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報訊(記者 孟凡霞 劉宇陽)首批成立並運作至今的公募FOF(基金中基金),已有3年有餘的管理經驗,雖然受累於成立早期市場表現、管理運作情況不佳等影響,這類創新產品一度在大火之後歸於平靜。然而,隨著長期業績在近年來得以體現,公募FOF也再度得到投資者的關注,繼2020年11月創下56.58億元的首募紀錄後,時隔不足2個月,這一紀錄再被打破,且已超過70億元。在業內人士看來,近期公募FOF頻現大額募集背後,市場環境向好以及儲蓄投資加速轉化成為主要推動力。
1月15日,國泰君安資產管理在其同名微信公眾號發布推文稱,旗下國泰君安君得益三個月持有期混合型基金中基金(FOF)集合資產管理計劃(以下簡稱「君得益FOF」)在當周的募集資金已達到70億元。
據悉,君得益FOF由國泰君安君得益二號優選基金集合資產管理計劃變更基金合同而來,於2020年11月16日正式成立,並於今年1月11日起正式開放日常申購、贖回業務,因此,此次募集也可以視為其合同變更後的募集「首秀」。
值得一提的是,君得益FOF作為券商資管業內首隻FOF參公大集合(參考公募基金進行改造的大集合產品),在變更合同後的首次開放申購募集額已超過此前任意一隻公募FOF的首發規模。公開數據顯示,此前紀錄的保持者為興證全球基金旗下的興全安泰穩健養老一年持有混合(FOF),該基金成立規模約為56.58億元,成立於2020年11月,距今尚不足2個月。
在某券商資管從業人士看來,近期大額資金參與FOF申購與市場表現較好不無關係。同時,隨著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意識到要將資金交給專業的管理人打理,公募基金的數量和規模也在近年來快速提升。然而,投資者挑選合適基金的難度也隨之提升,在這一背景下,公募FOF作為挑選優質基金的一類產品開始成為部分投資者的選擇。
此外,該從業人士還提及,與公募基金行業不同,券商資管行業從事FOF相關業務時間相對較長,部分公司已達到10年以上,積累的相關客戶數量較多,也有望在產品打開申購時迎來更多資金湧入。北京商報記者查詢發現,上述提到的國泰君安資產管理旗下FOF產品業務最早開始於2007年,已長達13年有餘。
財經評論員郭施亮也認為,近期公募FOF實現較大額度的募集,一方面,得益於整個市場環境的持續改善,另一方面,則是家庭資產配置需求的日益旺盛。在郭施亮看來,特別是近年來儲蓄資產加快投資轉化的步伐,促使FOF基金投資需求得到進一步提升。整體而言,市場環境與儲蓄投資加速轉化是主要推動力。
正如郭施亮所說,不僅是公募FOF的募集新紀錄在近期創下,在1月13日剛宣布成立的嘉實民安添歲穩健養老一年持有期混合(FOF)也實現了超50億元的首募規模,達到50.83億元,在已成立的同類產品中位居前三。
就過往已成立的公募FOF的長期業績來看,也確實不負眾望。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最早成立的首批公募FOF的近三年(2018年1月17日至2021年1月17日)平均淨值增長率約為33.15%,最高的海富通聚優精選混合FOF達到59.49%,最低的泰達宏利全能混合(FOF)C也超過25%。
而縮短統計區間至近兩年(2019年1月17日至2021年1月17日)來看,受益於市場向好,平均淨值增長率更高達42.12%,其中,32隻產品(份額分開計算,下同)中,11隻淨值增長率超過50%。
郭施亮坦言,FOF在投資、風險與收益的背後,具備了一定的穩健性。因此,通過FOF進行投資運作,能夠更好地實現資產穩健增值,也能更好地控制風險,所以對眾多穩健型投資者而言,FOF是一種不錯的選擇。從管理人的角度看,產品管理能力的提升,有效的資產配置能力,以及持續較高的服務質量,將成為未來優質FOF產品的主要競爭力。