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博兩大特展受追捧

2021-01-17 今晚報
  本報訊(記者王瑞豐)記者從首都博物館了解到,從本周起,首都博物館的春季特展《五色炫曜——南昌漢代海昏侯國考古成果展》和《王后·母親·女將——紀念殷墟婦好墓考古發掘四十周年特展》迎來參觀旺季。這兩大特展將每日限流觀眾量擴至5000人,只接受個人觀眾預約。

  據了解,《五色炫曜——南昌漢代海昏侯國考古成果展》從本月2日開幕以來,備受觀眾青睞。18日前,展覽每天針對個人參觀者的限流人數僅為1000人。本周起,兩大特展觀眾人數增至5000人,只接受個人觀眾預約,不再接受團體預約。

  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文物保存最完好,墓園及主墓結構最完整,墓園區與侯國都城布局最清晰,出土文物品類數量最豐富的漢代侯國聚落遺址。它的發現對研究西漢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提供了有力支撐。此次《五色炫曜——南昌漢代海昏侯國考古成果展》,從中精選了符合展出條件並具有代表性的文物300餘件,多角度、全方位展示南昌漢代海昏侯國的考古發掘成果。

  《王后·母親·女將——紀念殷墟婦好墓考古發掘四十周年特展》展出的文物包括青銅器、玉石器、甲骨器和陶器共411件套,分別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河南博物院,部分文物是首次公開展出。婦好是商王武丁的王后,其事跡在甲骨卜辭有較多記載,她是國王最寵愛的王后、王子公主的好母親、也是叱吒風雲的將軍。「王后·母親·女將」概括了婦好傳奇的一生。

  這兩大特展均需提前預約,展期均至6月。

相關焦點

  • 首博2020年開年特展《1420:從南京到北京》開幕
    原標題:首博2020年開年特展《1420:從南京到北京》開幕   明朝永樂皇帝由南京遷都北京將滿600年,昨日上午,首都博物館2020年開年特展《1420:從南京到北京》舉行開幕式。展覽匯集北京、南京兩地十餘家文博單位267件(套)展品,展覽將持續至6月28日。
  • 兩大海外特展開啟上海新一輪「特展季」
    接棒莫奈與蒙克,兩大海外特展開啟申城新一輪「特展季」 厚植藝術教育土壤,形成海外名家特展不斷檔的良性循環■本報首席記者 範昕昨天(3日),滬上西方藝術「頂流」特展——外灘壹號美術館的「莫奈《日出·印象》」與久事美術館的「愛德華·蒙克版畫及油畫展」雙雙收官。
  • 做臨特展真的有這麼簡單嗎?
    很多人估計會問臨特展不是很簡單嗎?直接搭個展架,放上展品不就可以了嗎?如果你這樣想就大錯特錯了,水北展陳的小編告訴大家臨時特展真心不是那麼簡單的。一、臨特展主題的設定特展因其短期的特點需要在短時間內吸引到儘可能的觀眾對展覽產生興趣而選擇到博物館來觀展,因此往往在命名上更加力求有創意,更具有衝擊力。在首博以往舉辦的特展中,典型如《美洲豹崇拜—墨西哥古文明展》,主標題揭示展覽的核心內容,寓意南美文化的神秘色彩,激發觀眾的興致,而副標題補充說明展覽的其他重要信息,整個標題不但信息完整清晰也富有趣味。
  • 上海博物館2020年展覽計劃調整,兩大特展延期至2021年
    展訊 【上海博物館2020年展覽計劃調整,兩大特展延期至2021年】今年年初,上海博物館曾公布過2020年的八大特展展覽計劃。受此次疫情影響,上海博物館與多方溝通協商,對今年尚未開幕的特展展期做了相應調整,現公布如下:
  • 「日本唐昭提寺」大展將延至3月下旬,上博開館時間仍待定
    上海博物館在2020年春節前便準備了豐富的「春節檔」:其中就包括備受關注的「滄海之虹:唐招提寺鑑真文物與東山魁夷隔扇畫展」、「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珍藏展」、「金西厓竹刻藝術特展」三大特展同時開放,卻不得不因為疫情而閉館閉展。
  • 上海博物館對今年尚未開幕的特展展期做了相應調整
    據悉,上海博物館近日對今年尚未開幕的特展展期做了相應調整。而受歐洲和北美地區疫情影響,原定於2020年下半年舉辦的「瓷映蒼穹:中西陶瓷交流大展」(暫定名)和「義大利博爾蓋塞博物館珍藏油畫展」(暫定名)將延期至2021年上半年舉辦。
  • 大英博物館公布今年特展:拉斐爾五百年、北極文化、尼祿特展
    澎湃新聞獲悉,大英博物館近日公布2020特展計劃,這份特展名單中,除了2019下半年開幕的《風尚東來——西方藝術中的伊斯蘭影響》和《特洛伊:神話與現實》兩大特展繼續之外,大英博物館還將推出一系列新展,從北極地區文化到託馬斯·貝克特遇刺,從尼祿特展到拉斐爾500年誕辰,再到畢卡索、塞爾敏,展覽將貫通千年的文化藝術史。
  • 紹聖元年修內司制「梅花落」雙鉤詩文玉勒:韓館《回眸兩宋特展》
    博涉而深究,視野開闊,頗有心得,樂藝會特開設專欄《無極遊》,陸續刊登各系列藏品,與各位同好分享。本篇是古歡齋主韓回之帶大家欣賞《回眸兩宋——士人一日之跡特展》。由上海韓天衡美術館、上海韓天衡文化藝術基金會主辦的「回眸兩宋——士人一日之跡特展」正在韓天衡美術館隆重舉行。
  • 春節線上看展|故宮有特展,國博溫紅樓
    圖/微故宮截圖2020年,故宮博物院還將推出「紫禁城建成600年展」、「往昔世相——故宮博物院藏古代人物畫展」、「千古風流人物——蘇軾主題書畫特展」、「中國與凡爾賽展」等重磅級展覽,雖然展期未定,但讓人十分期待。
  • 鼠年尋「鼠」,上海博物館迎春特展開啟「捉迷藏」模式
    1月14日,上海博物館《靈鼠兆豐年——上海博物館鼠年迎春特展》開幕。上博這次的展覽和以前有些不同,沒有特定集中的展廳,也沒有明確的指示牌,除了展陳在一樓大廳的一件展品外,其他的四件都和觀眾玩起了「躲貓貓」。
  • 靈鼠兆豐年,來上海博物館鼠年看迎春特展吧!
    靈鼠兆豐年,來上海博物館鼠年看迎春特展吧!金羊網  作者:何晶  2020-01-10 1月10日下午,羊城派記者從上海博物館2020年新聞通氣會上獲悉,1月14日,上博將主辦靈鼠兆豐年鼠年迎春特展。
  • 上海博物館今起恢復對外開放三大特展延期迎候觀眾
    三大特展延期迎候觀眾。原定於2月23日結束的「金石篔簹——金西厓竹刻藝術特展」延期至3月22日。原定春節檔的「靈鼠兆豐年——上海博物館鼠年迎春特展」也將延期至3月29日,等待更多觀眾前來探索。
  • 文創特展「大時代」,「好看」有門道
    ◆ 琳恩/文  在蓬勃興盛的文創行業中,文創特展是當之無愧的行業「寵兒」。  文創特展是什麼?
  • 三星堆特展亮相上海大學
    太陽神鳥金飾。高校博物館首個三星堆專題展  上海大學校長、中科院院士劉昌勝介紹,「三星堆:人與神的世界」特展不僅是上海大學與四川省文博單位在展覽方面的首度合作,也是國內高校博物館辦的首個三星堆專題展。「今天,長江上遊的三星堆文化、長江下遊的越文化相聚上海大學,為全校師生更好地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機會。」
  • 再現大師舞臺生涯,首博辦特展紀念「馬派」創始人馬連良
    年末,一場跨年特展即將在首都博物館拉開序幕。為紀念中國京劇代表人物、「馬派」藝術創始人馬連良先生誕辰120周年,首都博物館和北京馬連良藝術研究會等單位聯合推出「龍馬精神海鶴姿——馬連良先生誕辰120周年紀念展」,將於12月22日開幕,以此緬懷馬連良先生,追憶他的藝術生涯、舞臺魅力,紀念他對中國戲曲事業所做出的傑出貢獻。
  • 從「藏·天下」到「仰之彌高」:南博書畫展策展中的思考
    龐萊臣是民國年間的藏家,所藏中國古代繪畫量大質精,其虛齋所藏在建國後主要歸屬故宮博物院(以下簡稱「故宮」)、上海博物館(以下簡稱「上博」)、南博、江蘇蘇州博物館(以下簡稱「蘇博」)等文博機構。南博收藏有龐萊臣虛齋舊藏曆代繪畫名家作品一百餘件套。在2010年,浙江湖州博物館曾向南博商借了八十餘件藏畫,舉辦「巨象文暉:南京博物院藏『虛齋名畫』特展」,展期26天。
  • 上海博物館今恢復開放996人進館參觀 唐招提寺文物特展將延期至4月...
    記者從上海博物館了解到目前每天預約限額2000人,開放首日實際參觀人數996人。 有觀眾在「靈鼠兆豐年——上海博物館鼠年迎春特展」前(央廣網記者林馥榆 攝) 另外,原定於2月23日結束的「金石篔簹——金西厓竹刻藝術特展」
  • 上海博物館調整今年展覽計劃:三大特展延期,五個特展即將登場
    春色好景正當時,上海博物館已於3月13日起恢復對外開放,為響應觀眾們的觀展需求,上海博物館特將「滄海之虹:唐招提寺鑑真文物與東山魁夷隔扇畫展」延期至4月5日,「金石篔簹——金西厓竹刻藝術特展」延期至3月22日,與生肖文化有關的「靈鼠兆豐年——上海博物館鼠年迎春特展」則延期至3月29
  • 重溫童年的純真快樂,櫻桃小丸子動畫30周年特展
    2020年7月18日-9月27日,萌力十足的櫻桃小丸子動畫30周年特展於上海高島屋百貨舉辦,吸引了無數粉絲的熱情打卡。此次展覽為小丸子粉絲們構造了一個夢幻的櫻桃小丸子世界,帶他們重拾童年記憶。
  • 青年文化特展亮相曲江大悅城
    三秦都市報 - 三秦網訊(記者 餘明 )5月10日,由知乎、好奇心日報、東七門等著名網際網路品牌聯合發起的「浪出斜槓力」青年文化特展,在西安曲江大悅城光影長廊開展,吸引了大量古城年輕人的關注。當線上流行文化以線下展覽的形式陳列在觀眾面前時,也從一個側面展現了當代青年的文化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