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帶收割第一鐮,煙臺長島大欽島鄉再奏「海洋牧歌」

2020-12-11 齊魯壹點

5月10日,記者從大欽島鄉人民政府獲悉,近日,在長島縣大欽島鄉的1.3萬畝海域裡,養殖船隻馬力全開,在海帶筏架間往來穿行,呈現出一片繁忙的豐收景象。漁民滿懷欣喜地揮下豐收的「第一鐮」,一年一度的海帶收割季節就此拉開序幕。

據了解,大欽島鄉養殖海帶已有60多年歷史,是聞名遐邇的「中國小浩海帶」的故鄉。大欽島海域水流通暢,水質肥沃,出產的海帶在球石灘上晾曬,品質獨一無二。2019年,該島出產幹海帶2.3萬噸,產值達2億多元,出口海帶一級品佔全國出口量的60%-85%,是我國重要的海帶出口加工基地。

(通訊員 張家偉 齊魯晚報 齊魯壹點 記者 杜曉丹)

相關焦點

  • 遊海上仙山品海帶滋味「煙臺『鮮』的七次方」走進長島大欽島
    9月16日上午9:30,「學習強國」學習平臺「煙臺『鮮』的七次方」之煙臺「鮮」兒:「海帶之鄉,漁牧大欽」實播活動,走進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大欽島鄉。實播活動詳細介紹了大欽島海帶養殖的歷史、海帶的營養價值、大欽島近年來養海護海的做法等,全面展現了大欽島海帶優良的品質,並依託權威平臺進行傳播推廣,助力農民增產增收。
  • 全民戰「疫」,煙臺長島大欽島鄉暫停集中祭祀等群體性聚集活動
    當前正處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關鍵時期,2月7日,記者從煙臺長島大欽島鄉人民政府獲悉,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群眾人身安全,大欽島鄉積極響應區工委、管委號召,宣傳發動黨員幹部群眾暫停集中祭祀等群體性聚集活動。
  • 長島大欽島鄉暖心護航保暢通
    膠東在線10月6日訊(通訊員 盧藝文)正值雙節返程高峰期,為做好節日期間遊客安全返航和疫情防控的雙保險,長島大欽島鄉新時代文明實踐分中心志願者服務隊聯合海岸派出所,對港口碼頭、售票廳等場所進行合理部署,及時疏導遊客並進行體溫測量及健康碼檢查,為廣大遊客營造良好的通行環境,全力保障碼頭秩序暢通
  • 長島大欽島鄉召開鄉村文明建設培訓會(組圖)
    10月20日下午,長島大欽島鄉在三樓小會議室召開鄉村文明建設工作培訓會,各漁村婦聯主席參會。會上,大欽島鄉宣傳委員通過PPT展示向大家詳細講解了文明村鎮工作及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相關測評指標,並針對各村文明建設工作開展過程中所反映出的問題和不足進行分析,進而提出了下一步具體工作要求。參會人員積極交流,踴躍參與,現場氣氛熱烈。
  • 煙臺長島創建全國首個海洋類國家公園
    構建支撐長島保護發展標準體系為在長島綜合試驗區建設中系統總結「長島實踐」「長島經驗」,為全國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提供「長島標準」「長島樣本」,在省市相關部門支持下,積極爭創全國海洋生態保護和持續發展標準化示範區。目前已完成5個重點領域標準體系第二輪修改工作,標準體系基本形成,體系編制說明、研究報告編寫也已同步進行。
  • 渤海海峽深處,這個原生態的小島安靜而多姿,還有最美的海洋牧場
    廟島群島曾是山東唯一的海島縣長島縣所在,不過今年6月5日撤銷長島縣和蓬萊市,成立煙臺蓬萊區,長島縣結束了它的歷史使命。但是廟島群島這串美麗的珍珠項鍊依然熠熠閃爍著耀眼的光芒,橫亙於渤海海峽。7月24日和25日兩天,適逢齊魯晚報活動,有幸參加海帶之鄉大欽島鄉的海帶文化節,第一次走進大欽島,領略海洋牧場不同於草原牧場的蔚藍色彩,體驗漁民熱鬧的海上豐收場景,感受海帶文化的獨特魅力。我是第一次知道除了草原牧場還有一個名詞叫做「海洋牧場」的,這讓整天自稱「老驢(驢友)」的我頗多汗顏。
  • 煙臺加速挺進海洋經濟大市!五年來,主要海洋產業產值由3100億元邁...
    在推進中,我市還實施了「4帶、10點、100箱」海洋牧場示範工程,即集中布局萊州灣、廟島群島、四十裡灣、丁字灣等4條海洋牧場帶,高標準建設長鯨1號、耕海1號等10個海洋牧場示範項目,在自貿區煙臺片區和長島建設100個大網箱養殖基地。目前,10大示範工程建成。
  • 山東煙臺開建亞洲最大深海網箱 引領「萬億級」海洋經濟產業鏈
    如同煙臺向海圖強的夢想,澎湃激蕩,奔騰向前——今天上午,煙臺海洋牧場「百箱計劃」首批量產智能網箱舉行啟動儀式,開創了煙臺「陸海島」一體化深海養殖新篇章,也開啟了煙臺向海圖強的新徵程。挺進,向深藍。2019年,市委市政府提出「百箱計劃」——在煙臺海域投放一百個智能網箱,進而帶動「千箱萬箱」,經略海洋,做好海洋經濟大文章。
  • 煙臺「十三五」成就巡禮:海洋牧場產業鏈產值突破500億 打造海洋...
    強化全產業鏈打造,將海洋牧場產業涉及的水產種業、海水增養殖業、海工裝備、水產品精深加工等55家大型骨幹龍頭企業納入雁陣型集群,推動煙臺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全產業鏈融合發展,成為全省現代海洋產業三大集群之一。
  • 榮成:海帶收割近尾聲 海帶曬場晾曬忙
    經過將近4個月的搶收,榮成海帶收割已接近尾聲,收穫進度達95%。 作為全國最大的海帶產地,山東榮成海帶養殖區面積達13.8萬畝,海帶產量40餘萬噸,養殖面積和產量居全國第一,年均出產海帶佔全省總產量的八成、全國的四成以上。
  • 「拔」海起牧場 「耕」海新牧歌
    新華社濟南11月17日電題:「拔」海起牧場 「耕」海新牧歌新華社記者潘林青、張武嶽、張昕怡初冬時節,海豐魚肥。乘船駛至渤海深處的山東長島大欽島海域,可見一座現代化海洋牧場平臺傲然聳立。如今,在我國廣袤的海洋新牧場裡,一曲海上新牧歌正在唱響……(小標題)海中有「金山銀山」 一條魚增值53倍今年10月,全國首座坐底式海珍品養殖網箱「國鮑1號」,在山東長島南隍城島海域投入使用。
  • 長島再興記|看煙臺長島如何打破「舊飯碗」,端起生態發展的「金...
    牢記囑託,山東深入踐行「兩山」理論,聚力打造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以綠色發展作為根本前提,人海和諧共生的生態文明格局逐漸清晰。山東廣播電視臺從7月1日起,推出系列報導《長島再興記》,今天刊播第一集《踐行「兩山」理論 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 煙臺長島縣8大推薦美食,這些長島的地方美食你值得品嘗
    1、鮁魚餃子煙臺長島縣,處處都是美食天地,有不少值得一吃的美食。其中鮁魚餃子是必吃不可的一道美食,長島鮁魚水餃餃子餡不是剁泥狀,而是塊狀,傳統手藝打造鮮美水餃。2、海菜包子海菜包子是山東長島特有的一種傳統小吃,用海菜、幹蝦皮做餡,包子的形狀有圓有餃。尤其早餐,當地人吃這種包子的也很多。3、長島紫海膽別名紫海膽,俗稱黑刺鍋,為長島特產。
  • 長島大欽島鄉開展護林防火及漁業安全生產巡查
    膠東在線11月5日訊(通訊員 盧藝文)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長島區工委管委關於安全生產相關部署要求,確保大欽島鄉安全生產形式平穩可控,保障漁村穩定發展。11月3日上午,由鄉黨委書記高曉峰帶隊的巡查組一行,深入全鄉各領域開展安全生產巡查,壓緊安全生產弦。
  • 長島:全力打造綠水青山海島樣板
    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綠水青山」依然是長島最熱的關鍵詞之一。2019年11月14日,生態環境部公布了全國第三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名單,長島榜上有名,成為山東省唯一入選的縣(市、區),在生態保護發展的路上再添一項沉甸甸的榮譽。
  • ...加速挺進海洋經濟大市!五年來,主要海洋產業產值由3100億元邁上...
    在推進中,我市還實施了「4帶、10點、100箱」海洋牧場示範工程,即集中布局萊州灣、廟島群島、四十裡灣、丁字灣等4條海洋牧場帶,高標準建設長鯨1號、耕海1號等10個海洋牧場示範項目,在自貿區煙臺片區和長島建設100個大網箱養殖基地。目前,10大示範工程建成。
  • 煙臺長島大欽島野生春參進入捕撈季
    近日,記者乘船來到長島綜合試驗區離陸地最遠的海島——大欽島,探訪野生春參捕撈、加工過程。捕撈的海參只要三兩以上重的。「猛子」潛入20米海底捕撈野生海參4月15日,記者從蓬萊乘船到達美麗的大欽島。連日大霧天加上浪大湧急,漁船無法出海。
  • 5.17去煙臺看海!2020長島漁號馬拉松 開啟報名!
    優質的海域養育了豐富的海鮮,海帶、扇貝、金鉤蝦、鮑魚、海參……絕對不一樣的味道。這裡的人勤勞、勇敢、善良、豁達……世代以海為生,他們被稱為「闖海人」。2020年長島漁號馬再升級31公裡環島跑升級為全馬,整個南北長山島最美的海島風貌全部納入全馬賽道。賽項設馬拉松、半程馬拉松、短程享跑。賽事體驗再升級,永輝體育承辦的賽事始終將跑者體驗放在首位,漁號馬的跑友們屆時將能夠親身體會到組委會的用心。賽道補給再升級,本次比賽宗旨是「享跑」。不提倡一味地追求PB,重要的是要吃好、玩好。
  • 走進長島—煙臺大學文經學院首屆鄉村振興主題畢業設計活動對接會...
    中國山東網12月7日訊 (通訊員 孫綺陽 李婉清) 近日,在長島萬輝大廈會議室舉辦「走進長島—煙臺大學文經學院首屆鄉村振興主題畢業設計活動對接會」。省派長島鄉村振興服務隊副隊長、副書記李日,省派長島鄉村振興服務隊隊員牟青竹、梁春波、門佳駿、肖棟,孫家村黨支部書記孫成偉,嵩前村黨支部書記林敢家,花溝村村委會主任梁興厚,北城村第一書記李巖,南城村黨支部書記劉兆福,天順水產、新繹旅遊、弘祥水產企業家及煙臺大學文經學院師生代表出席並發表講話。人才振興與鄉村振興之間是雙向良性互動關係。
  • 長島
    趁年輕出發吧Day 1☆下午一點從煙臺出發,乘車60分鐘至蓬萊碼頭,從蓬萊碼頭乘船45分鐘到達長島。☆第一站:長島海洋生態文明展覽館(五月開館)長島海洋生態文明展覽館是山東省第一座以海洋生態文明為主題的展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