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決定討伐項羽時,特意派人去找陳餘請求支援。陳餘說,要我追隨你也行,不過我有一個條件,就是把張耳殺了。陳餘和張耳原本有過命的交情,為什麼現在非要置他於死地呢?
陳餘差著張耳一個輩分,一直像對待父親一樣對待張耳。秦始皇在世時,聽說兩人在魏國很出名,出於穩固江山的考慮,懸賞捉拿二人。兩人一起逃跑,喬裝打扮,相依為命,過著刀口舔血的生活。所以,兩人實際上是患難之交,刎頸之交。
終於,陳勝吳廣起兵反叛秦始皇,點燃了天下俠義之士的反秦熱情,兩人總算找到重見天日的機會,投奔了陳勝。陳勝取得一點點成績後,就想自立為王,二人覺得這麼快就自立為王,不利於聯合天下諸侯與秦軍對抗,但陳勝不聽。所以,兩人朝陳勝要了3000兵馬渡過黃河,順利拿下30多座城池,共同擁立武臣為趙王,陳餘做了大將軍,張耳做右丞相。
後來,武臣在內亂中被殺死,張耳、陳餘兩人逃過一劫,收拾殘部5萬人,尋訪趙國後人趙歇,立為新的趙王。
公元207年,章邯大軍在鉅鹿圍困張耳和趙歇,而陳餘在鉅鹿城外還有幾萬大軍,張耳多次派人請陳餘出兵援救,陳餘卻說,以現在的形勢,我去救也是飛蛾撲火,白白送死,我積蓄力量,將來還可以為你們報仇。
當時,陳餘的部下也說,眼下最要緊的是救人,管不了那麼多了,就算是死也該去。陳餘說,我不是怕死,只是為什麼要白白送死。思來想去,怕名聲不好聽,還是派了5000人去救,果然全軍覆沒。
張耳眼看就要死了,突然殺出來一個蓋世英雄項羽,他破釜沉舟,盪氣迴腸,擊退了秦軍,張耳死裡逃生。回去之後,見到陳餘,大罵陳餘不出手相救。陳餘也生氣地怒吼,5000人!沒有一個人活著回來!
張耳並不知道有5000人來援救的事兒,覺得陳餘是在欺騙他。兩人大吵大鬧沒完,陳餘很無奈地說,沒想到你這麼恨我,如果你真以為我捨不得這兵權,我交給你便是。於是將印信遞給張耳,張耳說什麼都不肯接。
空氣很安靜,陳餘便出去上個廁所。部下趁機勸說張耳拿了印信,接管了陳餘的幾萬人馬。陳餘上完廁所回來一看,好你個張耳,太無恥,太虛偽。這不就跟過年姥姥給紅包,你很想要又覺得不好意思,一邊說不要不要,一邊又把衣服兜兒拉開,讓姥姥往裡裝嗎?
到這個時候,陳餘真的心寒了。後來項羽分封時,張耳被封為常山王,而陳餘只是被封了個小小的侯。這讓陳餘更來氣,覺得兩人功勞一樣,憑什麼我就低人一等?所以,陳餘投靠了背叛楚國的齊王田榮,率兵襲擊張耳,張耳就投奔了劉邦。而陳餘得到張耳的封地以後,又迎回了趙歇,重新建立趙國。
所以,在劉邦起兵時,向陳餘求救,陳餘才以殺了張耳為條件。劉邦其實很為難,畢竟張耳是在兵敗之後投靠他的,劉邦也對他特別優待。一方面不想失去張耳,一方面又想得到陳餘的援助,思來想去,他乾脆找了個跟張耳長得很像的人殺了,並把他的頭送給陳餘,陳餘信守承諾,出兵援助劉邦。
可劉邦的這個把戲,瞞得了一時,卻瞞不了一世。劉邦兵敗彭城時,陳餘發現張耳並沒有死,於是背叛劉邦,最後被韓信斬殺。
陳餘和張耳相愛相殺的故事有點兒曲折,我打個比方:女朋友張耳掉河裡了,男朋友陳餘考慮到自己不會遊泳,就沒跳下去。可在女朋友看來,男朋友對自己並不是真愛。女朋友被別人救起來後,就質問男朋友。男朋友給她講道理,可女朋友不聽,男朋友置氣,拍下一張1000萬的銀行卡,就去上廁所了。結果回來一看,女朋友把銀行卡給收了……
所以你看,什麼友情愛情,在利益面前,一文不值,都會為了自己的利益考慮,比如生命、權力、金錢。這才是人性,人性是經不起考驗的。
現在很多女人,為了考驗男人專不專一,就找閨蜜去勾引,傻不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