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隻A股踩雷!這家私募挪資炒股虧損,400多名投資人中招

2021-01-08 澎湃新聞

近期,上海洗霸、中原內配、四方達、康力電梯均公告,因基金管理人上海良卓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良卓資產」)涉嫌違規,公司所認購私募基金產品存在重大違約風險,可能導致相關投資資金不能如期、足額收回。

四家上市公司已到期尚未兌付或尚未到期的份額合計2.84億元,它們均已成立專門的工作小組,前往良卓資產處理此事。良卓資產也在今天(3月20日)召開擬處置資產說明會,證券時報·e公司在現場獲悉,出現兌付危機的私募產品有400多名投資人,現場來了100多人。

良卓資產承認挪用資金用於股權投資和證券投資,當前需兌付金額17.5億元,給出的解決方案是儘快變現相關資產。然而,投資人們並不滿意,現場還一度出現推搡,甚至是肢體衝突。

四公司「踩雷」同一私募

最早公告的是上海洗霸,其3月18日晚間披露,公司財務部門3月15日晚接到良卓資產客戶經理電話,稱在「良卓資產銀通2號票據投資私募基金」(下稱「銀通2號 」)管理過程中,基金管理人部分人員涉嫌出現違規操作,導致私募基金財產可能出現重大損失,相關投資本金及收益可能無法兌付或按期兌付。

上海洗霸分兩筆共計投入本金1400萬元,參考年化收益率7%,到期日為今年的7月和9月。

3月19日早間,中原內配、四方達也發出類似公告。中原內配認購了良卓資產兩個私募基金產品,包括上述銀通2號和良卓資產穩健致遠票據投資私募基金(下稱「穩健致遠」),當前持有的金額為1.1億元;四方達1月3日認購的是穩健致遠,金額5000萬元,期限3個月。兩家公司均稱,相關私募基金產品在運營過程中突發重大事件,涉嫌未按合同約定用途使用受託資金,出現重大違規情形,可能存在重大風險。

3月19日晚間,「踩雷」良卓資產的上市公司再增一家,康力電梯公告,公司3月18日獲悉良卓資產涉嫌出現違規情形,公司以閒置自有資金購買理財產品中仍持有穩健致遠1.1億元份額尚未到期,該產品存在重大違約風險,基金管理人涉嫌未按合同約定使用受託資金,可能導致公司相關投資資金不能如期、足額收回。

在獲悉相關情況後,四家公司均組建了工作小組,由公司董秘、財務總監、法務等組成,專門處理此事。四家公司也均表示,將盡最大努力保全公司的投資資產,維護公司及股東的利益。

上海洗霸稱,立即安排專人前往基金管理人辦公場所向相關負責人跟進了解具體情況,成立由公司董秘、財務總監牽頭,法務、律師配合的處置工作組,正在深入了解情況,盡最大努力保全公司的投資資產,維護公司及股東的利益,後續將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投入的本金可能無法收回,對這四家公司的業績影響不一。若以投入本金佔最近一期淨利潤的比例作為衡量標準,上海洗霸2018年業績快報披露的淨利潤為8007.92萬元,此次涉及資金1400萬元,佔比為17.48%;中原內配2018年淨利潤約為2.86億元,1.1億元的投資本金佔比38%;四方達2018年淨利潤6456.58萬元,5000萬元本金所佔比例為77.44%;康力電梯2018年初步核算淨利潤1.07億元,1.1億元本金佔比達到102.88%。

監管部門也已關注到相關情況。深交所3月20日向四方達發去關注函,要求公司相關私募基金產品違規的具體情況,目前公司已採取的補救措施及進展,此次事件對公司現金流和經營業績可能產生的影響;補充說明此次投資的合規性,並結合公司董事會跟蹤所投資產品進展及資金安全情況,補充說明相關內部制度是否完備,相關人員是否勤勉盡責;逐一核查並說明截至目前尚未到期理財產品的具體情況,資金安全情況,並進行必要的風險提示。

除了上述4家公司,曾認購過良卓資產旗下私募基金產品的上市公司還有慈星股份、思維列控、德邦股份、新美星等。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分别致電上述公司,慈星股份表示去年已經全部贖回,相關事件未影響公司;思維列控稱,已經和財務部門確認,公司以前認購份額已在去年全部贖回,今年沒有新增;新美星表示,公司購買了良卓資產的產品兩次,2017年初全部贖回後未再買入;德邦股份工作人員稱不了解相關情況。

上百名投資人聚集說明會

3月20日上午,證券時報·e公司來到良卓資產的辦公地址上海靜安區南京西路1168號中信泰富廣場45樓。辦公樓物業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最近一段時間持續有大批投資者進出良卓資產辦公室,物業已經加派工作人員維護秩序。

「這裡租金本來就不便宜,他們租了一整層辦公,以前還是很有實力的。」物業工作人員稱,良卓資產目前還沒有拖欠租金。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在一位投資人提供的租賃合同裡看到,良卓資產的辦公室月租金為57萬元。

上午9點半,良卓資產前臺無人值守,辦公室內也看不到員工辦公。記者注意到,大部分辦公桌上沒有電腦,桌面散落著基金銷售手冊等資料。數十名投資人分散坐在會議室、茶水間討論解決方案。「我們天天過來,就跟上班一樣。」一名女性投資人稱,自己買了200萬良卓資產旗下私募基金,對於目前良卓提出的用所持新三板掛牌企業股權賠償方案表示不接受。同時,有部分投資人建議共同出錢聘請律師維權。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了解到,受到損失的投資人已組建投資人小組與良卓資產代表進行談話,目前解決方案未能統一。另外,投資人也自發建立了微信群,需投資人上傳身份證、基金合同等實名入群。記者在現場看到,來參加可處置資產說明會的不乏頭髮花白的老者。一位自稱今年70歲的老人表示,自己的養老錢已經賠進去了,不敢和家人說。

上午10點,良卓資產會議室已擠滿了投資人,沒有位置站的投資人則堵在門外,參會的投資人大約上百名。直至上午10點半左右,良卓資產法定代表人季正棟現身會議室。

「過去幾天,我們整個高管團隊確實是在一個高壓或者說是非常疲勞的狀態中。」季正棟講話的聲音比較小,他稱自己身體很疲憊,接下來會有代表人小組成員對處置方案進行監管等。

挪用資金炒股和股權投資

票據投資的資金究竟去了哪裡?這是在場投資人最為關心的問題。季正棟介紹,票據投資的這筆資金已被良卓資產用於多家公司的股權投資以及證券投資。

季正棟表示,目前良卓資產手上的資產有一些是具備處置價值的,而有一些沒有。在這些可處置資產中,最主要的是江蘇如皋農村商業銀行的股份。「我們持有的實際能夠控制或者說用於處置的如皋銀行的股份數為1.09億股,這是總的數量。」季正棟稱,目前,所有的如皋銀行的股份均由相關的代持機構及自然人與上海良熙控股有限公司籤署的代持協議。這個代持協議使得這些資產的權屬是清晰的,不存在個人侵佔資金財產的情況。

季正棟還介紹了其他可處置資產情況,一共包括北京雲端智度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怡德依雲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上海鉑熠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中科超精(安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橙尚影視文化有限公司、上海尚湧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上海影湃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等7家公司股權。根據季正棟的說法,以上每家公司股權投資金額分別約在2000萬-7000萬。而對於很多具體數字,他表示「記不清了」。季正棟表示,投資的有幾家影視文化公司虧損嚴重,包括有一家公司已經處於運營停滯狀態。

關於參股比例和公司更多經營數據,季正棟沒有透露。「希望你們不要去打擾他們的正常經營。」季正棟表示,股權資產是一種高彈性也是一種相對脆弱的資產,它可能會獲得一個較好的回報,也可能會股權商譽減值。「之後,我們會與投資人代表溝通,如何變現。」季正棟表示。

此外,季正棟介紹,還有一部分票據投資資金被用於證券投資。「投資的本金接近5億元,虧損了10%。」季正棟說,當時買的中國平安、工商銀行、農業銀行股票,現在基本都已經清倉。「確實行情不好,加上阜興事件中投資者巨額贖回壓力,迫使我們在低價集中拋售帶來的虧損。」季正棟如此表示。

季正棟也在現場表達了三點承諾,一是不失聯、積極處理;二是不找藉口,竭盡所能在後續的處理中最大可能的維護全體投資者的利益;三是不迴避法律責任。

稱實際需要兌付的基金份額為17.5億元

「我們第一期的基金是從2015年開始的,我們在2017年以前100%是從事票據投資的,在後面一段時間裡,確實由於市場上的一些機會,我們希望對銀行的戰略投資和票據投資進行結合,來達到更好的投資回報目的。」季正棟回應。

據他介紹,現在實際需要兌付的基金份額為17.5億元,目前公司帳上金額約為2000萬元,所有的銀行票據均已變現。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獲得的一份良卓資產穩健致遠票據投資私募基金合同中顯示,該基金投資範圍包括銀行承兌匯票及該等票據的收益權、銀行存款(包括銀行活期存款、銀行定期存款和協議存款等各類存款)。

根據合同,投資策略為:基金主要投資銀行承兌匯票及該等票據的收益權。在基金取得票據資產後,可將票據資產持有至到期並交銀行託收,在市場價格合適時亦不排除將來持有的票據資產提前轉讓或貼現,票據資產變現後收回的現金將循環投資。

而在投資限制一欄寫著:本計劃的投資組合不得投資於二級市場股票;不得投資於商品期貨或股指期貨。此外,合同顯示,該基金不承諾保本及最低收益,屬預期風險中等、預期收益中等的投資品種,適合具有風險識別、評估、承受能力的合格投資者。

在現場有投資人問到上市公司投資情況,「我們要求和上市公司處理方案是一樣的」投資人在會場高喊。

「河南的上市公司已經成立了專案組,我隨時有可能被帶走,我要是被抓走了,你們也沒什麼好處,我希望你們保護我。」季正棟表示。「能把我們的處理好了再處理公司的嗎?我們拿什麼保護你?」有投資人回應。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了解到,上海洗霸方面已派人參加此次會議。上午會後,上海洗霸方面人士對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稱,目前沒有新進展,「他們一上午都在開會,我們都進不去會議室。」

中原內配法務人士對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稱,他們昨天已經連夜趕回去了,良卓資產並沒有給出什麼解決方案,並表示良卓資產「謊話連篇」,公司目前還在繼續討論相關事宜。

此外,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獲悉,3月20日下午,季正棟在與投資人代表一對一談話後已去經偵報到。原定於下午召開的可處置資產會議沒有如期舉行。

拆解良卓資產

令多家上市公司踩雷的銀通2號、穩健致遠及其基金管理人良卓資產是什麼來路?

資料顯示,銀通2號2017年4月27日成立,同年5月5日完成備案,計劃募集資金規模不超過5億元,存續期5年,投資範圍包括銀行承兌匯票及該等票據的收益權、銀行存款等。穩健致遠3月27日成立,規模上限是10億元,投資範圍與銀通2號類似。綜合多家公告信息,兩隻私募基金產品的年化收益率7%~8%,採用的固定收益、按季支付的方式。中原內配、上海洗霸均明確,2018年底之前正常收到了投資收益。康力電梯也表示,在2019年3月18日之前,由良卓資產管理的票據基金本金及相關投資收益均支付正常。

良卓資產成立於2014年,一共管理了37隻基金產品。工商信息顯示,良卓資產法定代表認為季正棟,主要人員包括楊駿。良卓資產的唯一股東是上海良熙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下稱「良熙投資」,法定代表人楊駿),後者唯一股東是欣昕企業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下稱「欣昕企業」),穿透後的持股者為沈鳳娣、俞淼,比例分別為60%、40%。

關於沈鳳娣、俞淼的信息較少,欣昕企業除了全資持股良熙投資外,對所投其他公司的持股比例都比較低。欣昕企業持有上海橙尚影視文化有限公司20%股權,季正棟也是後者的董事;持有合肥克瑞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19%股權,持有中科超精(安徽)科技有限公司9.17%股權。

季正棟是良卓資產的負責人。此番危機爆發後,也是季正棟在一線與投資人進行溝通。除了季正棟,良熙投資、良卓資產的關鍵人物便是楊駿。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在良卓資產發現,現場散落的一張內容為《致每位投資者》的A4紙,警告投資者不要籤約轉股合同。此處的轉股是指,將投資人對良卓資產的債權,轉換為新三板掛牌企業如皋銀行的股權,轉股價15.78元/股。

這張A4紙的來源無從得知,但通過如皋銀行,可以獲悉良卓資產更多的資產情況。

如皋銀行是位於江蘇省如皋市的農村商業銀行,2017年9月掛牌新三板。如皋銀行股票自2018年12月19日暫停轉讓,至今仍未恢復,公司給出的理由是,正在籌劃首次公開發行A 股股票上市(IPO)事項。如皋銀行擬IPO這一點,也在上述A4紙上有所體現。暫停轉讓之前,如皋銀行3.52元/股,此次給出的轉股價格為15.78元/股。

2018年3月,如皋銀行完成定向增發,認購對象中有三名自然人,其中就包括楊駿,認購2000萬股,佔比2%。當時,和楊駿一道認購相同定增份額而進入前10大股東的自然人還有趙嬿妮、薛名遐,三人均來自於上海,楊駿、趙嬿妮的聯繫地址甚至完全一致。

上海鼎樊實業有限公司(下稱「上海鼎樊」)也是在此次定增中進駐如皋銀行,成為第五大股東,持股4900萬股,比例為4.9%。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發現,上海鼎樊同樣與良卓資產存在關聯。楊駿、趙嬿妮、薛名遐及上海鼎樊合計持有如皋銀行1.09億股,這一數量與季正棟現場所說一致。

康力電梯公告顯示,公司同時持有上海鼎樊出具的《連帶責任保證》、良熙投資出具的《基金份額遠期收購承諾》、良卓資產法定代表人季正棟及其配偶黃利莎出具的《擔保函》,各方均為公司投資收益及本金的兌付義務承擔不可撤銷的連帶責任保證。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致電如皋銀行了解此事,在換了兩個工作人員接聽電話後,第三個工作人員表示不清楚此事,建議記者詢問良卓資產。 

(原標題為《四家上市公司踩雷!這家私募挪用資金炒股虧損,害慘400多名投資人,帳上2千萬卻要兌付17.5億》)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持牌私募30億巨雷背後:75隻基金,募資近86億,連續踩雷上市公司
    近30億資金未兌付據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檢察院的通報顯示,2014年1月至2018年10月期間,匯能金控共發行75隻私募基金產品,總募資85.94億元,返還投資者人本金總計55.85億元,未兌付資金總計29.53億元,吸收1507名投資人的資金。
  • 中來股份踩雷私募巨虧後續:實控人自掏腰包彌補虧損
    中來股份此次理財踩雷事件披露於其1月10日晚間的2020年度業績預告中,「報告期內,公司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較上年同期下降較大,主要原因為:公司購買的委託理財(認購私募基金)在報告期內大額虧損,對淨利潤影響-1.68億元。」
  • 網貸天眼早報:小牛在線兌付方案表決獲通過 理財巨頭頻踩雷
    這家理財巨頭踩雷34億後又踩雷5億!草根踩坑P2P,中產踩坑炒股,土豪踩坑私募。近日,諾亞旗下子公司「諾亞正行」因其銷售的一款私募基金出現逾期,諾亞財富再次被推到風口浪尖。據了解,這款私募基金名為創世安霖二號私募投資基金,成立於2017年4月,期限3年,應於2020年4月到期,其債務人為譽衡藥業的控股股東—譽衡集團。
  • 「踩雷」港股IPO、連續展期4年 投資人質疑中融信託
    來源:證券市場紅周刊原標題:「踩雷」港股IPO、淨值腰斬投資人、中融信託爭執不休憑藉著寬鬆的機制、充裕的資金等優勢,港股連續兩年成為全球募資規模最大的IPO市場,期間也產生了大量的投資機會,有越來越多的內資開始參與港股打新,但港股市場的高破發率,還是讓很多內地參與港股打新的機構深度套牢
  • 映雪資本一產品踩雷10隻債券 天災還是人禍?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12隻債券目前有9隻信用評級均為C類及以下、3隻無評級。   映雪資本這款連踩12隻問題債券的產品,究竟是天災還是人禍?   1   爆款變「爆雷」款   「爆款基金,沒想到真的『爆』了,爆雷了!」
  • 銀行理財虧損,四川信託爆雷,私募基金失聯,還是把錢存銀行吧!
    一、銀行理財出現虧損 最近幾天,很多買銀行理財的人心態崩了。一向被看做是「保本保收益」的銀行理財,驚現負收益。據不完全統計,近一個月有十多家銀行、幾十個理財產品出現了年化負收益,單位淨值和累計淨值也是「跌跌不休」。
  • 外貿信託管理 映雪投資旗下債券專項產品踩雷西王債清盤 投資者...
    不止傅女士,多位投資人購買的該只產品,目前均處於無法贖回狀態。7月3日,傅女士與該期產品的產品受託人中國對外經濟貿易信託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外貿信託」)、投資顧問上海映雪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夥)(以下簡稱「映雪投資」)進行了電話溝通會。
  • 35億私募"大老闆"被刑拘,老婆親口證實!更有3家上市公司踩雷
    上海洗霸是怎麼踩雷的呢?拿了2000萬去買私募基金,相當於去年淨利潤的25%,結果延期兌付了,延期就延期吧,反正買的是優先級。結果,一看新聞,啥?這家私募涉嫌集資詐騙被立案偵查,實控人兼董事長孫琪被刑事拘留?我們去問問。呃,孫琪老婆說他是被刑事拘留了。
  • 諾亞財富2019年投資虧損2860萬元 踩雷不斷被質疑存風控之殤
    在這樣的財報背後,因諾亞財富頻踩雷私募產品,其風控能力備受質疑。去年投資虧損2860萬元從發布的財務數據來看,諾亞財富2019年經營情況基本與2018年持平。具體而言,2019年全年,其實現淨收入33.9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上升3.1%。
  • 黑天鵝 | 紫金礦業核心金礦續約遭拒 私募大佬25億投資踩雷
    紫金礦業一幕似曾相識 金嶺礦業曾因保護區無奈ST 金嶺礦業因2016年和2017年連續兩年虧損,一度更名*ST金嶺,股價連續大幅下跌。2017年年報因與紫金礦業類似原因大幅計提資產減值,並導致年報虧損的結果讓各位投資人無可奈何。
  • 上海私募界再爆雷,負責人被刑拘,多家上市公司踩雷
    目前,這家廣告語為「預見不凡投資」的私募機構,託管帳戶所有貨幣資金僅剩1300元。此外,11月27日,上海至善股權投資基金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至善基金」)同樣出現「爆雷」事件。上海私募界在短短一周時間內,連爆兩雷,涉及資產21億(至善基金)+35億(華領資產)合計約達56億元,涉及投資者預計近四千人。11月29日晚間,上海洗霸公告稱,從媒體報導獲悉,公司購買的「華領定製5號銀行承兌匯票分級私募基金」的基金管理人被立案調查,其法定代表人孫祺「已被刑事拘留」。
  • 兩大百億級私募「踩雷」昊志機電_新三板要聞_新三板市場...
    兩大百億級私募「踩雷」昊志機電 2020-12-10 10:02:02
  • 再見譽衡集團,瘋狂併購最終走向破產,諾亞財富再次踩雷
    因為所持股票的持續下跌,創世安霖基金基金已於今年4月到期,但未能如約實現兌付。在連優先級都無法保證的情況下,中間級私募的兌付更是遙遙無期。而據相關媒體報導,目前整個基金只兌付了初始投資金15%,剩下的進入到了無限期的逾期狀態。而如今譽衡藥業走向破產重組,一家無還款意願和還款能力的企業,要想完成基金的兌付幾乎不可能。三.頻頻踩雷,諾亞財富風控備受質疑目前了解到的情況是,譽衡集團絕大部分資產已經被債權人司法凍結,喪失了流動性。
  • 諾亞財富再次「踩雷」譽衡藥業併購基金
    其中作為中間級的蕪湖歌斐資產旗下私募股權基金創世安霖基金在4月到期無法按合同兌付給投資者,此次創世安霖基金涉及數百名投資者。作為財富管理頭部企業的諾亞財富近年來頗為「水逆」,自2014年以來,諾亞財富分別踩雷了景泰基金挪用資金、悅榕基金爛尾事件、輝山乳業、樂視網、承興國際等多個項目,甚至在今年3月,踩雷口袋科技,延期兌付。多起踩雷事件,也讓投資者質疑一家頭部財富管理機構為何頻頻踩雷,諾亞財富的風控在哪裡?資產管理專業性在哪裡?
  • 這家老牌A股公司鐵定退市 5.7萬股東踩雷
    這意味著,這家老牌A股公司已註定要揮別A股市場。財務造假、深陷訴訟糾紛、連續虧損……從市值高達200多億的牛股,到如今黯然離場,*ST金鈺用「血淚史」給A股投資者真實地上了一堂風險教育課。約5.7萬股東「踩雷」*ST金鈺曾是A股赫赫有名的牛股。*ST金鈺全稱東方金鈺,被借殼方多佳股份於1997年上市,是A股市場的老兵。資料顯示,*ST金鈺創始人趙興龍被稱為「賭石大王」,涉獵緬甸翡翠市場,曾於2007年、2013年登頂雲南首富。
  • 假私募頻繁「爆雷」 如何避免?資質很重要 合同仔細瞧!保本保收益...
    原標題:假私募頻繁「爆雷」,如何避免?資質很重要,合同仔細瞧,保本保收益堅決不要信 摘要 【假私募頻繁「爆雷」 如何避免?資質很重要 合同仔細瞧!
  • 兌付延2年投資人虧掉九成 諾亞財富踩雷天神娛樂9億回購執行難
    生菜 來源:GPLP犀牛財經(ID:gplpcn) 3月11日,諾亞財富(NOAH.NYSE)官網發布《關於創世神娛基金相關情況的嚴正聲明》,旗下的子公司歌斐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歌斐資產」)就「踩雷
  • 坑慘3000投資人 5年內非法吸金40億 這家私募徹底涼了!又有59家...
    原標題:坑慘3000投資人,5年內非法吸金40億,這家私募徹底涼了!又有59家私募被註銷   9月25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發布兩條公告,同時註銷59家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   值得注意的是,涉案金額40億元、坑慘近3000名投資者的河北金手指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及世界銀行專家組發起成立的世行大通資本管理有限公司赫然在列。
  • 諾亞上市十年之癢,頻頻踩雷!投資者集中維權!
    據滬上金融圈了解到,諾亞財富發行的歌斐創世安霖報春花產品已於2020年4月28日到期,由於融資方譽衡集團無法兌付本息,導致300多位投資人,共計5億元的血汗錢無法收回!做生意是要有本錢的,借錢是要還的,投資是要承擔風險的,做壞事是要付出代價的。
  • 信用債市場塌方,國有大行成「踩雷」專業戶!華晨、紫光相繼爆雷
    與華晨同為遼寧國企的本鋼集團,自10月底以來,本鋼轉債價格出現連續跳水,從近百元一度跌至81元,在Wind的321隻轉債中,最新價格僅高於亞藥轉債;類似的,包鋼股份發行的19鋼聯03等多隻債券同樣出現價格暴跌。也就在永煤集團債務違約後,市場上多家河南非金融企業的債券發行被取消,目前僅有一隻20鑫苑01成功發行。公開數據顯示,今年債券違約規模已經居於歷史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