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若水全集》首發式暨學術研討會現場
南方網訊 (記者/楊智明 通訊員/戢鬥勇)12月11日上午,《湛若水全集》首發式暨學術研討會在廣州圖書館舉辦。會議由廣東省嶺南心學研究會主辦,原廣州市市長陳建華、增城區委常委宣傳部長廣新力、浙江社會科學院原哲學所長吳光研究員、上海古籍出版社編輯黎大偉以及擔任《湛若水全集》編委的全體點校專家等出席了會議。《湛若水全集》2020年9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會上,編委會向廣州圖書館、增城圖書館等贈送了《湛若水全集》。
近年,在民族振興的歷史大背景下,傳統優秀文化的恢復與弘揚的工作越來越受到關注。明代心學,是中華文化的優秀部分,尤其受到重視。鑑於陽明心學曾影響日本的明治維新,近年又風靡海內外,浙江首先校勘、出版了《王陽明全集》,繼而整理出版陽明後學的著作。廣東學界在外地學者的關心與敦促下,開始策劃校勘與編輯湛若水文集。
2012年初,廣東省社科院原哲學所所長黃明同研究員向時任廣州市長陳建華呈交了整理湛若水著作的報告與課題方案。2012年5月,廣州市委宣傳部把整理湛若水的傳世文獻列為市社科研究重點委託課題,給予經費支持。廣東省社會科學院、中山大學、華南師範大學、廣州大學、五邑大學、佛山科技學院等單位的專家,組成課題組。點校隊伍精幹得力,參與點校與編輯工作的專家,大多是中國哲學、歷史、古籍研究與整理等專業的資深教授和學術中堅,如陳永正、汪廷奎、黃國聲等教授。
《湛若水全集》(活動方供圖)
據悉,《湛若水全集》由黃明同任主編,陳永正、黃國聲、程潮、劉興邦、戢鬥勇任副主編,參與點校的還有邢益海、劉路生、汪廷奎、張永義、寧新昌、郭海鷹等。經過三年多的艱苦努力,於2015年10月完成整理點校工作。
湛若水(1466-1560),初名露,字民澤,因避祖諱改名雨,後定名若水,字元明。因居於廣東增城縣甘泉都,學者稱為甘泉先生。他是大儒陳獻章之弟子,明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他一生仕學兩優,官曆南京禮吏兵三部尚書,且壽長九十有五,構建了富於嶺南特色的、博大精深的心學體系,與王陽明心學比肩而立,而著述尤為豐富,對明代儒學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但是,古代及當代雖出版過一些湛若水的文集,卻從來沒有出過全集。《湛若水全集》點校,則是力圖從全集出發,極力搜集湛甘泉的所有資料,以求達到「全」的目的,以見湛若水著作的全貌。這次是歷史上第一次編校出版《湛若水全集》,不僅版本較齊,且份量也大。
《湛若水全集》分論著、文集與詩集三大部分共22冊,達550萬字。《湛若水全集》將湛若水一生的專著、文章、講稿、奏摺、詩詞、書信等,按「四部」分類法,以經、史、子、集排序。收集的版本比較齊全,並徵得佚文數十篇,增補了數量可觀的詩詞曲賦。點校選用了較為適宜的版本作為底本和校本,對異、訛、脫、衍、倒之處皆改正並出校,異體和俗體字皆改為正體字,以便讀者閱讀和辨用。
《湛若水全集》的校勘、編輯、出版,使被塵封了400多年的著作得以同讀者見面,實是填補明代思想史資料的一個空白,為湛若水的研究與評價,以及明史研究提供了紮實的文獻基礎,其出版價值已受到社會各方的關注。上海古籍出版社為《湛若水全集》申報了「『十二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以及國家古籍整理委員會的立項資助。《湛若水全集》的出版也得到湛氏宗親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