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DOIT • 2020-12-18 14:47:34
自2009年,天貓將「光棍節」發展成購物節以來,「雙11」已演變成名副其實的全民購物狂歡,也成為我國電商行業的年度盛事,甚至逐漸影響到國際電子商務行業。
作為「雙11」的延續,「雙12」的誕生,一方面是商家為了分散雙11庫存壓力,甩尾貨、清庫存。另一方面,也是衝刺年關最後一波銷量戰。
只是,今年的「雙12」存在感有些薄弱,甚至有點雞肋。
逐漸走向衰退的「雙12」
相較於「雙11」,各大平臺大張旗鼓發戰報;「雙12」,大家都不約而同選擇掖著捂著。
「雙11」主打天貓商家,「雙12」主打的則是淘寶C店商家。前者主攻優惠折扣,且在優惠力度和宣傳上下足功夫。高規格的明星晚會,線上線下鋪天蓋地的宣傳,每年天貓「雙11」的造勢活動,都給消費者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反觀淘寶「雙12」,無論在線上還是線下,都很難見到相關的造勢推廣,宣傳活動也是靜悄悄。
今年的「雙12」第一次從10號開賣,維持三天,但很多商家都反映10、11號這兩天基本沒什麼銷量。
難怪,很多商家吐槽:今年的「雙12」,店鋪沒流量,客人沒激情。而淘寶小二對此的解釋則是:消費者存在慣性,並沒有感知到「雙12」的提前到來,需要商家自己去通知消費者。
電商狂歡越來越難搞
「大促難促、狂而不歡」已成為眼下大多數電商的真實寫照。原本的清倉大甩賣變成了購物狂歡節,銷售大戰一場接一場,仿佛天天都在過節。很多中小商家在上一輪活動中已是血虧,還沒等緩過來,又要被拖著進行下一輪活動。
而消費者對這樣的「購物車輪戰」也越來越不「敏感」,再加上近幾年各大平臺對用戶爭奪愈發激烈,電商用戶增速大幅度放緩甚至負增長,傳統電商商家經營日益困難。
目前,電商普遍存在以下痛點:
1、獲客越來越難。電商流量紅海,持續上漲的獲客成本擠壓利潤空間。平臺與商家關係割裂,缺乏流量;線下渠道缺失,商家二次推廣成本高。
2、成本越來越高。傳統電商平臺已成熟,紅利逐漸消失,獲客成本、多店鋪運營成本、人力成本等居高不下。
3、店鋪管理難做。數據統計繁瑣,每日多平臺店鋪數據統計匯總繁瑣耗時。人工效率偏低,人工管理難,工作內容有限。
4、營銷方式落後。爆款信息延遲,當下市場爆款商品信息獲取慢,影響市場判斷。
5、客戶難以留存。二次復購率低,流量只能轉化一次成交,增量市場縮減,存量市場玩不轉。
打破痛點,UB Store幫助電商實現新增長
電商業務的精細管理越來越受到商家重視。不管是商品信息檢查、客服問題處理、競對同行分析、官方活動報名、客戶催好評、各平臺店鋪新品上架及老品維護等等具體事項,都會有很多重複的繁瑣且易出錯的工作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和時間。
UB Store致力於電商運營規則研究及自動化辦公軟體開發,基於當下最火的RPA(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技術,制定一套完整的電商輔助運營方案,能夠在低成本的情況下幫助客戶自動化完成電商運營過程當中重複瑣碎且易出錯的工作事項,幫助電商打破痛點,實現新增長。
針對電商運營的痛點,UB Store電商行業自動化解決方案覆蓋了電商企業常見的業務場景:
場景1:商品管理
針對商品管理流程的發布商品、編輯商品、商品上下架、審核、價格庫存設置等常規操作,UiBot商品管理機器人,可以實現商品信息批量獲取、商品信息錄入與修改、商品批量上下架的自動化操作,節省時間可達75%以上。
場景2:訂單管理
UiBot訂單管理機器人可實現訂單自動處理,特別是在「雙11」、「雙12」等業務高峰期,實現批量海量訂單自動處理,高效且準確,不僅可減輕商家的工作量,還可提高訂單處理效率。
場景3:營銷管理
UiBot生意參謀機器人能夠定時獲取生意參謀上的數據信息,根據客戶要求建立數據模型,為客戶提供數據趨勢分析。UiBot機器人幫助電商企業更好的分析市場行情,了解經營情況,及時做好趨勢分析。
場景4:財務管理
UiBot財務對帳機器人,能夠自動登錄各個平臺及銀行後臺,下載帳單和銀行流水單並完成對帳工作。每日重複繁瑣的帳單下載及對帳工作都可由UiBot機器人代為操作,提升了企業效率的同時,降低了人力成本。
場景5:售後管理
UiBot智能值班客服機器人,能夠智能回復客戶問題,7×24小時全天在線,回復及時,提高非工作時間答覆時效。UiBot具備學習能力的AI對話機器人,高效精準解答各類提問,不帶有個人情緒,釋放大量人力。
UB Store電商系列機器人能夠實現7×24小時不間斷運行,對於商家來說,可以騰出更多時間,釋放人力;有效解決人手短缺問題,降低人力成本,助力電商實現更高效、精細化的運營。
UB Store是目前國內最大的一站式辦公自動化服務與交易平臺,對於智能電商、自動化運營等領域有著專業、深入的研究。針對淘寶、天貓、京東、拼多多等主流電商平臺,UB Store推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致力運用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與人工智慧(AI),讓更多的電商企業/賣家享受到軟體機器人、流程自動化帶來的紅利。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