置了負責雕版印刷的官府機構「刻字司」西夏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在中央政府機構中設置刻字司的王朝。

這次展覽中有幾塊「西夏木雕版」,上面的文字都是方正結構,跟漢字很像,仔細看卻發現撇捺筆畫較多,我們普通人看著眼熟但讀不懂:


西夏文大號字木雕版

這些木雕版主要出自西夏黑水城遺址(今屬內蒙古自治區額濟納旗)和寧夏賀蘭縣的宏佛塔,其中宏佛塔出土最多,約兩千餘殘塊,且大多數有火燒後炭化的痕跡(因為公元1227年,西夏被蒙古軍隊所滅,文物典籍遭到大規模破壞)。

西夏文字的使用範圍很廣,見諸官署文書、法律條令、碑刻、印章到符牌、錢幣以及譯自漢藏文的佛經等。當然,給遠方親友傳遞書信也是不可少的,比如一個西夏人要給南宋的親戚寫信,會用什麼紙呢?西夏的造紙術並非學自中原,而是來自敦煌。機智的西夏人,結合民族特色,在造紙的過程中使用了多種添加劑,既節約了纖維材料,又增加紙的不透明度及平滑度,還可以防蛀。

北宋末代皇帝宋欽宗都喜歡佩西夏劍

西夏境內分布著廣闊的草原,適宜畜牧業的發展。不過有人出去騎射狩獵,也有人在家裡耕地拉犁。這時候西夏人日日離不開的寵物們就登場了,牛和馬幾乎成了農活與遠行必備的生活好幫手。

即便是到了死後,牛和馬也要在西夏人的隨葬品中佔據一席之地。在敦煌榆林窟的西夏壁畫中,都出現了農耕場景,反映了西夏同宋時候的中原地區一樣,使用「二牛抬槓」的方式犁地。人們生產畜牧產品除了自給自足之外,還大量用於對宋、遼、金的商品貿易,以換取所需糧食、布帛等生活日用品。

展覽中有一頭「鎏金銅牛」,這也是這次展品中最重量級的一件寶貝:


鎏金銅牛

這頭牛重188公斤,從質地就可以看出墓主人的土豪程度。杭州博物館陳列部工作人員閻晶宇說,當時的西夏,國力比較弱,銅礦資源非常匱乏,甚至連鑄錢都不夠用,墓主人卻捨得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去鑄造這個銅牛,外面再鎏一層金(鎏金是將金和水銀合成金汞齊,塗在銅器表面,然後加熱使水銀蒸發,達到金附著在器面不脫落的效果)。雖然現在墓主人身份不明,但這頭牛足以說明墓主身份肯定特別尊貴。

插句嘴,西夏人的鋼鐵冶煉水平確實很牛。當時西夏國內沒有鐵礦,鑄劍水平卻在中原地區之上。連北宋末代皇帝宋欽宗趙桓(南宋開國皇帝宋高宗趙構的哥哥),都喜歡佩西夏劍。《宋史·王倫傳》記載:「汴京失守,欽宗御宣德門,都人喧呼不已,倫乘勢徑造御前曰:臣能彈壓之。欽宗解所佩夏國寶劍以賜……」西夏還出產良弓強駑,他們製作的強駑甚至可以將敵軍的盔甲射穿。


彩繪泥塑佛頭像


彩繪泥塑羅漢身像


褐釉剔刻花四系扁壺


琉璃五角花冠迦陵頻伽


石馬


銀缽

本期內容紙質版可關注每周六《都市快報·文化周刊》


點擊右上角分享你感興趣的內容

文藝君24小時不定時在線

歡迎勾搭

微信號:Cultural_life
投稿:Clife2014@qq.com

相關焦點

  • 婚姻的心累來源之一:親戚交往和人情交易
    很早以前無意中在某乎上看到一個提問:為什麼年輕人越來越反感「親戚」這一群人?中國是人情社會,而親戚交往就是個社會縮影。朋友小艾新婚不久,最大的感慨是結婚意味著真正進入人情世故的成人世界,少了自由,多了顧忌,少了簡單,多了繁瑣。前一刻還是單身,還是「孩子」,下一秒就有家有室,長大成人,人情世故一擁而來。
  • 西夏簡史三(西夏文)
    西夏文形式和漢字相近,由橫、豎、撇、點、捺、拐、拐勾等筆畫構成,斜筆較多,一般四角飽滿,字體勻稱。       西夏文字的筆畫多在10畫上下,基本上沒有五畫以下的字,20畫以上的字也很少。西夏文字書寫的筆畫順序和漢字一樣,先上後下,先左後右。一篇文字是自上而下成行,自右而左成篇。因文字筆畫比較適中,筆畫過多、過少的字較少,通篇看來字畫均勻,舒展大方。其文字構成受漢字影響,有規律可循。
  • 西夏文化 | 神秘的西夏文字
    西夏學者研究認為,西夏文多是模仿漢字,採用漢字造字的「六書(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理論。  象形,指所造之字與所代表實物的形狀相似。如「人」字形如叉腿站立的一個人,應是從漢字「人」字改造而來的。
  • 西夏人的遷徙路徑
    党項之「黨」藏語是結義兄弟,青藏高原上就有不少叫「黨山」和「黨河」的地方。但西夏人似乎更喜歡以「唐兀」自稱,藏語是「金人、天人」的意思。西夏的「聖根」到底在何處?早已經成為歷史謎團。對此,可能西夏人自己也說不清楚了,因為對部族發展壯大有重要影響的地方都可看成「根」之所在,党項羌原本就是以徵戰為生、遷徙不定的族類。
  • 殺光所有西夏人? ——這是一個彌天大謊!
    我在和朋友聊天時,每當提及西夏或西夏人,人們最關心的往往是兩個問題,一是他們是怎麼來的,二是他們是怎麼沒的。
  • 西夏人的首領
    後來,人們確定,這是西夏文疊篆「首領」二字。          西夏(1038年—1227年),是党項人為主體建立的一個地方政權,因其佔據了今寧夏及河西走廊等西北地域,故而宋人稱之為西夏。長期同宋金對峙,歷經十帝,享國189年。党項族是遊牧民族,其農業較畜牧業晚發展,農牧並重是西夏社會經濟的特色。西夏的畜牧業十分發達,夏廷還設立群牧司以專屬管理。
  • 西夏的酒文化與酒具
    在民間從官府買曲自行釀酒制度下,西夏的釀酒作坊和沽酒的酒肆、店鋪遍布城鄉。無論官營酒庫還是民間酒肆、酒店,為兜攬生意,都掛有形形色色的酒帘來招攬生意,相當於現在的廣告牌。甘肅武威層出土一件西夏酒瓶,酒瓶上刻有漢字「孫酒」、「逍遙瓶」,這可能就是酒的品牌名稱。
  • 西夏王陵: 一個堪比精絕古城的神秘之地
    不僅如此,西夏王陵主在為自己修建陵墓的時候,選賀蘭山作為王陵的一道天然屏障。賀蘭山可以阻擋部分西北風的侵入,這也正是與國文化常常講「天時、地利」的含義如出一轍。可最讓人見怪的王陵和附屬建築都在賀蘭山的屏障之下,為什麼失去附屬建築的依靠配襯,王陵依然默默矗立在風雨之中呢?這些都給後代人留下不小的懸念。
  • 西夏藏傳佛教史簡介與造像唐卡
    後來吐蕃首領攏拶又與西夏宗室結為婚姻。西夏中後期雙方關係大為改善,交往比早期顯著增多。特別是西夏境內有大批吐蕃人居住,對吐蕃文化的吸收起到更大的作用。在西夏和吐蕃雙方關係日趨緩和、交往密切的前提下,西夏佛教迅速地從藏傳佛教中吸收了豐富的營養。仁孝時期藏族高僧不斷前來西夏傳法。西夏從佛經的傳譯、寺廟的建設、僧人的培養等各方面都深深地打上了藏傳佛教的印記,大大提高了藏傳佛教的地位。
  • 西夏王朝10位皇帝全揭秘——為你捋清神秘的西夏史
    李繼遷和一幫親戚不願意受到宋朝管理和奴役,帶領少數民族党項族起兵叛亂。當然,勢單力薄的李繼遷當然不敢單槍匹馬的對抗北宋,他找了一位強而有力的老大哥——遼朝。遼朝樂見其成,少一個對抗北宋的勢力不少,多一個對抗北宋的勢力不多。有了遼朝鼎力相助,李繼遷有了底氣,攻城略地,不在話下。
  • 一個家庭,和這4種親戚走得太近,貴氣會消失殆盡
    跟親戚交往,我們也要明辨是非,擦亮自己的眼睛,有的親戚不要走的太近,貴氣會消失殆盡。一、人品不好,不孝順的親戚「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孝順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一代一代人應該不斷地傳承下去。一個連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順的人,那他們的人品也一定有問題。
  • 楊富學 趙天英 | 從朝貢和榷場貿易看西夏物產
    [10]然而,出現在記錄西夏文字書、辭書、韻書及其它相關文獻中的物品是否都可斷定為西夏的物產呢?語言文字研究成果表明,西夏語也和其他語言一樣,把吸收外來詞作為豐富自己詞彙庫的一個重要手段,而外來詞在一定程度上講可反映外來事物的引入。[11]  易言之,出現在西夏文獻中的物品,不一定存在於西夏境內。即便西夏境內有,是否一定為西夏所產,也是需要斟酌的。
  • 西夏人真的因為蒙古人的屠殺而滅絕了麼?
    文/王凱迪 在今天的網絡史學界總有這樣一種聲音:蒙古人因為成吉思汗病死在攻打西夏境內,因而在西夏境內的党項人被大肆屠戮殆盡,最終導致這個民族消失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事實果真如此麼?
  • 當你落魄時,還是與親戚朋友之間少走動,這樣大家都更舒服
    01出於人情世故,也出於情感需要,親戚朋友之間是要走動的。這既交流著感情,有困難時還能互相幫助,人活在世界上,誰都需要別人幫助的,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你跟親戚朋友之間各方面都差不多時,交往起來會很輕鬆愉快,溝通也會很順暢的。但如果彼此的距離很大,又不能互相體諒,那可能就會有摩擦了。
  • 遼代興平公主墓葬考和西夏王陵鎏金銅牛石馬
    人年八十以上死者,以為令終,親戚不哭;少死者則雲夭枉,共悲哭之。有琵琶、橫吹,擊缶為節。」①從《北史》記載的情況看,党項民族出自江淮地區的三苗,但是組織結構鬆散,過著遊牧生活。其祭祀方式和契丹不同,契丹祭祀時用的是青牛白馬,而党項更接近西周以來的太牢之禮用牲。党項在隋朝時,乘中原戰亂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唐朝時期發展也比較穩定,因此逐步強大起來。
  • 古國西夏是誰建立的?西夏國持續了多少年?
    西夏(1038年—1227年)是中國歷史上由党項人在中國西北部建立的一個政權,歷經十帝,享國一百八十九年。西夏的祖先党項族原居四川松潘高原,唐朝時遷居陝北。因平亂有功被唐帝封為夏州節度使,先後臣服於唐朝、五代諸朝與宋朝。夏州政權被北宋併吞後,由於李繼遷不願投降而再次立國,並且取得遼帝的冊封。李繼遷採取連遼抵宋的方式,陸續佔領蘭州與河西走廊地區。
  • 西夏大臣說了八個字,字字誅心,激怒成吉思汗誓要滅絕西夏人
    從1225年到1226年,成吉思汗蒙古大軍六次徵伐西夏,終將西夏滅國。尤其是第六次徵伐西夏之戰異常慘烈,立國近190年的西夏王朝不僅宮室、西夏王陵被戰火付之一炬,西夏党項族也遭遇滅頂之災,破城後蒙古大軍瘋狂報復,燒殺辱掠,屍橫遍野,西夏仿佛成為人間地獄,西夏党項族人也銷聲匿跡,一個曾經輝煌的民族難道真的滅亡了嗎?
  • 「交往七年,他卻和別人結婚了」:人一生不可能只愛一個人
    為什麼很多男人用七八年談一場無疾而終的初戀,卻能夠一年就與另一個女人走向婚姻?因為在對的時間遇見對的人,緣分就是這麼奇妙!因為年輕時候的戀愛,更多的不是在追求一個結果,只是追求一份青春和心動。如果超過了這個時間還不結婚,即使談了很多年了,也很可能最後不在一起。因為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那愛情終究抵不過現實的麵包。其實經歷過愛情長跑的兩個人,看似毫無預兆的就分手了,還快速的和另一個人走進婚姻,這個現象很普遍,不信你算算你身邊的朋友,怎麼都能找出2、3這樣的來。
  • 老祖宗的告誡:鄰居三不比,親戚三不交
    而我們的一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有的人和你擦肩而過、有的人只是停留片刻、有的人陪你度過餘生……交往,是我們一生的必修課,如何與人交往,哪些人值得我們深交、值得我們兩肋插刀,有哪些人我們不必來往,這都是我們需要學習的。所交際的人也會影響我們一生,當我們遇到貴人,他們會助我們一臂之力;當我們遇人不淑,他們便是我們成功路上的絆腳石。
  • 杭州小夥召集一幫親戚拍片,撼動坎城-虎嗅網
    通了高鐵,開了G20峰會,2022年杭州還要舉辦亞運會,富陽作為一個區,也有三個場館正在建造。之前幾十年,家鄉都沒有太大變化,但是最近幾年,突然開始大規模的建設更新。作為一個創作者,我特別想通過電影把這種時代感捕捉和呈現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