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出版社在第七屆韜奮杯全國圖書編校暨高校編輯出版能力大賽中...

2020-12-22 騰訊網

日前,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印發了《關於表彰第七屆韜奮杯全國圖書編校暨高校編輯出版能力大賽獲獎代表隊、獲獎人員的決定》,對第七屆韜奮杯全國圖書編校暨高校編輯出版能力大賽中獲得職工組、學生組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和優秀獎的代表隊和個人予以表彰。

浙江大學出版社編輯馮宏濤獲得編輯個人二等獎全國第三名的優異成績,仲亞萍、董文一同斬獲編輯個人優秀獎。仲亞萍所在浙江代表二隊、馮宏濤所在浙江代表三隊均喜獲團體三等獎。浙大社已連續五屆在該比賽中斬獲榮譽此次無論是在獲獎名次還是在獲獎人數上,浙大社都再創佳績。

馮宏濤(中)、仲亞萍(左)、董文(右)在比賽現場合影

伏案答題的浙江代表隊(中列)

第七屆韜奮杯全國圖書編校暨高校編輯出版能力大賽由國家新聞出版署主辦,中國出版協會、韜奮基金會、中國編輯學會承辦。職工組有全國近200家出版單位組成的141支代表隊423人參加決賽。

韜奮杯全國出版社青年編校大賽始於2007年,每兩年舉辦一次,目前已成為全國出版界提升業務能力、保障圖書質量的重要品牌活動之一

浙大社高度重視圖書質量,為加強編校隊伍建設,於2015年正式成立編校中心,著力培養青年新手編輯與專業校對人員。五年來,編校中心「內外互動」的編校隊伍培養模型已經形成,並每年根據實際情況對培養方案進行適當調整。從最初以個人總結復盤與交流為主,到之後外訓汲取外部專業培訓的各種知識,再到以費曼技巧為原理的以講促學,可以即時反饋的「編校一日一題」,以及生動有趣的趣味編校競賽,嚴肅認真的編校能力大賽,立體化多方面地激發大家的學習興趣,提高大家的編校能力。

編校能力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點點滴滴的積累和實踐。編校大賽沒有明確的考試範圍,廣泛涉及的知識面正是對這一點很好的體現。而在此次比賽中表現優異的三位選手,在實際工作中也是業務小能手。我們來看看他們有什麼寶貴的經驗吧。

保持閱讀的習慣

馮宏濤

藝術分社

我做編輯工作還不到四年時間,不敢說有什麼心得。下面的東西,是我覺得對我的編校工作幫助很大的,權且稱之為心得吧。

首先是讀書。讀書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讀與編校無關的書,這是整個編校工作中最基礎、最具個人特色的部分,其他部分都是在這上面建立起來的。我最喜歡讀的是經典著作,這些書一般都體大思精,一天兩天讀不完,需要細水長流。去年讀《漢書》,每天早上起床後,讀上一卷,斷斷續續花了一年才讀完。今年在讀《資治通鑑》,每天午飯後讀一卷半卷,感覺很好。除此之外,我會讀點世界史的書,現在讀的是《十五至十八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每天晚上睡前讀一節兩節。如果偶爾突發奇想,我也會找一些小書來讀,一般是一周以內專攻一本,這樣的情況不會很多,一年可能有七八次。這些是習慣,不管做什麼工作,我都會這樣做的。

另一方面是與編校有關的書,深入一點的去年讀了《古籍整理釋例》,還讀了點文獻學方面的東西,這些對我在中國歷代繪畫大系的工作有些幫助。經常性的,平時在看稿子的過程中,遇到問題了,我一般會查中級教材和國家標準,《語言文字規範標準》《作者編輯常用標準及規範》這兩本書匯集了許多標準,我經常翻。另外,這些年數字出版一直在發展,我偶爾會讀些這方面的書,主要以建體系和打基礎為主,讀的是《數字出版基礎》,也會去圖書館翻一些雜誌。讀編校方面的書,主要是為了使自己的工作更加規範。在我的概念中,編校是一門學問,有它的體系,每做一本書,都是把這個體系實踐一遍。因此日常做書的過程中,就會刻意地去向這個體系靠攏。比如說,做精裝書,遇到環襯了,就去看看中級教材對它的介紹;做扉頁和版權頁時,就去看看相關標準。並不是說不看這些東西就做不好,而是要把它做到最規範,而且明白其之所以規範的道理。久而久之,這個體系就融進頭腦裡了。所以,我覺得專業資格考試那五本教材和與出版相關的國家標準,一定要常翻常看,尤其是做一般圖書的

其次是向前輩學習。我在進入出版行業之初,聽了許多講座。這些講座,有的是制訂標準的老師講的。這些老師作為標準的制訂者,對標準了如指掌,從他們的講座裡往往會聽到一些在書上看不到的東西。比如,標準的條款為什麼要那樣規定,有哪些條款是可以討論的,等等。這些東西,對我們理解和運用標準有很大幫助。有一些講座是質檢專家講的,他們的講座往往錯例豐富,一場講座基本上能把在日常看稿過程中遇到錯誤都涉及到,這樣的講座,對我們平時編輯加工很有幫助。還有一些是市場調研人員講的,他們通過數據分析,向我們展示哪些書賣得好,網上怎麼樣,地面怎麼樣,這些對我們策劃選題和營銷很有幫助。這些講座為我理解出版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和前輩、同事交流也很重要。我以前改稿子總是改得很多,濫施刀斧,但是沒有意識到這是個問題,後來一位前輩看我改過的稿子,向我提出了這一點,我這才明白過來。前輩、同事改過的稿子也可以看一看,雖然改稿理念可能有所不同,但是在與他人比較的過程中,我們能發現自己的優長與不足。

編校三境

仲亞萍

質檢部

這次比賽前,受「木鐸書聲」邀請簡單寫了2015年那次比賽的心得。雖然這次比賽的結果與那次非常接近,但工作四個月與工作四年多相比,經過校對、編輯、質檢的職能變化,對於編校工作的體會已經大不相同。就我個人來說,以下這些習慣令我獲益匪淺。

首先是對書稿的宏觀把控。這要從閱讀說起。我想自己能兩次獲獎(更確切地說,是一開始能成為編輯)是得益於學生時代養成的閱讀習慣。從大三到研三那幾年,每年的閱讀量在七十本以上。工作以後受工作習慣影響,閱讀習慣有所改變(現在看書總覺得像是在做質檢),閱讀量有些下降,但每天也總會抽時間看會兒書。慢慢的,自己的閱讀狀態會發生改變,感覺離文字遠一些,是離開一定的距離去看書的結構、內容、思想,而不是近距離地陷入書的語言文字。這樣的狀態移到編校工作中,就是在看稿時對書稿有一個宏觀把控,從整體上把握書稿的學術價值和市場價值,才能提出有建設性的修改意見,而不是只關注眼前的一字一句。

其次是從讀者的角度轉變成編校的角度,從中觀層面理解書稿內容。比如遇到複雜句型,特別是英譯漢書稿中囿於原文句型的句子,我的習慣是分析句子結構。我讀高中時,英語課每個單元學習之前,都要做一張預習卷,其中一道題就是分析長難句的句子結構。這個習慣一直影響了我對英語文章的閱讀和理解,再後來也遷移到了漢語書稿的編校工作中。雖然兩種語言屬於不同語種,語法規則不盡相同,但在遇到複雜句型時,這種方法仍然有一些幫助。做譯著時還遇到過譯文與原文句意完全不對等的情況,似乎是譯者提取了原文中幾個關鍵詞然後拼湊成了一句話,原因也就在於譯者沒有分析原文而無法理解句意。

第三是從微觀層面梳理字句和格式,這裡涉及對規範文件的學習和對易錯字詞的記憶。我認為學習規範應該是去理解規範,而不是死記硬背。比如參考文獻的體例就是讓很多人頭疼的一個問題,一條條規則似乎很難記。其實如果首先理解了規範和原則,形成一個「公式」,那再去看規則和例子時,就不是去硬生生地記住各種格式,而是用這些例子來驗證這個「公式」,這樣就化被動為主動了。對易錯字詞的記憶也是如此,如果理解了某個字的本義或者某個成語的來源,那會更容易記住這些字詞。

最後是對生活中的語言文字的關注。很多做編校工作的人都有職業病,對生活中用字用詞不規範的現象特別敏感。鑑於此,2018年初我們計劃舉辦一場趣味編校大賽。在那之後的大半年中,我就在平時看展覽看演出、看動漫看電影時以及從路邊廣告牌、標識語等地方收集了很多案例。這算是給枯燥的編校工作增添了一點趣味吧。

無關文科理科,

認真的態度和點滴的積累

才是完成比賽乃至做好編校工作

的不二法門

董文

青少圖書出版中心

清早得知我有幸獲得了第七屆「韜奮杯」優秀獎,實在是意料之外,但內心又欣欣然。

在這個編輯出版界頗有分量的獎項面前,我覺得自己有點「怪」。我是年紀上的「老人」,八位參賽隊友貌似都比我年輕,無形中有那麼點壓力;又是資歷上的「新手」,這是我轉行做編輯以來首次參賽,缺乏經驗。同時,我是理科編輯一枚,講出我在做浙大數學優輔圖書的時候,隊友們都驚呆了。之所以「意外」也是基於以上幾點。難怪同事們戲稱我是一匹「黑馬」。

似乎文字功底深厚的文科編輯素來是獲獎熱門選手,但我想,這次小小的成績也足以說明,無關文科理科,認真的態度和點滴的積累才是完成比賽,乃至做好編校工作的不二法門。一來我學生時代的閱讀廣而雜,從天文地理到二次元亞文化,喜歡寫作,相對也有不差的文字積澱;二來理科的邏輯頭腦讓我處事條理,善於拆解理順工作中繁雜的環節,以及考試「套路」。入社以來,更是有幸遇到了一群友善且經驗豐富的同事、前輩,在他們毫無保留的指導和栽培下,加之自身閱稿實踐中的認真反思總結,我在編校方面得到了快速的提升。藉此機會也要衷心感謝他們!

這次的成績是對我過去三年工作的一點肯定和嘉獎,但更讓我看清了自身與優秀編輯之間的巨大差距。以此為契機,保持平常心,繼續提升自我,把比賽經驗轉化成提升圖書質量的生產力,才是參賽的意義,也算是守住了執意投身編輯出版事業的初心

相關焦點

  • 陝西人民出版社建社70年全國徵文 |資深編輯張海潮
    因為書中一章《路見不平一聲吼,我為〈秦腔〉鼓與呼》與其有直接關係,他,就是拙著《〈秦腔〉大合唱》的責任編輯。  張海潮是改革開放前後第一批進入陝西出版大院的資深編輯,他是陝西人民出版社的編審,也是商州人,幾乎與賈平凹同時上大學並分配到陝西人民出版社工作,曾榮獲首屆全國優秀中青年編輯、全國新聞出版行業領軍人才、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陝西省跨世紀三五人才等稱號,他曾編輯出版了《可愛的家鄉》叢書等大量優秀政治理論讀物,也編輯出版了不少文化藝術類圖書,如《中華文化海外傳播史(三卷本)
  • 國家級圖書《世紀新詩典·華語十大天才作家》徵稿暨華夏杯2019中國詩歌年度評選大賽徵稿
    《世紀新詩典·華語十大天才作家》圖書分編選和評定兩個環節:圖書編委會負責該書的編選和出版,華夏杯中國詩歌評選委員會負責對所有入書作品的後續評定工作。圖書徵稿細則:1:該書國家級出版社出版、正規國內統一發行書號、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CIP可查,中國國圖和清華圖書館等十幾個國家級圖書館收藏、贈閱、國家一級編輯設計人員、著名詩人編審文稿傾力打造該書,是典藏饋贈最佳選擇,在此書發表作品均可作加入作家協會、詩詞學會之用
  • 塵封400多年《湛若水全集》編校出版
    《湛若水全集》首發式暨學術研討會現場南方網訊 (記者/楊智明 通訊員/戢鬥勇)12月11日上午,《湛若水全集》首發式暨學術研討會在廣州圖書館舉辦。會議由廣東省嶺南心學研究會主辦,原廣州市市長陳建華、增城區委常委宣傳部長廣新力、浙江社會科學院原哲學所長吳光研究員、上海古籍出版社編輯黎大偉以及擔任《湛若水全集》編委的全體點校專家等出席了會議。《湛若水全集》2020年9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會上,編委會向廣州圖書館、增城圖書館等贈送了《湛若水全集》。
  • 一周出版資訊 | 張文宏新書全球推廣,出版社急招翻譯
    【一周出版資訊】是做書的新欄目。每周一,我們將用短新聞的方式,為大家帶來國內外最新出版資訊,本期特別關注為「疫情期間英國長篇小說銷量猛漲」,將於最後一則資訊中展開。01「21世紀年度最佳外國小說獎」揭曉因疫情原因線上頒獎由人民文學出版社、中國外國文學學會發起,韜奮基金會支持的「21世紀年度最佳外國小說獎(2018-2019)」暨第五屆「鄒韜奮年度外國小說獎」昨日揭曉。奧地利作家羅伯特·梅納瑟(Robert Menasse)的《首都》獲獎。
  • 「外研社杯」全國英語大賽廣東賽區開賽
    11月7日至8日,2020年全國大學生英語演講比賽廣東省分賽暨「外研社杯」全國英語演講、寫作、閱讀大賽(廣東賽區)在中山大學新華學院(以下簡稱「中大新華」)舉辦。本次大賽由廣東省教育廳主辦,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協辦,中山大學新華學院承辦。本次大賽包含英語演講大賽、英語閱讀大賽以及寫作大賽,共有來自全省近65所高校的600餘名選手同臺競技。
  • 達內教育連續八年承辦「發現杯」大賽,助力高校學生創新創業
    從2003年開始,工業與信息化部教育與考試中心開始主辦「發現杯」全國大學生網際網路軟體設計大獎賽,並由達內教育承辦。大賽秉承「發現人才、發現潛能、發現未來之星」的宗旨,為高校學生搭建展示創新創業能力的舞臺,為企業發現合適的網際網路複合型人才,為中國網際網路行業發現未來之星。
  • 拋開差錯率談圖書質量?一名圖書編輯的自述
    這是內容至上的典型,在他們眼裡,圖書只是思想的載體,裝幀設計無足輕重。又或者你是一名學生,買了一本練習冊。當你沉浸在題海戰術中無法自拔而無暇吃飯時,也許在泡泡麵的時候你會順手將它蓋在你的加大號的瓷碗上。這是你看中的不是那一頁頁的印刷紙,而是那上面由油墨承載的一個個公式、一篇篇閱讀理解。
  • 第十七屆「當代杯」全國幼兒教師職業技能大賽火熱開賽
    2020年9月1日,第十七屆「當代杯」全國幼兒教師職業技能大賽火熱開賽。本屆大賽由教育部主管的中國幼教核心期刊《幼兒教育導讀》雜誌社、當代學前教育網主辦,當代學前教育研究會協辦,北京當代良師教育科技中心、全國幼兒教師職業技能大賽組委會承辦。
  • 「海峽兩岸出版交流季暨第三屆兩岸出版與人文智庫論壇」在廈門舉行
    12月1日至4日,「海峽兩岸出版交流季暨第三屆兩岸出版與人文智庫論壇」在廈門舉行。「海峽兩岸出版交流季暨第三屆兩岸出版與人文智庫論壇」在廈門舉行。論壇現場(中國臺灣網發)  論壇主旨發言與自由發言分別由福建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所長張文彪研究員與九州出版社王守兵副社長主持,與會代表圍繞圖書出版合作與兩岸人文對話、文化共同體建構等主題展開了深入討論
  • 關注行業發展 亦關心編輯從業現狀近300名代表共話出版業態新發展
    關注行業發展 亦關心編輯從業現狀近300名代表共話出版業態新發展 供圖12月17—18日,中國編輯學會第二十一屆年會暨"新業態 新挑戰 新思維"高峰學術論壇在昆明舉行。與此同時,學會與15家出版社共同打造《中國科技之路》叢書,組織編撰了《中國近現代編輯出版史》。以推動編輯出版業高質量發展為目標,學會還積極參加第19屆國際出版學術會議等對外交流活動,並為業界做好圖書質量檢查、編輯技能大賽命題等服務工作。
  • 中國出版政府獎揭曉 浙江唯一正式入選的書是用英文寫的
    2018-01-20 07:10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李月紅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剛剛公布的 「第四屆中國出版政府獎」中,由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李蘭娟領銜撰寫、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感染微生態學:理論與實踐》獲圖書正式獎。這一獎項,是在全國近三年60萬種新書中挑出最優秀的57本。
  • 東華理工大學在第七屆「學創杯」全國大學生創業綜合模擬大賽總...
    中國教育在線訊  近日,由高等學校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聯席會主辦,北京工商大學嘉華學院承辦,杭州貝騰科技有限公司協辦的第七屆「學創杯」全國大學生創業綜合模擬大賽總決賽在北京工商大學嘉華學院圓滿落幕。東華理工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江婧、高彩鳳老師指導的團隊在大賽中奪得全國一等獎的佳績。
  • 韜奮基金會讀聯會在京舉行學習「韜奮精神」主題活動
    12月12日,韜奮基金會閱讀組織聯合會和韜奮基金會閱讀促進專項基金,聯合北京百萬莊圖書大廈、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在京舉辦了學習「韜奮精神」主題活動。活動結合韜奮基金會副秘書長黃國榮所著的《患難之生——鄒韜奮在抗戰中》一書,進行了「學韜奮精神,做有信仰的人」、「韜奮精神的今世意義」學習聯誼。活動由韜奮基金會閱讀組織聯合會會長石恢主持。韜奮基金會秘書長張增順、機械工業出版社副社長繆立進、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副總編輯鄭勇出席活動並致辭。
  • 2021年第七屆「學院杯」暨美術報第三屆「新芽杯」 國際少兒書畫創作大賽【福建賽區】徵稿通知
    附件一:2021年第七屆 「學院杯」暨美術報第三屆「新芽杯」國際少兒書畫創作大賽福建賽區活動方案一、 活動組織主辦單位:美術報社中國美術學院四、 獎項設置【學院杯獎項】個人作品獎:1.全國獎項:全國特等獎、金獎、銀獎、銅獎、優秀獎。2.省級獎項:省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優秀獎、榮譽獎。【新芽杯獎項】個人作品獎:金獎、銀獎、銅獎、優秀獎。
  • 第十七屆當代杯全國幼兒教師職業技能大賽報名人數再創新高
    新聞中心 > 央廣網國內 > 欄目滾動 第十七屆當代杯全國幼兒教師職業技能大賽報名人數再創新高
  • 第七屆「發現杯」大獎賽區域賽獲獎名單揭曉!141支團隊進入全國總...
    來源:中國財經時報網第七屆「發現杯」大獎賽是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與考試中心主辦,達內教育集團承辦的全國大學生「網際網路+」創新大賽,簡稱「發現杯大賽」。自去年9月10日啟動以來,歷時8個月,吸引了9038支報名團隊參賽。
  • 浙師大外院學子在「外研社·國才杯」全國英語閱讀大賽中斬獲佳績
    12月20日,「外研社國才杯」全國大學生英語閱讀大賽全國總決賽在北京落下帷幕。外語學院張晨星同學獲得閱讀大賽全國總決賽二等獎。據了解,浙師大共有5名選手參加「外研社國才杯」英語閱讀大賽浙江省複賽,通過省賽選拔,外國語學院張晨星同學脫穎而出,獲得浙江省特等獎,在全省265名選手中名列第一;外國語學院林文敏同學獲得浙江省一等獎,名列第七。其中,張晨星代表浙江省參加全國總決賽,並獲得國賽二等獎的優異成績。
  • 2020年第九屆全國口譯大賽(英語)省級複賽暨雲南省高校第五屆「LSCAT杯」口譯大賽複賽細則
    另複賽報名注意事項如下:1、  只有具備複賽參賽資格的個人參賽選手(收到成功晉級複賽的簡訊通知)和校方推薦選手(收到簡訊通知)才可以在LSCAT官網的第九屆全國口譯大賽(英語)複賽的報名頁面進入信息提交通道完成報名;注意複賽報名登記的截止時間是6月19日中午12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